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肝纤维化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6725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抗肝纤维化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肝纤维化的药物。
背景技术
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病发展到肝硬化的必经病理阶段,肝纤维化是可逆的,肝硬化是不可逆的病理改变,在我国病毒性肝炎,特别是乙肝和丙肝病毒持续感染是造成肝纤维化的主要原因。就乙肝而言,中国感染人群已超过1.2亿,目前尚无完全治愈乙肝的特效药物,如何阻断向肝硬化的发展是目前肝病防治中的热门课题。
西药中抗肝纤维化的药物是干扰素,但其价格昂贵,且副作用大,难以广泛应用;古老的秋水仙碱也因存在着副反应大的问题,难以长期应用。中医药在抗肝纤维化方面显示出了一定的临床疗效,目前已有几个品种正式投放市场,但它们还存在着一些不足而影响使用。以复方鳖甲软肝片为例,该药以鳖甲、赤芍、莪术、冬虫夏草、板蓝根、三棱、黄芪等组成,以软坚散结为主要功效,它存在的问题是临床疗效不够理想,价格较高,而且因口感不佳使患者难以接受。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临床疗效不够理想、价格较高和口感不佳的问题。
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抗肝纤维化的药物,由以下以重量份数计的组分制成,丹参3~6份,桃仁2~3份,当归3~6份,人参3~5份,枸杞子3~6份,黄芪3~6份。
还包括以下重量份数计的组分苦味叶下珠6~10份,柴胡3~6份。
上述以重量份数计的组分的优选方案是丹参4~6份,桃仁2~3份,当归4~6份,人参3~4份,黄芪3~4份,枸杞子3~4份,苦味叶下珠6~8份,柴胡3~4份。
中医学虽无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名称,而胁痛、黄疸、积证等丰富的内容包含了乙型肝炎的病程和病理阶段,特别是数十年来中西医综合对肝纤维化的研究成果,认为血瘀是肝纤维化的病理特点,纤维化的轻重程度与血瘀程度正相关,瘀血越严重,肝纤维化的程度就越严重。乙肝病毒属于湿热疫毒,湿性粘滞,缠绵难去,损伤阳气,阻遏气机,损伤脏腑而成正虚邪恋,正气损伤,气机不利,血行不畅,轻则血瘀,重则成积,瘀血贯穿在慢性乙型肝炎病程的始终。瘀血轻证,虽无中医学瘀血的明显表现,如面色黧黑,胁下积块,朱砂掌,舌暗瘀斑等,而从微观观察,慢活肝患者肝内炎症,细胞肿胀变性,diss间隙毛细血管化,均使肝内血流受阻,微循环血瘀,因此,集于以上理论及实践,本发明以活血化瘀、养血柔肝为基本功效,方中丹参活血化瘀,活血而不伤正,是治疗瘀血证的要药。桃仁、当归协助丹参,加强丹参的活血化瘀作用,是为臣药,当归能补肝血,适应肝的生理特性和功能。佐以人参、黄芪、枸杞子益气养血,扶正祛邪;苦味叶下珠清热解毒,针对肝纤维化阶段,正虚邪恋、湿热未尽的病机特点。柴胡疏肝解郁,同时为经引经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1、临床疗效理想经初步临床试验,本药物能显著降低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III型前胶原(PCIII)及VI型胶原,证明其有抗肝纤维化作用。同时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胁痛,乏力等症状,改善肝功能,尚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治疗的174例患者中,有效率为82.75%,有明显的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促进蛋白合成的作用,对肝纤维化四项指标有显著的临床疗效。通过肝脏穿刺病理组织学观察,对炎性细胞浸润、肝细胞坏死有明显改善作用,对纤维组织增生有消除作用。
2、组方合理,临床适应症明确本发明以针对抗肝纤维化为主,根据慢性肝炎的病因病机特点,适应以血瘀阻络兼气血两虚为主的证候。组方突出君药,主辅结合,针对性强,方证紧紧相扣,临床适应症明确。
3、价格低廉本发明组方药物原料来源丰富,工艺简单易行,成本低,为患者长期服用创造了条件。
4、无毒副作用本药物经毒理学研究表明,患者长期服用无毒副反应,安全有效,适宜于治疗慢性肝炎肝纤维化长期用药的要求。
5、患者易于接受本发明制剂合理,口感良好,且携带方便,患者易于接受,利于长期服用。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详细描述。
以下实施例的组分均以重量份数来计。
实施例1丹参3份,桃仁3份,当归3份,人参3份,枸杞子6份,黄芪3份。
实施例2丹参6份,桃仁2份,当归5份,人参5份,枸杞子3份,黄芪6份。
实施例3丹参3份,桃仁2份,当归3份,人参5份,枸杞子6份,黄芪6份,苦味叶下珠10份,柴胡6份。
实施例4丹参6份,桃仁3份,当归6份,人参3份,枸杞子3份,黄芪3份,苦味叶下珠6份,柴胡3份。
实施例5丹参5份,桃仁2.5份,当归5份,人参4份,黄芪4份,枸杞子4份,苦味叶下珠8份,柴胡4份。
上述实施例中的药物的制备工艺是常用的中药提取工艺,剂型为颗粒剂。
上述实施例中以实施例4为最佳,制成的药物的服用量是成人一日服用三次,一次服用5g。
制成的药物的毒性试验情况如下急性毒性试验急性毒性试验显示,小鼠口服最大耐受量60g/Kg/体重,相当于人用药120倍不引起任何明显毒性反应。
长期毒性试验6个月的长期毒性试验,三个剂量组(12.5g/Kg/体重,25g/Kg/体重,50g/Kg/体重)大鼠的血液生化、病理检查及行为活动等均未发现异常。
本发明的药效学研究显示1、大鼠亚急性CCL4中毒肝炎肝纤维化模型治疗本发明对CCL4引起的大鼠亚急性肝纤维化、肝炎病变有较全面、一致的减轻作用,纤维组织增生明显降低,肝细胞变性明显减少,肝胶原蛋白的含量显著降低而接近正常值;2、小鼠肝再生实验本发明对于术摘除部分肝脏的小鼠,具有明显的促进肝再生效应;3、抗乙肝病毒试验以8g/Kg使用对鸭乙肝病毒感染血清HBV-DNA的抑制作用最明显(P<0.01),与阳性药物无环鸟苷比较,差异性非常显著。
权利要求
1.一种抗肝纤维化的药物,由以下以重量份数计的组分制成,丹参3~6份,桃仁2~3份,当归3~6份,人参3~5份,枸杞子3~6份,黄芪3~6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肝纤维化的药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重量份数计的组分,苦味叶下珠6~10份,柴胡3~6份。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抗肝纤维化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以重量份数计的组分为,丹参4~6份,桃仁2~3份,当归4~6份,人参3~4份,黄芪3~4份,枸杞子3~4份,苦味叶下珠6~8份,柴胡3~4份。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肝纤维化的药物。本发明要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临床疗效不够理想、价格较高和口感不佳的问题。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抗肝纤维化的药物,由以下以重量份数计的组分制成,丹参3~6份,桃仁2~3份,当归3~6份,人参3~5份,枸杞子3~6份,黄芪3~6份。本发明还包括苦味叶下珠6~10份,柴胡3~6份。不仅可以作为抗肝纤维化的药物,同时对慢性肝炎的相关症状及病理指标都有较明显的改善作用。
文档编号A61P1/16GK1977924SQ20051009643
公开日2007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2005年11月29日 优先权日2005年11月29日
发明者成冬生, 李煜国, 薛敬东 申请人: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