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禽类骨架加工机推料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71366阅读:326来源:国知局
一种禽类骨架加工机推料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肉加工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禽类骨架加工机的推料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禽类骨架加工机是一种将骨头与肉质分开的设备。用骨肉分离机分离各种禽骨架出肉率高,分离出的肉糜含有骨髓及钙质等有益成分,营养丰富。用骨肉分离机分离出的肉糜可广泛用于制作香肠、肉丸、肉饼等各种肉类制品。其分离后的副产品——碎骨,是各种肉类动物饲养厂的理想饲料,是貉子、狐狸、貂等各种肉食动物的最佳食品。

其中旋转挤压式骨肉分离机具有对原料适应性强、加工速度快、出肉率高、分离效果好等优点,主要用于禽类骨架及含骨肉类等原料的骨肉分离,其原理是通过螺杆在狭长的腔体内旋转将原料挤压推进,而后通过刀片等手段将原料进一步剪切破碎,肉在后续螺杆的挤压作用下从腔体的缝隙或孔中被挤出,残余碎骨则留在腔内,并在螺杆的推动下由末端被强行排出。

由于旋转挤压式骨肉分离机的原料是鸡架,原料形状复杂,相互牵连,因而进料不能自然进料,需要施加一定的压力才行。目前需要有一个工人利用一个类似铁锹的器具进行推料,将鸡骨推入螺旋搅拌口去。这种方式对设备的安全性没有保障,有时候一不小心推料的器具就被搅进螺旋器,不仅损坏设备,并且不得不停止生产,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

本申请人在公告号CN205848548U的实用新型中,公开了一种骨肉分离机的上料装置,解决了人工推料工人人身安全以及推料器械容易卷入导致生产停止,原料污染等技术问题。但由于推板上板耳的设计,推板与料斗入料口一端存在较大空隙,使得料斗里容易产生积料,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更换批次原料时仍然需要人工手动送料,从而清除料斗的余料。还由于入料口角度位置以及推板的问题,经常使上料的鸡骨架卡在进料口处无法进料,仍需人工手动清理,无法实现完全替代人工的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的不足,提供一种完全替代人工送料的禽类骨架加工机推料上料装置,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禽类骨架加工机推料上料装置,包括料斗和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一端具有与螺旋挤压式骨肉分离机相连的入料口,入料口位于料斗侧边的底端,料斗底部为梯形,料斗内设置与料斗侧壁和底壁间隙配合的推板,推板远离入料口的一侧铰接有两个气缸的活塞杆,气缸的气缸体固接于料斗支架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推板的两侧及底部固设与推板边缘平行的硅胶刮板,硅胶刮板与料斗侧壁过盈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的活塞杆充分伸长时推板正好到达料斗入料口端。

进一步的,所述的活塞杆为两根活塞杆同步推进或轮流短程推进。

进一步的,所述推板两侧及底部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可伸缩护板,护板与推板通过弹簧弹性连接。护板的设计使活塞杆轮流推进的过程中防止推板与料斗之间的距离过大造成加工原料漏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完全替代了人工手动上料,减少了人力需要,保证了人员安全,更重要的是不会出现剩料、断料的情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推板的主视图

图3是推板的中间剖视图

其中:1料斗、2骨肉分离机、3入料口、4推板、41护板、42凹槽、43弹簧、5活塞杆、6气缸体、7料斗支架、8硅胶刮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一种禽类骨架加工机推料上料装置,包括料斗1,所述的料斗1具有与螺旋挤压式骨肉分离机2相连的入料口3,料斗1内设置与料斗侧壁、底壁间隙配合的推板4,推板4远离入料口的一侧铰接两个气缸的活塞杆5,气缸的气缸体6与料斗支架7固接。所述的推板的两侧及底部固设与推板边缘平行的硅胶刮板8。所述的气缸的活塞杆5充分伸出时推板4正好与入料口3所在的平面重合,两个活塞杆5缓慢推进直至推板到达入料口侧。

实施例二:一种禽类骨架加工机推料上料装置,包括料斗1,所述的料斗1具有与螺旋挤压式骨肉分离机2相连的入料口3,料斗1内设置与料斗侧壁、底壁间隙配合的推板4,推板4远离入料口的一侧铰接两个气缸的活塞杆5,气缸的气缸体6与料斗支架7固接。所述的推板的两侧及底部固设与推板边缘平行的硅胶刮板8。所述的气缸的活塞杆5充分伸出时推板4正好与入料口3所在的平面重合,推板边缘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护板,通过弹簧与推板弹性连接,两推杆轮流短程推动,起始时第一推杆推进4cm,第二推杆推进8cm,而后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轮流推进8cm直至推板到达入料口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