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牙手术钻的导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02405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置牙手术钻的导引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置牙手术钻的导引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以切开和翻起粘骨膜为主要特征的二段式种植模式仍然是国内外种植牙手术的主流方法。这种种植牙方法要作牙槽粘骨膜切开,术中创伤大,出血多,且视野模糊,手术时间长,术后反应大,还可能会引起牙槽骨板的吸收和牙龈萎缩。近年来,随着多种种植系统的界面处理工艺的改进,以及现代医学影像导航下微创手术技术的发展,使得不切开牙槽嵴粘骨膜的微创式牙种植成为种植牙手术未来发展的方向
层扫描技术,提供了传统X光片无法提供的丰富的组织信息。医师不再需要切开牙龈,就可以一目了然地对牙床骨深度、厚度、及角度,甚至神经、血管、鼻窦所在的位置和方位进行检视。此外,还可采用计算机仿真与模拟的手段建构植牙区的3D立体结构,从而在不翻开牙肉的情况下即可精确地进行手术。植牙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技术就在于定位钻头,以确保生理结构不受损坏以及基体牢固。近年来,计算机和成像设备已经使得植牙系统的定位更加精确,得到病人口腔数位模型,并对此进行植牙规划。但是该设备非常昂贵,个性化的导引导板的制作也需较大成本。因此,有必要开发出一种设备来实现植牙定位以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调节负压大小的置牙手术钻的导引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置牙手术钻的导引装置,其包括基座,包括连成一体的长方形下框和正方形上框,在正方形上框的相邻两边分别
设有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第一平移体,包括正方形框体和连接在框体一端的第一平移手柄,正方形框体嵌装在基座的正方形上框内,第一平移手柄从正方形上框的第一插槽向外伸出;第二平移体,包括圆形框体和连接在框体一端的第二平移手柄,圆形框体设置在基座的正方形上框内并与第一平移体的正方形框体活动嵌套相连,第二平移手柄从正方形上框的第二插槽向外伸出;第一旋转体,包括空心圆柱形管体和连接在管体上的两个第一旋转手柄,空心圆柱形管体嵌装在第二平移体的圆形框体内并向第二平移体的两端伸出,两个第一旋转手柄位于基座的下方;第二旋转体,包括圆筒形管体和连接在管体上的两个第二旋转手柄,圆筒形管体活动嵌套在第一旋转体的空心圆柱形管体内并向空心圆柱形管体的上方伸出,两个第二旋转手柄分别从第一旋转体的空心圆柱形管体的管壁穿出。所述的基座的正方形上框在对应于第一插槽的另一边设有一条横槽,所述的第一平移体的正方形框体可插入该横槽内。所述的第二平移体的圆形框体的外壁对称设有两条滑槽,所述的第一平移体的正方形框体的两侧边分别与上述两条滑槽活动滑套相连。所述的第二平移体的圆形框体的内壁设有环形滑槽,所述的第一旋转体的空心圆柱形管体的外壁对应设有环形凸条,第一旋转体通过其环形凸条与 第二平移体的环形滑槽活动滑套相连,实现第一旋转体与第二平移体之间的相对旋转。所述的第一旋转体的空心圆柱形管体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径向贯通的槽孔,使空心圆柱形管体的上下两端分别形成两个对称的扇形连接块,所述的第二旋转体的两个第二旋转手柄分别连接在上端的两个对称的扇形连接块上,所述的第一旋转体的两个第一旋转手柄分别连接在下端的两个对称的扇形连接块上。所述的第一平移体的第一平移手柄、第二平移体的第二平移手柄和第二旋转体的两个第二旋转手柄的端部分别设有用于套入螺栓进行紧固定位的螺纹段。本实用新型置牙手术钻的导引装置用于不翻瓣植牙手术中定位钻头。可快速、准确地调节位置和角度,消毒后可多次使用。

图I为本实用新型置牙手术钻的导引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基座的结构不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平移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二平移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旋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二旋转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参见图1,配合参见图2、图3、图4、图5、图6,本实用新型的置牙手术钻的导引装置,包括基座I、第一平移体2、第二平移体3、第一旋转体4和第二旋转体5。配合参见图2,本实用新型中的基座I包括连成一体的长方形下框11和正方形上框12,在正方形上框的相邻两边分别设有第一插槽13和第二插槽14,在对应于第一插槽13的另一边设有一条横槽15。配合参见图3,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平移体2包括正方形框体21和连接在框体一端的第一平移手柄22,正方形框体21嵌装在基座的正方形上框12内并可插入基座I的横槽15内,第一平移手柄22从正方形上框的第一插槽13向外伸出。配合参见图4,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二平移体3包括圆形框体31和连接在框体一端的第二平移手柄32,圆形框体31设置在基座的正方形上框12内并与第一平移体的正方形框体21活动嵌套相连,第二平移手柄32从正方形上框12的第二插槽14向外伸出,在圆形框体31的外壁对称设有两条滑槽33,第一平移体2的正方形框体21的两侧边分别与上述两条滑槽33活动滑套相连。配合参见图5,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旋转体4包括空心圆柱形管体41和连接在管体上的两个第一旋转手柄42,空心圆柱形管体41嵌装在第二平移体3的圆形框体31内并向第二平移体的两端伸出,两个第一旋转手柄42位于基座I的下方,在第二平移体3的圆 形框体的内壁设有环形滑槽34,在第一旋转体的空心圆柱形管体41的外壁对应设有环形凸条43,第一旋转体4通过其环形凸条43与第二平移体3的环形滑槽34活动滑套相连,实现第一旋转体4与第二平移体3之间的相对旋转。在空心圆柱形管体41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径向贯通的槽孔,使空心圆柱形管体的上下两端分别形成两个对称的扇形连接块44、45,第二旋转体5的两个第二旋转手柄52分别连接在上端的两个对称的扇形连接块44上,第一旋转体4的两个第一旋转手柄42分别连接在下端的两个对称的扇形连接块45上。配合参见图6,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二旋转体5包括圆筒形管体51和连接在管体上的两个第二旋转手柄52,圆筒形管体51活动嵌套在第一旋转体4的空心圆柱形管体41内并向空心圆柱形管体的上方伸出,两个第二旋转手柄52分别从第一旋转体4的空心圆柱形管体的管壁穿出。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平移体的第一平移手柄22、第二平移体的第二平移手柄32和第二旋转体的两个第二旋转手柄52的端部分别设有用于套入螺栓进行紧固定位的螺纹段(未明确图示)。本实用新型的置牙手术钻的导引装置的使用方法和工作原理如下第一步医师根据病患口腔特征,将导引装置置入病人口腔。用医用凝固材料将导引装置的基座与周围的牙齿结果粘合在一起。第二步对病人进行CT扫描,从而得出病患口腔数位信息以及导引装置相对位置。医师对此进行植牙规划,确定导引装置所需进行调整的四个参数。分别为第一平移体所需调整的位移量,第二平移体所需调整的位移量,第一旋转体所需调整的角度以及第二旋转体所需调整的角度。第三步利用导引装置进行调整,得到最佳植牙角度和位置,调整好后将第一平移体的第一平移手柄、第二平移体的第二平移手柄和第二旋转体的两个第二旋转手柄用螺栓进行紧固定位。第四步根据定位,医生开始对病患植牙合适植牙区域进行钻孔。
权利要求1.一种置牙手术钻的导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包括连成一体的长方形下框和正方形上框,在正方形上框的相邻两边分别设有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 第一平移体,包括正方形框体和连接在框体一端的第一平移手柄,正方形框体嵌装在基座的正方形上框内,第一平移手柄从正方形上框的第一插槽向外伸出; 第二平移体,包括圆形框体和连接在框体一端的第二平移手柄,圆形框体设置在基座的正方形上框内并与第一平移体的正方形框体活动嵌套相连,第二平移手柄从正方形上框的第二插槽向外伸出; 第一旋转体,包括空心圆柱形管体和连接在管体上的两个第一旋转手柄,空心圆柱形管体嵌装在第二平移体的圆形框体内并向第二平移体的两端伸出,两个第一旋转手柄位于基座的下方; 第二旋转体,包括圆筒形管体和连接在管体上的两个第二旋转手柄,圆筒形管体活动嵌套在第一旋转体的空心圆柱形管体内并向空心圆柱形管体的上方伸出,两个第二旋转手柄分别从第一旋转体的空心圆柱形管体的管壁穿出。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置牙手术钻的导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座的正方形上框在对应于第一插槽的另一边设有一条横槽,所述的第一平移体的正方形框体可插入该横槽内。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置牙手术钻的导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平移体的圆形框体的外壁对称设有两条滑槽,所述的第一平移体的正方形框体的两侧边分别与上述两条滑槽活动滑套相连。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置牙手术钻的导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平移体的圆形框体的内壁设有环形滑槽,所述的第一旋转体的空心圆柱形管体的外壁对应设有环形凸条,第一旋转体通过其环形凸条与第二平移体的环形滑槽活动滑套相连,实现第一旋转体与第二平移体之间的相对旋转。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置牙手术钻的导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旋转体的空心圆柱形管体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径向贯通的槽孔,使空心圆柱形管体的上下两端分别形成两个对称的扇形连接块,所述的第二旋转体的两个第二旋转手柄分别连接在上端的两个对称的扇形连接块上,所述的第一旋转体的两个第一旋转手柄分别连接在下端的两个对称的扇形连接块上。
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置牙手术钻的导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平移体的第一平移手柄、第二平移体的第二平移手柄和第二旋转体的两个第二旋转手柄的端部分别设有用于套入螺栓进行紧固定位的螺纹段。
专利摘要一种置牙手术钻的导引装置,包括基座、第一平移体、第二平移体、第一旋转体和第二旋转体。第一平移体安装在基座上并可作左右向平移,第二平移体与第一平移体滑套相连并可作前后向平移,第一旋转体与第二平移体滑套相连并可沿第二平移体转动,第二旋转体与第一旋转体滑套相连并可沿第一旋转体转动。本实用新型用于不翻瓣植牙手术中定位钻头。可快速、准确地调节位置和角度,消毒后可多次使用。
文档编号A61C8/02GK202426679SQ20112053364
公开日2012年9月12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1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19日
发明者宋成利, 李建祥, 王鹏程, 蔡慧峰, 闫士举 申请人:上海理工大学, 苏州艾迪尔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