一种玉米酸奶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757091发布日期:2018-06-22 22:44阅读:52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奶制品及奶制品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玉米酸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牛奶中所含的糖分大部分是乳糖,但由于部分成人的消化液中缺乏乳糖酶,影响了对乳糖的消化、吸收和利用,造成这些人喝牛奶后胃部不适甚至腹泻,称为“乳糖不耐受症”。这也是很多人不喝牛奶的原因,此时,可以选择酸奶来代替牛奶,而不必担心乳糖。酸奶中含乳酸杆菌,牛奶中的乳糖可被乳酸杆菌发酵转化成乳酸,乳糖不耐受者饮用酸奶不会出现腹泻症状,正好解决了这一部分人喝牛奶可能产生的问题。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很多酸奶饮料(而不是酸奶)是由牛奶、水和酸味剂配制的,这样的产品还会含有乳糖,也可以引起"乳糖不耐受"症状。可以说酸奶在饮食方面,老、弱、病、妇人及幼儿适宜食用;身体虚弱、气血不足、营养不良、皮肤干燥、肠燥便秘以及患有高胆固醇血症、动脉硬化、冠心病、脂肪肝、消化道癌症等病症者适宜食用;使用抗生素者和年老体弱者宜常喝酸奶;此外,酸奶还可作为美容食品食用。虽说酸奶滋阴补虚,诸无所忌,但胃酸过多的人不要多吃。

目前市场上的酸奶制品多以凝固型、搅拌型和添加各种果汁果酱等辅料的果味型为多,且目前的酸奶或酸奶制品,一味地追求口感也忽视了健康和营养,所含营养成分过少。玉米的营养成分比较全面,含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铁,还含有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和尼克酸以及谷固醇、卵磷脂、维生素E、赖氨酸等。最新研究指出,玉米中含有一种杭癌因子—谷胱甘肽。国内外苦养学家给予玉米很高的评价,认为:玉米中所含谷胱甘肽其有杭癌作用,它可与人体内多种致癌物质结合,能使这些物质失去致癌性。日本遗传学家确认:玉来糠可使二硝基茂致癌物质及煎烤鱼、肉时形成的杂环胺的诱癌变作用降低92%。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缓解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营养健康的玉米酸奶,有效保留了牛奶和玉米的营养价值,同时营养价值高,口味好,食用方便。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玉米酸奶的制备方法。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玉米酸奶,其原料配方按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

其中,所述复合发酵剂包括保加利亚乳杆菌、干酪乳杆菌、乳酸链球菌和双歧杆菌,复合发酵剂中上述组分的比值为1:1:1:1。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玉米酸奶的原料配方按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鲜牛奶为新鲜牛奶或新鲜羊奶。

一种玉米酸奶的制作方法,包括并按照如下工艺步骤的顺序进行:

(1)配料:按原料的组成准备上述原料;

(2)玉米去皮:挑选无霉变的优质玉米粒,除杂后用粉碎机去皮,得到去皮后的玉米粒;

(3)浸泡和磨浆:用玉米粒6~8倍的水浸泡经步骤(1)所得的去皮后的玉米粒,直至去皮后的玉米粒中心吸水软化,再用6~8倍的75~85℃热水掺拌磨浆,得到玉米浆;

(4)过滤:将上述经步骤(2)所得的玉米浆进行筛分过滤,除去粗渣;

(5)灭菌:对需用到的工具和器皿进行消毒灭菌:将玻璃瓶在灭菌器内灭菌半小时以上或用蒸锅灭菌45min以上;将需用到的接种工具在高压蒸汽灭菌器内灭菌30min以上;

(6)调配:按上述配方,将上述经步骤(4)所得的经去除粗渣的玉米浆、砂糖、水溶性膳食纤维、琼脂、黄原胶和单甘酯一同加入鲜牛奶中,混合,得到混合辅料;

(7)均质:将上述经步骤(6)所得的混合辅料在高速度状态下搅拌20-30min,均质料液;

(8)杀菌和冷却:将经步骤(7)均质所得的物料在90-100℃下杀菌10min,再迅速冷却至40-45℃;

(9)接种和发酵:向经步骤(8)所得的物料中加入复合发酵剂,并均匀搅拌,在40-45℃下进行前发酵6h后,再置于0~5℃环境中进行后发酵12h,再进行罐装,得玉米酸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玉米酸奶及其制备方法,其中,琼脂、黄原胶和单甘酯作为稳定剂,使得玉米酸奶的营养更加丰富,风味独特,组织状态稳定,口感润滑,同时还加入了具有减肥、降低血糖、润肠、预防大肠癌的水溶性膳食纤维,使制得的酸奶更健康,并有效保留了玉米的营养成分,满足了人们的需求。此外,本发明加工简便,成本低,运输方便,且营养价值高,口味好,食用方便,有利于人体健康,符合人们的要求。本发明适用于酸奶的制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描述,以便于所属技术领域的人员对本发明的理解。有必要在此特别指出的是,实施例只是用于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熟练人员,根据上述发明内容对本发明所作出的非本质性的改进和调整,应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同时下述所提及的原料未详细说明的,均为市售产品;未详细提及的工艺步骤或制备方法为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的工艺步骤或制备方法。

一种玉米酸奶,其原料配方按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

其中,所述复合发酵剂包括保加利亚乳杆菌、干酪乳杆菌、乳酸链球菌和双歧杆菌,复合发酵剂中上述组分的比值为1:1:1:1。

实施例1

一种玉米酸奶,其原料配方按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

实施例2

一种玉米酸奶,其原料配方按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

实施例3

一种玉米酸奶,其原料配方按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

实施例4

一种玉米酸奶,其原料配方按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鲜牛奶为新鲜牛奶或新鲜羊奶。

一种玉米酸奶的制作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1)配料:按原料的组成准备上述原料;

(2)玉米去皮:挑选无霉变的优质玉米粒,除杂后用粉碎机去皮,得到去皮后的玉米粒;

(3)浸泡和磨浆:用玉米粒6~8倍的水浸泡经步骤(1)所得的去皮后的玉米粒,直至去皮后的玉米粒中心吸水软化,再用6~8倍的75~85℃热水掺拌磨浆,得到玉米浆;

(4)过滤:将上述经步骤(2)所得的玉米浆进行筛分过滤,除去粗渣;

(5)灭菌:对需用到的工具和器皿进行消毒灭菌:将玻璃瓶在灭菌器内灭菌半小时以上或用蒸锅灭菌45min以上;将需用到的接种工具在高压蒸汽灭菌器内灭菌30min以上;

(6)调配:按上述配方,将上述经步骤(4)所得的经去除粗渣的玉米浆、砂糖、水溶性膳食纤维、琼脂、黄原胶和单甘酯一同加入鲜牛奶中,混合,得到混合辅料;

(7)均质:将上述经步骤(6)所得的混合辅料在高速度状态下搅拌20-30min,均质料液;

(8)杀菌和冷却:将经步骤(7)均质所得的物料在90-100℃下杀菌10min,再迅速冷却至40-45℃;

(9)接种和发酵:向经步骤(8)所得的物料中加入复合发酵剂,并均匀搅拌,在40-45℃下进行前发酵6h后,再置于0~5℃环境中进行后发酵12h,再进行罐装,得玉米酸奶。

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揭示,对本发明做出的简单改进都应该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凡与本发明类似的工艺及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