揉捻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79608发布日期:2019-08-20 23:38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揉捻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揉捻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揉捻生产线。



背景技术:

茶叶,例如红茶,加工步骤一般包括萎凋、揉捻、发酵及干燥四个工序。其中,揉捻是红茶加工中极为重要的工艺环节,目的在于:一、将萎凋叶的细胞充分破损,有利于细胞内的氧化酶和多酚类物质充分结合,便于后续的发酵;二、使萎凋叶揉捻成条。传统的揉捻工序是将待揉捻料逐步输送到一个揉捻机中进行揉捻,如此工作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揉捻生产线,它能够提高工作效率。

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揉捻生产线,包括:揉捻机组,所述揉捻机组包括两个以上揉捻机;支架、移动机构与第一选择输送平输,所述第一选择输送平输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第一选择输送平输位于所述揉捻机组的上方,所述移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选择输送平输移动,使得所述第一选择输送平输的输出端能与任意一个所述揉捻机的进料口相对应。

上述的揉捻生产线,设有两个以上揉捻机,在工作时,第一选择输送平输在移动机构的驱动下沿着支架移动,能将待揉捻料输送到任意一个揉捻机中进行揉捻处理。如此,工作效率较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导轨,所述第一选择输送平输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导轨上。如此,当需要将第一选择输送平输上的待揉捻料输送到预设揉捻机时,先驱动第一选择输送平输沿着导轨在支架上移动,使第一选择输送平输的输出端能与该预设揉捻机的进料口对位,然后第一选择输送平输自行转动便可以将其上方的待揉捻料输送到下方的预设揉捻机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揉捻生产线还包括:揉捻出料输送机构与解块机,所述揉捻出料输送机构用于将所述揉捻机组揉捻处理后的已揉捻料运送到所述解块机中,所述解块机用于将所述已揉捻料进行解块处理;解块出料输送机构,所述解块出料输送机构用于将所述解块机解块处理后的解块料输送到下一工位或者输送返回给所述第一选择输送平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揉捻生产线还包括上料机构与计量机构,所述上料机构用于接收萎凋工位的待揉捻料、并将所述待揉捻料输送给所述计量机构,所述计量机构用于接收预设量的所述待揉捻料、并将预设量的所述待揉捻料输出给所述第一选择输送平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计量机构还用于将预设量的所述待揉捻料分成两份以上并依次输出给所述第一选择输送平输;所述解块出料输送机构用于将所述解块机解块处理后的解块料输送返回给所述计量机构,所述计量机构还用于将所述解块料分成两份以上并依次输出给所述第一选择输送平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揉捻机组为两个,所述第一选择输送平输为两个,所述第一选择输送平输与所述揉捻机组一一相应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揉捻出料输送机构与所述解块机均为两个,两个所述揉捻出料输送机构与两个所述解块机均和两个所述揉捻机组一一相应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揉捻出料输送机构包括揉捻出料平输与解块上料斜输,所述揉捻出料平输用于接收所述揉捻机组揉捻处理后的已揉捻料、并将所述已揉捻料输送给所述解块上料斜输,所述解块上料斜输用于将所述已揉捻料输送给所述解块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解块出料输送机构包括两个解块出料斜输,复揉发酵选择平输,及复揉上料斜输;两个所述解块出料斜输与两个所述解块机相应设置,所述解块出料斜输用于将所述解块机的解块处理后的解块料输送到复揉发酵选择平输上,所述复揉发酵选择平输用于将所述解块料输送到下一工位或者输送返回给所述复揉上料斜输,所述复揉上料斜输用于将所述解块料输送给所述计量机构;两个所述揉捻机组并列间隔设置,所述计量机构与所述第一选择输送机构均位于两个所述揉捻机组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揉捻生产线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选择输送平输、所述揉捻机、所述移动机构电性连接;所述第一选择输送平输在所述揉捻机组上的投影区域能覆盖一半以上的所述揉捻机;所述揉捻机的进料口处设有可打开的顶盖,所述顶盖用于在进料结束时自动关闭,以及在揉捻处理结束时自动开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揉捻生产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揉捻生产线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解块机及解块出料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揉捻生产线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

10、第一选择输送平输,20、揉捻机组,21、揉捻机,211、顶盖,30、揉捻出料输送机构,31、揉捻出料平输,32、解块上料斜输,40、解块机,50、解块出料输送机构,51、解块出料斜输,52、复揉发酵选择平输,53、复揉上料斜输,60、上料机构,70、计量机构,81、第一选择输送机构,82、第二选择输送机构,90、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中间元件。相反,当元件为称作“直接”与另一元件连接时,不存在中间元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及图2,一种揉捻生产线,包括:第一选择输送平输10、揉捻机组20、支架90与移动机构。所述揉捻机组20包括两个以上揉捻机21。所述第一选择输送平输10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架90上,所述第一选择输送平输10位于所述揉捻机组20的上方。所述移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选择输送平输10移动,使得所述第一选择输送平输10的输出端能与任意一个所述揉捻机21的进料口相对应。

上述的揉捻生产线,设有两个以上揉捻机21,在工作时,第一选择输送平输10在移动机构的驱动下沿着支架90移动,能将待揉捻料输送到任意一个揉捻机21中进行揉捻处理。如此,工作效率较高。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90上设置有导轨,所述第一选择输送平输10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导轨上。如此,当需要将第一选择输送平输10上的待揉捻料输送到预设揉捻机21时,先驱动第一选择输送平输10沿着导轨在支架90上移动,使第一选择输送平输10的输出端能与该预设揉捻机21的进料口对位,然后第一选择输送平输10自行转动便可以将其上方的待揉捻料输送到下方的预设揉捻机21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揉捻生产线还包括揉捻出料输送机构30、解块机40与解块出料输送机构50。所述揉捻出料输送机构30用于将所述揉捻机组20揉捻处理后的已揉捻料运送到所述解块机40中。所述解块机40用于将所述已揉捻料进行解块处理。所述解块出料输送机构50用于将所述解块机40解块处理后的解块料输送到下一工位或者输送返回给所述第一选择输送平输10。

当待揉捻料经过揉捻机组20初步揉捻,并经过解块机40进行解料后,解块出料输送机构50可以将解块后的解块料返回输送到第一选择输送平输10中,通过第一选择输送平输10输送到揉捻机组20中再一次进行揉捻处理,第二次揉捻处理后的复揉捻料经过解块机40解块处理后,通过解块出料输送机构50输送到下一工位。如此,上述的揉捻生产线无需分别设置初步揉捻机组20与复揉捻机组20,而是初步揉捻与复揉捻共同使用同一个揉捻机组20,这样便可以使得结构更加简化,成本降低。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揉捻生产线还包括上料机构60与计量机构70。所述上料机构60用于接收萎凋工位的待揉捻料、并将所述待揉捻料输送给所述计量机构70。所述计量机构70用于接收预设量的所述待揉捻料、并将预设量的所述待揉捻料输出给所述第一选择输送平输10。如此,计量机构70能够控制预设量的待揉捻料输送到第一选择输送平输10,由第一选择输送平输10将预设量的待揉捻料输送到揉捻机组20中进行揉捻处理,这样能使得待揉捻料有较好的揉捻效果,揉捻均匀性较好,能提高例如红茶的茶青细胞的破损率,同时避免了下料过程中可能的原料外溢现象,实现红茶连续化生产中的清洁化。其中,计量机构70具体可以为重量计量机构70,预设量可以根据揉捻机组20的揉捻能力来设定,例如将预设量设计为50kg。当然,计量机构70也可以为体积计量机构70。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计量机构70还用于将预设量的所述待揉捻料分成两份以上并依次输出给所述第一选择输送平输10。如此,第一选择输送平输10能将预设量的待揉捻料分成两次以上并依次输送给揉捻机组20,这样能使得待揉捻料有较好的揉捻效果,揉捻均匀性较好,能提高例如红茶的茶青细胞的破损率,同时避免了下料过程中可能的原料外溢现象,实现红茶连续化生产中的清洁化。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解块出料输送机构50用于将所述解块机40解块处理后的解块料输送返回给所述计量机构70。所述计量机构70还用于将所述解块料分成两份以上并依次输出给所述第一选择输送平输10。如此,第一选择输送平输10能够将预设量的解块料分成两次以上并依次输送给揉捻机组20,这样能使得解块料有较好的揉捻效果,揉捻均匀性较好,能提高例如红茶的茶青细胞的破损率,同时避免了下料过程中可能的原料外溢现象,实现红茶连续化生产中的清洁化。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1与图4,所述的揉捻生产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计量机构70与所述第一选择输送平输10之间的第一选择输送机构81。所述揉捻机组20为两个,所述第一选择输送平输10为两个,所述第一选择输送平输10与所述揉捻机组20一一相应设置。所述第一选择输送机构81用于接收所述计量机构70输出的待揉捻料并将所述待揉捻料输送到所述第一选择输送平输10中。如此,第一选择输送机构81可以将待揉捻料输送到任意一个第一选择输送平输10中,这样两个揉捻机组20同步工作,工作效率较高。可选地,计量机构70可以自带输送机构,计量机构70称完待揉捻料后,即可将预设量的待揉捻料分成多次,并依次通过其自带的输送机构输送到第一输送机构10上,如此便可以无需设置第一选择输送机构81。

此外,具体地,第一选择输送机构81还用于接收所述计量机构70输出的解块料并将所述解块料输送到所述第一选择输送平输10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揉捻出料输送机构30与所述解块机40均为两个,两个所述揉捻出料输送机构30与两个所述解块机40均和两个所述揉捻机组20一一相应设置。如此,采用两个解块机40同步进行解料操作,工作效率较高。

具体地,所述揉捻出料输送机构30包括揉捻出料平输31与解块上料斜输32。所述揉捻出料平输31用于接收所述揉捻机组20揉捻处理后的已揉捻料、并将所述已揉捻料输送给所述解块上料斜输32。所述解块上料斜输32用于将所述已揉捻料输送给所述解块机40。

具体地,请一并参阅图1与图3,所述解块出料输送机构50包括两个解块出料斜输51,复揉发酵选择平输52,及复揉上料斜输53。两个所述解块出料斜输51与两个所述解块机40相应设置,所述解块出料斜输51用于将所述解块机40的解块处理后的解块料输送到复揉发酵选择平输52上,所述复揉发酵选择平输52用于将所述解块料输送到下一工位或者输送返回给所述复揉上料斜输53,所述复揉上料斜输53用于将所述解块料输送给所述计量机构70。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揉捻生产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上料机构60与所述计量机构70之间的第二选择输送机构82。所述计量机构70为两个,所述第二选择输送机构82用于接收所述上料机构60的待揉捻料、并将所述待揉捻料输送到所述计量机构70中。如此,第二选择输送机构82能将待揉捻料输送到任意一个计量机构70中,两个计量机构70同步计量工作,工作效率较高。

具体地,所述上料机构60为上料斜输,所述第一选择输送机构81与所述第二选择输送机构82均为第二选择输送平输。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揉捻机组20并列间隔设置,所述计量机构70与所述第一选择输送机构81均位于两个所述揉捻机组20之间。如此,合理布置揉捻机组20、计量机构70及第一选择输送机构81,整体占用空间小。

在一个实施例中,两个以上所述揉捻机21成排设置,所述第一选择输送平输10在所述揉捻机组20上的投影区域能覆盖一半以上的所述揉捻机21。如此,当第一选择输送平输10运动到最左端或最右端给端部的揉捻机21送料时,由于第一选择输送平输10足够长,能保证同步接住由第一选择输送机构81送入的待揉捻料,这样工作效率能得以提高。

具体地,所述揉捻机21的进料口处设有可打开的顶盖211,所述顶盖211用于在进料结束时自动关闭,以及在揉捻处理结束时自动开启。如此,当第一选择输送平输10将所有的待揉捻料送入到揉捻机21中后,此时顶盖211自动关闭,不再接收任何待揉捻料,保证揉捻效果;当揉捻机21揉捻处理结束后,揉捻机21输出已揉捻料,同时揉捻机21的顶盖211自动开启,恢复原位,此时便可以接收待揉捻料,处于随时准备揉捻处理的工作状态。

需要解释的是,本实施例中,输送平输为沿着水平方向设置或基本水平方向设置的输送带轮组,输送斜输则是倾斜设置的输送带轮组。输送带轮组包括两个以上驱动轮,绕驱动轮外的传送带,及使驱动轮转动的驱动机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揉捻生产线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选择输送平输10、所述揉捻机21、移动机构电性连接。如此,在控制器的控制下,所述第一选择输送平输10、所述揉捻机21、移动机构协调工作,能保证揉捻效果,以及工作效率。

具体地,控制器分别与上料机构60、计量机构70、第一选择输送机构81、第二选择输送机构82、揉捻机21、揉捻出料平输31、解块上料斜输32、解块机40、解块出料斜输51、复揉发酵选择平输52及复揉上料斜输53电性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再参阅图1与图2,一种揉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0、提供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揉捻生产线;

步骤S200、将所述待揉捻料通过所述第一选择输送平输10输送到所述揉捻机组20中;

步骤S300、通过所述揉捻机组20对所述待揉捻料进行揉捻处理得到已揉捻料;

步骤S400、所述揉捻出料输送机构30将所述已揉捻料输送到所述解块机40中;

步骤S500、所述解块机40将所述已揉捻料进行解块处理得到解块料;

步骤S600、所述解块出料输送机构50将所述解块料输送到第一选择输送平输10中;

步骤S700、所述解块料通过所述第一选择输送平输10输送到所述揉捻机组20中;

步骤S800、通过所述揉捻机组20对所述解块料进行揉捻处理得到复揉捻料;

步骤S900、所述揉捻出料输送机构30将复揉捻料输送到所述解块机40中;

步骤S1000、所述解块机40将所述复揉捻料进行解块处理得到复解块料;

步骤S1100、所述解块出料输送机构50将所述复解块料输送到下一工位。

上述的揉捻方法的技术效果与上述的揉捻生产线的技术效果相同,不进行赘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S200之前还包括步骤:

S120、上料机构60接收萎凋工位的待揉捻料、并将所述待揉捻料输送给计量机构70;

S140、所述计量机构70接收预设量的所述待揉捻料,并将预设量的所述待揉捻料分成两份以上依次输出给所述第一选择输送平输10;

S160、所述第一选择输送平输10接收到所述待揉捻料后依次输送给揉捻机组20中的其中一个揉捻机21中。

此外,步骤S700具体包括步骤:

步骤S701、先将解块料输送到所述计量机构70中;

步骤S702、所述计量机构70将预设量的所述解块料分成两份以上并依次输出给所述第一选择输送平输10;

步骤S703、所述第一选择输送平输10接收到所述解块料后依次输送给所述揉捻机组20中的其中一个揉捻机21中。

具体地,第一选择输送平输10接收到所述解块料后,选择一台空闲状态的揉捻机21,并将预设量的解块料分成两份以上并依次输送给该台空闲状态的揉捻机21中。

此外,具体地,将所述待揉捻料分成两份以上依次输出给所述第一选择输送平输10的具体方法为:前一份所述待揉捻料的量大于后一份所述待揉捻料的量。例如,待揉捻料的重量为50kg,将50kg的待揉捻料分为25kg、12kg、10kg及3kg。输送操作时,将25kg、12kg、10kg及3kg的待揉捻料依次输出给第一选择输送平输10,由第一选择输送平输10依次输送到其中一个揉捻机21中进行揉捻。如此,分次揉捻能加大单个揉捻机21的工作能力,避免在揉捻机21中形成圆锥状而溢出,实现了连续化生产中的清洁化,另外能提高揉捻机21的工作效率。

另外,具体地,将所述解块料分成两份以上依次输出给所述第一选择输送平输10的具体方法为:前一份所述解块料的量大于后一份所述解块料的量。例如,解块料的重量为50kg,将50kg的解块料分为35kg与15kg。输送操作时,先将35kg的解块料输出给第一选择输送平输10,由第一选择输送平输10输送到其中一个揉捻机21中进行复揉;然后再将剩下的15kg的解块料输出给第一选择输送平输10,由第一选择输送平输10将15kg的解块料再次输出给同一个揉捻机21中进行复揉。如此,分次揉捻能加大单个揉捻机21的工作能力,避免在揉捻机21中形成圆锥状而溢出,实现了连续化生产中的清洁化,另外能提高揉捻机21的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