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芎嗪与三七总皂苷的药物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43405阅读:3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川芎嗪与三七总皂苷的药物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川芎嗪与三七总皂苷的药物组合物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含有川芎嗪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与三七总皂苷的药物组合物、含有该药物组合物的制剂或其制备方法。近年来,随着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节奏加快,饮食习惯向高热、高脂化发展,人群中心脏病、脑卒中等心血管系统疾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及生命的严重疾病之一,也是人类严重致残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揭示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机制,开展有效的预防、治疗和康复,降低致残和死亡率,一直是医药界人士致力于发展的方向。
川芎嗪为伞形科植物川芎和姜科植物温莪术根茎及大戟科植物通风麻风树茎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目前已可人工合成。药理学研究表明,川芎嗪具有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改善脑缺血等多种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并取得较好的疗效。由于川芎嗪代谢快、半衰期短,为保持有效的药物治疗浓度,临床上须频繁给药,故易致积蓄中毒,使其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目前上市的有磷酸川芎嗪和盐酸川芎嗪,主要为注射剂。磷酸川芎嗪及盐酸川芎嗪结构式见下图,其中磷酸或盐酸可以用任一种药学上可接受的酸根代替。
磷酸川芎嗪结构式盐酸川芎嗪结构式三七是五加科人参属植物,传统用于止血化淤,消肿止痛。三七总皂苷是从中药三七中提取的有效活性成分,已收载入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19册78页,其中规定含三七皂苷R1(C47H80O18)应不低于2.0%;人参皂苷Rg1(C42H72O14)应不低于28.0%;人参皂苷Rb1(C54H92O23)应不低于25.0%;含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及人参皂苷Rb1的总含量应不低于55.0%。药理实验证明,三七总皂苷对心肌有保护作用,对大鼠、家兔、犬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很强的保护作用;具有抗冠心病作用,可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微循环,调整心肌缺血缺氧的状态;对脑组织有保护作用,能使全脑或局灶性脑缺血后再灌注水肿明显减轻,血脑屏障通透性改善,局部血流量显著增加;具有扩血管和降压的作用,可阻断去甲肾上腺素所致的Ca2+内流作用;另外还有镇痛、抗炎、降血脂、免疫调节等多种药理作用。三七总皂苷原料已有上市,共有云南植物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Z53020140),云南金不换(集团)有限公司药业分公司(批准文号Z53020013),昆明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Z53021369)等十家生产。
现代药理及药效学研究都表明川芎嗪与三七总皂苷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方面均有较好的功效。但是,利用三七总皂苷和川芎嗪的相互作用,配伍组方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还未见报道。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含有川芎嗪与三七总皂苷或其在药学上可接受的盐的组合物,其重量百分比为3∶0.1~50,优选为1∶0.4~24,最佳优选为1∶3。
川芎嗪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可以为磷酸盐、盐酸盐、乳酸盐、硫酸盐、甲磺酸盐、苯甲酸盐、门冬氨酸盐、酒石酸盐,优选为磷酸盐和盐酸盐。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方面的应用的药物组合物。
该组合物可以加一种或多种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以口服、鼻吸入或肠胃外给药的方式施用于需要这种治疗的患者。用于口服时,可将其制成常规的固体制剂,如片剂、胶囊、分散片、口服液、颗粒、咀嚼片、口崩片、滴丸、缓释片、缓释胶囊、控释片、控释胶囊,制成液体制剂如水或油悬浮剂或其它液体制剂如糖浆等;用于肠胃外给药时,可将其制成注射用的溶液、水或油悬浮剂等,如水针、冻干粉针、无菌粉针、输液等。优选的形式是注射剂、片剂和胶囊。
本发明的药物可采用现有制药领域中的常规方法生产,需要的时候可以添加各种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所述的载体包括药学领域常规的稀释剂、赋形剂、填充剂、粘合剂、湿润剂、崩解剂、吸收促进剂、表面活性剂、吸附载体、润滑剂等。
本发明经过药理学研究和药效动物实验研究结果证明,由川芎嗪与三七总皂苷为主要成分制成的药物,对胶原蛋白-肾上腺素诱导小鼠脑血栓死亡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显著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对兔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本发明试验研究结果证明,川芎嗪与三七总皂苷合并用药呈协同作用,药效明显增强。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对已知的川芎嗪与三七总皂苷的相互作用、配伍组方进行研究,以川芎嗪与三七总皂苷为原料直接投料,制备工艺简单,避免了提取时造成的药物损失和由于原药材质量差异造成的不同产品质量差异较大的缺点,使药品纯度更高,杂质少,安全性更高,且不同批次药品间质量差异小,药品质量更均匀稳定。采用川芎嗪与三七总皂苷合理配伍后合并用药,经药理学实验证明,药效优于川芎嗪单独用药或三七总皂苷单独用药,药效提高,川芎嗪与三七总皂苷合并用药呈协同作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以下通过试验例来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所述药物的有益效果,这些试验例包括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药效学试验。
试验例1磷酸川芎嗪与三七总皂苷合并用药对胶原蛋白-肾上腺素诱导小鼠脑血栓死亡的保护作用受试动物小鼠,雄性,体重21±8g,数量360只,每组10只。
将小鼠在饲养观察室内观察一周,观察室内温度20±3℃,相对湿度30~70%,12小时光照。
受试动物随机分为36组,各组受试用药及剂量,详见表1。
供试品磷酸川芎嗪,市购,含量99.7%。
三七总皂苷,市购,含量64.7%。
磷酸川芎嗪注射液2ml:50mg,河南天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含量为99.4%。
三七总皂苷注射液5ml:150mg,自制。
组合物注射液自制,均按照表1中的配比制成。
试验方法受试动物随机分为36组,分别按照表1所列给药剂量尾静脉注射给药后,观察5分钟内死亡情况,并以死亡保护率死亡保护率=(对照组死亡数-给药组死亡数)/对照组死亡数为指标,按公式q=EAB/(EA+EB-EA*EB)求出各组q值。
表1磷酸川芎嗪与三七总皂苷合并用药对胶原蛋白-肾上腺素诱导小鼠脑血栓死亡的保护作用(n=10)
结论表1中的数据表明,磷酸川芎嗪与三七总皂苷1∶0.375~24的比例范围内均对胶原蛋白-肾上腺素诱导小鼠脑血栓死亡有保护作用,并且均高于相对应的三七总皂苷或磷酸川芎嗪注射液单独用药的效果。概率相加法表明,磷酸川芎嗪与三七总皂苷按表1所示比例配伍,药效增强,呈现协同作用。根据计算所得的q值,其中磷酸川芎嗪+三七总皂苷给药剂量为(20+60)mg/kg组的q值最大,q=2.50;并且每一系列组中,磷酸川芎嗪/三七总皂苷为1∶3的比例时,q值最大,提示此比例可能为最佳比例。
试验例2磷酸川芎嗪与三七总皂苷合并用药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受试动物SD大鼠,60只,体重212g±15g供试品磷酸川芎嗪,市购,含量99.7%。
三七总皂苷,市购,含量64.7%。
磷酸川芎嗪注射液2ml:50mg,河南天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含量为99.4%。
三七总皂苷注射液5ml:150mg,自制。
组合物注射液磷酸川芎嗪∶三七总皂苷的重量比为1∶3。
试验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分别为(1)生理盐水对照组、(2)磷酸川芎嗪注射液组、(3)三七总皂苷注射液组、(4)组合物注射液低剂量组、(5)组合物注射液中剂量组、(6)组合物注射液高剂量组。各组动物腹腔注射给药,每日一次,连续给药7天,末次给药后1小时,动物麻醉后自腹主动脉取血,抗凝剂采用3.28%枸橼酸钠,与血液以1∶9比例混合。将抗凝全血在20℃条件下1500r.min-1离心5min获得富血小板血浆(PPR)。留取定量PPR后,将剩余PPR再次以3000r.min-1离心10min,获得自身对照贫富血小板血浆(PPP)。以PPP调节PPR浓度,使各PPR浓度相同。将PPR在37℃的恒温孔中预热后,加入ADP(终浓度为3μmol.L-1)引起血小板聚集,记录最大聚集率。结果见表2。
表2抗血小板聚集作用(X±SD)
注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P<0.05,**P<0.01结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磷酸川芎嗪注射液、三七总皂苷注射液和组合物注射液均能使实验大鼠的血栓形成时间延长,表明磷酸川芎嗪注射液、三七总皂苷注射液和组合物注射液均有抗血栓作用,其中组合物注射液疗效优于磷酸川芎嗪注射液和三七总皂苷注射液(P<0.05),且组合物注射液中、高剂量组疗效显著(P<0.01)。
试验例5磷酸川芎嗪与三七总皂苷合并用药对大鼠颈动脉内血栓形成的影响受试动物SD大鼠,60只,体重218g±14g供试品磷酸川芎嗪,市购,含量99.7%。
三七总皂苷,市购,含量64.7%。
磷酸川芎嗪注射液2ml:50mg,河南天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含量为99.4%。
三七总皂苷注射液5ml:150mg,自制。
组合物注射液磷酸川芎嗪∶三七总皂苷的重量比为1∶3。
试验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分别为(1)生理盐水对照组、(2)磷酸川芎嗪注射液组、(3)三七总皂苷注射液组、(4)组合物注射液低剂量组、(5)组合物注射液中剂量组、(6)组合物注射液高剂量组。各给药组尾静脉注射给药。空白对照组给予等容积生理盐水,给药20分钟后开始试验。动物用2.5%戊巴比妥钠(25mg/kg)腹腔注射麻醉,将大鼠仰卧位固定,分离右侧颈总动脉,采用电流损伤颈动脉内膜法,用BT87-3实验性体内血栓形成仪测定不同组别动物颈动脉血栓形成时间。将电极置放在颈动脉上对其进行电刺激(2mA,7min),以感应电极连续测量动脉远端表面温度,观察动脉温度突降时间。记录电刺激开始至主动脉温度突降的时间,该时间定为颈动脉血栓形成时间(超过3000秒者以3000秒计)。实验结果见表3。
表3不同配比的组合物对大鼠颈动脉内血栓形成的影响
注与空白对照组相比,*P<0.05,**P<0.01结论由表3中的数据可以看出,磷酸川芎嗪注射液、三七总皂苷注射液和组合物注射液组均可使大鼠颈动脉内血栓形成的时间延长,且组合物注射液组的疗效优于单用磷酸川芎嗪注射液组和单用三七总皂苷注射液组,提示两者有协同作用(p<0.05)。其中组合物注射液中、高剂量组疗效显著(P<0.01)。
试验例4磷酸川芎嗪与三七总皂苷合并用药对兔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受试动物家兔,78只,体重2.2~2.5kg,随机分为13组,每组6只。
供试品磷酸川芎嗪,市购,含量99.7%。
三七总皂苷,市购,含量64.7%。
三七总皂苷注射液5ml:150mg,自制。
磷酸川芎嗪注射液2ml:50mg,河南天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含量为99.4%。
组合物注射液磷酸川芎嗪∶三七总皂苷的重量比为1∶3。
试验方法将兔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组(I/R组)、组合物注射液治疗组、三七总皂苷治疗组、磷酸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组和假手术对照组(SOC组)。(1)缺血再灌注组(I/R组)18只,用25%的氨基甲酸乙脂溶液1g/kg体重耳缘静脉麻醉,颈部正中切口分离气管插入气管套管,暴露两侧颈总动脉,以动脉夹两侧夹闭20min,造成脑缺血,松夹分别再灌注1h、6h和12h,三个时间点各6只。分别在松夹10min后,耳缘静脉推注生理盐水5ml/kg体重。(2)组合物注射液治疗组18只,手术方法同I/R组,三个时间点各6只,分别在松夹10min后,耳缘静脉推注组合物注射液20mg/kg。(3)磷酸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组18只,手术方法同I/R组,三个时间点各6只,分别在松夹10min后,耳缘静脉推注磷酸川芎嗪注射液20mg/kg。(4)三七总皂苷治疗组18只,手术方法同I/R组,三个时间点各6只,分别在松夹10min后,耳缘静脉推注三七总皂苷供试液20mg/kg。(5)假手术对照组(SOC组)6只,动物仅行麻醉和动脉分离术而不夹闭,1h后处死。上述各组实验结束后即断头,在冰浴中剥出大脑,冰盘上解剖出双侧海马区组织,用锡纸包裹放在4℃冰箱中储存,备用。应用pH酸度计检测海马组织PLA2的活性;采用干湿重法、TTC染色法测定皮层脑组织含水量、梗死面积;光镜下观察脑组织病理变化。
试验结果(1)对海马组织PLA2活性的影响I/R组再灌注1h、6h和12h后,海马组织PLA2活性较SOC明显增高(p<0.01),且随灌注时间延长,PLA2活性呈递减趋势,但各时间点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组合物注射液治疗组(1h、6h、12h)PLA2活性明显降低,与SOC组和I/R各相应时间点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01),且随再灌时间延长,PLA2活性逐渐向正常水平恢复;三七总皂苷治疗组和磷酸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组(1h、6h、12h)PLA2活性降低,与SOC组和I/R各相应时间点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p<0.01),三七总皂苷的作用低于磷酸川芎嗪注射液。(2)对皮层组织含水量(%)和梗死面积(%)的影响I/R组各时间点脑含水量均增高;组合物注射液治疗组各时间点脑水含量与I/R组相比明显减轻(p<0.001),脑梗死面积与I/R组相比明显缩小(p<0.01);三七总皂苷治疗组和磷酸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组各时间点脑水含量与I/R组相比均减轻(p<0.01),脑梗死面积与I/R组相比均缩小(p<0.05,p<0.01)。(3)脑组织病理改变SOC组无梗死灶,神经元结构形态正常,无间质水肿;I/R组有梗死灶,梗死灶周神经元肿胀,细胞轮廓不清,间质水肿明显;组合物注射液治疗组、磷酸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组、三七总皂苷注射液治疗组梗死灶面积均缩小,梗死灶周神经元肿胀不明显,间质水肿明显减轻;组合物注射液治疗组作用更明显。
结论上述试验结果表明,组合物注射液、三七总皂苷注射液、磷酸川芎嗪注射液均可通过降低PLA2活性,改善脑循环,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而发挥脑保护作用。组合物注射液在各项指标中均高于三七总皂苷和磷酸川芎嗪注射液单独用药的效果,提示两药具有协同增效作用。
试验例5组合物注射液稳定性试验组合物注射液磷酸川芎嗪∶三七总皂苷的重量比为1∶3。
考察项目性状、pH值、澄明度长期稳定性试验方法及结果将本品置温度25℃±2℃、相对湿度60%±10%的条件下放置6个月、12个月,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变化,实验结果表明组合物注射液长期放置基本稳定。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进一步阐述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以下实施例中所用的三七总皂苷原料及磷酸川芎嗪原料均为市购。三七总皂苷中三七皂苷R1(C47H80O18)含量为3.5%;人参皂苷Rg1(C42H72O14)为30.6%;人参皂苷Rb1(C54H92O23)为27.0%;含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及人参皂苷Rb1的总含量为61.1%。磷酸川芎嗪中按无水物计算,含C8H12N2·H3PO499.2%。
实施例1本组合物水针的制备处方磷酸川芎嗪50g三七总皂苷150g丙二醇400ml注射用水 加至5000ml共制备1000支制备工艺1)提前一天处理配液用的管道及容器等,临用前再用新鲜的注射用水冲洗。
2)磷酸川芎嗪加入配液量40%的注射用水溶解完全,三七总皂苷加入丙二醇加热搅拌溶解完全。
3)合并上述溶液,补加注射用水至全量。
4)加入配液量0.1%的针用活性炭,加热搅拌15分钟。
5)经砂滤棒过滤脱炭。测定并调节溶液的PH值。
6)经0.45μm的微孔滤膜精滤。
7)检查溶液的澄明度,半成品化验。
8)将溶液熔封于玻璃安瓿中。
9)100℃流通蒸汽灭菌30分钟。
10)趁热将样品放入0.01%的亚甲蓝溶液中检漏。
11)灯检,成品全检,包装入库。
实施例2本组合物粉针的制备处方磷酸川芎嗪50g三七总皂苷150g聚山梨酯80100g甘露醇400g无菌注射用水 加至5000ml共制备1000支制备工艺1)首先将配液用的容器具及抗生素玻璃瓶,胶塞等进行无菌处理。
2)按照处方量称取原辅料。
3)将聚山梨酯80制成20%的水溶液,将三七总皂苷加入加热搅拌溶解完全,磷酸川芎嗪加入配液量20%的无菌注射用水溶解完全。甘露醇加配液量40%的无菌注射用水加热搅拌溶解完全,合并上述溶液,补加无菌注射用水至全量。
4)加入配液量0.1%的针用活性炭,加热搅拌15分钟。
5)经砂滤棒过滤脱炭。测定并调节溶液的PH值。
6)经0.22μm的微孔滤膜精滤。
7)检查溶液的澄明度,半成品化验。
8)分装于抗生素玻璃瓶中,半压塞。将样品放入冻干机中冷冻干燥。预冻-45℃5小时,低温真空干燥-45℃~0℃20小时,然后升温至25℃真空干燥3小时。
9)冻干结束,压塞,轧盖。
10)成品全检,包装入库。
实施例3本组合物氯化钠注射液的制备处方磷酸川芎嗪50g三七总皂苷150g聚山梨酯80100g氯化钠900g注射用水 加至100000ml共制备1000瓶制备工艺1)前一天处理配液用的管道及容器等,临用前再用新鲜的注射用水冲洗。
2)将聚山梨酯80配制成20%的水溶液,将三七总皂苷加入加热搅拌溶解完全,磷酸川芎嗪加入配液量20%的注射用水溶解完全。将氯化钠用配液量40%的注射用水溶解完全。
3)合并上述溶液,补加注射用水至全量。
4)加入配液量0.1%的针用活性炭,加热搅拌15分钟。
5)经砂滤棒过滤脱炭。测定并调节溶液的PH值。
6)经0.45μm的微孔滤膜精滤。
7)检查溶液的澄明度,半成品化验。
8)灌装于100ml的输液瓶中。
9)115℃热压灭菌30分钟。
10)灯检,成品全检,包装入库。
实施例4本组合物葡萄糖注射液的制备处方磷酸川芎嗪50g三七总皂苷150g聚山梨酯80100g葡萄糖5000g注射用水 加至100000ml共制备1000瓶制备工艺1)提前一天处理配液用的管道及容器等,临用前再用新鲜的注射用水冲洗。
2)将聚山梨酯80配制成20%的水溶液,将三七总皂苷加入加热搅拌溶解完全,磷酸川芎嗪加入配液量20%的注射用水溶解完全。将葡萄糖用配液量40%的注射用水溶解完全。
3)合并上述溶液,补加注射用水至全量。
4)加入配液量0.1%的针用活性炭,加热搅拌15分钟。
5)经砂滤棒过滤脱炭。测定并调节溶液的PH值。
6)经0.45μm的微孔滤膜精滤。
7)检查溶液的澄明度,半成品化验。
8)灌装于100ml的输液瓶中。
9)115℃热压灭菌30分钟。
10)灯检,成品全检,包装入库。
实施例5本组合物片剂的制备处方磷酸川芎嗪50g三七总皂苷150g淀粉 120g微晶纤维素40g2%HPMC水溶液 适量硬脂酸镁 3g羧甲淀粉钠6g共制备1000片制备工艺1)将三七总皂苷和磷酸川芎嗪粉碎过100目筛备用。
2)按照处方量称取原辅料。
3)将羟丙甲纤维素溶于水中制成2%的水溶液备用。
4)将三七总皂苷、磷酸川芎嗪、淀粉、微晶纤维素混合均匀,加入2%HPMC水溶液适量,搅拌均匀,制成适宜软材。
5)过20目筛制颗粒。
6)颗粒在60℃的条件下烘干。
7)干燥好的颗粒加入硬脂酸镁和羧甲淀粉钠,过18目筛整粒,混合均匀。
8)取样,半成品化验。
9)按照化验确定的片重压片。
10)成品全检,包装入库。
实施例6本组合物胶囊剂的制备处方磷酸川芎嗪50g三七总皂苷150g淀粉 60g微晶纤维素20g2%HPMC水溶液 适量硬脂酸镁 1.6g共制备1000粒制备工艺1)将三七总皂苷和磷酸川芎嗪粉碎过100目筛备用。
2)按照处方量称取原辅料。
3)将羟丙甲纤维素溶于水中制成2%的水溶液备用。
4)将三七总皂苷、磷酸川芎嗪、淀粉、微晶纤维素混合均匀,加入2%HPMC水溶液适量,搅拌均匀,制成适宜软材。
5)过20目筛制颗粒。
6)颗粒在60℃的条件下烘干。
7)干燥好的颗粒加入硬脂酸镁,过18目筛整粒,混合均匀。
8)取样,半成品化验。
9)按照化验确定的装量装入胶囊。
10)成品全检,包装入库。
实施例7本组合物颗粒剂的制备处方磷酸川芎嗪50g三七总皂苷150g糖粉 800g2%HPMC50%乙醇溶液 适量共制备1000包制备工艺1)将蔗糖粉碎过100目筛备用。将三七总皂苷和磷酸川芎嗪粉碎过100目筛备用。
2)按照处方量称取原辅料。
3)将三七总皂苷、磷酸川芎嗪与糖粉以等量递加的方法混合均匀,加入2%HPMC50%乙醇溶液适量,搅拌均匀,制成适宜软材,4)过20目筛制颗粒。
5)颗粒在60℃的条件下烘干。
6)干颗粒过18目筛整粒。
7)取样,半成品化验颗粒中主药的含量,确定装量。
8)包装,成品全检,包装入库。
实施例8本组合物滴丸剂的制备处方磷酸川芎嗪50g三七总皂苷150g聚乙二醇6000 600g制备工艺将聚乙二醇6000在水浴中加热熔融,待全部熔融后加入三七总皂苷和磷酸川芎嗪,搅拌溶解,60目筛过滤,保持60℃滴入冷至10℃以下的液体石蜡中制成丸。
实施例9本组合物口服液体剂的制备处方磷酸川芎嗪50g三七总皂苷150g丙二醇3000ml苯甲酸钠 15g甜菊甙10g水加至10000ml共制备1000支制备工艺1)取配液量20%的注射用水,加入处方量的磷酸川芎嗪,加热搅拌溶解完全。将三七总皂苷加丙二醇加热搅拌溶解完全。
2)将苯甲酸钠和甜菊甙用配液量20%的水溶解完全。
3)合并上述溶液,补加水至全量。
4)过0.8μm的微孔滤膜过滤。
5)半成品化验。
6)灌装。成品全检,包装入库。
实施例10本组合物口服液体剂的制备处方磷酸川芎嗪50g三七总皂苷150g大豆油400g大豆磷脂 20g蜂蜡 40g共制备1000粒制备工艺将处方量的大豆油和大豆磷脂、蜂蜡加热熔融,混匀,放冷,加入三七总皂苷、磷酸川芎嗪研匀,压制成软胶囊即可。
权利要求
1.一种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物组合物包含川芎嗪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和三七总皂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川芎嗪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与三七总皂苷的重量比为1∶0.1~5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川芎嗪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与三七总皂苷的重量比为1∶0.4~2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川芎嗪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与三七总皂苷的重量比为1∶3。
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任一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用组合物可以用于制备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
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任一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川芎嗪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为磷酸盐、盐酸盐、乳酸盐、硫酸盐、甲磺酸盐、苯甲酸盐、门冬氨酸盐、酒石酸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川芎嗪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为磷酸盐和盐酸盐。
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任一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可制成任何一种临床上或药学上可接受的剂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可以制成注射剂。
10.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任一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七总皂苷按干燥品计算,含三七皂苷R1不低于2.0%;含人参皂苷Rg1不低于28.0%;含人参皂苷Rb1不低于25.0%。含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及人参皂苷Rb1的总含量不低于55.0%。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该组合物包含川芎嗪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和三七总皂苷,两者的重量配比范围为1∶0.1~50;两者可以单独或与药用辅料组合,制成临床上或药学上可接受的剂型,如注射剂、口服常释剂型、缓释控释剂型、颗粒剂、丸剂、口服液体剂等;两药合用,可协同发挥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改善脑缺血等药理作用,可用于心脑血管疾病。
文档编号A61K31/7028GK1927241SQ20051004455
公开日2007年3月14日 申请日期2005年9月6日 优先权日2005年9月6日
发明者蔡军 申请人:蔡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