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流管装置以及耦接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0038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引流管装置以及耦接单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引流管装置并涉及用于该引流管装置的耦接单元。
背景技术
用于通过抽吸排除体液的引流系统是已知的,例如,所述引流系统用于在手术期间用于胸腔引流、用于抽脂、用于抽血或者分泌物以及用于伤口引流。为此,例如,将导管引入体腔或者将吸入压头引到伤口处。导管或者吸入压头连接在通向分泌物收集容器的抽吸管道上。中央真空系统或者抽吸泵用以在抽吸管道中产生负压,使得体液被抽吸通过抽吸管道并进入到收集容器中。除了抽吸管道之外,还已知使用辅助管道,例如,该辅助管道允许排空抽吸管道中的空气。因而,WO 94/20152公开了一种用于通过抽吸从体腔、具体地说从胸膜腔中除去流体的引流装置。该装置具有用于通过抽吸除去流体的引流管道和用于在体腔中产生负压的真空泵。气体能够通过辅助管道被引入体腔。该辅助管道在朝向患者的端部处与引流管道流体流通。辅助管道和引流管道优选地布置在双腔管中。压力计布置在辅助管道的指向远离患者的端部处,并且最好辅助管道和引流管道中的液流之间的压力差是确定的。US 3 851 650公开了一种带有连接件的引流管,该连接件用于连接至导管。弓丨流管具有带有引流管道和辅助管道的双腔设计,引流管道用于通过抽吸从患者去除体液,辅助管道用于提供空气。为了确保通过抽吸已去除的体液不会进入辅助管道,单向阀布置在辅助管道的朝向患者的端部处,这意味着单向阀在一个方向打开并在相反的方向关闭。EP 0 599 472同样公开了在外科医疗抽吸系统中的一种双腔管的使用。这些管需要耦接单元,原因在于例如为了将这些管连接到抽吸导管上或者连接到用于创伤敷料的吸入压头上,或者为了增加引流管的全长。为了确保在断开耦接单元期间没有身体分泌物漏出,引流管通常首先用夹持件关闭。然而,这在更换引流管时使处理更加困难并且占用更多时间。并且有时候还会忘记关闭夹持件。此外,在重新连接时,有时候还会忘记再次打开夹持件,从而引流是不连续的。即使有监测系统,但在报告错误之前仍然会占用一些时间。另外,耦接单元不得阻碍通过辅助管道对抽吸管道的空气供应和/或者在抽吸管道中的压力测量。至少在其他领域中,具有整合阀并因而阻止来自未耦接管的液滴的耦接单元是已知的。因而,WO 2007/014281和EP 1 840 443描述了用于两个管的防渗漏连接的耦接单元,其中阀布置在耦接单元的每一部分中。US 4 541 457公开了一种用于CO2管道的耦接单元。该单元包括凸状耦接件和凹状耦接件。能够实现并阻止在两个相反方向上的流动的阀布置在凹状耦接件中,而单向阀布置在凸状耦接件中。US 4 509 5M公开了一种用于高压和低压使用、带有凸状耦接件和凹状耦接件的耦接单元。两个耦接件均装配有内弹簧偏置阀和外弹簧偏置阀。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产生特别地允许压力测量的一种改进的引流管装置和一种耦接单元。该目的是通过分别具有权利要求1和14的特征的引流管装置和耦接单元达到的。根据本发明的用于通过抽吸从人体或者动物体去除流体的引流管装置包括耦接单元,该耦接单元带有能够以防渗漏方式互相连接的第一和第二耦接件,第一阀,该第一阀布置在第一耦接件中,以及引流管,该引流管具有朝向患者的端部,即在患者侧的端部,该端部保持在第二耦接件中。引流管具有多腔设计以及引流管道和至少一个辅助管道。该引流管道和所述辅助管道中的至少一个在所述引流管道和所述辅助管道中的所述至少一个的朝向患者并布置在第二耦接件内部的端部处互相流体流通。引流管装置还包括第二阀,该第二阀布置在第二耦接件中并打开和关闭引流管道。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引流管装置的耦接单元包括能够以防渗漏方式互相连接的第一和第二耦接件。耦接单元还具有布置在第一耦接件中的第一阀。第二耦接件具有用于紧固多腔引流管的朝向患者的端部的凹部,所述引流管具有引流管道和至少一个辅助管道, 其中凹部允许该引流管道和所述辅助管道中的至少一个之间在它们的朝向患者并布置在第二耦接件内部的端部处的流体流通。耦接单元还包括第二阀,该第二阀布置在第二耦接件中并打开和关闭引流管道。该引流管装置和该耦接单元允许引流管与其他部件的简单连接和分离,而不需要夹紧,其他部件具体为另一引流管、导管或者吸入压头。滴漏借助于阀而避免。第一阀在耦接件处于分离的状态时优选地始终关闭,并且第二阀在引流管道中没有负压时始终关闭。如果两个耦接件通过卡扣连接互相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这就确保该两个件的简单连接和分离。两个耦接件能够彼此直接连接。然而,两个耦接件还能够通过桥接件彼此间接地连接。该桥接件优选地具有第一端部件和第二端部件,其中,第一端部件能够连接在第一耦接件上并且第二端部件能够以防渗漏方式连接在第二耦接件上。第一端部件优选地设计成与第二耦接件相同,并且第二端部件优选地设计成与第一耦接件相同。然而,桥接件自身优选地不具有任何阀。多腔管的使用加强了引流管道并防止了管道打结。有利的是,使用相对于居中布置的引流管道在外周以均勻方式分布的若干个——优选地确切地说三个——辅助管道。优选地在第二耦接件中、在引流管的朝向患者的端部处存在有中空空间,中空空间允许引流管道和至少一个辅助管道之间的流通连接。该中空空间允许进行压力测量,具体为至少一个辅助管道和引流管道之间的压力差的测量。因此能够在患者附近进行压力测量,而不必在耦接件中安装传感器。第一阀优选地为实现并阻止在两个相反方向上的液流的阀。在优选实施例中,第一阀具有能够弹性变形的活塞,该活塞保持在第一耦接件中并且该活塞在第一耦接件连接到第二耦接件上或者连接到桥接件上时——如果桥接件存在的话——发生形变。然而,还能够使用其他类型的这种阀,例如弹簧偏置阀。第二阀可以是允许在一个方向上的流动的单向阀,或者第二阀能够允许在两个不同方向上的流动。第二阀优选地仅关闭引流管道,而不关闭辅助管道。第二阀优选地以这样的方式布置使得第二阀处于关闭状态时,引流管道和至少一个辅助管道之间在管的朝向患者的端部处——即朝向耦接件的端部处——没有流通连接。如果第二阀设计为鸭嘴阀,则第二阀占用相对小的空间,并且能够相对便宜地制造耦接单元。如果第二阀装配在引流管的朝向患者的端部上或者至少部分地突入到引流管的内部,则允许非常简单和便宜的结构。这样,第二阀就能够与引流管一起掺入在耦接件内。弓丨流管通常以粘合方式连接在耦接件内部或者焊接在耦接件上。第二阀优选地保持第二耦接件的抵接部和引流管朝向患者的端部之间的过盈配合。根据本发明的耦接单元具有少量的组成部分并因此被简单和便宜地制造。这还确保在使用期间相对高的功能程度。其他优选实施例在从属权利要求中描述。


以下参照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这些图仅起说明作用并且并非意在进行限制。在这些图中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引流管装置的分解视图;图2示出根据图1的、未耦接有耦接单元的引流管装置;图3示出通过根据图2的耦接单元的第一耦接件的纵向剖面图;图4示出耦接单元处于已装配状态下通过根据图1的引流管装置的纵向剖面图;图5示出通过根据图4的引流管装置并在垂直于图4的平面中的纵向剖面图;图6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带有引流单元的的引流管装置的示意图;图7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处于未耦接状态的耦接单元的示意图;图8示出根据图7的处于已装配状态的耦接单元的示意图;图9示出根据图7的处于持续负压的引流模式的耦接单元;图10示出根据图7的处于间断负压的引流模式的耦接单元;图11示出根据图7的在填充管道期间的耦接单元;图12示出根据图7的在压力测量期间的耦接单元;并且图13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带有桥接件的耦接单元。
具体实施例方式根据本发明的引流管装置在图1和2中示出。引流管装置具有带有第一阀41的第一耦接件4、引流管1、第二阀2和第二耦接件3。引流管1为多腔管,优选地由PVC制成。引流管1包括至少两个管道,即引流管道 10和辅助管道11。引流管道10优选地居中延伸并且辅助管道优选地在外周区域延伸。辅助管道11的直径优选地远小于引流管道10的直径。辅助管道11和引流管道10优选地彼此完全分离地延伸并且互相之间没有连接。
在示出的实施例中,有三个辅助管道11,这三个辅助管道11绕圆周以均勻的方式布置并分布在引流管道周围。三个辅助管道11优选地都具有相同的截面面积。然而,三个辅助管道11还能够具有不同尺寸的腔。该引流管1能够以已知的方法制造,例如通过挤压制造。此处示出的第二阀2为单向阀。然而,第二阀2还可以为能够对沿两个相反的方向的流动进行密闭和打开的阀。此处,使用的是鸭嘴阀。第二阀2优选地由硅树脂制造。第二阀2具有在外周的、径向突出的平面凸缘20 ;以及嘴部21,嘴部21当一侧有相应的外部压力时打开并在没有该压力时关闭。嘴部21朝向引流管道10。引流管1以可拆卸的方式、优选以固定的方式连接在第二耦接件3上。引流管1 的朝向患者的端部优选地焊接在该耦接件3中或者以粘合方式连接在耦接件3上。引流管 1的第二端(未示出)引到例如真空泵或者中央真空装置之类的抽吸单元。第二耦接件3和第一耦接件4优选地由塑料制成。第二耦接件3优选地由PVC或者ABS制成。第一耦接件4优选地由硬质PVC、PC或者ABS制成。第二耦接件3和第一耦接件4优选地设计为单件。第二耦接件3具有用于容置阀2和引流管1的中空圆柱形连接柱30。连接柱30 优选地具有圆形横截面。中空主体36整体地形成在该连接柱30上并优选地具有宽边弯曲外凸的近似矩形的截面。在截面的彼此相对的两个窄边所对应的窄侧面处具有压力区域, 压力区域能够用手轻微地挤压以使主体36的形状变形。布置在主体36的宽侧面中的两个窗口 34有助于该可变形性。这样,以下描述的第一耦接件4能够容易地与第二耦接件3脱开。布置在窄侧面上且向内伸到主体36中的侧肋32在主体36被挤压在一起时用作限制止挡件。主体36围成插入口 31,在插入口 31中,与主体36的侧壁间隔开的柱塞元件33伸到主体36中并形成用于连接柱30的配合件。第一耦接件4能够安装到该插入口 31中并且围绕柱塞元件33接合。可以存在肋37或者密封焊道。肋37和密封焊道布置在柱塞元件33上并且围绕所述柱塞元件33的外圆周延伸并且肋37和密封焊道以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将第一耦接件4保持于第二耦接件3上。第一耦接件4能够以一个零件或者若干个零件涉及。然而,在第一耦接件4由若干个零件组成的情况下,单个零件优选地彼此固定地连接使得单个零件在没有被破坏时不能够被拆开。这些零件优选地彼此以粘合方式连接或者焊接或者通过保持肋彼此连接,从而很难分离。第一耦接件4具有中空的圆柱形主体40,主体40具有朝着第二耦接件3的中空的圆柱形连接柱400。该连接柱400能够被推到柱塞元件33上。从该连接柱400径向突出并在主体40和连接柱400之间延伸的凸缘45在已装配状态中接合在窗口 34的后方并因而用作两个耦接件3、4之间的卡扣连接的卡扣配合元件。这在图5中可见。在图1和2中还能够看到,第一阀41布置在第一耦接件4中。在下文中详细描述该第一阀41。第一耦接件4还包括管附连件42,管附连件42用于将引流管装置附连到合适的连接元件上以进行所需的引流应用。管附连件42能够为导管、另一管、抽吸体或者另一合适的连接元件。管附连件42优选地具有朝着其自由端逐渐变细的结构以使附连较为容易。在管附连件42的外圆周上,该结构能够设置有肋、台阶44'、圣诞树构型或者其他合适的装置。 附连件42或者如在此处示出的主体40优选地具有外部螺纹以提供进一步的附连可能性。从图3会看到第一阀41是如何保持在主体40和管附连件42之间的。第一阀41 具有中空的圆柱形的第一阀体410和整体地形成在阀体410上的第二阀体413。第二阀体 413同样为圆形的圆柱体。然而,第二阀体是实心的,即填满的。第一阀体410的外圆周上优选地存在肋412和凹槽412',如在图1和3中能够看到。第二阀体413在其自由端是平的,在其自由端处,切口 415在该平面中延伸并且优选地沿直径穿过阀体的整个宽度。第一阀优选地由硅树脂制成。在管附连件42的朝着主体40的端部处,管附连件42具有支承结构421,所述支承结构421形成周向突出部420。第二阀41布置成使其第一阀体410的平端位于该突出部 420上或者抵靠于该限制止挡件420。如从图3中能够看出,第一阀41以防渗漏的方式密封第一耦接件4中的贯通通道。外周密封区域用在图3中的参考符号43表示。如在图2中示出,该已装配好的第一耦接件4现在能够以可拆卸的插入式连接而连接到第二耦接件3上并连接到与第二耦接件3相连的引流管1上。该已装配状态在图4和5中示出。这些图还示出引流管1是如何连接在第二耦接件3上的。这是要现在首先说明的。在连接柱的内部,第二耦接件3具有周向突出部301,周向突出部301用作引流管 1的平端的抵接部。肩部具有窄的构型使得不光引流管道10还有辅助管道11都通向该共同的中空空间5。引流管1在该位置中优选地焊接在连接柱上或者以粘合方式连接在连接柱上。第二阀2装配成其嘴部21进入到引流管道10中使得第二阀朝着引流管道10打开。第二阀2布置成使其凸缘20位于引流管1的平端上。这时,第二阀2不会覆盖辅助管道11的孔。在第二阀2的对面,凸缘20支承在第二耦接件3的冠、开槽环或者栅38上,使得凸缘20以过盈配合方式保持在引流管1和该栅38之间。栅38定位在中空空间5中,在中空空间5中,栅38不会阻碍辅助管道11与引流管道10之间的流体流通。从图4和5会看到,柱塞元件33插入到连接柱400的凹部中。在耦接单元的已装配状态中,柱塞元件33在第一耦接件4的突出部420的方向上推压。这样,第一阀41、尤其是第一阀体410被挤压且变形。密封区域43是自由的,并且由于切口 415,在第一耦接件4 的自由端与第二耦接件3或者引流管1的自由端之间产生连续通道。能够在图5中很好地看到该通道。因而第一阀41充当这样的阀,只要两个耦接件3、4互相连接,该阀就在两个相反的方向上打开和关闭。一去除第二耦接件3,弹性构造的第二阀41恢复其原来的形状并且封闭密封区域43。因此,第一耦接件4仅在耦接单元的已装配状态中打开。还可以使用另一种自动关闭阀,而不是能够弹性变形的第一阀41,另一种自动关闭阀例如为弹簧加载式阀。弹簧加载式阀在图6至12中示意地示出。当引流管道10中没有负压时,第二阀2总是关闭。通过施加压力于侧向压力区域35,释放两个耦接件3、4之间的耦接直到第一耦接件4的凸缘45在第二耦接件3的主体36的外面。这样,卡扣机制形成为易于操作但却可靠和防渗漏。图6示出在引流应用中的引流管装置。P表示患者。引流管1——更具确切地说是引流管道10——连接在引流单元6上并通到引流容器61中。管道从引流容器61通向真空泵60的泵组件603。辅助管道11也通到引流单元中,在引流单元中,辅助管道11通到真空泵60中。布置在抽吸泵中的单向阀604在其处于打开位置时允许充气操作。就是说,能够通过辅助管道11将空气供应到中空空间5,并且引流管道10能够充满空气。抽吸泵60中或者在抽吸泵和引流管1之间的区域中至少有一个压力传感器,以测定在中空空间5中的压力。此处有两个压力传感器601、602,从而引流管道10和辅助管道 11之间的压力差能够被测量。已知的和市场上有售的传感器能够被用作压力传感器。因此,辅助管道11 一方面用于测量中空空间中的压力或者相对于引流管道10的压力差,并且另一方面用于排空和充满引流管道10。在图6中,粗线表示在单个通道和管道中的连通连接。在引流管道10内,该粗线末端终止于一点。这意在说明第二阀2是关闭的并且因此该引流管道10在此末端是关闭的。上述情况同样适用于在第一耦接件4中的通道。此处,第一阀41是关闭的,使得此处也没有存在的连续通道。同样的情况在图7中再次示出。在图8中,耦接件3、4互相连接,并且第一阀41打开通道。然而第二阀2仍然是关闭的。在图9中,粗箭头表示通过抽吸所排除的体液的流动。这是持续使用负压的引流模式。现在不仅第一阀41打开了,而且第二阀2也打开了,并且通道不断地延伸通过耦接单元而从患者到分泌物收集容器61。图10示出间断使用真空或者负压的操作模式。例如,顺序能够包括大约6分钟的抽吸阶段和在大气压下大约3分钟的中断间隔。在中断间隔期间,不仅空气通过辅助管道 11被排空,而且优选地引流管道10因此被充满。第二阀2是打开的。图11示出持续施加负压时的充满操作。第二阀2是打开的,并且在患者那边就是说在第一耦接件4的自由端处的真空度减小,如在图10中的操作。图12示出压力测量。这在根据图9至11的所有图的操作中是可行的。图13示出第一和第二耦接件3、4彼此没有直接连接的实施例。以在上文描述的同样的方式设计此处的两个耦接件3、4。也就是说,第一和第二耦接件3、4还能够直接插入彼此。在图8中,桥接件8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第一端能够连接在第一耦接件4上并且第二端能够连接在第二耦接件3上。为此,第一端具有主体82,主体82优选地设计成与第二耦接件3的以上描述的主体36—致。主体82设计成至少具有相同的功能。柱塞元件83仍然整体地形成在主体36上并优选地设计成与以上描述的第二耦接件3的柱塞元件 33相同。第二端形成第一耦接件4的相应部分的精确配合或者至少功能配合。第二端具有与第一耦接件4的连接柱400相对应的连接柱80。在桥接件8的这些两端之间的中间区域81能够具有任何所需的构型。根据本发明的引流管装置和根据本发明的耦接单元具有简单构型但实现许多功能。特别地,引流管装置和耦接单元在连接被断开时避免滴漏,并且引流管装置和耦接单元允许测量患者附近的压力。
0085]附图标记列表0086]1 引流管0087]10引流管道0088]11辅助管道0089]2 第二阀0090]20凸缘0091]21嘴部0092]3 第二耦接件0093]30连接柱0094]301突出部0095]31插入口0096]32侧肋0097]33柱塞元件0098]34窗口0099]35压力区域0100]36主体0101]37肋0102]38栅(冠、开槽环)0103]4 第一耦接件0104]40主体0105]400连接柱0106]401附连柱0107]41第一阀0108]410第一阀体0109]412肋0110]412‘凹槽0111]413第二阀体0112]415切口0113]42管附连件0114]420突出部0115]421支承结构0116]43密封区域0117]44外螺纹0118]44'台阶0119]45凸缘0120]5 空间0121]6:引流单元
10
60 真空泵
601 第一压力传感器
602 第二压力传感器
603 泵组件
604 单向阀
61 分泌物收集容器
8 桥接件
80 连接柱
81 中间部分
82 主体
83 柱塞元件
P 患者
权利要求
1.用于通过抽吸而从人体或者动物体去除流体的引流管装置,包括耦接单元,所述耦接单元具有能够以防渗漏方式彼此连接的第一耦接件和第二耦接件 (3,4);第一阀(41),所述第一阀Gl)布置在所述第一耦接件中;和引流管(1),所述引流管(1)具有朝向所述患者的端部,所述端部保持在所述第二耦接件(3)中,其中,所述引流管(1)具有多腔设计,并具有引流管道(10)和至少一个辅助管道(11),其中,所述引流管道(10)和所述辅助管道(11)中的至少一个在所述引流管道(10)和所述辅助管道(11)中的所述至少一个的、朝向所述患者并布置在所述第二耦接件(3)中的端部处彼此流体流通,并且其中,所述引流管装置还包括第二阀O),所述第二阀( 布置在所述第二耦接件(3) 中并且所述第二阀(2)打开和关闭所述引流管道(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流管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阀Gl)允许和阻止沿两个相反方向的液流。
3.根据权利要求1和2中的一项所述的引流管单元,其中,中空空间(5)存在于所述第二耦接件C3)中、所述引流管(1)的朝向所述患者的端部处,所述中空空间( 造成所述引流管道(10)和所述至少一个辅助管道(11)之间连通连接并允许测量压力,特别地,允许测量所述至少一个辅助管道(11)与所述引流管道(10)之间的压力差。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一项所述的引流管单元,其中,所述第二阀( 安装到所述引流管(1)的朝向所述患者的端部上。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一项所述的引流管单元,其中,所述第二阀( 安装到所述引流管道(10)中。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一项所述的引流管装置,其中,所述第二阀O)以过盈配合方式保持在所述第二耦接件(3)的抵接部(38)和所述引流管(1)的朝向所述患者的端部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一项所述的引流管装置,其中,所述第二阀( 是单向阀, 优选为鸭嘴阀。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的一项所述的引流管装置,其中,两个耦接件(3、4)能够以可拆卸的方式彼此连接,优选地通过卡扣连接而彼此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的一项所述的引流管装置,其中,存在具有第一端部件和第二端部件的桥接件,其中,所述第一端部件能够以防渗漏方式连接到所述第一耦接件并且所述第二端部件能够以防渗漏方式连接到所述第二耦接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的一项所述的引流管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阀具有可变形活塞G10),所述活塞(410)保持在所述第一耦接件中,并且所述活塞(410)在所述第一耦接件(4)连接到所述第二耦接件C3)时发生变形,或者在存在桥接件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耦接件(4)连接到所述桥接件时发生变形。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的一项所述的引流管装置,其中,所述耦接单元(3、4)设计成没有传感器。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所述的引流管装置,其中,所述引流管道(10)居中布置在所述引流管(1)中,并且所述至少一个辅助管道(11)在外周延伸。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引流管装置,其中,存在至少三个辅助管道(11),优选地正好是三个辅助管道(11),并且所述辅助管道(11)绕所述引流管(1)的圆周以均勻的方式分布在外周。
14.用于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的一项所述的引流管装置中的耦接单元,包括 第一耦接件和第二耦接件(3、4),所述第一耦接件和第二耦接件(3、4)能够以防渗漏的方式彼此连接;和第一阀(41),所述第一阀Gl)布置在所述第一耦接件中,并且其中,所述第二耦接件C3)具有凹部,所述凹部用于紧固多腔引流管(1)的朝向所述患者的端部,所述引流管(1)具有引流管道(10)和至少一个辅助管道(11),其中,所述凹部允许所述引流管道(10)和所述辅助管道(11)中的至少一个之间在所述引流管道(10)和所述辅助管道(11)中的所述至少一个的朝向所述患者并布置在所述第二耦接件(3)中的端部处流体流通,并且其中,所述耦接单元还包括第二阀O),所述第二阀( 布置在所述第二耦接件(3)中并打开和关闭所述引流管道(10)。
全文摘要
一种用于从人体或者动物体抽吸流体的引流管装置,包括带有第一和第二耦接件(3、4)的耦接单元,第一和第二耦接件(3、4)以流体密封方式彼此连接布置在第一耦接件(4)中的第一阀(41);以及引流管(1),引流管(1)具有位于患者侧并保持在第二耦接件(3)中的端部。引流管(1)具有多腔设计并且包括引流管道(10)和至少一个辅助管道(11)。该引流管道(10)和所述辅助管道(11)中的至少一个在它们的位于患者侧并布置在第二耦接件(3)内部的端部处彼此流体流通。引流管装置还包括第二阀(2),第二阀(2)布置在第二耦接件(3)中并打开和关闭引流管道(10)。根据本发明的引流管装置和耦接单元具有简单结构但允许多种功能,详细地,引流管装置和耦接单元在连接已经断开时避免持续滴漏,并且引流管装置和耦接单元允许在患者附近测量压力。
文档编号A61M1/00GK102421465SQ201080020376
公开日2012年4月18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4日 优先权日2009年5月8日
发明者丹尼尔·扎内蒂, 亚德里恩·霍夫曼, 伊格纳茨·亨岑 申请人:美德乐控股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