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米粉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05565发布日期:2020-10-02 08:16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一种米粉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米粉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米粉生产线。



背景技术:

米粉,是中国南方地区非常流行的美食。米粉以大米为原料,经浸泡、蒸煮和压条等工序制成的条状、丝状米制品,而不是词义上理解的以大米为原料以研磨制成的粉状物料。米粉质地柔韧,富有弹性,水煮不糊汤,干炒不易断,配以各种菜码或汤料进行汤煮或干炒,爽滑入味,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米粉品种众多,可分为排米粉、方块米粉、波纹米粉、银丝米粉、湿米粉和干米粉等。它们的生产工艺大同小异,条状干米粉的制作一般包括:粉碎、输送散粉、和粉、蒸煮、散粉、碎粒、挤丝、成型、烘干、风冷和包装等工序。

目前米粉生产线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由于和粉机工作负荷较大,故障率比较高,输送散粉步骤采用机械控制时,没有好的控制方法,导致和粉机故障后继续输送粉料,使得原料浪费;当输送散粉步骤采用人工操作时,可避免和粉机故障后继续输送粉料,但机械化程度不够高,导致生产的成本较高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米粉生产线。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米粉生产线,包括大米粉碎机、散粉输送机、定量加水桶、和粉机、粉团蒸煮机、散粉机、碎粒机、挤丝机、成型机、打散机、烘干室、冷风室及包装输送机;

所述大米粉碎机的出粉口上设置有内径依次减小的出粉管,所述出粉管远离出粉口的一端依次设置有第一筛网、第二筛网及第三筛网,且第一筛网、第二筛网及第三筛网的孔径依次减小;

所述散粉输送机上设置有报警装置,所述和粉机上设置有粘度仪,当和粉机停止工作时,所述粘度仪获取和粉机的米粉粘度并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接收粘度仪获取的米粉粘度参数,将获取的米粉粘度参数与预先设定的米粉粘度参数进行比较;如果获取的米粉粘度参数达到预先设定的米粉粘度参数,则控制器控制散粉输送机继续工作;如果获取的米粉粘度参数没有达到预先设定的米粉粘度参数,则控制器控制散粉输送机停止工作并启动报警装置;

所述打散机包括滚轮,所述滚轮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凸起,所述凸起起到打散米粉的作用,避免米粉黏连。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筛网的目数为30目~50目,所述第二筛网的目数为70目~90目,所述第三筛网的目数为100目~140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筛网的目数为40目,所述第二筛网的目数为80目,所述第三筛网的目数为120目。

进一步地,所述烘干室由第一烘干室和第二烘干室组成,经打散机打散的米粉先进入第一烘干室烘干,再进入第二烘干室烘干;所述第一烘干室为冷风烘干室,所述第二烘干室为热风烘干室。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烘干室和第二烘干室内分别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利用米粉生产线进行生产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通过大米粉碎机将大米粉碎,得到粉碎的大米;将粉碎的大米通过输送带输送至散粉输送机;

(2)散粉输送机通过输送带将粉碎的大米定量输送至和粉机,定量加水桶向和粉机定量加水,和粉机工作,制得粉团;

(3)粉团落入输送带,并输送至粉团蒸煮机,粉团在粉团蒸煮机内蒸煮熟化,得到熟化的粉团;

(4)熟化的粉团落入输送带,并输送至散粉机,熟化的粉团在散粉机内打散,得到打散的粉体;

(5)打散的粉体通过输送带输送至碎粒机破碎,得到破碎的粉体;

(6)破碎的粉体通过输送带输送至挤丝机,通过挤丝机制得粉条;

(7)粉条通过输送带输送至成型机折叠成型,得到成型粉条;

(8)成型粉条通过输送带输送烘干室,输送成型粉条的输送带的上方设置有打散机,打散机的凸起用以防止成型粉条之间黏连;

(9)烘干室对成型粉条烘干,后经冷风室冷却,最后通过包装输送机进行包装和输送。

本实用新型一种米粉生产线,大米粉碎机的出粉管由内至出口处的管径依次减小,且设置有孔径依次减小的第一筛网、第二筛网及第三筛网,既保障了米粉的粒度,出粉管管径依次减小加之筛网孔径依次减小,可以避免直接放置小孔径筛网导致的出粉不顺畅、卡粉等现象的出现;散粉输送机上设置有报警装置,和粉机上设置有粘度仪,通过控制器控制散粉输送机的工作及报警装置的工作,在和粉机故障时,停止输送散粉并启动报警装置,避免了原料浪费,且减少了人工操作的步骤,工作效率高,且生产成本低;输送成型粉条的输送带的上方设置有打散机,可以防止成型粉条之间黏连。

本实用新型一种米粉生产线,经打散机打散的成型粉条,先送入冷风烘干室,再送入热风烘干室可以进一步防止成型粉条之间黏连,烘干的效果好,可以有效保障米粉成品的品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米粉生产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出粉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打散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一种米粉生产线,包括大米粉碎机1、散粉输送机2、定量加水桶3、和粉机4、粉团蒸煮机5、散粉机6、碎粒机7、挤丝机8、成型机9、打散机10、烘干室11、冷风室12及包装输送机13;

所述大米粉碎机1的出粉口上螺纹连接有内径依次减小的出粉管21,所述出粉管21远离出粉口的一端依次设置有第一筛网211、第二筛网212及第三筛网213,且第一筛网211、第二筛网212及第三筛网213的孔径依次减小;所述第一筛网211的目数为40目,所述第二筛网212的目数为80目,所述第三筛网213的目数为120目;出粉管21由内至出口处的管径依次减小,且设置有孔径依次减小的第一筛网211、第二筛网212及第三筛网213,既保障了米粉的粒度,出粉管21管径依次减小加之筛网孔径依次减小,可以避免直接放置小孔径筛网导致的出粉不顺畅、卡粉等现象的出现;

所述散粉输送机2上设置有报警装置,所述和粉机4上设置有粘度仪,当和粉机4停止工作时,所述粘度仪获取和粉机4的米粉粘度并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接收粘度仪获取的米粉粘度参数,将获取的米粉粘度参数与预先设定的米粉粘度参数进行比较;如果获取的米粉粘度参数达到预先设定的米粉粘度参数,则控制器控制散粉输送机2继续工作;如果获取的米粉粘度参数没有达到预先设定的米粉粘度参数,则控制器控制散粉输送机2停止工作并启动报警装置;在和粉机4故障时,停止输送散粉并启动报警装置,避免了原料浪费,且减少了人工操作的步骤,工作效率高,且生产成本低;

所述打散机10包括滚轮101,所述滚轮101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凸起102,所述凸起102起到打散米粉的作用,避免米粉黏连。

优选地,本实施例所述烘干室11由第一烘干室和第二烘干室组成,经打散机10打散的米粉先进入第一烘干室烘干,再进入第二烘干室烘干;所述第一烘干室为冷风烘干室,所述第二烘干室为热风烘干室;第一烘干室和第二烘干室内分别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经打散机10打散的成型粉条,先送入冷风烘干室,再送入热风烘干室可以进一步防止成型粉条之间黏连,烘干的效果好,可以有效保障米粉成品的品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利用米粉生产线进行生产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通过大米粉碎机1将大米粉碎,得到粉碎的大米;将粉碎的大米通过输送带输送至散粉输送机2;

(2)散粉输送机2通过输送带将粉碎的大米定量输送至和粉机4,定量加水桶3向和粉机4定量加水,和粉机4工作,制得粉团;

(3)粉团落入输送带,并输送至粉团蒸煮机5,粉团在粉团蒸煮机5内蒸煮熟化,得到熟化的粉团;

(4)熟化的粉团落入输送带,并输送至散粉机6,熟化的粉团在散粉机6内打散,得到打散的粉体;

(5)打散的粉体通过输送带输送至碎粒机7破碎,得到破碎的粉体;

(6)破碎的粉体通过输送带输送至挤丝机8,通过挤丝机8制得粉条;

(7)粉条通过输送带输送至成型机9折叠成型,得到成型粉条;

(8)成型粉条通过输送带输送烘干室11,输送成型粉条的输送带14的上方设置有打散机10,打散机10的凸起102用以防止成型粉条之间黏连;

(9)烘干室11对成型粉条烘干,后经冷风室12冷却,最后通过包装输送机13进行包装和输送。

通过上述米粉生产线生产米粉,生产出来的米粉不相互黏连,产品品质高,且生产线的机械化程度高,原材料浪费少,使得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