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力拖箱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31061发布日期:2018-06-19 19:33阅读:393来源:国知局
省力拖箱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搬运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省力拖箱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存在的类似装置均为一体式行李箱,且价格偏贵、不够美观,还不够省力,而市场上的拖箱装置多为三轮旋转式,该类行李箱虽能上下楼梯方便,但该设计中轮子转动会与阶梯相阻碍,每上一级阶梯时,虽有轮子与梯面附着,但还是需要向上的拉力带动,拉力几乎等于重力,因此,并不会节省力气。

因此,为解决以上问题,需要一种省力拖箱装置,能够适用于其他普通或特殊搬运过程,并且结构简单,轻便,可通过调节尺寸来适配所有尺寸的行李箱。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省力拖箱装置,能够适用于其他普通或特殊搬运过程,并且结构简单,轻便,可通过调节尺寸来适配所有尺寸的行李箱。

本实用新型的省力拖箱装置,包括拖箱架、转动固定于拖箱架前端的拉杆和设置于拖箱架底部的滚轮组;所述滚轮组为两组并分别列于拖箱架底部横向两侧,滚轮组有多个沿纵向并列依次排列的滚轮组成。

进一步,单个滚轮组包括横向并列的两纵排滚轮,相邻两纵排滚轮沿横向错位设置。

进一步,所述拖箱架还设置用于通过固定带捆扎固定箱体的捆扎孔。

进一步,所述拉杆为伸缩杆。

进一步,所述拖箱架上还设置有拉杆卡爪,所述拉杆旋转至与拖箱架重叠后由拉杆卡爪卡止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省力拖箱装置,通过设置滚轮组,使得楼梯对拖箱架的支持力方向为垂直于楼梯斜面的方向,利于减小拉力的大小,使得搬运更加省力,并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侧视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省力拖箱装置,包括拖箱架1、转动固定于拖箱架1前端的拉杆2和设置于拖箱架1底部的滚轮组3;所述滚轮组3为两组并分别列于拖箱架1底部横向两侧,滚轮组3有多个沿纵向并列依次排列的滚轮组3成;所述拖箱架可为矩形且上面设置有用于固定箱体的固定机构,该固定机构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通过设置滚轮组3,使得楼梯对拖箱架1的支持力方向为垂直于楼梯斜面的方向,利于减小拉力的大小,使得搬运更加省力,并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本实施例中,单个滚轮组3包括横向并列的两纵排滚轮,相邻两纵排滚轮沿横向错位设置;利于减小装置的抖动,保证拖行顺畅。

本实施例中,所述拖箱架1还设置用于通过固定带捆扎固定箱体的捆扎孔4;当然,所述捆扎孔4可为四个并分布于拖箱架1四个角落,也可沿拖箱架1横向并列设置两排捆扎孔4,适用于不同尺寸的箱子。

本实施例中,所述拉杆2为伸缩杆;利于缩短装置的尺寸,方便搬运和存放。

本实施例中,所述拖箱架1上还设置有拉杆卡爪5,所述拉杆旋转至与拖箱架1重叠后由拉杆卡爪5卡止固定;方便拉杆2在不用时的固定,并且结构简单,适用方便。

所述拖箱架包括上下重叠的托架和底座,所述托架与底座均呈矩形结构且托架与底座之间设置有连杆并通过旋转连杆升高托架,所述拉杆铰接安装于托架前端,所述滚轮组设置于底座底面,所述连杆为四个,所述拖箱架横向两侧分别前后设置两个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托架横向侧面铰接,另一端与底座横向侧面铰接,所述托架横向侧面和底座横向侧面均设置有用于对连杆转动后定位的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用于使托架升高定位后使连杆由下往上向前倾斜,通过身高托架使的拉杆的施力方向与楼梯倾斜角度接近,并结合底板底部较密滚轮产生的较小滚动摩擦力和阻力,利于减小拉力的施加,并且该托架升高机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当然,还可在托架和底座之间设置卡块,当不需要升高托架时使托架与底座卡止固定,保证使用方便。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