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149093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消化性溃疡(PepticUlcer,PU)包括胃溃疡(GastricUlcer,GU)及十二指肠溃疡(DuodenalUlcer,DU),通常是指多种因素引起的深达粘膜下层的胃或十二指肠粘膜缺损。消化性溃疡,尤其胃溃疡是临床的常见、多发疾病,其发病与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关系密切,可见于酸性胃液接触的任何部位。本病在全世界均常见,一般认为人群中约10%的人在其一生中患过PU,并在我囯呈逐年上升趋势。GU的病因病机复杂,目前尚未完全阐明,国内外学者相继提出了多种假说,Shay提出的胃及十二指肠粘膜攻击因素与防御因素平衡失调理论为大多数学者所认可。各种与发病有关的因素如胃酸、胃蛋白酶、感染、遗传、体质、环境、饮食、生活习惯、神经精神因素等,通过不同途径或机制,导致侵袭作用(胃蛋白酶、微生物、胆盐、乙醇、药物和其他有害物质)增强和(或)防御修复机制(粘液/碳酸氢盐屏障、粘膜屏障、粘膜血流量、细胞更新和表皮生长因子等)减弱,均可促进溃疡发生。随着对GU认识的不断深入,国内外科研工作者对GU的治疗进行了积极的研究,目前内科治疗GU主要釆用抗酸药(如胃舒平)、胃酸分泌抑制剂(如H2受体拮抗剂、质子泵抑制剂和胃泌素受体拮抗剂)、抗Hp药物(如羟氨节青霉素)以及胃粘膜保护剂(如硫糖铝、胶体次枸橼酸铋钾和前列腺素制剂)等治疗。然而,这些药物的副作用及停药后GU的复发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研制开发高效的GU治疗药物是当今世界胃肠病学和药理学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中医药治疗不仅可有效控制临床症状,药后病情较稳定,还可长期服用,使复发率降低,特别是中药多靶点、多层次的作用机制,极大地提高了溃疡愈合质量,体现出中药防治疾病的突出优势。
发明内容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为此,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由以下各重量份数的中药药材制备而成黄连80150份藿香70130份莪术50-100份附子50100份紫苏50100份陈皮50~100份。在一些优选实施方式中,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配方优选重量份数配比范围是黄连100140份藿香8011G份莪术70-90份附子7090份紫苏7090份陈皮70~90份。在一些优选实施方式中,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最佳重量份数配比是黄连125份藿香100份莪术75份附子75份紫苏75份陈皮75份。本方以具有清热燥湿、泄火解毒功效之黄连和化湿解表、和胃止呕的藿香为君药;辅以散寒解表、行气宽中、舒郁止痛的紫苏,破血行淤、行气消积的莪术,和温肾回阳、散寒除湿及通脉止痛的附子为臣药;佐以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陈皮。诸味配伍,共奏健脾理气、温中散寒、活血化淤、行气止痛之功效。黄连,"味苦无毒。主治热气"(《神农本草经》),"治五劳七伤,益气止心腹痛,长肉,止血"(《日华子本草》)。黄连"气味倶厚,可升可降,阴中阳也",并可"去中焦湿与痛"(《医学启源》)。一般来讲,"凡药能去湿者必增热,能除热者,必不能去湿,惟黄连能以苦燥湿,以寒除热,一举两得,莫神于此"(《神农本草经百种录》)。藿香,其芳香之气助脾胃,"善行胃气,以此调中,其香能和五脏,若脾胃不和,用之助胃而饮食,有醒脾开胃之功"。"凡诸气药,独此体轻性温,大能卫气,专养肺胃"(《药品化义》)。因此藿香被历代本草,称为"醒脾快胃,振动清阳妙品","为吐泄腹痛专药"。紫苏,通心经,益脾胃,"近世要药也,其味辛,入气分,其色紫,入血分,故同橘皮,则行气安胎;同藿香,则温中止痛"(《本草纲目》)。故"紫苏,散寒气,消肺气,宽中气,安胎气,下结气,化痰气,乃治气之神药也"(《本草汇言》)。莪术,"芪气香烈,能调气通窍,窍利则邪无所容而散矣。蓬莪术行气破血散结,是其功能所长,,(《本草经疏》)。"蓬莪术入肝,治气中之血"(《本草纲目》)。"且专走肝家,破积聚恶血,疏痰食作痛"(《本草通玄》)。虽然莪术"古代不见用者,今医家治积聚诸气,为最要之药"(《本草图经》)。附子"味辛、温,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破症坚积聚,血瘕"(《神农本草经》)。并"助阳退阴,温中散寒","治脾中大寒,气厚味薄,轻重得宜,可升可降,阳也。其用有三去脏腑沉寒,一也;补助阳气不足,二也;温暖脾胃,三也,,,谓之"除寒湿之圣药也"(《医学后源》)。陈皮"苦能泄能燥,辛能散,温能和。其治百病,总是取其理气燥湿之功。同补药则补,同泻药则泄,同升药则升,同降药则降"(《本草纲目》),并且"炒香能燥湿醒脾,使气行则痛止"(《医方集解》)。故为行郁、理气之佳药。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可以釆用中药制剂的常规方法制备成任何常规内服制剂,如可将这些原料药研成粉末混合均匀制成散剂冲服;也可将这些原料药一起水煎,口服;但为了使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各原料更好地发挥药效,优选对原料中药进行特殊的提取如乙醇提取等。但这些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优选地,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活性成分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d)取所述重量份比的黄连、藿香、莪术、附子、紫苏、陈皮6味药材,加入75。/。乙醇浸泡,回流提取2次,滤过药渣,醇提液合并;e)经乙醇提取的上述药材的药渣加入水煎煮,滤过药渣,煎液减压浓缩(真空度-0.08MPa,60°C),浓缩至相对密度1.20~1.30(50°C),冷却至室温,在搅拌下缓缓加入98%乙醇至醇浓度60%,冷藏24小时;过滤,收集滤液;f)步骤b)所述滤液与步骤a)所述醇提液合并,减压回收溶剂,浓缩至相对密度1.20-1.35(35°C);喷雾干燥,将所得的浸膏粉末过筛,就制备成了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活性成分。步骤a)所述的药材浸泡时间可从l小时到2小时不等,加入的75%乙醇量可从10倍到12倍不等,步骤b)所述煎煮时间可从1小时到2小时不等。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活性成分可加入制备不同制剂时所需的各种常规辅料,如崩解剂、润滑剂、粘合剂等,以常规的中药制剂方法进一步制备成中药制剂可接受的剂型,如丸剂、颗粒剂、片剂或胶囊剂。。另一方面,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药物中的用途,其中所述消化性溃疡为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或胃十二指肠复合溃疡。本发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药处方搭配合理、作用明确,具有清热解毒,温中散寒,活血化淤,行气止痛等功能。在防治急、慢性胃病、十二指肠溃疡等方面具有综合的作用,具有明显的疗效。具体实施例方式除非另行定义,文中所使用的所有专业与科学用语与本领域熟练人员所熟悉的意义相同。此外,任何与所记载内容相似或均等的方法及材料皆可应用于本发明方法中。文中所述的较佳实施方法与材料仅作示范之用。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或按照制造厂商所建议的条件。实施例1本发明中药药物组合物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观察患者226例,其中男145例,女81例,经胃镜观察均为胃、十二指肠溃疡或胃十二指肠复合溃疡。应用本发明中药胶囊剂每曰口服3次,每次2-6粒,l月为一疗程,连用2-3个疗程后,治疗结果见下表。治疗结果观察项目治疗结果愈合率对H.pylori愈合质量减少复发84.5%—94.2%78.8%-90.3%良好良好副作用无其中典型应用病例刘xx,男,53岁,厨师,胃痛病史27年,诊断为胃十二指肠复合溃疡。胃镜检查发现"十二指肠球部前壁有2个溃疡,后壁上角粘膜充血水肿;胃粘膜充血水肿,伴有糜烂及出血点。"曾住院治疗半月病情稳定后回家治疗。诊见神痩乏力,眩暈,失眠,面色萎黄,消痩,纳呆,胃脘胀满灼痛。口干苦,舌偏红,苔薄少津,脉沉细。证属脾胃皆虛,气滞血瘀。患者服本药l个疗程后,胃脘疼痛减轻,面色、精神及睡眠好转,饮食、气力渐增。继服2个疗程后,眩暈消失,睡眠饮食正常,疼痛消失,以后多次随访未见复发。陈xx,女,35岁,科研人员,患者胃脘痛3年,空腹时隐隐疼痛,食热,按则痛减。伴口吐清水,纳呆,嗳气,神疲乏力,四肢欠温,大便溏干无定,常伴黑色,舌淡胖,苔白滑,脉沉弱。X线钡餐检查诊为"胃小弯溃疡,化验检查大便潜血阳性,证属脾胃虛寒。服用本药一个疗程后,痛锐减,大便转黄,再服2个疗程巩固疗效。后经钡餐检查溃疡痊愈,随访l年余未复发。韩xx,女,45岁,干部,胃痛3年,曾黑便数次,胃镜检查发现胃小弯恻有1*0.5cm大小的溃疡面。近月来,疼痛加重,痛如针刺,拒按,入夜为甚,而色黄中带青色,舌质紫暗,舌下静脉暗紫色且曲张,脉沉湿。证属瘀血阻络,给予本药治疗l个疗程后,疼痛明显减轻,再服l个疗程疼痛消失,继服l个疗程,随访未复发。实施例2-6制备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活性成分<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8</column></row><table>取黄连、藿香、莪术、附子、紫苏、陈皮6味药材,加入10-12倍量75%乙醇,浸泡1-2小时,回流提取,滤过;第二次加入8倍量75%乙醇回流提取l小时,滤过;两次滤液合并。经乙醇提取的上述药材的药渣加入12倍水,煎煮2小时,滤过,煎液减压浓缩(真空度-O.08MPa,6(TC),浓缩至相对密度1.20-1.30(50°C),冷却至室温,在搅拌下缓缓加入98%乙醇至醇浓度60%,冷藏24小时;过滤,滤液与上述醇提液合并,减压回收溶剂,浓縮至相对密度1.20-1.35(35°C),喷雾干燥。实施例7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制剂胶囊剂将实施例l所制备的活性成分干粉,粉碎混匀,装入明胶硬胶囊即可。颗粒剂将实施例3所制备的活性成分干粉,粉碎混匀,加入乙醇作为黏合剂,加入淀粉作填充剂,压制成颗粒剂即可。片剂将实施例6所制备的活性成分千粉,粉碎混匀,加入辅料制成颗粒,并干燥,喷入细辛挥发油,压制成片剂即可。本发明的范围不受所述具体实施方案的限制,所述实施方案只作为阐明本发明各个方面的单个例子,本发明范围内还包括功能等同的方法和组分。实际上,除了本文所述的内容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上文的描述和附图可以容易地掌握对本发明的多种改进。所述改进也落入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之内。上文提及的每篇参考文献皆全文列入本文作为参考。权利要求1、一种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由以下各重量份数的中药药材制备而成黄连80~150份藿香70~130份莪术50~100份附子50~100份紫苏50~100份陈皮50~100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由以下各重量份数的中药药材制备而成黄连100140份藿香80110份莪术7090份附子7090份紫苏7090份陈皮7090份。3、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由以下各重量份数的中药药材制备而成黄连125份藿香100份莪术75份附子75份紫苏75份陈皮75份。4、如权利要求l所述中药组合物的活性成分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取所述重量份比的黄连、藿香、莪术、附子、紫苏、陈皮6味药材,加入75%乙醇浸泡,回流提取2次,滤过药渣,醇提液合并;b)经乙醇提取的上述药材的药渣加入水煎煮,滤过药渣,煎液减压浓缩,浓縮至相对密度1.20-1.30,冷却至室温,在搅拌下缓缓加入98%乙醇至醇浓度60%,冷藏24小时;过滤,收集滤液;c)步骤b)所述滤液与步骤a)所述醇提液合并,减压回收溶剂,浓缩至相对密度1.20-1.35;喷雾千燥,将所得的浸膏粉末过筛,就制备成了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活性成分。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所述的药材浸泡时间为1小时-2小时。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所述75Y。乙醇量为药材量的10倍到12倍。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所述煎煮时间为l小时到2小时。8、权利要求l-3任一项所述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药物中的用途。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化性溃疡为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或胃十二指肠复合溃疡。全文摘要本发明涉及中药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由黄连、藿香、紫苏、莪术、熟附子、陈皮等6味中药组成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本发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药处方搭配合理、作用明确,具有清热解毒,温中散寒,活血化淤,行气止痛等功能。在防治急、慢性胃病、十二指肠溃疡等方面具有综合的作用,具有明显的疗效。文档编号A61K36/9066GK101632826SQ200910054858公开日2010年1月27日申请日期2009年7月16日优先权日2009年7月16日发明者颖何,刘李娜,李珂娴,洁栾,沈先荣,蒋定文,钱甜甜,伟陈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医学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