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抗病毒的锐利武器-热病毒技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8713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抗癌、抗病毒的锐利武器-热病毒技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病毒温度,亦称病毒能量,指的是病毒动能。热病毒是指平均发热率低于20%的病毒疫苗。麻疹热病毒是指动能曲线,紫外吸收最大值为λmax=258.8毫微米,CEC传25~33代疫苗的平均发热率低于15%的RNA病毒。热病毒通常有比病毒大得多的DNA俘获截面,会更容易被细胞核吸收。病毒经过减速剂后会有不同的速度分布,一般可以使用温度,曲线来监测热病毒的动能。麻疹病毒紫外吸收λmax=255毫微米高激发态,经过减速剂快速减毒后生成热病毒,紫外吸收最大值为λmax=259毫微米波长或者动能更低。利用热病毒与癌基因,野生病毒进行同位素平衡修复,再测紫外吸收曲线及温度,癌、病毒量子性、键的牢固性被彻底消除。快速减毒热病毒彻底根治了癌症,病毒病。热病毒的创立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
【专利说明】抗癌、抗病毒的锐利武器-热病毒技术

【技术领域】
[0001]利用病毒来治疗肿瘤的想法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早在1912年,一位患有子宫颈癌的意大利妇女,因被狗咬伤而注射了狂犬疫苗,结果医生惊奇地发现,她的肿瘤细胞发生了萎缩。在上世纪40年代,医生们开始关注这种疗法并着手进行有关试验,但成功的病例却寥寥无几。随着人类对病毒感染过程认识的不断加深,再加上已经掌握的大量基因技术,一些科学家开始意识到,病毒是攻击癌症细胞最理想的生物武器。因为它最擅长的就是杀死细胞。此外,科学家们已经不再需要依赖自然界的病毒,而要对其进行改造,进而造福患者。
[0002]继2001年病毒治疗学获重大突破,2003年美国科学家又有惊人发现:腺病毒经过基因改造,将其弱化到不会影响健康细胞的程度,它能治愈无法进行手术治疗的脑癌。这与2001年发现的关于利用减毒脊髓灰质炎病毒治疗脑癌的方法有异曲同工之妙,但相比较而言,该研究成果更具有可操作性。在实验中,研究人员将经过基因改造过的腺病毒注入到被注有恶性胶质脑肿瘤细胞的老鼠大脑里,结果得到了 60%的治愈率,而且被治愈的老鼠存活了 140天,而通常情况下老鼠被注射人脑癌细胞后会在20天内死亡。之后,研究人员将其大脑取出,发现已无脑癌细胞。
[0003]苏格兰科学家也发现一种毒性只有常规疱疹病毒的百万之一的减毒疱疹病毒,可以帮助治疗恶性黑素瘤(一种严重的皮肤癌)。该病毒在人类的控制下能“改恶从善”,帮助人们攻克癌症,实在是有点出乎意料。这一消息在短短几天内迅速传遍全球,不仅给广大皮肤癌患者带来福音,而且令整个医学界为之一振。目前,包括英国牛津大学及美国哈佛医学院在内的数家研究机构,都在探索利用病毒治疗癌症的方法。专家认为,病毒疗法为人类攻克癌症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研究平台。尽管目前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在利用病毒战胜癌症方面取得了不少进展,但也有人提出,病毒疗法尚处于最初阶段。

【背景技术】
[0004]用病毒来控制肿瘤的生长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许多此类生物治疗药剂也在动物实验中得到成功。但病毒毕竟是病毒,尽管这类病毒药物普遍只定向作用于癌细胞,但它们仍然具有影响正常细胞生长或引发系统疾病的能力,因此大多数治疗癌症的病毒药物目前都还处于临床前的检测阶段,还不能真正应用于治疗。能否真正找出对正常细胞没有损害的病毒,从而开发出既能治愈癌症又无副作用的药物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
[0005]虽然科学家已经掌握的大量基因技术,对病毒进行改造,但无赖病毒与肿瘤的关系尝未揭晓,妄目增减细胞核能,把癌症当作死马来医,是极端不责任的一种表现。探索病毒与肿瘤的关系,才是病毒治疗癌症的真正开始。
[0006]武大病毒所研究人员近日利用一种光谱量子技术首获证实了癌基因的物质波理论。癌基因、病毒属量子生物学,癌、病毒治疗是细胞核(核能)技术,分子生物学爱莫能助。这项量子技术成果将开拓癌症、病毒诊断治疗。利用光谱量子方法掌握增减基因核能技术,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癌是细胞核裂变,病毒是生物自由“中子”。癌细胞核裂变释放出病毒,病毒轰击细胞产生细胞核裂变,病毒生物自由“中子”的发现将打开通向分子核(细胞核)的大门。研究发现,病毒与原子核中子结构一样,也可使用温度,曲线来测定它们的动能。病毒经过不同温度的减速剂会有不同的速度分布,一般可以使用温度来衡量病毒的动能。病毒的能量分布基本上符合热运动的麦克斯韦-玻尔兹曼分布。定性的来说,病毒温度越高,病毒的动能也越高。病毒的动能、速度和波长之间满足基因物质波的德布罗意公式。热病毒是动能约为平均发热率低于20%的疫苗。研究还发现病毒系列是病毒同位素关系O


【发明内容】

[0007]对于病毒、癌我们可以使用温度,光谱吸收波长曲线来测定它们,病毒与癌基因具有相同的质能关系,结果显示出病毒就是癌基因核裂变“中子部分”。对不同传代水平的“沪191”麻疹病毒疫苗温度显示,早期CEC传10代以前疫苗的免疫原性虽好,但反应性较高,发热率达65 %,高热率为26 %,皮疹率是13 % ;CEC传15-20代疫苗的平均发热率为47 %,高热率为4.3%,皮疹率为5.2%;CEC传21-26代疫苗的平均发热率为31 %,高热率为3.1 %,皮疹率为0.3%;CEC传27?33代疫苗的平均发热率低于20%,高热率降至1.3%,基本无皮疹反应。所有代次疫苗对人体的免疫原性即抗体阳转率均达到96% -100%,但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随疫苗代次的增加而减低,由早代次的大于200、中间代次的68?138降至高代次的39?62。即:“沪191”疫苗株随着传代代次的增高,其临床反应性降低,免疫原性特别是抗体水平也呈下降趋势。兼顾临床反应性和免疫原性,选择CEC传25代左右的疫苗较合适。病毒温度,光谱吸收波长曲线的揭密,为我们真正找到了病毒治疗癌症的手段-病毒快速减毒热病毒技术。
[0008]在原子核技术中,中子与常温下减速介质的原子核发生若干次碰撞后,如果中子还没有被俘获,它们就会达到这个能量。热中子通常有比快中子大得多的有效中子俘获截面,也因此会更容易被原子核吸收,形成更重的、通常也不稳定的同位素。这个现象也被称为中子活化。分子生物学类比该种技术。科学家发现一种毒性只有常规疱疹病毒的百万之一的减毒疱疹病毒,可以帮助治疗恶性黑素瘤,应证了减毒病毒“病毒中子活化后”更容易被癌基因所吸收。核分裂产生的粒子能量很高,例如快中子,快中子与周围材料撞碰丧失能量而成较低能量的中子称之慢中子。因此在热中子反应器中放置一些易使中子减速且不太吸收中子的材料,如水、石墨、重水铍等称之缓和剂,快中子与缓和剂撞碰,就好像撞球台上,母球撞子球后碰将能量传给子球。石墨中的碳元素,以及水中的氢元素都能起到慢化作用。因此通常用于热中子反应堆慢化剂的有三种材料以普通水(H20)的形式存在的氢的轻同位素和普通同位素,氘以重水(D20)形式存在的氢的重同位素,碳,以石墨形式存在。当然病毒快速减毒热病毒技术,也有它的慢化剂与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0009]我们知道,建立一种麻疹病毒疫苗,要通过在HK上连续传33代,适应于HAM再连续传39代,然后适应于CEC传至第5代,将培养温度由37°C降至(31 ± I) °C,再由CEC传至第10代,经各项检定和包括猴子等在内的动物安全性试验、以及在人体中进行的临床反应性和免疫原性研究,并需要花费5年时间,利用传代衰变能量方法而建立的。因此是一个漫长的生产方式,病毒疫苗更新防治速度远比不过病毒变异侵害速度,病毒疫苗生产急需快速技术。病毒快速减毒热病毒技术,则是运用了病毒同位素激发分子内部转移途径,通过与周围材料撞碰丧失能量而成较低能量的病毒称之热病毒。能在一天较短的时间快速减毒形成病毒疫苗,这种热病毒技术,不但速度快,并能有效地利用光谱吸收波长曲线来监测病毒动量,真正做到了病毒生产安全有效。
[0010]麻疹热病毒是指动能曲线紫外吸收最大值约为Amax = 258.84mm波长,CEC (鸡胚细胞)传27?33代疫苗的平均发热率低于15%的DNA或RNA病毒。速度和波长同样满足物质波的德布罗意公式。野生麻疹病毒紫外吸收峰波长表现在255-256毫微米高激发态物质。麻疹病毒疫苗紫外吸收峰波长为258.84毫微米,麻疹野生病毒紫外吸收λ max较病毒疫苗,向短波方面移动了 3-5毫微米所相当相互作用的能量是每克分子为2-3仟卡,病毒激发态量子性、病毒毒性,都有赖于此。
[0011]病毒快速减毒热病毒有两种方法可以生产;第一种通用DNA时间机器来快速减毒;麻疹病毒在生物时间机器细胞质效应中穿越时光,病毒由激发态高的一侧向激发态低的一侧流动,而小分子miRNA等由渗透压低的一侧向渗透压高的一侧流动的过程,最终达到病毒动能减毒。通过年老的细胞质(时间半衰期短)影响病毒年轻的细胞核老化方式。为病毒时间旅行,快速减毒。
[0012]第二种方法病毒与慢化剂撞碰,就好像撞球台上,母球撞子球后碰将能量传给子球。石墨中的碳元素,以及水中的氢元素都能起到慢化作用。通过与周围材料撞碰丧失能量而成较低能量的病毒产生了热病毒。野生麻疹病毒紫外255-256毫微米高激发态物质经以上两种方式快速减毒后生成热病毒后,紫外吸收最大值约为Xmax = 259毫微米波长或者动量更低。利用快速减毒热病毒与癌基因,野生病毒进行同位素平衡修复,再测细胞吸收峰波长,病毒、癌量子性,牢固性彻底消除。热病毒动量具有可调控性,因此可以开发出既能治愈癌症又无副作用的药物来。快速减毒热病毒彻底根治癌症、病毒病,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
【权利要求】
1.人类不单需要依赖自然界的病毒,而要对其进行改造,进而造福患者。但目前还只是认识到病毒治癌疗法是有效的,诸多研究还有待于突破,摆在我们面前的仍旧是病毒的安全问题。快速减毒热病毒的建立突破了这些难题。热病毒技术能利用紫外吸收曲线与病毒温度来监测病毒能量,真正做到了根治癌,病毒的安全性与有的放矢。热病毒全新概念,测能技术应当给予保护。
2.病毒激发分子通过内部转移途径释能,与周围材料撞碰丧失能量而成较低能量的病毒称之热病毒。病毒疫苗的研制一直是高度关注的领域,病毒疫苗总落后于病毒变异,快速减毒-热病毒疫苗的出现将扭转病毒威胁人类时代。病毒减毒疫苗能在一天较短的时间快速形成,是疫苗生产的最理想境地。热病毒技术将成为人类战胜病毒最强有力武器。热病毒技术,不但速度快其能量也可根据撞碰而调节控制,对变异病毒能做到快速应对,有的放矢。热病毒疫苗可以抵御病毒侵袭人类,热病毒抗病毒技术应当给予保护。
3.病毒快速减毒-热病毒治癌技术(核能技术)比基因工程(DNA重组)改造病毒治癌,在理论以及技术上都较为成熟、先进。热病毒通常有比病毒大得多的有效DNA俘获截面,热病毒更容易被癌基因所吸收。并且可以根据癌基因核裂变阈能量大小,患者身体衰弱的大小,相应调控输入病毒的能量与癌基因需求之间的能量差关系,平衡稳定的修复改造癌基因。热病毒抗癌技术应当给予保护。
4.热病毒根治癌症,病毒病,有三大优势I,全新热病毒概念,先进量子测能技术,2,病毒快速减毒疫苗制备方法。3,可调控的病毒动量抗癌技术是肿瘤生物学所十分企盼的。癌基因与原基因是细胞同位素,野生病毒与病毒疫苗(热病毒)是病毒同位素,同位素平衡修复是生物同位素基因治疗的重要原则及其应用。现代病毒治疗还停留在分子水平,暂时还缺乏生物核能技术以及DNA量子技术。现代病毒治癌中如引用以上热病毒三大优势中的任何款项,应用生物同位素平衡抗癌技术,我们都可以认为他侵犯了快速减毒热病毒治癌技术。
【文档编号】A61P31/14GK104367995SQ201310364314
【公开日】2015年2月25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16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16日
【发明者】王汉成 申请人:王汉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