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蟾素冻干粉针剂及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5610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华蟾素冻干粉针剂及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华蟾素的新制剂及其制备工艺,具体涉及华蟾素冻干粉针制剂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蟾蜍作为药物治疗疾病由来已久,其药性理论记载,首见于我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赮蟆,味辛、寒,主邪气,破坚血,痈肿,阴疮,服之不患热病”。“蟾蜍”之名,首见于《名医别录》,陶弘景注云,“赮蟆一名蟾蜍”。蟾皮单独入药,始见于《本经逢原》“蟾皮,辛、凉,微毒”。当代本草学巨著《中华本草》记载道蟾蜍“味辛、性凉,有毒。归心、肝、脾、肺经”,能“解毒散结,消积利水,杀虫消疳。主治痈疽,疔疮,发背,瘰疬,恶疮,瘕癖积,臌胀,水肿,小儿疳积,破伤风,慢性咳喘”,并进一步指出“蟾蜍还被应用于肿瘤治疗,对胃癌、食管癌、膀胱癌、肝癌、白血病有一定疗效”。
华蟾素是从中华大蟾蜍全皮中提取的水溶性制剂,其主要成分为生物碱,还有一定量的氨基酸、还原糖和蟾蜍色胺,蟾毒内脂等有效成分,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化瘀溃坚等作用,临床主要用于治疗中、晚期肿瘤和慢性乙型肝炎等症,华蟾素注射液已列为国家级中药保护品种。
华蟾素主要临床作用有(1)抗肿瘤作用“分析观察华蟾素注射液对中晚期癌症患者的治疗效果,选择不能化疗的中晚期癌症患者140例,随机分为华蟾素治疗组(75例)和非华蟾素治疗组(65例)。结果肿瘤病灶完全缓解(CR)或部分缓解(PR)者,华蟾素治疗组与非华蟾素治疗组,两者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生存质量华蟾素治疗组明显高于非华蟾素治疗组(P<0.01)。表明华蟾素注射液是治疗中晚期癌症有效药物,值得临床使用。”[《华蟾素注射液治疗中晚期肿瘤的临床研究》辽宁中医杂志2004.31(10)](2)免疫促进作用“华蟾素对CTX所致白细胞减少症有防治作用,能提高小鼠淋巴细胞比率,也可提高小鼠血清中IgG、IgM的含量;试验资料也表明华蟾素具有增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功能。”(3)抗病毒作用“将59例慢性乙型肝炎分为保肝药物基础上加用华蟾素注射液治疗32例(治疗组);保肝药物治疗27例(对照组)。结果显示治疗组比对照组具有显著降低血清丙氨酸转氨酶;提高HBeAg的阴转率、抗HBe阳转率,HB-VDNA阴转率;增加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中CD+3、CD+4细胞,降低CD+8细胞作用。表明华蟾素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是通过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功能而发挥抗病毒和减轻对肝细胞的破坏。”[《华蟾素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中原医刊,1998.25(3)](4)镇痛作用“华蟾素治疗癌性疼痛,对于轻、中度疼痛患者疗效较好,重度疼痛患者疗效相对差些,对于消化道肿瘤如食管癌、肝癌、肠癌疗效较好。华蟾素的止痛作用,可能主要是由于其具有止痛作用,通过抗肿瘤间接发挥止痛作用可能也是止痛的机制之一。华蟾素治疗癌性疼痛疗效可靠,副作用少,并能明显地改善患者的行为状态评分。”《华蟾素治疗癌性疼痛30例》中国临床康复,2003.7(6)
由于华蟾素疗效确切、作用机理明确、副作用小、体内无蓄积,临床开发和应用前景广阔。目前临床常用华蟾素制剂有片剂、口服液和注射液,由于华蟾素有效成分主要是吲哚类总生物碱,在贮存过程中其水溶液的活性物质含量易发生变化,室温长期稳定性考察发现注射液中有关物质含量明显增加,影响产品品质和临床疗效。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技术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质量更加稳定、便于运输和储存且溶解迅速的华蟾素冻干粉针制剂及其制备工艺。
本发明华蟾素冻干粉针剂含有华蟾素、冻干支持剂。由于冻干支持剂的用量直接影响到于本发明冻干产品的形状及外观,甚至还会影响到其在临床使用时药物的溶解,因此,适宜量的冻干支持剂对很好的实现本发明非常重要,具体见试验例1。
本发明华蟾素冻干粉针剂中华蟾素(以5—羟色胺计)与冻干支持剂的重量比为0.001∶1~10;本发明华蟾素(以5—羟色胺计)与冻干支持剂的重量比进一步优选为0.001∶2~8;本发明华蟾素(以5—羟色胺计)与冻干支持剂的重量比更进一步优选为0.001∶2~6。
本发明华蟾素冻干粉针剂中的华蟾素可以采用本领域常规技术进行制备,也可以从市场购买;但其质量应符合国家药品质量标准对该药物的质量要求,本发明中活性成分不仅适用于华蟾素的冻干粉针剂,而且还可用于制备从华蟾素中分离出的各种具有治疗效果的活性成分单体或从中分离出的多种活性成分组合物的冻干粉针剂,如,中华大蟾蜍皮化学成分研究(《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0 17(4),292-295)中披露的单体成分,其他的如蟾毒灵、脂蟾毒配基、华蟾酥毒基、羟基它里宁等,但并不受限于本发明中所提到的各种成分。
本发明华蟾素冻干粉针剂中的冻干支持剂可以采用本领域常规冻干支持剂;本发明优选为甘露醇、葡萄糖、山梨醇、氯化钠、右旋糖酐、蔗糖、乳糖、水解明胶、羟丙基—β—环糊精、磺丁醚环糊精、泊洛沙姆和聚乙二醇中的一种、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合;本发明更进一步优选为甘露醇、山梨醇、右旋糖酐、羟丙基—β—环糊精、磺丁醚环糊精和泊洛沙姆中的一种、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合;本发明冻干支持剂最佳优选为甘露醇。
本发明华蟾素冻干粉针剂中还可以加入适量本领域常规的助溶剂和抗氧剂;本发明华蟾素冻干粉针剂中的抗氧剂优选为硫代硫酸钠、焦亚硫酸钠、亚硫酸钠、乙二胺四乙酸钙钠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中的一种、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合;最佳优选为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本发明华蟾素冻干粉针剂中的助溶剂优选为柠檬酸、酒石酸、醋酸、乳酸、山梨酸和苯甲酸中的一种、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合;最佳为柠檬酸;当本发明使用酸性物质作为助溶剂时,不仅可以使用有机酸,还可以使用不和本发明活性成反应的无机酸、酸性氨基酸、或有机或无机的酸性缓冲溶液;酸性氨基酸,如谷氨酸、天冬氨酸;无机酸,如碳酸、盐酸等,但本发明并不受限于以上提到的物质,还可以是其他的酸性物质。
由于华蟾素在酸性条件下易于溶解,当本发明选用酸性助溶剂时,若酸性过强会对患者造成较大的刺激性,因此,如何既能使华蟾素在制备冻干粉针剂过程中能够有效的溶解,又能对患者不产生刺激性,本发明冻干粉针剂的PH值显的非常重要。本发明华蟾素冻干粉针剂的PH值范围优选为4.0~6.0。
试验结果表明,PH值为4.0~6.0的本发明华蟾素冻干粉针制剂在制备过程中不仅没有活性成分晶体析出,而且符合临床用药要求,具体结果见试验例2。
本发明华蟾素冻干粉针剂可以采用本领域常规的制备工艺进行制备,但本发明优选采用如下工艺进行制备无菌称取处方量的华蟾素、冻干支持剂、助溶剂、抗氧剂置无菌容器中,加适量注射用水,搅匀溶解,用酸性物质调节PH值至规定范围,过滤,无菌灌装,冷冻干燥,真空压盖后取出,压铝盖贴签即得成品。
本发明华蟾素冻干粉针剂的冻干工艺可以采用本领域常规的冻干工艺进行冻干,但优选采用如下工艺进行冻干将灌装好的药液置于已经降温至-45℃冻干箱中,使制品温度下降至-40℃,保持2~4小时;抽真空,隔板加热,制品温度上升至-20℃左右,保持2~5小时;继续加热升温至25~30℃,保温至真空度变化不大时,真空压盖后取出,结束整个冻干过程。
本发明华蟾素冻干粉针制剂的临床使用方法为将华蟾素冻干粉针制剂溶于5%葡萄糖溶液中给患者静脉缓缓滴注,也可溶解后肌肉注射,临床上可用于中、晚期肿瘤,慢性乙型肝炎等疾病的治疗。
按照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XIX《药物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对本发明华蟾素冻干粉针剂的性状、酸度、澄明度、含量及有关物质等各项指标进行了考察,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华蟾素冻干粉针剂不仅完全符合国家药典标准对冻干粉针剂的要求,而且具有稳定性好,有效期长,具体试验结果见试验例3。
本发明华蟾素冻干粉针剂组方合理,制备工艺简单,产品疏松多孔而溶解性好,水分含量少,疗效好,副作用低。
本发明生产工艺过程中,进行低温干燥,因此,活性成份不易发生氧化,具有贮存时间长,稳定性高,药品有效期延长,保证了产品质量,且便于贮存和运输销售。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处方华蟾素(5—羟色胺计)11mg甘露醇 40g柠檬酸 4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0.15g注射用水 2000ml分装制成 1000瓶工艺称取含5—羟色胺11mg的华蟾素、40g甘露醇、4g柠檬酸及0.15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置于无菌容器中,加适量注射用水搅拌溶解后,用柠檬酸调节PH值至5.0,加注射用水至2000ml,无菌条件下用0.22μm微孔滤膜过滤,滤液分装于西林瓶中,每瓶2ml,半加丁基橡胶塞,置于冻干箱,药液置于已经降温至-45℃冻干箱中,使制品温度下降至-40℃,保持2小时;抽真空,隔板加热,制品温度上升至-18℃,保持5小时;继续加热升温至30℃,保温6小时,至真空度变化不大时,真空压盖后取出,轧盖,检验,包装贴签即得成品。
实施例2处方华蟾素(5—羟色胺计)11mg甘露醇 80g乳酸 5g亚硫酸氢钠 0.3g注射用水 2000ml分装制成 1000瓶工艺称取含5—羟色胺11mg的华蟾素、80g甘露醇、5g乳酸及0.3g亚硫酸氢钠置于无菌容器中,加适量注射用水搅拌溶解后,用乳酸调节PH值至4.5,加注射用水至2000ml,无菌条件下用0.22μm微孔滤膜过滤,滤液分装于西林瓶中,每瓶2ml,半加丁基橡胶塞,置于冻干箱,药液置于已经降温至-40℃冻干箱中,使制品温度下降至-35℃,保持2.5小时;抽真空,隔板加热,制品温度上升至-15℃,保持5小时;继续加热升温至25℃,保温6小时,至真空度变化不大时,真空压盖后取出,轧盖,检验,包装贴签即得成品。
实施例3处方华蟾素(5—羟色胺计) 11mg甘露醇 100g山梨酸 4g注射用水 2000ml分装制成 1000瓶工艺称取含5—羟色胺11mg的华蟾素、100g甘露醇、适量山梨酸置于无菌容器中,加适量注射用水搅拌溶解后,用山梨酸调节PH值至5.5,加注射用水至2000ml,无菌条件下用0.22μm微孔滤膜过滤,滤液分装于西林瓶中,每瓶2ml,半加丁基橡胶塞,置于冻干箱,药液置于已经降温至-45℃冻干箱中,使制品温度下降至-40℃,保持2小时;抽真空,隔板加热,制品温度上升至-20℃,保持5小时;继续加热升温至30℃,保温6小时,至真空度变化不大时,真空压盖后取出,轧盖,检验,包装贴签即得成品。
试验例1,不同量的冻干支持剂对本发明冻干粉针剂的影响本实验冻干支持剂选用甘露醇,配制药液100ml,甘露醇含量分别为1%、2%、4%、5%、6%、8%、10%(g/ml),调节pH至规定范围,分装于西林瓶中,置于冻干箱按照本发明冻干曲线进行冷冻干燥,对比观察不同含量冻干支持剂的冻干品的外观及其含量变化情况(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
实验结果不同用量甘露醇注射用华蟾素冻干结果

结论在华蟾素溶液中加入1%、2%、4%、5%、6%、8%、10%(g/ml)甘露醇后,浓度大于2%时经冻干可得到成型样品,并具有较好复水性,从外观和成本综合考滤,在华蟾素溶液中加入2~6%的甘露醇或其他冻干支持剂为宜。
试验例2PH值对本发明华蟾素溶解性的影响为确定适宜的注射用华蟾素PH值范围,本试验例选择临床允许的PH值范围考察华蟾素的溶解情况,结果如下

结论根据上述试验结果确定注射用华蟾素的pH值为4.0~6.0。
试验例3本发冻干粉针剂稳定性试验取华蟾素冻干粉针(按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和注射液(市售),考察0,1,3,6,9,12、24个月时样品的性状、酸度、溶液澄清度和颜色、含量变化等有关指标,试验结果如下华蟾素冻干粉针长期稳定性考察试验


*对酸度、含量进行组内统计学检验,无显著性差异。
华蟾素注射液实验结果

*对PH值、含量进行组内统计学检验,存在显著性差异。
*对华蟾素冻干粉针和注射液进行PH值、含量组间统计学检验,二者存在显著性差异。
本试验结果表明,较目前市售华蟾素注射液18个月的有效期相比,本发明华蟾素冻干粉针在24个月内稳定性良好,具有非常好的稳定性。
权利要求
1.华蟾素冻干粉针剂,其特征在于含有华蟾素、冻干支持剂,其中华蟾素以5-羟色胺计与冻干支持剂的重量比为0.001∶1~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华蟾素冻干粉针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华蟾素以5-羟色胺计与冻干支持剂重量比为0.001∶2~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华蟾素冻干粉针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华蟾素以5-羟色胺计与冻干支持剂重量比为0.001∶2~6。
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华蟾素冻干粉针剂,其特征在于还含有抗氧剂和助溶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华蟾素冻干粉针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冻干支持剂为甘露醇、葡萄糖、山梨醇、氯化钠、右旋糖酐、蔗糖、乳糖、水解明胶、羟丙基-β-环糊精、磺丁醚环糊精、泊洛沙姆和聚乙二醇中的一种、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合;所述助溶剂为柠檬酸、酒石酸、醋酸、乳酸、山梨酸和苯甲酸的一种、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合;所述抗氧剂为硫代硫酸钠、焦亚硫酸钠、亚硫酸钠、乙二胺四乙酸钙钠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中的一种、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华蟾素冻干粉针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冻干支持剂为甘露醇;所述助溶剂为柠檬酸,所述抗氧剂为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华蟾素冻干粉针剂,其特征在于上述制剂的PH值为4.0~6.0。
8.一种权利要求4所述华蟾素冻干粉针剂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称取处方量的华蟾素、冻干支持剂、助溶剂、抗氧剂置无菌容器中,加适量注射用水,搅匀溶解,用酸调节PH值至规定范围,活性炭搅拌吸附过滤,无菌灌装,冷冻干燥,真空压盖后取出,压铝盖贴签即得成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华蟾素冻干粉针剂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上述冷冻干燥工艺为药液置于已经降温至-45℃冻干箱中,使制品温度下降至-40℃,保持2-4小时;抽真空,隔板加热,制品温度上升至-20℃左右,保持2-5小时;继续加热升温至25-30℃,保温至真空度变化不大时,真空压盖后取出,结束整个冻干过程。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华蟾素冻干粉针制剂及其制备工艺,本发明含华蟾素和冻干支持剂,其中华蟾素以5-羟色胺计与冻干支持剂的重量比为0.001∶1~10;本发明华蟾素冻干粉针剂稳定性更好,有效期长,外观疏松多孔,易于溶解,便于储存和运输。
文档编号A61P1/16GK1872090SQ200510073388
公开日2006年12月6日 申请日期2005年6月3日 优先权日2005年6月3日
发明者左爱侠, 刘珂, 刘万卉, 姜永涛 申请人:山东绿叶制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