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酚类化合物(药物)缓释方法

文档序号:871596阅读:10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酚类化合物(药物)缓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酚类化合物,特别是多酚类药物的缓释技术,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多酚类化合物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研究表明它们具有防止衰老的作用,并能预防许多常见疾病。作为抗氧化剂,它们能有效地保护细胞和人体中重要的化学分子,如DNA、蛋白质、酶等免受自由基的破坏,同时防止活性原子对人体组织的损坏。多酚还能阻碍一些肿瘤生长所需酶的作用,使一些促进肿瘤生长的物质失活,因此具有抗肿瘤的功效。以茶多酚为代表的多酚类药物的药理作用包括:(I)强烈的消除有害自由基的作用;(2)抗衰老作用:(3)抗辐射作用;(4)对癌细胞的抑制作用;(5)抗菌、杀菌作用;(6)对艾滋病病毒的抑制作用,等。层层组装方法是一种制备高分子薄膜的组装方法。如果两种高分子之间具有可以相互作用的基团,当基片在这两种高分子溶液中交替浸泡的时候,就可以将这两种高分子组装到基片上。两种高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为静电力、氢键、共价键、疏水相互作用、电荷转移相互作用等等。层层组装膜已被用于药物控释。一种方法是用层层组装方法制备微胶囊,并将药物包埋在微胶囊的囊芯中。药物通过构成囊壁的层层组装膜扩散而被释放。通过调节层层组装膜的可渗透性能可控制药物释放速度。这里层层组装膜主要起到扩散屏障的作用。第二种方法是将药物通过吸附附载到层层组装膜中,药物通过扩散而释放。第三种方法是药物与可降解高分子组装成层层组装膜,通过可降解高分子的降解,达到释放药物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新的层层组装药物`释放技术。本发明利用多酚类化合物(药物)分子作为氢键给体与聚N-乙烯基吡喏烷酮等氢键受体进行基于氢键的层层组装,直接将药物组装(附载)到层层组装膜中。由于氢键的可逆性,这样的组装膜在水中将会逐渐解离,从而释放出药物。(图1)本发明中的多酚类化合物为具有多个苯酚基团的任意化合物,特别是具有药理作用的多酚类药物,以及具有保健作用的天然多酚化合物,如茶多酚等。本发明中作为氢键受体的高分子包括聚N-乙烯基吡咯烷酮、聚环氧乙烷、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共聚物、聚乙二醇等合成高分子,以及羟丙基纤维素等天然高分子。


图1、多酚类化合物或药物作为氢键给体的层层组装膜在水溶液中的解离。随着膜的解离,多酚类化合物或药物被释放。图2、不同层数的聚N-乙烯基吡喏烷酮/单宁酸层层自组装膜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图3、单宁酸在不同pH值的0.050M磷酸缓冲溶液中的释放动力学。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下列实施例。实施例1洁净基片(石英、玻璃或抛光硅片)在0.lwt%聚N-乙烯基吡喏烷酮溶液中浸泡10分钟,水洗4分钟,然后在0.lwt%单宁酸溶液中浸泡10分钟,再水洗4分钟。重复这一交替组装过程即得到聚N-乙烯基吡喏烷酮/单宁酸层层自组装膜。用紫外光谱仪测定上述自组装膜的紫外-可见光谱,如图2所示。组装膜在278nm处的吸收随组装层数的增加而增加。将上述自组装膜浸泡在不同pH值的(λ 050M磷酸缓冲溶液中。单宁酸的释放动力学如图3所示。实施例2洁净基片(石英、玻璃或抛光硅片)在0.1被%聚N-乙烯基吡喏烷酮溶液中浸泡10分钟,水洗4分钟,然后在0.lwt%儿茶素溶液中浸泡10分钟,再水洗4分钟。重复这一交替组装过程即得到聚N-乙烯基吡喏烷酮/儿茶素层层自组装膜。用紫外光谱仪测定上述自组装膜的紫外-可见光谱,组装膜的紫外吸收随组装层数的增加而增加。将上述自组装膜浸泡在不同PH值的0.050M磷酸缓冲溶液中,儿茶素的释放动力学与实施例1类似 。实施例3洁净基片(石英、玻璃或抛光硅片)在0.lwt%聚N-乙烯基吡喏烷酮溶液中浸泡10分钟,水洗4分钟,然后在0.lwt%花青素溶液中浸泡10分钟,再水洗4分钟。重复这一交替组装过程即得到聚N-乙烯基吡喏烷酮/花青素层层自组装膜。用紫外光谱仪测定上述自组装膜的紫外-可见光谱,组装膜的紫外吸收随组装层数的增加而增加。将上述自组装膜浸泡在不同PH值的0.050M磷酸缓冲溶液中,花青素的释放动力学与实施例1类似。
权利要求
1.一种多酚类化合物,特别是多酚类药物的缓释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多酚类化合物作为氢键给体与氢键受体进行层层组装,利用氢键可逆性进行药物释放。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酚类化学物,包括任意的含多个苯酚基团的化合物。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键受体,包括聚N-乙烯基吡咯烷酮、聚环氧乙烷、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共聚物、 聚乙二醇等合成高分子,以及羟丙基纤维素等天然高分子。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的层层组装药物释放技术。利用多酚类化合物(药物)分子作为氢键给体与聚N-乙烯基吡喏烷酮等氢键受体进行基于氢键的层层组装,直接将药物组装(附载)到层层组装膜中。由于氢键的可逆性,组装膜在水中逐渐解离,从而释放出药物。
文档编号A61P39/06GK103169983SQ20111044087
公开日2013年6月26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6日
发明者张拥军, 周琳, 关英 申请人:南开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