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枸橼酸钾缓释微丸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49323阅读:5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枸橼酸钾缓释微丸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制剂领域,涉及一种枸橼酸钾缓释微丸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微丸一般是指直径在0. 5-1. 5mm之间的球形或类球形制剂。微丸作为多单元型给药系统,与传统的单一剂量给药系统如普通片剂相比,微丸特别是缓释微丸具有如下优点①进入体内后迅速分布于整个胃肠道,由于剂量均勻分散于单个微丸内,药物与胃肠道的接触面积大大增加,从而提高了生物利用度并降低某些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性; ②普通片剂的胃排空时间一般在120-640min,而微丸则为120-180min,因此该系统的药物吸收受食物和个体差异的影响较小,吸收动力学重现性较好;③由于吸收动力学为许多小单元释药行为的总和,单个微丸的缺陷或破损不会影响整个制剂的释放情况,可降低突释的风险,具有较高的安全性;④可将不同释药特征的微丸组合成多单元系统以达到理想的释药速率,获得预期血浓以达到疗效(《现代药剂学》,1998;中国医药科技出版
Multiparticulate Drug Delivery Systems for Controlled Release[J]. Tropical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Research,2008,7(3) ;Multiparticulate formulation approach to colon specific drug delivery :current perspectives[J]. J Pharm Pharm ki,2006. 9(3))。近几十年来,虽然微丸的制备方法有很多,如包衣锅制丸法、沸腾床或流化床制丸法、离心制丸法、熔融制丸法、振动喷雾制丸法、液中成球法等等,但是,挤出滚圆法由于其独特的优点已成为微丸制备的主要加工技术(中国医药工业杂志,1998,四(8), Multiparticulate Drug Delivery Systems for Controlled Release[J]. Tropical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Research,2008,7 (3) ;Multiparticulate formulation approach to colon specific drug delivery current perspectives[J]. J Pharm Pharm ki,2006. 9(3))。微丸的制备与普通片剂的湿法制粒法虽有诸多相似的方面,如配方主要有活性成分、赋形齐U、润湿剂组成,工艺主要有混合、制软材,“紧握成团,轻压即散”的软材很容易压制成片,但是,同样状况下,由于挤出过程困难、无法滚动成形等原因使微丸制备失败,所以,适合于制备微丸活性成分必须具备挤出滚圆的特性或添加大量具备挤出滚圆的特性的赋形剂才能实现(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1,1 (28))。枸橼酸钾,又名柠檬酸钾、柠檬酸三钾。分子式K3C6H507 ·Η20,分子量324. 4,结
构式。
权利要求
1.一种枸橼酸钾缓释微丸,其特征在于该微丸由含药丸芯包覆缓释衣材制成,其中含药丸芯的配方含有下列的原料枸橼酸钾75-100重量份,赋形剂0-25重量份,二者之和为100重量份,或者二者的份数同比放大或缩小,表面活性剂为枸橼酸钾与赋形剂重量之和的0. 1-8%,优选为2-6% ;润湿剂为枸橼酸钾与赋形剂重量之和的0. 1-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释微丸,其特征在于其含药丸芯粒径分布为0.4 0. 8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释微丸,其特征在于其含药丸芯长径比为1.2 1至 1 I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释微丸,其特征在于含药丸芯中的赋形剂为药剂学上允许的任意一种或多种非活性的固体物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释微丸,其特征在于含药丸芯中的表面活性剂选自下列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聚乙二醇、聚氧乙烯蓖麻油衍生物、泊洛沙姆、聚山梨酯、司盘、聚氧乙烯脂肪酸酯、二辛基磺基琥珀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单脂肪酸甘油酯、单脂肪酸甘油二酯、 磷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释微丸,其特征在于含药丸芯中的润湿剂选自下列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水、乙醇、乙酸乙酯、二氯甲烷、三氯甲烷、聚乙二醇400、聚丙醇、甘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释微丸,其特征在于含药丸芯的缓释衣配方由水不溶性聚合物、增塑剂、分散介质组成,其中,水不溶性聚合物选自下列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乙基纤维素、醋酸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酞酸酯、丙烯酸树脂;增塑剂选自下列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甘油、丙二醇、聚乙二醇、三醋酸甘油酯、枸橼酸酯、邻苯二甲酸酯、癸二酸二丁酯; 分散介质选自水、有机溶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释微丸,其特征在于缓释衣配方中还可以包含任意量的抗粘剂和/或致孔剂,其中,所述的抗粘剂选自滑石粉、硬脂酸镁、二氧化硅、钛白粉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致孔剂选自下列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水溶性小分子物质如蔗糖、盐类,水溶性高分子材料如聚乙二醇、聚维酮、羟丙甲纤维素、羟丙纤维素。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释微丸,其特征在于其缓释衣配方中水不溶性聚合物用量为含药丸芯重量的5% -50%,优选10% -35%,更优选15% -30% ;增塑剂为不溶性聚合物用量的0 40%,抗粘剂为不溶性聚合物用量的0 50%,致孔剂为不溶性聚合物用量的 0 40%,其余为分散介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释微丸,其特征在于该含药丸芯与所包覆的缓释衣之间还可以添加起隔离作用的隔离层物质,其中,所述的隔离层物质选自下列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水溶性高分子材料如羟丙纤维素、羟丙甲纤维素、聚维酮、聚乙二醇,优选羟丙甲纤维素;其中,隔离层物质的用量为含药丸芯重量的2-3%。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10所述的缓释微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含药丸芯,或者进一步将含药丸芯涂覆隔离层物质,再将缓释衣材的溶液或分散体对涂覆了或未涂覆隔离层物质的含药丸芯进行喷雾包衣。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含药丸芯时挤出机筛孔直径为0. 1 1. 5mm,优选0. 6mm。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药物制剂领域,公开了一种枸橼酸钾缓释微丸及其制备方法。该微丸由含药丸芯包覆缓释衣材制成,其中含药丸芯的配方含有枸橼酸钾75-100重量份,赋形剂0-25重量份,二者之和为100重量份,或者二者的份数同比放大或缩小,表面活性剂为枸橼酸钾与赋形剂重量之和的0.1-8%;润湿剂为枸橼酸钾与赋形剂重量之和的0.1-30%。本发明能够得到脆碎度低、收率较高、粒径较小、表面光洁的含药丸芯,这样的丸芯便于进一步加工,本发明对此含药丸芯包覆缓释衣制成枸橼酸钾缓释微丸,该微丸具有在体外具有质量可控、稳定的特点,在体内具有缓释的特征。
文档编号A61P3/12GK102552164SQ20121000226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5日
发明者姬晓燕, 张惠, 徐向阳, 田丽娟, 程娟, 蔡莹, 黄春玉 申请人:金陵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