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125171发布日期:2018-11-30 23:40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本申请涉及食品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叶酸由蝶啶、对氨基苯甲酸和l-谷氨酸组成,也叫蝶酰谷氨酸,它是b族维生素的一种。它在被发现后曾被命名为:维生素m、维生素bc、r因子等,1941年,因为从菠菜中发现了这种生物因子,所以被命名为叶酸。叶酸广泛应用于医药、饲料、保健等行业。叶酸具有抗癌、促进婴幼儿的神经细胞与脑细胞发育、辅助治疗精神分裂症病人等作用。叶酸是人体在利用糖分和氨基酸时的必要物质,是机体细胞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物质。叶酸对细胞的分裂生长及核酸、氨基酸、蛋白质的合成起着重要的作用。人体缺少叶酸可导致红血球的异常,未成熟细胞的增加,贫血以及白血球减少。叶酸是胎儿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营养素。孕妇缺乏叶酸有可能导致胎儿出生时出现低体重、唇腭裂、心脏缺陷等。目前叶酸补剂产品受限于叶酸理化性质和我国的法规限制,只有片剂或胶囊类产品。这类产品无形中赋予了消费者叶酸补剂都是药的观点,同时片剂或胶囊无法给消费者带来感官的愉悦性,限制了叶酸补剂的使用人群和食用的依从性。现有技术中还存在法规应用限制和叶酸理化性质的矛盾问题:目前gb1488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规定,允许使用叶酸的食品品种中液态饮料类只有果蔬汁(肉)饮料,这就意味着如果想丰富叶酸补剂的液态食品载体形式,只能选择叶酸果蔬汁饮料。然而叶酸在水中易被光破坏,在酸性溶液中不稳定,果蔬汁饮料通常都是酸性饮料,叶酸果蔬汁饮料中叶酸的稳定性问题是现有技术尚未解决的难题。因此,研发一种口感好、营养丰富、质量稳定的叶酸补剂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技术问题。技术实现要素: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叶酸果蔬汁饮料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叶酸补剂无法给消费者带来感官的愉悦性,限制了叶酸补剂的使用人群和食用的依从性问题,还解决了叶酸果蔬汁饮料中叶酸稳定性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饮料,该饮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100-500份的蔗糖、400-600份的蔬菜汁、50-60份的梨浓缩汁、30-40份的苹果浓缩汁、5-17份的酸味剂、2-3份的维生素c、0.2-0.6份的三氯蔗糖、0.1-0.3份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0.002-0.004份的叶酸以及8000-10500份的水。进一步的,所述饮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300份的蔗糖、500份的蔬菜汁、55份的梨浓缩汁、35份的苹果浓缩汁、11份的酸味剂、2.5份的维生素c、0.4份的三氯蔗糖、0.2份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0.003份的叶酸以及9250份的水。进一步的,所述蔬菜汁为马齿苋汁或菠菜汁。进一步的,所述酸味剂为柠檬酸和醋酸中的一种或两种。进一步的,所述醋酸与柠檬酸的比例为1:7-1:20。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上述饮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0.002-0.004份的叶酸溶于1000-2000份的水得到叶酸溶液,在95-100°c下灭菌10-15分钟;将100-500份的蔗糖、400-600份的蔬菜汁、50-60份的梨浓缩汁、30-40份的苹果浓缩汁、5-17份的酸味剂、2-3份的维生素c、0.2-0.6份的三氯蔗糖、0.1-0.3份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加入7000-8500份的水中调配得到混合物;采用200-400目的筛网对所述混合物进行过滤,滤液在95-100℃下灭菌10-15分钟;将所述滤液与所述叶酸溶液混匀得到混合液,将所述混合液温度保持在70-80℃,无菌灌装至容器中,冷却后得到所述饮料。进一步的,将所述叶酸溶液在95-100℃下灭菌10分钟。进一步的,采用400目的筛网对所述混合物进行过滤,滤液在95-100℃下灭菌10分钟。进一步的,所述容器选用无菌玻璃瓶。进一步的,所述无菌玻璃瓶的灭菌温度为121℃,灭菌时长15分钟。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饮料通过优化甜味剂、酸味剂、果蔬汁等组分的配比,调整配料添加方式和杀菌方式,筛选包装材料,来改善叶酸在饮料中的稳定性,最终得到的饮料6个月内叶酸保留率在70%以上,且口感酸甜可口,丰富了叶酸补剂的食品载体形式,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叶酸在果蔬汁饮料中无法稳定保存的缺陷,为需要补充叶酸的人群提供一种口感好、营养丰富、质量稳定的叶酸补剂。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技术领域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包括”以及它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原料的过程或产品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原料,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或产品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原料。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1一种饮料,该饮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100份的蔗糖、400份的马齿苋汁、50份的梨浓缩汁、30份的苹果浓缩汁、5份的柠檬酸、2份的维生素c、0.2份的三氯蔗糖、0.1份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0.002份的叶酸以及8000份的水。实施例1中饮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0.002份的叶酸溶于1000份的水得到叶酸溶液,在95-100℃下灭菌10分钟;将100份的蔗糖、400份的马齿苋汁、50的梨浓缩汁、30份的苹果浓缩汁、5份的柠檬酸、2份的维生素c、0.2份的三氯蔗糖、0.1份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加入7000份的水中调配得到混合物;采用200目的筛网对上述混合物进行过滤,滤液在95-100℃下灭菌10分钟;将上述滤液与上述叶酸溶液混匀得到混合液,将混合液温度保持在70-80℃,无菌灌装至容器中,冷却后得到所述饮料。实施例2一种饮料,该饮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300份的蔗糖、500份的菠菜汁、55份的梨浓缩汁、35份的苹果浓缩汁、11份的醋酸、2.5份的维生素c、0.4份的三氯蔗糖、0.2份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0.003份的叶酸以及9250份的水。实施例2中饮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0.003份的叶酸溶于1250份的水得到叶酸溶液,在95-100℃下灭菌13分钟;将300份的蔗糖、500份的菠菜汁、55的梨浓缩汁、35份的苹果浓缩汁、11份的醋酸、2.5份的维生素c、0.4份的三氯蔗糖、0.2份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加入8000份的水中调配得到混合物;采用300目的筛网对上述混合物进行过滤,滤液在95-100℃下灭菌13分钟;将上述滤液与上述叶酸溶液混匀得到混合液,将混合液温度保持在70-80℃,无菌灌装至容器中,冷却后得到所述饮料。实施例3一种饮料,该饮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500份的蔗糖、600份的菠菜汁、60份的梨浓缩汁、40份的苹果浓缩汁、1份的醋酸、16份的柠檬酸、3份的维生素c、0.6份的三氯蔗糖、0.3份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0.004份的叶酸以及10500份的水。实施例3中饮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0.004份的叶酸溶于2000份的水得到叶酸溶液,在95-100℃下灭菌15分钟;将500份的蔗糖、600份的菠菜汁、60的梨浓缩汁、40份的苹果浓缩汁、1份的醋酸、16份的柠檬酸、3份的维生素c、0.6份的三氯蔗糖、0.3份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加入8500份的水中调配得到混合物;采用400目的筛网对上述混合物进行过滤,滤液在95-100℃下灭菌15分钟;将上述滤液与上述叶酸溶液混匀得到混合液,将混合液温度保持在70-80℃,无菌灌装至容器中,冷却后得到所述饮料。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饮料中,通过添加100-500份的蔗糖做为甜味剂来改善饮料的口感,使饮料酸甜可口,克服了现有叶酸补剂产品口味单一的缺陷。叶酸在饮料中性质不稳定。本发明发现,果葡糖浆等甜味剂会加速叶酸的分解,而蔗糖在本发明限定添加量内会使叶酸稳定性增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饮料中,通过添加5-17份的酸味剂和2-3份的维生素c调节饮料ph值和口味,ph值范围在3.01-3.20之间,所得饮料在保证口味的同时,最大程度减少了叶酸在饮料中的损失率。需要说明的是,现有技术中果蔬汁饮料中可添加的酸味剂种类很丰富,但酸味剂所导致的饮料中ph下降会加速叶酸的分解,而2-3份的维生素c对饮料中叶酸有保护作用,可以大大提高叶酸在酸性果蔬汁饮料中的稳定性。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饮料中,通过配料分批灭菌后无菌灌装的方式,保证了饮料的安全性,同时也显著提高了叶酸在果蔬汁饮料中的保留率。现有技术认为叶酸在水中易被光破坏,所以按理论应该选择不透光的包装如三片罐或两片罐,本发明实施例杀菌后将叶酸果蔬汁饮料灌装进无菌透明玻璃瓶,叶酸6个月内保留率高于三片罐或两片罐包装。叶酸果蔬汁饮料颜色黄绿清透,视觉感官评价较好,透明玻璃瓶更能体现产品价值。叶酸在三片罐或两片罐中保留率下降可能与包装内部涂层材料有关。本发明实施例中甜味剂、酸味剂、果蔬汁等组分的配比是叶酸在果蔬汁饮料中用透明玻璃瓶装还可以保持较高稳定性的主要原因。下面将结合实验例1至实验例4,阐述本发明所提供的饮料中叶酸的良好稳定性。实验例1证明蔗糖对饮料中叶酸稳定性作用的实验一、实验对象(1)实验样品一种饮料,该饮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蔗糖960g、马齿苋汁1000ml、梨浓缩汁102ml、苹果浓缩汁68ml、柠檬酸22g、醋酸2g、维生素c5g、三氯蔗糖,0.8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0.4g、叶酸0.007g、水18l。上述饮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0.007g叶酸溶于700ml水得到叶酸溶液,在95℃下灭菌10分钟;将960g蔗糖、1000ml马齿苋汁、102ml梨浓缩汁、68ml苹果浓缩汁、22g柠檬酸、2g醋酸、5g维生素c、0.8g三氯蔗糖、0.4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加入17.3l水中调配得到混合物;采用300目的筛网对上述混合物进行过滤,滤液在95℃下灭菌10分钟;将上述叶酸溶液及上述滤液混匀得到混合液,将混合液温度保持在75°c,无菌灌装至无菌玻璃瓶中,玻璃瓶的灭菌温度为121℃,灭菌时长15分钟,冷却后得到所述实验样品。(2)对照样品对照样品用960g果葡糖浆替代实验样品中的960g蔗糖,其他组分均相同,制备方法与实验样品的制备方法完全相同。二、实验方法分别检测制备得到的实验样品和对照样品中叶酸的含量,其中,叶酸的检测方法执行gb15570-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叶酸》。三、实验结果实验样品和对照样品中叶酸的含量检测结果见表1。表1实验例1实验样品和对照样品中叶酸含量检测结果样品实验样品对照样品叶酸含量350μg/l300μg/l通过表1中的实验数据对比不难看出,本申请所提供的饮料中叶酸稳定性远高于对照样品中用果葡糖浆作为甜味剂的饮料。本申请的饮料中蔗糖组分的选择和比例大大提高了制得的饮料中叶酸的稳定性。实验例2证明维生素c对饮料中叶酸稳定性作用的实验一、实验对象(1)实验样品一种饮料,该饮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蔗糖1020g、菠菜1000ml、梨浓缩汁90ml、苹果浓缩汁80ml、柠檬酸20g、醋酸1g、维生素c6g、三氯蔗糖0.7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0.3g、叶酸0.005g、水17.8l。上述饮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0.006g叶酸溶于600ml水得到叶酸溶液,在96℃下灭菌10分钟;将1020g蔗糖、1000ml菠菜汁、90ml梨浓缩汁、80ml苹果浓缩汁、20g柠檬酸、1g醋酸、6g维生素c、0.7g三氯蔗糖、0.3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加入17.2l水中调配得到混合物;采用200目的筛网对上述混合物进行过滤,滤液在96℃下灭菌10分钟;将上述叶酸溶液及上述滤液混匀得到混合液,将混合液温度保持在70°c,无菌灌装至无菌玻璃瓶中,玻璃瓶的灭菌温度为121℃,灭菌时长15分钟,冷却后得到所述实验样品。(2)对照样品对照样品未添加维生素c,其他组分均相同,制备方法与实验样品的制备方法完全相同。二、实验方法分别检测制备得到的实验样品和对照样品中叶酸的含量,其中,叶酸的检测方法执行gb15570-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叶酸》。三、实验结果实验样品和对照样品中叶酸的含量检测结果见表2。表2实验例2实验样品和对照样品中叶酸含量检测结果样品实验样品对照样品叶酸含量300μg/l240μg/l通过表2中的实验数据对比不难看出,本申请所提供的饮料中叶酸稳定性远高于对照样品中未添加维生素c的饮料。本申请的饮料中添加的维生素c可以有效保护叶酸在酸性饮料中的稳定性。实验例3证明分步灭菌对饮料中叶酸稳定性作用的实验一、实验对象(1)实验样品一种饮料,该饮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蔗糖200g、马齿苋汁800ml、梨浓缩汁120ml、苹果浓缩汁60ml、柠檬酸25g、维生素c4g、三氯蔗糖1.2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0.4g、叶酸0.005g、水18.8l。上述饮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0.005g叶酸溶于700ml水得到叶酸溶液,在98℃下灭菌10分钟;将200g蔗糖、800ml马齿苋汁、120ml梨浓缩汁、60ml苹果浓缩汁、25g柠檬酸、4g维生素c、1.2g三氯蔗糖、0.4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加入18.1l水中调配得到混合物;采用400目的筛网对上述混合物进行过滤,滤液在98℃下灭菌10分钟;将上述叶酸溶液及上述滤液混匀得到混合液,将混合液温度保持在78°c,无菌灌装至无菌玻璃瓶中,玻璃瓶的灭菌温度为121℃,灭菌时长15分钟,冷却后得到所述实验样品。(2)对照样品对照样品各组分与实验样品均相同,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0.005g叶酸、200g蔗糖、800ml马齿苋汁、120ml梨浓缩汁、60ml苹果浓缩汁、25g柠檬酸、4g维生素c、1.2g三氯蔗糖、0.4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加入18.8l水中调配得到混合物;采用400目的筛网对上述混合物进行过滤,滤液在98℃下灭菌10分钟;将上述滤液温度保持在78℃,无菌灌装至无菌玻璃瓶中,玻璃瓶的灭菌温度为121℃,灭菌时长15分钟,冷却后得到所述对照样品。二、实验方法分别检测制备得到的实验样品和对照样品中叶酸的含量,其中,叶酸的检测方法执行gb15570-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叶酸》。三、实验结果实验样品和对照样品中叶酸的含量检测结果见表3。表3实验例3实验样品和对照样品中叶酸含量检测结果样品实验样品对照样品叶酸含量245μg/l180μg/l通过表3中的实验数据对比不难看出,通过本申请所提供的制备方法分步灭菌制得的饮料中叶酸稳定性远高于通过一次混合灭菌方法制得的对照样品中的饮料。本申请的饮料制备过程中原料的分开灭菌大大提高了饮料中叶酸的稳定性。实验例4证明灭菌玻璃瓶包装对饮料中叶酸稳定性作用的实验一、实验对象(1)实验样品一种饮料,该饮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蔗糖400g、菠菜汁1200ml、梨浓缩汁110ml、苹果浓缩汁70ml、柠檬酸20g、醋酸3g、维生素c5g、三氯蔗糖0.6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0.4g、叶酸0.007g、水18.2l。上述饮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0.007g叶酸溶于700ml水得到叶酸溶液,在100℃下灭菌10分钟;将400g蔗糖、1200ml菠菜汁、110ml梨浓缩汁、70ml苹果浓缩汁、20g柠檬酸、3g醋酸、5g维生素c、0.6g三氯蔗糖、0.4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加入17.5l水中调配得到混合物;采用400目的筛网对上述混合物进行过滤,滤液在100℃下灭菌10分钟;将上述滤液温度保持在80℃,无菌灌装至无菌玻璃瓶中,玻璃瓶的灭菌温度为121℃,灭菌时长15分钟,冷却后得到所述实验样品。(2)对照样品对照样品各组分与实验样品均相同,制备方法中使用三片罐代替无菌玻璃瓶作为盛装饮料的容器。二、实验方法分别检测新制备得到的实验样品和对照样品中叶酸的含量,以及常温保藏180天之后实验样品和对照样品中叶酸的含量,其中,叶酸的检测方法执行gb15570-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叶酸》。三、实验结果实验样品和对照样品放置0天和常温保藏180天后叶酸的含量检测结果见表4。表4实验例4实验样品和对照样品中叶酸含量检测结果样品实验样品对照样品叶酸含量(0天)350μg/l350μg/l叶酸含量(常温保藏180天)280μg/l175μg/l通过表4中的实验数据对比不难看出,通过180天常温保藏后,使用无菌玻璃瓶包装的饮料中叶酸稳定性远高于三片罐包装的饮料。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