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滤毒杀菌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1038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空气滤毒杀菌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杀菌机,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通过介质吸附有害气体和
紫外光杀灭病菌的空气滤毒杀菌机。
背景技术
现今的世界,经常会流行某种空气传播的疾病,在家庭或公共场所由人类呼吸传 播;而家庭及公共场所装修时因装修材料散发出大量有害气体,这些都影响人类的健康。 现有的空气过滤杀菌技术,有筛网过滤法,臭氧杀菌法、水洗法等,它们的不足处 是前二者是不可能达到大量的杀菌,而过量的臭氧则可能引起呼吸道病变,后者则制造成 本较大,且能量消耗亦较大,而且这些技术内容,均没有除去空气中的有毒气体功能。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的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通过介质吸附有害气体和紫外光 杀灭病菌的空气滤毒杀菌机。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空气滤毒杀菌机,包括机体外壳和 机体,机体外壳一边装有进风口 ,另一边装有出风口 ,机体内装有吹吸两用风机和滤毒气 室,滤毒气室靠近进风口 ,滤毒气室内装有活性碳等吸附介质,吹吸两用风机和滤毒气室之 间装有空气导流板A。空气通过进风口进入机体,然后通过滤毒气室,由活性碳等吸附介质 吸收空气中的有毒气体,然后在空气导流板A和吹吸两用风机的作用下空气通过出风口排 到机体外面;如果进风口位于机体外壳一边的下端,出风口位于机体外壳一边的上端,进风 口处装有空气滤尘网的话空气过滤杀菌效果更好。另外在机体外壳下边装上脚轮可便于空 气滤毒杀菌机移动。如果机体内位于吹吸两用风机和滤毒气室之间装上紫外光管和空气导 流板B,然后在机体外壳的出风口处装上密封板及负离子发生器,吹吸两用风机的出风口穿 过密封板把经过滤毒和杀菌的空气吹入负离子发生器,然后从机体外壳的出风口出来进入 室内,那么机体内的空气在紫外线的作用下将杀灭空气中的有毒物质,然后空气经过负离 子发生器向外喷出,令空气含氧量增加及减小室内的静电,使空气变的格外清新。 本实用新型具有高效、节能、环保、小型及结构简单的优点,适用于家庭、办公室、 传染病房及各种公共场所,对人体无副作用。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A-A剖视图; 图中1、出风口 ;2、空气滤尘网;3、进风口 ;4空气导流板A;5、吸附介质;6、脚轮; 7、空气导流板B ;8、紫外光管;9、吹吸两用风机;10、密封板;11、负离子发生器。
具体实施方式
空气滤毒杀菌机,包括机体外壳和机体。如图2所示,机体外壳一边的下端装有 进风口,进风口处装有空气滤尘网;如图l所示,机体外壳另一边的上端装有出风口 ;如图 3所示,机体内装有吹吸两用风机和滤毒气室,滤毒气室靠近进风口 ,滤毒气室内装有活性 碳,滤毒气室的上边装有空气导流板A,空气导流板A上边装上紫外光管和空气导流板B,紫 外光管和空气导流板B的上边装有吹吸两用风机,然后在出风口处装上密封板及负离子发 生器,吹吸两用风机的出风口穿过密封板。最后在机体外壳下边装上脚轮就制作好本实用 新型。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中空气通过进风口进入机体,然后通过滤毒气室,活性碳吸收 空气中的有毒气体,然后空气在紫外线的作用下将进一步杀灭空气中的细菌,最后空气经 过负离子发生器向外喷出,令空气含氧量增加及减小室内的静电,使空气变的格外清新。
权利要求一种空气滤毒杀菌机,包括机体外壳和机体,机体外壳一边装有进风口,另一边装有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机体内装有吹吸两用风机和滤毒气室,其特征在于滤毒气室靠近进风口,滤毒气室内装有吸附介质,吹吸两用风机和滤毒气室之间装有空气导流板A。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滤毒杀菌机,其特征在于滤毒气室内的吸附介质为活性碳。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滤毒杀菌机,其特征在于进风口位于机体外壳一边的下 端,出风口位于机体外壳一边的上端。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滤毒杀菌机,其特征在于机体外壳下边装有脚轮。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滤毒杀菌机,其特征在于进风口处装有空气滤尘网。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空气滤毒杀菌机,其特征在于机体内还装 有紫外光管和空气导流板B,紫外光管和空气导流板B位于吹吸两用风机和滤毒气室之间。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滤毒杀菌机,其特征在于机体内靠近出风口处装有密封 板及负离子发生器,吹吸两用风机的出风口穿过密封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气滤毒杀菌机,包括机体外壳和机体,机体外壳一边装有进风口,另一边装有出风口,机体内装有吹吸两用风机和滤毒气室,滤毒气室靠近进风口,滤毒气室内装有活性碳等吸附介质,吹吸两用风机和滤毒气室之间装有空气导流板A。空气通过进风口进入机体,然后通过滤毒气室,由活性碳等吸附介质吸收空气中的有毒气体,然后在空气导流板A和吹吸两用风机的作用下空气通过出风口排到机体外面。本实用新型能吸收空气中的有毒物质,具有高效、节能、环保、小型及结构简单的优点。
文档编号A61L9/20GK201436035SQ20092005941
公开日2010年4月7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24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24日
发明者卢忠仁 申请人:卢忠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