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标记物、其制造方法及用标记物制成的定位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1521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一种标记物、其制造方法及用标记物制成的定位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定位肺内微小占位病变的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包括可在肺组织内提供牢固锚定的头端,可在肺表面脏层胸膜上提供牢固锚定的尾端,以及设置于头端和尾端之间的可根据占位病变距相邻脏层胸膜面的距离而选择合适长度的中段。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前端和尾端的预成型结构使其可以牢固锚定于肺组织内,同时其结构纤细、材质柔软,植入后在肺组织内易于盘曲,植入过程中及植入后不会引起严重的肺组织损伤,还可沿该植入物方便地找到肺组织内的微小占位病变,非常适用于在胸腔镜术中对肺组织内的微小占位病变进行准确定位。
【专利说明】一种标记物、其制造方法及用标记物制成的定位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材及其技术,具体地讲涉及一种用于在胸腔镜术中精确定位肺内微小占位病变的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包含将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准确送入肺内指定位置的输送装置和植入过程中使用的定位系统。
【背景技术】
[0002]肺癌是工业化国家中最常见的死亡原因。肺癌的预后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是患者就诊时的肿瘤分期。直径小于30_的周围型肺癌患者属手术治疗的最佳适应证,患者术后的5年生存率高达60%~80%。如患者肺内占位病变的直径小于10mm,则切除后多可治愈。目前,CT是早期诊断肺内微小占位病变的最佳手段,随着高分辨率多排螺旋CT的出现以及人们对肺内微小占位病变重要性认识的逐渐深入,临床上每天均有大量存在肺内微小占位病变的患者被检出,但单纯从CT图像上无法确定肺内微小占位病变的良恶性,如何尽早明确肺内占位病变的良恶性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重要临床问题。
[0003]对CT检查发现的肺内微小占位病变的良恶性判断有赖于针吸活检或手术切除后的组织病理学检查。对于直径小于等于1Omm的肺内微小占位,细针活检极为困难,活检获得的组织量少,常无法做出准确的病理诊断。近年来,胸腔镜(VATS)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开胸手术,成为切除肺内微小占位病变的首选方法,其优点在于创伤较小,能尽可能减少需要切除的肺叶体积,降低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并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但研究显示,高达54%的肺内微小占位患者其病变在VATS术中无法以观察或触摸的方法准确定位,只能转向传统的开胸肺叶切除术,对于半实性或呈磨玻璃样的病变尤其如此。如果患者肺内占位的直径小于等于1Omm或占位病变距脏层胸膜的距离大于5mm,则VATS术中占位病变定位失败的几率将高达63%以上,而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此类肺内微小占位病变中,恶性病变的比例高达70%以上。随着肺癌发病率的不断增高以及临床上CT对肺内微小占位病变检出率的不断提高,发展VATS术中肺内微小占位病变的精确定位技术日益重要。
[0004]目前临床上尚无得到广泛应用的肺内微小占位定位技术,正在应用的肺内占位定位技术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应用术中超声或术中CT定位。术中超声定位缺点较多,使用时需使患者的肺叶完全萎陷,这一过程需耗时长达30-150分钟,且在患有弥漫性肺气肿的患者无法进行。术中CT定位对设备要求很高,受手术器械影响CT图像质量较差,CT扫描机架对手术操作也有较大影响。第二类术中定位技术是经皮注射染料、对比剂、放射性核素以及颜色吸附剂等。此类药剂存在致敏的风险,且药剂易在肺组织内扩散,定位不精确,在肺部存在弥漫病变的患者观察困难,部分药剂进入肺静脉后还有造成脑梗塞的可能。第三类技术是应用乳腺定位用的hook wire和栓塞血管用的弹簧圈。前者是目前最为常用的技术,但定位后因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移位导致气胸、肺组织出血以及胸膜源性疼痛的发生率很高,严重者还可能因对肺组织的损伤造成气体栓塞和患者死亡。
[0005]与乳腺定位用hook wire相比,使用栓塞血管用的弹簧圈定位肺内微小占位创伤较小,但存在以下问题:弹簧圈释放后会全程盘曲成螺旋状,由于不同患者肺内占位距胸膜的距离不同,患者肺实质的密度也不同,定位时弹簧圈尾端无法确保显露于胸膜,全程螺旋状的结构使弹簧圈在释放后容易随患者的呼吸运动回缩、移位,极易造成定位失败。

【发明内容】

[0006]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其制造方法以及包含将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准确送入肺内指定位置的输送装置和植入过程中使用的定位系统,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的头端在肺组织内能精确定位和释放,标记尾端能显露并牢固锚定于脏层胸膜上,方便术中切除前及术后病理取材时观察或触摸。
[0007]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定位肺内微小占位病变的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包括可在肺组织内提供牢固锚定的头端,可在肺表面脏层胸膜上提供牢固锚定的尾端,以及设置于头端和尾端之间的可根据占位病变距相邻脏层胸膜面的距离而选择合适长度的中段。
[0008]本发明中,所述头端、中段和尾端的材质可以彼此相同或不同,并选自钼钨合金、钼金、钛合金、镍钛合金、不锈钢、错、铼、钮、鹤。
[0009]本发明中,所述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的头端、中段、尾端的表面均带有化学纤维丝,化学纤维丝以遍布头端、中段及尾端的小刺状分布。
[0010]本发明中,所述头端、中段、尾端均为微弹簧结构,其头端为预成型的,在肺组织内释放后盘曲成类球形、螺旋圆环、三叶草的形状,以牢固锚定在肺组织内;微弹簧结构外径为0.35mnT0.45mm,释放前头端长度在10mnT50mm范围内,在肺组织内释放盘曲成型后头端最大径在2mnT5mm范围内。
[0011]本发明中,所述中段预成型为微弹簧直行段,其长度为IOmm~50mm。
[0012]本发明中,所述尾端可形`成单环状结构以使其能够显露并牢固固定于脏层胸膜表面,单环的最大径为2mnT4mm。
[0013]一种制作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的方法,所述步骤如下:
(1)、得到符合医疗器械国标的金属丝,目测其外观完整性,用千分尺测量金属丝的直径,保证其粗细大致均一;
(2)、将金属丝置于拉丝机上,调好参数,开机拉丝,得到所需直径的金属丝;
(3)将金属丝放入弹簧打弯机,设定打弯参数,对金属丝进行加热和打弯,得到外径尺寸均一的微弹簧,然后将形成的长的微弹簧根据需要剪切为各种长度的一些小段微弹簧;
(4)、选择金属条做模具,将小段微弹簧的两个端部分别在金属条上缠绕需要的圈数,将缠绕好的小段微弹簧加热后从金属条上取下,在冷水中淬火定型,再用打磨机对弹簧的两个端部进行打磨处理,即得到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两个缠绕成型的端部分别形成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的头段和尾段,两个端部之间的直行段形成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的中段。
[0014]一种用于定位肺内微小占位病变的定位系统,包括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将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准确送入肺内指定位置的输送装置和用于在所述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植入前进行CT扫描时的体表定位装置。
[0015]本发明中,所述输送装置包含穿刺针、标记物输送器以及推送导丝,穿刺针和标记物输送器均为中空管状结构,其内径与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的最大径相吻合,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可预置于标记物输送器内或穿刺针内。
[0016]本发明中,所述穿刺针、标记物输送器及推送导丝上均标有定位标尺,标尺刻度间距为2臟。
[001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为可移除的临时性植入物,其头端的预成型结构使其可以牢固锚定于肺组织内,同时因为输送装置细小、植入物结构纤细、材质柔软,植入后在肺组织内易于盘曲,植入过程中及植入后不会引起严重的肺组织损伤。肺组织切除时,还可沿该植入物方便地找到肺组织内的微小占位病变;
2.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为金属材质,在胸腔镜术中必要时可以方便地在透视下定位;如果发生无法预料的并发症,如该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脱落入胸膜腔内,也可在直视下或透视引导下方便地取出;
3.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的预成型的头端能容易地在占位病变旁盘曲成型,方便术中切除前及术后病理取材时观察或触摸;
4.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头端可牢固锚定于肺组织内占位病变的邻近部位,尾端能显露并牢固锚定于脏层胸膜上;
5.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中段的长度可依据患者占位病变与胸膜的距离进行选择,定位过程中穿刺针、标记物输送器及推送导丝上的定位标尺可以确保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头端、中段及尾端分别在肺组织和胸膜上的精确定位、释放;
6.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全程可带有化学纤维丝,化学纤维丝除了有助于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植入后在肺组织内稳固定位外,还能通过物理填塞和诱发血栓形成达到封堵穿刺通道,防止肺出血的目的;
7.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的头端金属丝直径以及其上的化学纤维丝均根据肺部组织的特定结构而专门设计,有利于其在肺部组织中的牢固锚定。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9]图1~图3为本发明中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上不带纤维丝的示意图;
图1~图6为本发明中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上带有纤维丝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将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塞入穿刺针时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输送装置组装后的示意图。
[0020]图9为本发明中临时性植入定位系统插入肺内定位肺内微小占位病变的医学影像不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中将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从穿刺针内推出及穿刺针从肺内退出时的
医学影像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中穿刺针退出后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留在占位病变旁及肺楔形切除范围的医学影像示意图;
图12为图3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13为图3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0021]参照图f图13,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涉及一种用于在胸腔镜术中精确定位肺内微小占位病变的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1,其为可移除的,包括可在肺组织内提供牢固锚定的头端11、可在肺表面脏层胸膜上提供牢固锚定的尾端13、以及设置于头端11和尾端13之间的中段12。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I的长度有各种规格,主要是中段12的长度不一样,因此可以根据占位病变距胸膜面的距离不同而进行选择适当长度规格的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I来进行手术。
[0022]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的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I的具体结构,现将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I的制作分为三个级别的结构,并对应三个级别的实现方式。
[0023]1、一级结构: 将一级结构定义为:直径0.05mm的合金金属丝,材质为符合医疗器械国标的钼钨合金、钼金、钛合金、镍钛合金、不锈钢、错、铼、IE或者鹤,本实现方式中优选镍钛合金。
[0024]实现方式:
得到符合医疗器械国标的镍钛合金丝,目测其外观完整性,用千分尺测量丝材直径,保证其粗细大致均一,并核对材质证明单和厂商检验项目报告。
[0025]将镍钛合金丝置于拉丝机上,调好参数,开机拉丝。
[0026]拉丝结束后,用千分尺测量丝材直径,取头、中、尾三个数值,如果直径均为
0.05mm,可以认为已经获得一级结构。
[0027]2、二级结构:
将二级结构定义为,由一级结构合金金属丝制成的小段微弹簧,外径为0.35mm (或
0.45mm) η
[0028]实现方式
使用现有的弹簧打弯机,设定打弯参数即弹簧外径0.35mm (或0.45 mm),对一级结构金属丝进行加热和打弯。
[0029]得到外径尺寸均一的长的微弹簧后,对整段长的微弹簧进行剪切,得到各种长度规格的小段微弹簧,小段微弹簧的整体长度可以在IOmm~50mm内,例如10mm、20mm、30mm、40mm、50mmo
[0030]文中所提到的微弹簧或微弹簧体或微弹簧结构的外径数值即是指此二级结构得到的较小的弹簧体的尺寸。
[0031]3、三级结构:
我们将三级结构定义为:将二级结构得到的小段微弹簧的两个端部缠绕定型,一端绕三匝以上,另一端绕一匝,而二级结构弹簧的中端部分依然为直行段,因此三级结构的形状为两端大、中间小的弹簧体。
[0032]实现方式:
用直径3mm的金属条做模具,将二级结构得到的小段微弹簧的两个端部分别绕在金属条上,分别绕三匝以上和一匝。
[0033]加温50°C约五分钟后取下,在冷水中淬火,定型。
[0034]用打磨机对两端进行打磨处理,得到三级结构的弹簧体。
[0035]此三级结构得到的两端大、中间小的弹簧体即为本发明的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I。绕了三匝以上的端部形成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I的头端11,绕了一匝的端部形成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I的尾端13,中间没有改动的直行段形成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I的中段12.因此,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I的头端11或尾端13为复合的弹簧,相当于有两个层次的弹簧结构,第一层次结构为外径为0.35mm (或0.45mm)的微弹簧体,第二层次结构为内径约为3mm的中型弹簧体。
[0036]以上所述方式得到的是一个比较具体的实施例,当然,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I的尺寸并不仅仅只限于以上方法得到的尺寸,以上所提到的参数改动后,得到的尺寸也不一样。头端11和尾端13的形状也并不仅仅限于上述的方法得到的形状。
[0037]以下所提到的中型弹簧体的最大径数值即是指三级结构中的两个端部盘曲所形成的较大的弹簧的尺寸。
[0038]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涉及一种用于在胸腔镜术中精确定位肺内微小占位病变的定位系统,该定位系统包括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1、将所述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I准确送入肺内指定位置的输送装置和用于在所述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I植入前进行CT扫描时的体表定位装置。
[0039]定位系统的实现方式为:
将三级结构的弹簧体整体插入输送装置的空心金属管内,使三级结构的弹簧体在空心金属管内回复到二级结构的微弹簧的形式,整个三级结构全部插入空心金属管内,此组合体形成四级结构。
[0040]插入深度的标准是,三级结构的弹簧体完全插入空心金属管内,同时靠近空心金属管的尖出口,得到完整的四级结构组合体。
[0041]该四级结构和体表定位装置组成本发明的定位系统。
[0042]其中所述头端11可在肺`组织内提供牢固的锚定,即可牢固固定于占位病变邻近的肺组织内。所述头端11材质为透视下清晰可见金属,材质柔软,能容易地在占位病变旁盘曲成团,方便术中切除前及术后病理取材时观察或触摸。优选地,所述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I的头端11的材质可为钼钨合金、钼金、钛合金、镍钛合金、不锈钢、铑、铼、钯、钨等。更优选地,所述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I为不锈钢、镍钛合金或钼鹤合金丝。
[0043]所述头端11的微弹簧体的外径有特殊限制,其应利于从输送装置释放后实现自然旋绕,根据肺部组织的结构特点,经反复试验表明,当微弹簧体的外径为0.35mm(0.014inch)或 0.45mm (0.018inch)应用效果较佳。
[0044]对于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I的头端11的微弹簧体的整体长度没有特别的限制,足以实现可牢固固定于占位病变邻近的肺组织内即可,例如其长度可在10mnT50mm范围内,例如可为 10mm、15mm、20mm、25mm、30mm、35mm、40mm、45mm、50mm,优选 20~40mm,更优选为25~35mm。
[0045]所述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I全程带有或不带有化学纤维丝2。虽然不带有化学纤维丝2的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I也可实现锚定定位,但带有化学纤维丝2能够有效防止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I脱落或移动,从而实现更好的锚定定位。化学纤维丝2要有助于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I在肺组织内的牢固锚定以及植入路径的止血。根据肺部组织的结构特点,经反复试验研究,当所述化学纤维丝2的材质为人造纤维尼龙66时,使用效果最佳。所述化学纤维丝2可以任何有利于所述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I锚定以及植入路径止血的方式分布,优选以遍布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I全程的小刺状分布。
[0046]所述化学纤维可通过任何已知的方法被设置并分布在所述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I表面上,经反复试验验证,以缠绕方式设置所述化学纤维可降低制造成本并取得较好的锚定效果。
[0047]所述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I的头端11为微弹簧结构,其为预成型的,例如可预成型为类球形、螺旋圆环、三叶草等形状,优选螺旋圆环和三叶草形,最优选螺旋圆环形。该预成型的微弹簧结构以细丝状的二级结构的形式保持在输送装置的金属管中,其从输送装置内推出,输送到肺组织后,由于金属的记忆功能,头端11和尾端13在释放后能恢复到三级结构的形状,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I的头端11应能够各易地在占位芳盘曲成型并牢固锚定,方便术中切除前及术后病理取材时观察或触摸。对所述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I的头端11在肺组织内释放后旋绕形成的预成型结构的最大径没有特别的限制,其足以在肺组织内提供牢固锚定即可,通常其释放并成型后的最大径在2_飞_范围内,例如2_、3mm、4mm、5mm,优选为 3mm ~5mm,最优选 4mm。
[0048]植入的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I的中段12为微弹簧直行段,其长度可根据占位病变距胸膜面的距离而选择。通常长度为IOmm~50mm,例如10mm、20mm、30mm、40mm、50mm,应用时根据定位术中CT测量得到的占位病变距相邻胸膜距离选择不同的中段12长度。中段12上带有或不带有化学纤维丝2附着。
[0049]所述中段12的材质也为柔软的透视下清晰可见的金属,以方便术中切除前及术后病理取材时观察或触摸。优选地,所述中段12的材质可为钼钨合金、钼金、钛合金、镍钛合金、不锈钢、铑、铼、钯、钨等。更优选地,所述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I中段12为不锈钢丝、镍钛合金丝或钼钨合金丝。所述中段12的材质可以与头端11的相同或不同,但优选二者相同。
[0050]所述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I的尾端13也为预成型结构通过三级结构的实施方式预成型,以使其能够显露并牢固固定于脏层胸膜上。例如,其可形成单环状结构,以在肺表面脏层胸膜上形成牢固锚定。所述单环直径为2mnT4mm,优选2.5mm~3.5mm,最优选3mm。所述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I的尾端13也为金属材质,在胸腔镜术中必要时可以方便地在透视下定位。优选地,所述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I的尾端13的材质可为钼钨合金、钼金、钛合金、镍钛合金、不锈钢、铑、铼、钯、钨等。更优选地,所述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I为不锈钢丝、镍钛合金丝或钼钨合金丝。
[0051]释放前所述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I可以任何适宜的方式和/或形状保持在输送装置的标记物输送器4或穿刺针3的针管的前端,例如可以细丝的形式被保持在输送装置的标记物输送器4或穿刺针3的针管前端内。
[0052]输送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I的输送装置可由两部分或三部分组成。
[0053]当输送装置由两部分组成时,输送装置主体为穿刺针3,另一部分为推送导丝
5。穿刺针3型号为20G、21G、22G等,优选20G、21G,最优选21G,内径为0.014inch或
0.018inch,优选 0.018inch,针长 60mm ~150mm,优选 80mm~120mm,最优选 100mm。整个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I释放前预置于穿刺针3前端的针管内,呈二级结构的形状,手术时被推送导丝5推送出来后在肺组织内释放后又恢复三级结构的形状。[0054]当输送装置由三部分组成时,输送装置主体为穿刺针3和标记物输送器4这两部分,另一部分为推送导丝5。标记物输送器4上设有与穿刺针3针管的内、外径相同的空心金属管,其型号为20G、21G、22G等,优选20G、21G,最优选21G,内径为0.014inch或
0.018inch,优选0.018inch,标记物输送器4长60_~150mm,优选80_~120mm,最优选100mm。标记物输送器4前端另有螺旋接口可与穿刺针3的针尾相连。整个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I释放前预置于标记物输送器4的前端空心金属管内。
[0055]所述推送导丝5的直径为0.014inch或0.018inch,优选0.018inch的带有定位标尺的推送导丝5,标尺刻度间距为2mm,长度为400mm。该推送导丝5为不锈钢材质。
[0056]穿刺针3穿刺到位后可以根据CT测量的占位病变距胸膜的距离,参照推送导丝5上的刻度将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I从输送装置的管内精确地推出。
[0057]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涉及一种体表定位装置,所述体表定位装置可以为任何用于在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I植入前进行CT扫描时定位的装置,例如体表定位用标尺。[0058]体表定位标尺为塑料材质,包括聚丙烯、聚氯乙烯、聚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等。更优选地,所述体表定位标尺为聚丙烯、聚氯乙烯。标尺两端带有医用胶带和隔离纸,使用时撕下隔离纸可将标尺粘贴于患者皮肤表面。标尺上每隔IOmm附有“U”形金属定位标志。定位术前行CT扫描时,CT扫描仪上目标层面的定位激光标线与定位标尺上金属定位标志的交叉点即为体表定位穿刺点。通过该体表定位标尺能够实现对需要进行穿刺部位的准确定位。
[0059]此外,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涉及一种利用上述定位系统在胸腔镜术中精确定位肺内微小占位病变的方法。具体地讲,其包括如下的步骤:
CD根据CT所示肺内小占位病变的位置选择穿刺体位,包括仰卧位、俯卧位及侧卧位;
(I)对肺内小占位病变局部间距1.25mm行螺旋CT扫描;
@根据CT图像选择穿刺目标层面,应用体表定位标尺确定合理的体表穿刺点及穿刺
路径,原则上选择最短的穿刺路径,并避开血管及肝脏等重要的结构和器官;
?行穿刺路径局部麻醉,在胸壁软组织内调整进针角度,进针至邻近肺内小占位病变
边缘的肺组织内,测量针尖端距邻近脏层胸膜的距离;
?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I预装于穿刺针3头端时,应用推送导丝5将临时性植入定
位标记物I的头端11由穿刺针3内推出,使其盘曲锚定于肺小占位病变邻近肺组织内与占位病变距离< IOmm ;
?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I预装于标记物输送器4时,将标记物输送器4与穿刺针3
的针尾连接,应用推送导丝5先将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I由标记物输送器4内推送入穿刺针3的针管内,再由针管内推出;
?根据针尖与邻近脏层胸膜的距离,按推送导丝5上的定位标尺刻度在回撤穿刺针3
的同时释放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I中段12 ;
Cl)穿刺针3头退至胸膜面时,将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I的尾端13推出;最后所述临
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I的尾端13形成单环状结构,显露并牢固固定于脏层胸膜上。由此实现对肺内微小占位病变的精确定位。
[0060]@重复行胸部CT扫描,明确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I位置及有无气胸、出血等并
发症发生。此外,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涉及上述方面提到的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1、定位装置或定位系统在定位肺内微小占位病变方面的用途。
[0061]综上所述,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I的头端11经预成型,从输送装置内被推送到肺组织以后,在肺组织内释放后盘曲恢复成螺旋圆环形,释放前头端11长度微弹簧体的长度为10mnT50mm范围内,在肺组织内释放并盘曲成型为中型弹簧体后头端11直径在2mnT5mm范围内。其中段12预成型为微弹簧直行段,其长度为10mnT50mm,其长度可根据占位病变距邻近脏层胸膜面的距离而选择。其尾端13可预成型形成单环状结构,以使其能够显露并牢固固定于脏层胸膜表面,尾端13单环的最大径(中型弹簧体的最大径)约为2mnT4mm0
[0062]对照图9-图11,为手术过程中不同状态下的医学影像示意图,采用了头端11和尾端13均为螺纹状的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I。在手术前先将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I限制在输送装置的空心金属管内,使其整体呈二级结构的直线状。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I随穿刺针3的针管进入肺组织以后,参照图9,则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I随穿刺针3被推送导丝5慢慢推送出来,其头端11最先从穿刺针3内出来,由于头端11的金属材料具有记忆功能,其释放后又盘曲起来,可以牢固地锚定于肺组织内;参照图10,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I出来的同时,穿刺针3也慢慢被拔出肺组织,最后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I的尾端13也从穿刺针3出来并牢固锚定在胸膜上。参照图11,穿刺针3完全退出后,则可对占位病变进行切除,图11中两条直的阴影线与胸膜所围成的大致呈扇形的部位即为切除区域,白色的不规则团块为拟切除的占位病变,切除时占位病变和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I均被移出体外。
[0063]下面结合动物实验来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64]动物实验,用本发明的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I在动物体实验,目的为研究发明的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I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明确实验动物肺组织内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I后,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I邻近肺组织及胸膜的组织病理学改变,以明确应用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I精确定位肺内微小占位病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将本发明的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I投入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0065]一、实验动物:选择体重15kg~25kg实验比格犬15只,雌雄不限。
[0066]二、实验方法:
1、术前准备:以4%戊巴比妥钠溶液按lmL/kg体重计算剂量麻醉动物,双侧胸壁穿刺点备皮,观察动物睫毛反射消失后开始实验。
[0067]2、实验动物肺组织影像学评估:实验犬仰卧位固定于CT扫描床上,应用GELightspeed VCT 64排CT扫描仪对实验动物行双肺薄层螺旋扫描,观察实验动物的肺组织是否存在异常。
[0068]3、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I植入手术过程:
①15只实验犬随机分为三组,每组5只;
②对穿刺定位局部间距1.25mm行螺旋CT扫描;
③根据CT图像选择穿刺目标层面,应用体表定位标尺确定合理的体表穿刺点及穿刺路径,避开血管及肝脏等重要的结构和器官;
④取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I植入,每组中的5只实验犬均行双侧肺穿刺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1,双侧分别使用预装于穿刺针3内和预装于标记物输送器4内的定位装置。针在胸壁软组织内调整进针角度,5只实验犬肺组织内的进针深度分别为10mm、20mm、30mm、40mm、50mm ;
⑤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I预装于穿刺针3头端时,应用推送导丝5将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I的头端11由针内推出,使其盘曲锚定于肺组织内;
⑥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I预装于标记物输送器4时,将标记物输送器4与穿刺针3连接,应用推送导丝5先将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I由标记物输送器4内推送入穿刺针3内,再由穿刺针3内推出成型;
⑦根据穿刺针3的针尖与邻近脏层胸膜的距离,按推送导丝5上的定位标尺刻度在回撤穿刺针3的同时释放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I中段12 ;
⑧穿刺针3头退至胸膜面时,将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I的尾端13推出;最后所述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I的尾端13形成单环状结构,显露并牢固固定于脏层胸膜上。
[0069]⑨即刻重复行胸部CT扫描,明确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I位置及有无气胸、出血等并发症发生。
[0070]4、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I植入术后的影像学检查:三组实验犬分别于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I植入术后12h、24h及36h麻醉下行胸部薄层螺旋CT扫描,观察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I在肺内的位置、形态,并将扫描图像与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I植入后即刻的CT扫描图像相对照,明确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I是否锚定牢固以及有无气胸、出血等并发症发生。
[0071]5、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I植入术后的组织病理学检查:扫描后的实验犬麻醉处死,以胸壁穿刺点为中心逐层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分离剪断肋骨,观察锚定于肺脏层胸膜面的弹簧栓子尾端13,完整切除包含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I的肺组织,切除肺标本在台下剖视,确认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I后行组织病理学检查,观察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I局部及植入路径上有无出血、水肿、组织增生等情况,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I锚定是否牢固,较植入后即刻有无移位、脱落。
[0072]6、实验数据收集、分析、处理。
[0073]三、实验结果观察:
30枚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I均成功植入,植入后不同时间段的影像学及组织病理学检查均为发现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I移位、脱落等情况,15只实验犬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I植入后均无气胸发生。组织病理学检查,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I锚定局部及穿刺路径上可见轻度水肿,无活动性出血,未见明确结缔组织增生。
[0074]四、结论
本发明的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I可以方便地植入并在不同深度的肺组织内及邻近的脏层胸膜面精确锚定,定位过程对肺组织损伤轻微,定位后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I不易发生移位。
[007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1、定位系统具有以下优异的有益效果:1.本发明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I为可移除的临时性植入物,其头端11的预成型结构使其可以牢固锚定于肺组织内,同时因为其标记物输送器4细小、植入物结构纤细、材质柔软,植入后在肺组织内易于盘曲,植入过程中及植入后不会引起严重的肺组织损伤。肺组织切除后,还可沿该植入物方便地找到肺组织内的微小占位;
2.本发明的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I为金属材质,在胸腔镜术中必要时可以方便地在透视下定位。如发生无法预料的并发症,如该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I脱落入胸膜腔内,也可在直视下或透视引导下方便地取出;
3.本发明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I的预成型头端11能容易地在占位旁盘曲成团,方便术中切除前及术后病理取材时观察或触摸;
4.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I的头端11可牢固锚定于占位病变邻近的肺组织内,标记尾端13能显露并牢固锚定于脏层胸膜上;
5.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I中段12的长度可依据患者占位病变与胸膜的距离进行选择,定位过程中Chiba穿刺针3、标记物输送器4及推送导丝5上的定位标尺可以确保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I的头端11、中段12及尾端13在肺组织和胸膜上的精确定位、释放;
6.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I全程可带有化学纤维丝2,化学纤维丝2除有助于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I植入后在肺组织内稳固定位外,还能通过物理填塞和诱发血栓形成达到封堵穿刺通道,防止肺出血的目的;
7.本发明的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I的头端11金属丝直径以及所述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I上可具有的化学纤维丝2均根据肺部组织的特定结构而专门设计,利于所述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I在肺部组织中的牢固锚定。
[0076]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及试验,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定位肺内微小占位病变的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可在肺组织内提供牢固锚定的头端(11),可在肺表面脏层胸膜上提供牢固锚定的尾端(13),以及设置于头端(11)和尾端(13)之间的可根据占位病变距相邻脏层胸膜面的距离而选择合适长度的中段(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头端(11)、中段(12)和尾端(13)的材质可以彼此相同或不同,并选自钼钨合金、钼金、钛合金、镍钛合金、不镑钢、错、鍊、钮、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1)的头端(11)、中段(12)、尾端(13)的表面均带有化学纤维丝(2),化学纤维丝(2)以遍布头端(11)、中段(12)及尾端(13)的小刺状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头端(11)、中段(12)、尾端(13)均为微弹簧结构,其头端(11)为预成型的,在肺组织内释放后盘曲成类球形、螺旋圆环、三叶草的形状,以牢固锚定在肺组织内;微弹簧结构外径为0.35mnT0.45mm,释放前头端(11)长度在10mnT50mm范围内,在肺组织内释放盘曲成型后头端(11)最大径在2mm~5mm范围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段(12)预成型为微弹簧直行段,其长度为IOmm~5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端(13)可形成单环状结构以使其能够显露并牢固固定于脏层胸膜表面,单环的最大径为2mnT4mm。
7.一种制作权利要求1所述的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如下: (1)、得到符合医疗器械国标的金属丝,目测其外观完整性,用千分尺测量金属丝的直径,保证其粗细大致均一; (2)、将金属丝置于拉丝机上,调好参数,开机拉丝,得到所需直径的金属丝; (3)将金属丝放入弹簧打弯机,设定打弯参数,对金属丝进行加热和打弯,得到外径尺寸均一的微弹簧,然后将形成的长的微弹簧根据需要剪切为各种长度的一些小段微弹簧; (4)、选择金属条做模具,将小段微弹簧的两个端部分别在金属条上缠绕需要的圈数,将缠绕好的小段微弹簧加热后从金属条上取下,在冷水中淬火定型,再用打磨机对微弹簧的两个端部进行打磨处理,即得到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1 ),两个缠绕成型的端部分别形成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1)的头段和尾段,两个端部之间的直行段形成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1)的中段(12)。
8.一种用于定位肺内微小占位病变的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6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1)、将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1)准确送入肺内指定位置的输送装置和用于在所述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1)植入前进行CT扫描时的体表定位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装置包含穿刺针(3)、标记物输送器(4)以及推送导丝(5),穿刺针(3)和标记物输送器(4)均为中空管状结构,其内径与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1)的最大径相吻合,临时性植入定位标记物(1)可预置于标记物输送器(4)内或穿刺针(3)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针(3)、标记物输送器(4)及推送导丝 (5)上均标有定位标尺,标尺刻度间距为2mm。
【文档编号】A61B19/00GK103876841SQ201410113859
【公开日】2014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25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25日
【发明者】金龙 申请人:金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