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量化行李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7336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轻量化行李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行李箱,尤指一种可减轻重量并降低制造成本的轻量化行李 箱。
背景技术
现有的行李箱有多种款式,例如软壳行李箱采用防水纺织布料裁缝制成,其包含 一软质的本体及一软质的箱盖或拉链开口 ;而硬壳行李箱具有塑料射出成型有壳本体及盖 体,再将壳本体及盖体相互组装而成。如图1所示,为了使软壳行李箱10保持固定的外形 并增进其结构强度,现有的技术会在软壳行李箱10内部设置一框架20,框架20包含一硬质 的底板201,底板201用于铺设在软壳行李箱10内部的底面;一硬质的背板202,背板202 用于铺设在软壳行李箱10内部的背面;四片侧板203,呈两两相对应铺设于软壳行李箱10 内部两侧面的上下端;以及一铁架204,铁架204为门形框架,环绕在框架20的顶面及两侧 面,并使两个下端固定于底板201。以上现有的框架20结构设计,虽然使得软壳行李箱10 具有一定强度,然而其构件过多导致制造麻烦,制造成本较高,而且过多的硬质板片(底板 201、背板202、侧板20 及铁架204,导致行李箱过重,造成使用者旅行上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提供一种轻量化行李箱,以达到保持行李箱结构 强度、降低制造成本及减轻行李箱重量的目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轻量化行李箱,所述轻量化行李箱包含一外袋,其为中空软性布料缝制袋体,所述外袋具有一正面、一背面、一顶面、一底 面及两侧面,其顶面设有第一补强提把,其一侧面设有第二补强提把;一底板,其为硬性塑料板,所述底板铺设于外袋内部的底面;—背板,其为硬性塑料板,所述背板铺设于外袋内部的背面,其板面设有二个以上 的蜂槽孔,其下端连接在底板;至少一轮组,其结合于外袋的底面;一拖行单元,其结合于外袋的背面处,用于拖拉行李箱。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背板的上端朝外袋正面方向弯曲形成一顶片,顶片支撑 于外袋顶面的内侧。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补强提把包含一上提片,上提片的两端结合于外袋 的顶面且其两边分别包覆一管条。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管条包含一塑料软管及一穿置于塑料软管内的金属软
^^ ο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二补强提把包含一侧提片,侧提片的两端结合于外袋 的侧面且其两边分别包覆一管条。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管条包含一塑料软管及一穿置于塑料软管内的金属软
3条。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补强提把包含二条缝合于外袋顶面的织带及一连接 于二织带之间手握把。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织带呈一字形或V形贴覆于外袋顶面。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二补强提把包含二条缝合于外袋侧面的织带,及一连 接于二织带之间手握把。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织带呈一字形或V形贴覆于外袋侧面。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拖行单元包含一结合于底板的固定座、一结合于背板顶 片的收纳座、至少一穿设于收纳座并将底端固定于固定座的伸缩杆及一结合于伸缩杆端部 的握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轻量化行李箱,可以利用该底板及背板支撑外袋的底面及背 面,使外袋保持一定的形状及结构强度,如此当行李箱立放或平放时都足以支撑住放置于 袋内的物品;另外,通过外袋顶面的第一补强提把及第二补强提把补充行李箱强度,因此使 本实用新型的行李箱内部的结构简化、轻量化,但仍然保持有足够的结构强度,即能克服现 有软壳行李箱制造成本过高及重量过重的缺点,以达到保持行李箱结构强度、降低制造成 本及减轻行李箱重量的功效。

图1为现有软壳行李箱内部框架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组合结构立体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立体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补强提把结构立体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补强提把结构剖面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组合结构立体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组合结构立体图。主要部件名称外袋-1 ;软壳行李箱-10 ;正面-11 ;背面-12 ;顶面_13 ;底面_14 ;侧面_15 ;第一 补强提把-16 ;上提片-161 ;管条-162 ;塑料软管-1621 ;金属软条-1622 ;织带-163 ;手握 把-164 ;第二补强提把-17 ;侧提片-171 ;管条-172 ;塑料软管-1721 ;金属软条-1722 ;织 带-173 ;手握把-174;底板-2 ;框架-20 ;底板-201 ;背板-202 ;侧板-203 ;铁架-204 ;背板-3 ;蜂槽孔-31 ;顶片-32 ;轮组-4 ;轮座-41 ;轮子-42 ;拖行单元-5 ;固定座-51 ;收纳座-52 ;伸缩杆_53 ;握把-5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 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以下附图及实施例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的用,并非用于限制本实用 新型。[0035]如图2及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轻量化行李箱,其较佳的实施例包含一外袋1、一 底板2、一背板3、至少一轮组4及一拖行单元5,其中外袋1为由软性布料缝制而成的中空袋体,可为矩形或其它类似矩形的形状,其 具有一正面11、一背面12、一顶面13、一底面14及两侧面15,其顶面13设有第一补强提把 16,并选定其一侧面15设有第二补强提把17。底板2为硬性塑料板,可为U形板状,并铺设于外袋1内部的底面,使U形底板2 的弯曲边延伸到外袋1正面11及背面12的底部。背板3为硬性塑料板,并铺设于外袋1内部的背面12处,使其下端连接于底板2, 并在其板面设有二个以上的蜂槽孔31,使背板3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但是重量减轻。其 中,蜂槽孔31可以是长条形孔,其位置可在背板3中间或两边。背板3的上端可以再朝外 袋1正面11方向弯曲形成一顶片32,使顶片32局部支撑于外袋1顶面13的内侧。轮组4为包含轮座41及结合于轮座41的轮子42所组成,轮座41可为一般轮座 或万向轮座,通过轮座41将至少一轮组4或四个轮组4结合于外袋1的底面14,并与底板 2固定结合,就能将行李箱放置在地上移动。拖行单元5结合于外袋1的背面12处,用于提供使用者拖拉行李箱,其较佳的实 施例如图3所示,包含一结合于底板2的固定座51、一结合于背板3顶片32的收纳座52、 至少一穿设于收纳座52并将底端固定于固定座51的伸缩杆53及一结合于伸缩杆53端部 的握把M。如图2、图4及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外袋1的第一补强提把16的较佳实施例包 含一上提片161,上提片161的两端结合于外袋1的顶面13周围,用以分散拉提的力量,上 提片161的两边分别包覆一管条162,管条162包含一塑料软管1621及一穿置于塑料软管 1621内的金属软条1622所构成,使第一补强提把16具有足够的抗拉强度,并能补强外袋1 顶面13的结构强度。而本实用新型第二补强提把17的较佳实施例包含一侧提片171,侧提 片171的两端结合于外袋1的侧面15周围,用以分散拉提的力量,侧提片171的两边分别 包覆一管条172,管条172包含一塑料软管1721及一穿置于塑料软管1721内的金属软条 1722,以使第二补强提把17具有足够的抗拉强度,并能补强外袋1侧面15的结构强度。如图6及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补强提把16的较佳实施例还包含二条缝合于 外袋顶面的织带163及一连接于二织带163之间手握把164。其中,织带163呈一字形或V 形贴覆并车缝于外袋1的顶面13靠近两侧面15处,再使用手握把164连接住二织带163, 同样使第一补强提把16具有足够的抗拉强度,并能补强外袋1顶面13的结构强度。而本 实用新型第二补强提把17的较佳实施例还包含二条缝合于外袋1侧面15的织带173及一 连接于二织带173之间手握把174。其中,织带173呈一字形或V形贴覆并车缝于外袋1侧 面15靠近顶面13及底面14处,再使用手握把174连接住二织带173,如此同样使第二补强 提把17具有足够的抗拉强度,并能补强外袋1侧面15的结构强度。上述轻量化行李箱的结构改进,可以利用底板2及背板3支撑住外袋1的底面14 及背面12,使软性的外袋1保持一定的形状及结构强度,如此当行李箱立放或平放时都足 以支撑住放置在袋内物品。另外,本实用新型通过外袋1顶面12的第一补强提把16及侧 面15的第二补强提把17可以补充行李箱的结构强度,同时可以提供使用者提取行李箱。由 此可见,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改进,使行李箱内部的结构简化、轻量化,但仍然保持有足够的结构强度,即能克服现有软壳行李箱制造成本过高及重量过重的缺点,以达到保持行李箱 结构强度、降低制造成本及减轻行李箱重量的功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举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所 作的等效结构变化,皆应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内。
权利要求1.一种轻量化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轻量化行李箱包含一外袋,其为中空软性布料缝制袋体,所述外袋具有一正面、一背面、一顶面、一底面及 两侧面,其顶面设有第一补强提把,其一侧面设有第二补强提把;一底板,其为硬性塑料板,所述底板铺设于外袋内部的底面;一背板,其为硬性塑料板,所述背板铺设于外袋内部的背面,其板面设有二个以上的蜂 槽孔,其下端连接于底板;至少一轮组,其结合于外袋的底面;一拖行单元,其结合于外袋的背面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量化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的上端朝外袋正面方向 弯曲形成一顶片,顶片支撑于外袋顶面的内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量化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补强提把包含一上提片, 上提片的两端结合于外袋的顶面且其两边分别包覆一管条。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轻量化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条包含一塑料软管及一穿 置于塑料软管内的金属软条。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量化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补强提把包含一侧提片, 侧提片的两端结合于外袋的侧面且其两边分别包覆一管条。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轻量化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条包含一塑料软管及一穿 置于塑料软管内的金属软条。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量化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补强提把包含二条缝合 于外袋顶面的织带及一连接于二织带之间手握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轻量化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织带呈一字形或V形贴覆于外 袋顶面。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量化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补强提把包含二条缝合 于外袋侧面的织带及一连接于二织带之间手握把。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轻量化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织带呈一字形或V形贴覆于 外袋侧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轻量化行李箱,所述轻量化行李箱包含外袋、底板、背板、轮组及拖行单元;所述外袋为中空软性布料缝制袋体,其具有正面、背面、顶面、底面及侧面,其顶面设有第一补强提把,其侧面设有第二补强提把;该底板为硬性塑料板,铺设于外袋内部的底面;所述背板为硬性塑料板,铺设于外袋内部的背面,其板面设有蜂槽孔,其下端连接于底板;所述轮组结合于外袋的底面;所述拖行单元结合于外袋的背面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轻量化行李箱,能克服现有行李箱过重及制造成本过高的问题,以达到降低制造成本及减轻行李箱重量的功效。
文档编号A45C5/06GK201846993SQ20102059789
公开日2011年6月1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9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9日
发明者唐台湘 申请人:唐台湘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