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七花叶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质量控制方法和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6721阅读:3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田七花叶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质量控制方法和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田七花叶提取物,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田七花叶中的主要有效成分20(s)原人参萜二醇类人参皂苷。同时,本发明还涉及所述的田七花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质量控制方法及其在制药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田七花叶为五加科植物田七的地上部分,拉丁名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过去的田七花叶提取物只是采用简单的水提技术,制成以蔗糖或其它辅料为主的颗粒剂(参见中国专利97119709.1)。但由于产品中杂质含量高,有效成份不足3%,服用剂量很大,每次需服用10~15g,含田七花叶提取物0.5~1.5g,每日三至五次,患者服用非常不便。同时,由于缺少量化的质量控制指标,每一批提取物的有效成份含量不稳定。这是生产中急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除非另有说明,本发明中所采用的百分数均为重量百分数。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田七花叶提取物,该提取物中含总皂苷不低于10%~15%。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所述田七花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产品质量控制方法。同时,本发明还提供所述田七花叶提取物在制药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田七花叶提取物,该提取物的主要有效成份为20(s)原人参萜二醇类人参皂苷,该提取物是由下述方法制备获得以田七花叶为原料,将其粉碎后,加入5~12倍重量的重量/体积浓度为0~80%的乙醇水溶液,在50℃~100℃下浸提或热回流提取2~6小时,提取2~3次;在45℃~70℃下将提取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2~1.10的浸膏;将所得浸膏与0.5~3倍重量的大孔吸附树脂拌匀上柱,用2~5倍柱体积的洁净水洗脱至无色,弃去洗脱液;用重量百分浓度为70%~100%的乙醇溶液继续冲洗至无色,收集洗脱液,减压浓缩至1/10体积,喷雾干燥,即为所需的田七花叶提取物。
其中,所述的大孔吸附树脂为能吸附分离皂苷的药用级大孔吸附树脂,其选自Amberlite XAD16、DA101或JKSD中的一种,或其它聚苯乙烯骨架的大孔吸附树脂。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田七花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采用下述顺序的步骤(1)以田七花叶为原料,粉碎后,用5~12倍重量的重量/体积浓度为0~80%的乙醇水溶液提取,在50℃~100℃下热浸提或热回流提取2~6小时,提取2-3次;(2)在45℃~80℃下提取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2~1.10的浸膏,收率5%~8%;(3)将浸膏与0.5~3倍重量的大孔吸附树脂拌匀上柱,用2~5倍柱体积的洁净水洗脱至无色,弃去洗脱液;(4)用70%~100%乙醇继续冲洗至无色,收集洗脱液,减压浓缩至1/10体积;喷雾干燥,得到所需的田七花叶提取物,即为本发明的药物活性组份,收率0.6%~1.5%,含总皂苷不低于3%-15%。
本发明药物活性组份可以加入制备不同剂型所需的各种常规辅料,如崩解剂、润滑剂、粘合剂等以常规的中药制剂方法制备成任何一种常用口服剂型,如丸剂、散剂、片剂、胶囊剂、口服液等。
本发明提供了所述的田七花叶提取物在制备治疗血热症所致寻常性痤疮的药中的应用。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的田七花叶提取物在制备治疗肝热症所致的眩晕、头痛、烦燥易怒、心悸或失眠的药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出了测量所述的田七花叶提取物中20(s)原人参萜二醇类人参皂苷Rb1、Rb2和Rb3中任一种或几种的含量以进行产品质量控制。经过与三七根总皂苷和人参茎叶皂苷比较,确定Rb3为定量物质,因为在田七花和叶提取物中Rb3含量差别不大,而在三七根总皂苷和人参茎叶皂苷中含量较低。
本发明是基于这样一种发现提出的田七花叶提取物的主要有效成份为皂苷化合物,含量最高的为20(s)原人参萜二醇类结构类型,例如人参皂苷Rb1、Rb2、Rb3。而现有的田七花叶提取物中,占了70%以上含量的多糖为无效成份,可以弃去不用,从而有效地减少服药剂量。现有的田七花叶提取物缺少定量的质量控制标准,在所述的田七花叶提取物中,可以其主要有效成份人参皂苷Rb1、Rb2、Rb3中的一种或几种作为质量控制标准,优化的为人参皂苷Rb3。
本发明对田七花叶提取物的主要成分进行了鉴别和含量测定。
(1)薄层色谱法(TLC法)鉴别和含量测定鉴别取田七花叶提取物0.2g,加水约5滴,搅匀,再加以水饱和的正丁醇5ml,密塞,振摇约10分钟,放置2小时,离心,取上清液,加3倍量以正丁醇饱和的水,摇匀,放置使分层(必要时离心),取正丁醇层,置蒸发皿中,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b2及人参皂苷Rb3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各含1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附录W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醋酸乙醋-甲醇-水(15∶40∶22∶10)10℃以下放置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硫酸溶液(1→10),于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显相同的荧光斑点。
含量测定取田七花叶提取物0.2g(过三号筛),精密称定,置索氏提取器中,加乙醚适量,加热回流1小时,弃去乙醚液,药渣挥去乙醚,置于索氏提取器中,加甲醇适量,加热提取至甲醇无色,取甲醇提取液,挥干,残渣加甲醇使溶解,定量转移至20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b2及人参皂苷Rb3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各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VIB)试验,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2μl、对照品溶液2μl与4μl,分别交叉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甲醇-水(13∶7∶2)10℃以下放置12小时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10℃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取出,在薄层板上覆盖同样大小的玻璃板,周围用胶布固定,照薄层色谱法(附录VIB薄层扫描法)进行扫描,波长λs=510nm,λR=700nm,测量供试品吸收度积分值与对照品吸收度积分值,计算,即得。
检测结果表明,提取物中含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b2及人参皂苷Rb3的总量乙醇提取,未经上柱田七花叶提取不得少于0.1%,经大孔吸附树脂富集的田七花叶提取不少于2%。
(2)以高效液相法(HPLC法)检测田七花叶提取物中皂苷取田七花叶提取物粉末25mg,精密称定,置锥形瓶中,用5ml甲醇溶解,于水浴上超声助溶30分钟,冷却后,移入25ml量瓶中,用甲醇稀释至刻度,通过2.2μm微孔滤膜滤过,滤液作为供试液。另取人参皂苷Rb1、Rb2、Rb3的对照品,分别用甲醇溶解,配成每毫升含对照品1mg的对照品溶液。以上标准品购于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验所。
高效液相法色谱条件为色谱柱-辛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具体可选用Symmetry C1,4.6×25mm,流动相为乙腈∶水=55∶45,检测波长203nm,柱温40℃,流速1ml/min,理论塔板数不低于5000。此条件下可分离并测出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b2及人参皂苷Rb3的含量为水提物0.3%,0.015%,1.0%,树脂富集后3.3%、1.6%、3.5%。
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在原水提法的基础上,采用40%-80%的乙醇提取,可以得到2%-7%的总人参皂苷提取物;再继续采用大孔吸附树脂进一步处理,最终均可以得到含量10%-25%人参皂苷总提物,其中20(s)原人参萜二醇类皂苷Rb1、Rb2、Rb3总含量不低于2%-5%。由此大大减少了服药量。
质量控制标准采用含量最高的二醇型人参皂苷,可以保证不同批次之间的产品质量相对稳定。由于田七花叶中人参皂苷Rb3的含量最高,并且在田七花和叶提取物中Rb3含量差别不大,而在三七根总皂苷和人参茎叶皂苷中含量较低,所以优选的为用高效液相法测定其中人参皂苷Rb3的含量。人参皂苷Rb1不仅在三七花、叶中大量存在,含量仅次于人参皂苷Rb3,而且在三七根和人参茎叶中也较高,因此植物特征不明显。不宜单独做为质控标准,但可以与人参皂苷Rb3、人参皂苷Rb2等共同应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明确了田七花叶提取物中的主要有效成份,为工艺和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了依据。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保留了皂苷类有效成份,其中最主要的有效成份是20(s)原人参萜二醇类皂苷Rb1、Rb2、Rb3,含量极多的多糖类物质则加以去除,有效地减少了每次的服药量及每天的服药次数,避免药物量大对肠胃的刺激,方便患者服用,明确了田七花叶的适用范围,完善了质量标准。临床试验结果证实,改进工艺和质量标准后,产品品质更加稳定和优良。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实质,下面将用田七花叶提取物的药理试验及结果来说明采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得到的提取物在制药领域中的具体应用。
本发明治疗寻常型痤疮(血热症)临床试验总结1.经云南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临床药理基地216例多中心随机单盲对照试验分析,进行III期临床研究。观察验证本发明对寻常型痤疮(血热症)的疗效,并进一步考察其安全性。采用昆明中药厂生产的“金花消痤丸”(ZYB20799061)作为对照。
2.病人概况根据“田七花叶皂苷临床研究方案”的要求,从门诊和部份实习学生、现役军人中选择了216例诊断为寻常型痤疮(血热症)的自愿参加患者进行试验,其中152例作为试验组,服用田七花叶皂苷进行治疗;另外64例作为对照组,服用金花消痤丸进行治疗。试验组中男78例,女74例,最大年龄45岁,最小年龄18岁,平均年龄25.14±5.52岁;最长病程18年,最短病程1周,平均2.50±3.28年。对照组中男31例,女33例,最大年龄41岁,最小年龄18岁,平均年龄24.94±6.04岁;最长病程18年,最短病程1月,平均3.19±4.00年。见表1、2、3、4。
表1、性别分布表

经χ2处理P>0.05,无显著性差异。
表2、年龄分布表(单位岁)


经方差分析P>0.05,无显著性差异。
表3、病情分布表

经χ2处理P>0.05,无显著性差异。
表4、病程分布表(单位年)

经方差分析P>0.05,无显著性差异。
表1~表4的数据表明,“寻常型痤疮(血热症)”,试验组和对照组在性别、年龄、病情、病程等方面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3.诊断标准(1)中医血热证疮疖辩证标准主证①颜面部潮红,②皮肤灼热,③以疼痛性红色丘疹和脓疱为主。
次症①间有结节,②皮肤油腻,③口臭,④便秘,⑤尿赤,⑥舌边尖红,苔薄黄或黄,脉洪大或数。
具有主证两项及次证一项可辨证为血热证。
(2)西医寻常型痤疮诊断标准青春期开始发病,好发于面部、上胸及背部等皮脂腺发达部位,对称分布。皮损为毛囊性丘疹、黑头粉刺、脓疱、结节、囊肿和疤痕,伴有皮脂溢出,呈慢性经过。
(3)病情分级标准①I级(轻度)主要皮损为黑头粉刺,散发至多发,炎性丘疹散发。总病灶数10~30个。
②II级(较轻中度)主要皮损为粉刺,并有中等数量的丘疹和脓疱,总病灶数31~50个,局限在面部。I II级为轻度治疗前积分和<8分;③III级(较重中度)主要皮损为深在性炎症性丘疹和脓疱,总病灶数50~100个,结节≤3个,发生于颜面、颈部、胸背部。中度治疗前积分和8~16分;④IV级(重度)主要皮损为深在性炎症性丘疹和脓疱,总病灶数≥100个,结节/囊肿≥100个,容易形成疤痕,发生于上半身。重度治疗前积分为16分以上。
4.观测指标(1)主要指标①皮损的形态(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的数量,②疼痛,③皮肤潮红灼热。主要指标分级计分。具体见表5。
(2)察看治疗前后变化①间有结节,②皮肤油腻,③口臭,④便秘,⑤尿赤。次要指标按“0”“1”计分。
(3)同一部位治疗前后相片对比5.疗效判断标准证候积分=(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1)临床痊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治疗前积分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5%;(2)显效临床症状、体症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3)有效临床症状、体症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50%;(4)无效临床症状、体症无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不足50%。
表5、中医证候记分


6.临床实施方案(1)试验方法本试验采用多中心随机单盲法,随机对照进行试验。
(2)组群设置本试验设三个实验中心,每个中心设试验组50例,对照组20例,共完成216例,其中试验组152例,对照组64例。
(3)临床给药方案①试验用药将本发明的田七花叶提取物与适量糊精辅料混匀后压片。田七花叶提取物片剂,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片,一日2次,每片含人参皂苷Rb3不低于4mg。
对照用药金花消痤丸 昆明中药厂 批准文号ZYB20799061用法用量口服,一次4g,一日3次。
②疗程每14天为一疗程。
③注意事项胃寒者勿服用。
7.试验结果
(1)总疗效比较表6.总疗效观察表

数据经χ2检验χ2=0.875,P>0.05,故认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总疗效无显著性差异。
(2)症状疗效比较表7.主要症状疗效观察表


(3)舌脉象比较表8.脉象疗效观察表


试验组和对照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经统计学处理,舌质、舌苔和脉象P均<0.01,有极显著差异。但是试验组和对照组之间比较,P>0.05,无显著性差异。
8.不良反应试验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能够顺利完成观察。而对照组部份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腹泻等不良反应,但通过减少用药量而能够顺利完成疗程,仅一例因症状严重而退出观察。
9.讨论(1)试验组、对照组患者从年龄、性别、病情、病程方面分别比较,经统计学检验,P>0.05,无显著性差异,提示两组病例具有可比性。(表1、2、3、4)(2)疗效观察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2.9%,而对照组为75.0%。试验组疗效高于对照组。数据经统计学处理,P>0.05,无显著性差异。提示两组药物疗效基本一致。
(3)症状疗效观察试验组对各症状的有效率分别为囊肿(75%)、结节(70.9%)、粉刺(77.5%)、脓疱(84.2%)、丘疹(74.8%)、疼痛(84.0%)、皮肤潮红(83.2%)。进一步对七组临床症状疗效进行组间比较,两组药物对囊肿、结节、粉刺、脓疱、丘疹、疼痛及皮肤潮红等体征的改善,差异无显著性。提示两组药物对各症状疗效基本一致。
(4)从不良反应比较,试验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能够顺利完成观察,而对照组有部份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腹泻等不良反应,但通过减少用药量大多数能够顺利完成疗程,仅一例因症状严重而退出观察。
(5)舌、脉象疗效观察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舌质、舌苔和脉象的改善经χ2检验,P均<0.01,均有显著性差异。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经χ2检验,P>0.05,无显著性差异。提示试验药物和对照药物对血热性肺风粉刺患者的舌质、舌苔和脉象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两组药物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试验结果证实本发明提供的田七花叶提取物,具有清热、凉血、平肝、潜阳等功效。经多家医院临床试验,证明该药对寻常型痤疮具有良好治疗作用,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B.田七花叶皂苷治疗高血压病(肝热症)临床验证总结1.经云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临床药品基地、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临床药理基地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10例随机单盲对照试验分析,并用贵州天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杜仲平压片”作为对照。对“高血压病(肝热症)”证的疗效,并考察其安全性。
2.病人概况根据“田七花叶提取物临床研究方案”的要求,分别选择住院和门诊患者共210例,诊断为高血压(肝热证)的自愿参加者作为受试对象。其中试验组150例,对照组60例。试验组中男72例,女78例,年龄最大65岁,最小30岁,平均年龄55.1±7.0岁;最长病程20年,最短病程0.5年,平均病程4.2±4.0年。对照组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最大61岁,最小31岁,平均年龄55.2±7.8岁;最长病程19年,最短病程0.5年,平均病程4.1±3.4年。(见表9~12)表9.性别分布表

经统计学处理P>0.05,无显著性差异。
表10.年龄分布表(单位岁)

经统计学处理P>0.05,无显著性差异。
表11.病程分布表(单位年)

经统计学处理P>0.05,无显著性差异。
表12.病情分布表

经统计学处理P>0.05,无显著性差异。
表9~12的数据表明,“高血压病(肝热症)”,试验组和对照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方面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3.诊断标准(1)中医辨证诊断标准高血压病(肝热症)主症眩晕、头痛、急躁易怒、心悸、失眠。
次症面红、目赤、口干、口苦、便秘、溲赤。
脉象脉弦数。
舌象舌红苔黄。
诊断依据具备主证两项及次证一项者,即可诊断。
症状分级量化见表13。
表13肝热证症状舌脉分级量化标准


(2)西医诊断标准高血压诊断标准(1999年WTO/ISH四次高血压指南诊断标准)表14.高血压诊断标准

(3)实验室检测①全血常规;②血压;③肝功(GPT、GOT);④肾功(BUN、Scr);⑤心电图。
4.观测指标(1)安全性观测①一般体检项目;②血常规化验(WBC、RBC、HB、PLT),选做部分患者;
③肝、肾功能检查(ALT、AST、BUN、CR),选做部分患者;④20例心电图检查,试验前、后各查一次(主要是心悸病人做)。
⑤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检测指标异常、严重程度、消除方法,以客观评价其安全性。
(二)疗效性观测1、主要相关症状眩晕、头痛、急燥易怒、心悸、失眠;2、主要相关体征血压、舌象、脉象。
3、相关理化检查心电图检查,试验前、后各查一次(部分)5.疗效判定标准1、血压疗效判定标准显效 舒张压下降10mmHg以上,或达到正常范围;②舒张压虽未降至正常但已下降20mmHg或以上;有效 舒张压下降不及10mmHg,但已达到正常范围;②舒张压较治疗前下降10~19mmHg,但未达到正常范围;③收缩压较治疗前下降30mmHg以上。须具备其中1项。
无效 未达到以上标准者2、证候疗效判定标准显效 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
有效 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
无效 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不足30%。
6.临床试验方案(1)试验方法本试验采用随机单盲法,随机对照进行试验。
(2)组群设置本试验共设置210例,其中试验组150例,对照组60例,分别在三家医院进行。每家医院试验组50例,对照组20例。
(3)临床给药方案①试验用药田七花叶提取物片剂,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片,每片含人参皂苷Rb3不低于4mg,一日2次。
对照用药杜仲平压片 贵州天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0003266,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片,一日3次,。
②疗程4周③注意事项胃寒者勿服用7.试验结果(1)总疗效比较表15.总疗效观察表

二组总疗效对比,无显著性差异。
(2)血压疗效比较表16.血压观察表


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血压比较,经统计学处理,P>0.05,无显著性差异。
(3)症状疗效比较表17.症状疗效观察表


二组症状疗效观察,经统计学处理,眩晕、头痛、急燥易怒、失眠,P值均>0.05,无显著性差异。心悸症状改善试验组好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P<0.05,有显著差异性,应扩大临床。
(4)治疗前药物用量增减表18.治疗前药物用量增减观察表

(5)安全性比较脉象比较表19.舌、脉象疗效观察表


试验组治疗前后舌脉象比较,经统计学处理,P>0.05,无显著性差异。
②血常规比较表20.血常规、肝、肾功能观察表(试验组)


试验组治疗前后血常规、肝、肾功能比较经统计学处理,P均>0.05,无显著性差异。
③心电图比较表21.心电图观察表(试验组)

8.不良反应观察150例试验组患者在用药期间,均未见任何毒副反应发生。
9.讨论(1)试验组、对照组患者从年龄、性别、病程及病情方面分别比较,经统计学检验,P>0.05,无显著性差异,提示两组病例具有可比性。
(2)总疗效观察试验组的临床显效率为23.3%,总有效率为88.67%;对照组的临床显效率为20%,总有效率为81.67%。两组疗效经统计学处理,P>0.05,无显著性差异,提示两组药物疗效基本一致。
(3)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血压进行对比,统计学处理,P>0.05,无显著性差异,提示两组药物疗效基本一致。
(4)症状疗效观察通过对5组临床症状疗效进行组间比较,经卡方检验,疗效指标眩晕、头痛、烦躁易怒、失眠,试验组和对照组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提示两组药物疗效基本一致;而心悸症状改善试验组好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P<0.05,有显著差异性,提示田七花叶皂苷比对照组疗效更好。
(5)治疗前两组药物用量增减观察经统计学处理,P>0.05,无显著性差异,提示两组药物疗效基本一致。
(6)舌、脉象疗效观察两组舌脉象进行组间对比观察,经统计学处理,舌质、舌苔、脉象P>0.05,无显著性差异。
(7)血常规、肝、肾功能观察对150例试验病例,抽查了84例治疗前后的血常规,51例肝、肾功能,经统计学处理,P>0.05,无显著性差异,提示两组药物对血常规、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
(8)心电图观察从150例试验病例,抽查了20例治疗前后的心电图,结果表明对心电图有一定改善作用,有效率60.0%。
试验结果证实本发明的田七花叶提取物,具有清热、凉血、平肝、潜阳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疗高血压(肝热症)引起的心悸、烦躁、眩晕、头痛、失眠等症。经临床试验,证明其疗效确切,服用方便,口感好,未发现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具体实施例方式
通过下面给出的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可以进一步清楚地了解本发明。但它们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将粉碎后的田七花叶,在80℃用水热提取两次,减压浓缩,得相对密度为1.07的浸膏。将浸膏与2倍重量的大孔吸附树脂JKSD拌匀上柱,用5倍柱体积的洁净水洗脱至无色,弃去该部份洗脱液。95%乙醇继续冲洗至无色,收集洗脱液,得田七花叶总皂苷。将田七花叶总皂苷测定人参皂苷Rb1含量后确定辅料的含量。将田七花叶总皂苷加入适量淀粉及相应的辅料,混匀后制粒,压制成片剂。每日服用量人参皂苷Rb1不低于8mg。具有清热、凉血、平肝、潜阳等功效。对寻常型痤疮,尤其是证属血热证的寻常型痤疮具有良好治疗作用;对高血压病患者的眩晕、头痛、急躁易怒、心悸、失眠等症状有良好改善作用,尤其是对肝热症高血压病患者具有更好的疗效。
实施例2用60%的乙醇溶液提取,60-70℃热回流提取2小时,并不断搅拌。提取3次。提取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6(45℃~50℃)浸膏,得粗提物。粗提物与等重量大孔吸附树脂Amberlite XAD16,拌匀上柱,5倍柱体积的洁净水洗脱至无色,弃去该部份洗脱液。90%乙醇继续冲洗至无色,收集洗脱液,减压干燥,得田七花叶总皂苷。可将田七花叶总皂苷测定人参皂苷Rb3含量后确定辅料的含量,加入淀粉及相应的辅料,混匀后装入胶囊中制成胶囊剂。每日服用量人参皂苷Rb3不低于16mg。具有清热、凉血、平肝、潜阳等功效。对寻常型痤疮,尤其是证属血热证的寻常型痤疮具有良好治疗作用;对高血压病患者的眩晕、头痛、急躁易怒、心悸、失眠等症状有良好改善作用,尤其是对肝热症高血压病患者具有更好的疗效。
实施例3以100℃热水回流提取田七花叶2~4小时,共三次。提取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8(45~50℃)浸膏。粗提物与等重量大孔吸附树脂DA101,拌匀上柱,5倍柱体积的洁净水洗脱至无色,弃去该部份洗脱液。95%乙醇继续冲洗至无色,收集洗脱液,得田七花叶总皂苷。真空干燥。研磨后根据所含人参皂苷Rb1、Rb2、Rb3的总含量确定辅料的含量,加入微粉硅胶、淀粉,混匀后压片制成片剂。每日服用量人参皂苷Rb1、Rb2、Rb3的总量不低于24mg。具有清热、凉血、平肝、潜阳等功效。对寻常型痤疮,尤其是证属血热证的寻常型痤疮具有良好治疗作用;对高血压病患者的眩晕、头痛、急躁易怒、心悸、失眠等症状有良好改善作用,尤其是对肝热症高血压病患者具有更好的治疗作用。
实施例4用50%的乙醇溶液提取,采用50℃温浸12小时的方法,提取3次,提取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8(45℃~50℃)浸膏,得粗提物。粗提物与等重量大孔吸附树脂JKSD,拌匀上柱,3.5倍柱体积的洁净水洗脱至无色,弃去该部份洗脱液。80%乙醇继续冲洗至无色,减压干燥,收集洗脱液,得田七花叶总皂苷。根据所含人参皂苷Rb1、Rb3的总含量确定辅料的含量。可将田七花叶总皂苷加入糖粉等相应的辅料,制成18至20目颗粒后分装成颗粒剂。每日服用量人参皂苷Rb1、Rb3的总量不低于20mg。具有清热、凉血、平肝、潜阳等功效。对寻常型痤疮,尤其是证属血热证的寻常型痤疮具有良好治疗作用;对高血压病患者的眩晕、头痛、急躁易怒、心悸、失眠等症状有良好改善作用,尤其是对肝热症高血压病患者具有更好的治疗作用。
实施例5——产品质量控制方法取田七花叶提取物0.2g(过三号筛),精密称定,置索氏提取器中,加乙醚适量,加热回流1小时,弃去乙醚液,药渣挥去乙醚,置于索氏提取器中,加甲醇适量,加热提取至甲醇无色,取甲醇提取液,挥干,残渣加甲醇使溶解,定量转移至20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人参皂苷Rb3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版附录VIB)试验,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2μl、对照品溶液2μl与4μl,分别交叉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甲醇-水(13∶7∶2)10℃以下放置12小时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10℃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取出,在薄层板上覆盖同样大小的玻璃板,周围用胶布固定,照薄层色谱法(附录VIB薄层扫描法)进行扫描,波长λs=510nm,λR=700nm,测量供试品吸收度积分值与对照品吸收度积分值,计算出人参皂苷Rb3的含量。根据提取物中人参皂苷Rb3的含量调整辅料比例。最终产品中日服用剂量含人参皂苷Rb3不得少于16mg。
实施例6——产品质量控制方法高效液相法(HPLC法)检测田七花叶提取物中皂苷取田七花叶提取物粉末25mg,精密称定,置锥形瓶中,用5ml甲醇溶解,于水浴上超声助溶30分钟,冷却后,移入25ml量瓶中,用甲醇稀释至刻度,通过2.2μm微孔滤膜滤过,滤液作为供试液。另取人参皂苷Rb1、Rb2、Rb3的对照品,分别用甲醇溶解,配成每毫升含对照品1mg的对照品溶液。
高效液相法色谱条件为色谱柱-辛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具体可选用Symmetry C1,4.6×25mm,流动相为乙腈∶水=55∶45,检测波长203nm,柱温40℃,流速1ml/min,理论塔板数不低于5000。此条件下可分离并测出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b2及人参皂苷Rb3的含量。
根据提取物中人参皂苷Rb1、Rb2及Rb3的总含量调整辅料比例。最终产品中日服用剂量含人参皂苷Rb1、Rb2及Rb3的总量不少于28mg。
权利要求
1.一种田七花叶提取物,该提取物由下述方法制备获得以田七花叶为原料,将其粉碎后,加入5~12倍重量的重量/体积浓度为0~80%的乙醇水溶液,在50℃~100℃下浸提或热回流提取2~6小时,提取2~3次;在45℃~80℃下将提取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2~1.10的浸膏;将所得浸膏与0.5~3倍重量的大孔吸附树脂拌匀上柱,用2~5倍柱体积的洁净水洗脱至无色,弃去洗脱液;用重量百分浓度为70%~100%的乙醇溶液继续冲洗至无色,收集洗脱液,减压浓缩至1/10体积,喷雾干燥,即为田七花叶提取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田七花叶提取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孔吸附树脂为能吸附分离皂苷的聚苯乙烯型大孔吸附树脂,可选自AmberliteXAD16、DA101或JKSD中的一种,或其它聚苯乙烯骨架的大孔吸附树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田七花叶提取物,其特征在于其有效成份主要包括20(s)原人参萜二醇类人参皂苷Rb1、Rb2和Rb3。
4.一种田七花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采用下述顺序的步骤(1)以田七花叶为原料,粉碎后,用5~12倍重量的重量/体积浓度为0~80%的乙醇水溶液提取,在50℃~100℃下热浸提或热回流提取2~6小时,提取2-3次;(2)在45℃~80℃下提取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2~1.10的浸膏,收率5%~8%;(3)将浸膏与0.5~3倍重量的大孔吸附树脂拌匀上柱,用2~5倍柱体积的洁净水洗脱至无色,弃去洗脱液;(4)用70%~100%乙醇继续冲洗至无色,收集洗脱液,减压浓缩至1/10体积;喷雾干燥,得到所需的田七花叶提取物,即为本发明的药物活性组份,收率0.6%~1.5%,含总皂苷不低于3%-15%。
5.一种田七花叶提取物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是采用人参皂苷Rb1、Rb2、Rb3中的一种或几种的含量测定进行控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田七花叶提取物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采用人参皂苷Rb3的含量测定进行控制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田七花叶提取物的质量控制方法,该方法采用下述顺序的步骤(1)取过三号筛的田七花叶提取物0.2g,精密称定,置索氏提取器中,加乙醚适量,加热回流1小时,弃去乙醚液,药渣挥去乙醚,置于索氏提取器中,加甲醇适量,加热提取至甲醇无色,取甲醇提取液,挥干,残渣加甲醇使溶解,定量转移至20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2)另取人参皂苷Rb3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3)照中国药典2000版附录VIB的薄层色谱法试验,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2μl、对照品溶液2μl与4μl,分别交叉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甲醇-水(13∶7∶2)10℃以下放置12小时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4)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10℃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取出,在薄层板上覆盖同样大小的玻璃板,周围用胶布固定,照中国药典2000版附录VIB薄层扫描法进行扫描,波长λs=510nm,λR=700nm,测量供试品吸收度积分值与对照品吸收度积分值,计算出人参皂苷Rb3的含量。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田七花叶提取物的质量控制方法,该方法采用下述顺序的步骤(1)取田七花叶提取物粉末25mg,精密称定,置锥形瓶中,用5ml甲醇溶解,于水浴上超声助溶30分钟,冷却后,移入25ml量瓶中,用甲醇稀释至刻度,通过2.2μm微孔滤膜滤过,滤液作为供试液;(2)另取人参皂苷Rb1、Rb2、Rb3的对照品,分别用甲醇溶解,配成每毫升含对照品1mg的对照品溶液;其中,高效液相法色谱条件为色谱柱-辛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流动相为乙腈∶水=55∶45,检测波长203nm,柱温40℃,流速1ml/min,理论塔板数不低于5000;此条件下分离并测出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b2及人参皂苷Rb3的含量。
9.权利要求1所述的田七花叶提取物在制备治疗或预防寻常性痤疮和高血压所致眩晕、头痛、烦燥易怒、心悸、失眠的药中的应用。
10.权利要求1所述的田七花叶提取物在制备治疗或预防血热症寻常性痤疮和肝热症高血压疾病药中的应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田七花叶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质量控制方法和在制药中的应用。本发明揭示了田七花叶提取物的主要有效成份为20(s)原人参萜二醇类皂苷化合物(例如人参皂苷Rb1、Rb2、Rb3),为工艺和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了依据。所述的20(s)原人参萜二醇类皂苷化合物临床上可用于治疗血热症寻常性痤疮和肝热症高血压所致眩晕、头痛、烦燥易怒、心悸、失眠。本发明通过对浸膏采用大孔吸附树脂上柱洗脱,有效去除了提取物中含量极高的多糖类物质等无效成份,使其服药量可以大幅度减少。同时,建立了田七花叶提取物的定量质量控制标准。
文档编号A61K133/00GK1903342SQ20051001093
公开日2007年1月31日 申请日期2005年7月26日 优先权日2005年7月26日
发明者唐书明, 杨云, 张力彬, 李惠娟, 孟晓春, 王丽 申请人: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