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镇咳祛痰的复方化学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8054阅读:5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镇咳祛痰的复方化学药物的制作方法
一种镇咳祛痰的复方化学药物发明领域
本发明属化学药品领域,涉及一种镇咳祛痰的复方化学药物,尤其涉及以二甲啡烷和羧甲司坦为有效成份的复方化学药物。
背景技术
由于人口密集、吸烟人群较多及环境污染等因素,近年来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均居高不下,据美国统计学年鉴的数据,在所有的死因归类中,与呼吸道相关疾病 (不包括肿瘤)的死因排位从1970年的第10位上升到1991年的第4位(慢性阻塞性肺病) 及第8位(肺炎、流感及其上呼吸道感染),而我国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在任何年龄组均占多种疾病之首。这一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因此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药物(简称呼吸药)的开发也成为药物研究的重要研发领域。
咳嗽、咯痰是临床上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的症状,过于频繁的剧咳,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影响休息和睡眠,增加体力消耗,甚至促进病症的发展,产生其他并发症,如肺炎、慢性咽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脓肿与空洞型肺结核等。此时除针对呼吸系统疾病对症下药治疗外,还需适当应用镇咳祛痰药,以缓解咳嗽。应用镇咳药只是缓解症状,根本的是要针对咳嗽的病因治疗。
大多数的咳嗽是由炎症介质如气管炎、哮喘、肺炎和肺肿瘤等病症时过量释放的介质所引起;故还需针对病情使用祛痰药。
目前常用的镇咳祛痰药多是以中枢性镇咳药可待因或氢溴酸右美沙芬与祛痰药愈创木酚甘油醚为有效成份的复方化学药物。右美沙芬作用与可待因相似或较强,2005年 6月,美国FDA发布公告指出,右美沙芬不当使用可能造成死亡或者其他负面作用,比如大脑损伤、失去意识和心律不齐等。
磷酸二甲啡烷为一种手性非成瘾性中枢镇咳嗽药,上市三十多年未见任何严重不良反应的报道,疗效确切,安全可靠。由于二甲啡烷具有选择性好、镇咳作用强,对中枢系统几乎没有影响,无嗜睡、呼吸抑制、依赖性等副作用,对心血管和呼吸系统不产生任何明显作用等优点,故我们在本发明中选用二甲啡烷为复方制剂中的镇咳药。羧甲司坦是痰液稀释药,口服后使气管、支气管内腺体分泌增加,痰液变稀,从而使痰液易于咳出。故将二甲啡烷与羧甲司坦作为复方制剂的有效成分组合在一起,对呼吸系统感染的患者来说,既起到镇咳祛痰的效果,同时不良反应更少,安全性更高,故本发明将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福音,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镇咳祛痰的复方化学药物。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方式实现的本发明复方化学药物的有效药用成份为镇咳药二甲啡烷和祛痰药羧甲司坦。两者按以下重量比配制而成二甲啡烷5 15份和羧甲司坦200 300份。
较优选的,所述的有效成份二甲啡烷和羧甲司坦还可按以下重量比配制而成 二甲啡烷I 20份和羧甲司坦150 350份。
较优选的,所述的有效成份二甲啡烷和羧甲司坦还可按以下重量比配制而成■ 二甲啡烷8 12份和羧甲司坦230 280份。
所述的有效成份二甲啡烷和羧甲司坦按以下重量比配制最佳二甲啡烷10份和羧甲司坦250份。
本发明所述的复方化学药物是将按一定的重量配比的有效药用成份二甲啡烷与羧甲司坦通过适宜的药物制剂的制备手段与药物可接受的任何辅料制成的速释、缓释或普通的药物制剂。
本发明所述的有效成份与药物可接受的任何辅料制成的药物制剂可以是任何一种药剂学上所述的口服制剂。
所述的口服制剂可以是片剂、胶囊剂或口服液等。
本发明片剂是按如下重量配比制备而成称取二甲啡烷10g、羧甲司坦250g,适量的羧甲基淀粉钠、十二烷基硫酸钠、硬脂酸镁和聚维酮K30。将已称定的聚维酮K30配制成 10%的溶液,其他已称定的原辅料分别粉碎、过筛,然后先将十二烷基硫酸钠与羧甲基淀粉钠混合均匀,再加入二甲啡烷与羧甲司坦混合均匀后,用10%的聚维酮K30溶液制成适宜软材,制粒,再加入羧甲基淀粉钠、硬脂酸镁混匀,压片,即得本发明片剂1000片。
本发明所述的镇咳祛痰复方药物,口服日剂量为二甲啡烷15 200mg和羧甲司坦 150 800mg, — 日 1 3 次。
为了验证本发明复方化学药物的安全有效性,本发明人在湖南省二十三冶附属医院进行了相关的药效学研究试验,具体内容如下一、试验用药物1、本发明药物组共三组,分别为本发明药物片剂A (每片含有二甲啡烷5mg、羧甲司坦 300mg)、本发明药物片剂B (每片含有二甲啡烷10mg、羧甲司坦250mg)、本发明药物片剂C (每片含有二甲啡烷20mg、羧甲司坦150mg),对照药物市售的愈美片。
二、试验方法1、病例标准具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社区获得性肺炎以及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引起的咳嗽症状的门诊或住院患者4组。
2、用药方法对患者进行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平行对照的临床试验研究。将400位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治疗组和一组安慰组,每组100位。按双盲双模拟阳性药平行对照的方法用药,三组治疗组分别服用本发明药物A、B和C,另一安慰组服用对照药物愈美片。各组均为每天口服3次,每次2片(包括模拟片),疗程均为6天。
3、合并用药视病情可合并使用抗菌素及退热药,但不应加用其他止咳、镇静、抗过敏药物。
4、观察指标一般项目如血压、脉率、体温、呼吸等;咳嗽症状;胸透;血尿常规;肝肾功能;不良反应记录;心电图。
注对治疗中出现异常的各项指标,应在疗程结束后7天内,再进行复查。如果持续异常,随访至正常为止。
5、疗效评价A、咳嗽程度评分标准0分无咳嗽I分(轻度)间断咳嗽,不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2 分(中度)介于轻度及重度咳嗽之间。3分(重度)昼夜咳嗽频繁,影响工作和睡眠。
B、疗效判断标准临床控制症状完全消失;显效咳嗽症状由3分转变为I分;好转咳嗽症状由3分转变为2分或由2分转变为I分;无效咳嗽症状无好转或加重。
6、试验结果疗效对比表
权利要求
1.一种镇咳祛痰的复方化学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由以二甲啡烷和羧甲司坦为有效成份与药物可接受的辅料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镇咳祛痰的化学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效成份二甲啡烷和羧甲司坦按以下重量比配制而成二甲啡烷I 20份和羧甲司坦150 35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镇咳祛痰的复方化学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效成份二甲啡烷和羧甲司坦按以下重量比配制而成二甲啡烷5 15份和羧甲司坦200 300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镇咳祛痰的复方化学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效成份二甲啡烷和羧甲司坦按以下重量比配制而成二甲啡烷8 12份和羧甲司坦230 280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镇咳祛痰的复方化学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效成份二甲啡烷和羧甲司坦按以下重量比配制而成二甲啡烷10份和羧甲司坦250份。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镇咳祛痰的复方化学药物,是由所述的有效成份与药物可接受的任何辅料制成的速释、缓释或普通药物制剂。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镇咳祛痰的复方化学药物,所述的药物制剂是口服制剂。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镇咳祛痰的复方化学药物,所述的口服制剂是片剂、胶囊剂、口服液。
9.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镇咳祛痰的复方化学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片剂由重量比为二甲啡烷10份和羧甲司坦250份的有效成分与相应的辅料组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片剂,其特征在于由下列组份制备而成称取二甲啡烷10g、 羧甲司坦250g,适量的羧甲基淀粉钠、十二烷基硫酸钠、硬脂酸镁和聚维酮K30;将已称定的聚维酮K30配制成10%的溶液,其他已称定的原辅料分别粉碎、过筛,然后先将十二烷基硫酸钠与羧甲基淀粉钠混合均匀,再加入二甲啡烷与羧甲司坦混合均匀后,用10%的聚维酮K30溶液制成适宜软材,制粒,再加入羧甲基淀粉钠、硬脂酸镁混匀,压片,即得本发明片剂1000片。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镇咳祛痰的复方化学药物,尤其涉及由以二甲啡烷和羧甲司坦为有效成份与药物可接受的辅料组成的药物及其制备工艺。本发明所采用的二甲啡烷为非麻醉性中枢镇咳药,与目前市场上常用的中枢性镇咳药相比而言,镇咳效果相当但不良反应更低。本发明组合物相对于市售的复方镇咳祛痰药具有更好的疗效且不良反应率低的优势,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文档编号A61P11/10GK103006656SQ20111028676
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6日
发明者朱志宏, 卜振军, 杨静 申请人:湖南九典制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