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酶解珍珠粉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129455阅读:14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酶解珍珠粉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珍珠粉的制备方法,特别是一种酶解速溶珍珠粉的制备方法。
现代科学分析表明,珍珠中含有20多种氨基酸和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蛋白质以及大量的钙,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及营养保健品。但是,珍珠具有坚硬的同心叠层结构,加工较易吸收的细粉相当困难。传统的加工方法通常是先将珍珠在水中煮沸多回直到其软化,然后再在水中磨细,或直接将珍珠加水用一般的粗粉碎机破碎后,再用球磨机在加水状态下粉碎后烘干。由于珍珠长期在水中煮泡,使珍珠中的营养成份受到破坏或溶解,这种细粉经检测,氨基酸一般只剩有3~6种。另外,即使是珍珠细粉也难溶于水,内服或外用时肠胃及皮肤的吸收率低,一般只有23~29%,药效及保健、美容效果受到影响。近年来,为提高珍珠的药用及营养保健效果,国内许多厂家已利用超细粉碎技术开发出超细珍珠粉或用水解技术开发出珍珠水解液或速溶珍珠粉。但超细珍珠粉仍不溶于水,影响吸收;而水解液或速溶珍珠粉由于加工中使部分蛋白质及微量元素流失,因而未能使珍珠中的有效成份完全发挥作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速溶珍珠粉的制备方法,使用该方法制成的珍珠粉的有效营养成份高于采用常规加工和超细粉碎或一般纯水解技术制成的珍珠粉,且更易被吸收利用。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以2%-10%浓度的乳酸水溶液为溶剂,将破碎后的珍珠在室温溶解,用小苏打(NaHCO3)将水解珍珠溶液PH值调至近中性,再用柠檬酸回调至偏酸性,放入0.05%~0.2%的生物活性酶,在一定温度下静置10~14小时,获得珍珠浓度为2%~15%的酶解珍珠胶液,采用喷雾干燥法,快速固化、造粒而成酶解珍珠粉。采用本发明方法制备的酶解珍珠粉,具有营养成份利用率高和易于吸收的优点。而且本发明方法生产成本低,工艺流程短,操作中不需分离和漂白等工序,且节能、无污染。


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结合附图,采用2.5%浓度的乳酸水溶液将初步粉碎后的珍珠粉搅拌溶解,在不破坏珍珠中有效营养成份的前提下,使珍珠中的碳酸钙转化为人体易吸收的乳酸钙,通过以小苏打(NaHCO3)及柠檬酸调节溶液先至近中性(PH值≈8)后至偏酸性(PH≈5),放入0.1%活性酶蛋白酶在45℃温度下静置催化酶解12小时后形成酶解珍珠胶溶液。然后,采用离心喷雾干燥方法,将珍珠浓度约为2.5%的酶解珍珠胶液喷射在100℃温度的干燥室中,使珍珠胶液快速干燥、成粒,制成酶解速溶珍珠粉。采用该工艺制备的珍珠粉,外观为球形及椭球形,易溶于水和被皮肤直接吸收。
由于本发明方法采用乳酸(可食用酸)对珍珠水解,再用生物活性酶解催化,对珍珠中所含有的多种氨基酸、微量元素等有效营养成份基本无破坏作用,并可将珍珠中的碳酸钙转化为活性钙,能为人体容易吸收。此外,在珍珠粉的酶解过程中,其不被人胃酸、胃酶所分解的蛋白质也被大量分解了,更易被人体所吸收,使珍珠的营养价值和疗效功能更易发挥。
权利要求
1.一种酶解珍珠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2%-10%浓度的乳酸水溶液为溶剂,将破碎后的珍珠在室温溶解,用小苏打(NaHCO3)将水解珍珠溶液PH值调至近中性,再用柠檬酸回调至偏酸性,放入0.05%~0.2%的生物活性酶,在一定温度下静置10~14小时,获得珍珠浓度为2%~15%的酶解珍珠胶液,采用喷雾干燥法,快速固化、造粒而成酶解珍珠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酶解珍珠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生物活性酶是一种蛋白酶。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珍珠粉的生物酶解制备方法,其关键是以乳酸水溶液为溶剂,将珍珠溶解,并调整溶液的pH值至近中性再用酸回调至偏酸性,再放入适量生物活性酶催化分解其蛋白质,得到酶解珍珠胶液,再采用喷雾干燥将酶解珍珠胶液快速干燥,固化造粒,制得超细酶解珍珠粉。所制备的珍珠粉保留了珍珠中的多种氨基酸、微量元素等有效成份,并使珍珠中的碳酸钙转化为人体易吸收的活性钙,胃酸不溶解的角质蛋白酶解成易吸收的游离氨基酸。本方法效率高,能耗小,生产成本较低。
文档编号A61K35/56GK1425388SQ0113915
公开日2003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01年12月19日 优先权日2001年12月19日
发明者沈志荣, 郑锦锤, 杨安全 申请人:浙江欧诗漫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