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支型覆膜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8701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侧支型覆膜支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侧支型覆膜支架,包括支架主体和位于该支架主体的同一侧的三个支架侧支,支架侧支通过连接部与支架主体连接,其中,连接部为由柔性高分子材料制成的管状部件,支架主体的长度为30~160mm,其直径为20~40mm;支架侧支的长度为10~60mm,其直径为5~20mm;连接部的长度为3~10mm,其直径与支架侧支的直径相同。由于连接部为由柔性高分子材料制成的管状部件,形变能力较强,可使支架侧支与支架主体呈任意角度,使覆膜支架在具体应用中不受患者的主动脉弓三个侧支与主动脉弓所成的角度个体差异较大这种情况的限制,提高了覆膜支架与不同患者的适应性。
【专利说明】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侧支型覆膜支架。 侧支型覆膜支架

【背景技术】
[0002] 将覆膜支架用于治疗主动脉疾病是近年来主动脉疾病治疗的一大进展,其适应症 已包括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真性动脉瘤、主动脉假性动脉瘤、主动脉穿透性溃疡等。这一技 术大大减轻了手术创伤,且患者恢复较快。然而这一技术还存在不足之处,当病变位于主动 脉弓时,在隔绝病变的同时,主动脉弓的三个侧支的开口也会被封闭,势必影响头部供血, 造成不良后果。三侧支覆膜支架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即在覆膜支架的支架主体释放的 同时,将三侧支分别送入主动脉弓的三个侧支。
[0003] 目前,三侧支覆膜支架所面临的技术问题包括:1、主动脉弓三个侧支与主动脉弓 所成的角度个体差异较大;2、主动脉弓三个侧支的间距个体差异较大;3、三个侧支的直径 个体差异较大;4、增加侧支后,覆膜支架压缩后体积增大,会需要较大的输送器。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应性强的侧支型覆膜支架。
[0005]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侧支型覆膜支架,包括支架主体和支架 侧支,所述支架侧支通过连接部与所述支架主体连接,其中,所述连接部为由柔性高分子材 料制成的管状部件。
[0006] 优选的,所述支架主体的长度为30?160mm,其直径为20?40mm ;所述支架侧支 的长度为10?60mm,其直径为5?20mm ;所述连接部的长度为3?10mm,其直径为5? 20mm〇
[0007] 优选的,所述连接部的直径与所述支架侧支的直径相同。
[0008] 优选的,所述支架侧支为三个,且这三个支架侧支位于所述支架主体的同一侧。
[0009] 优选的,所述支架主体由第一覆膜和第一骨架构成,所述支架侧支由第二覆膜和 第二骨架构成,其中,第一覆膜和第二覆膜由医用高分子材料制成,所述第一骨架和第二骨 架由呈"Z"形结构或编制结构的医用合金材料制成。
[0010] 优选的,在所述支架主体的近端设有裸支架。
[0011] 优选的,所述支架主体呈直圆筒形或沿其长度方向由近端至远端逐渐变细的渐细 圆筒形,所述支架侧支呈直圆筒形。
[0012] 采用上述结构,由于连接所述支架侧支与支架主体的连接部为由柔性高分子材料 制成的管状部件,形变能力较强,可使支架侧支与支架主体呈任意角度,这样,使覆膜支架 在具体应用中不受患者的主动脉弓三个侧支与主动脉弓所成的角度个体差异较大这种情 况的限制,提高了覆膜支架与不同患者的适应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 图1为侧支型覆膜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4] 图2为侧支型覆膜支架的输送系统的局部示意图;
[0015] 图3为侧支型覆膜支架的输送系统的主体示意图;
[0016] 图4为侧支型覆膜支架处于预释放状态的示意图;
[0017] 图5为侧支型覆膜支架处于完全释放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参照图1?5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侧支型覆膜支架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 的说明。
[0019] 如图1所示,侧支型覆膜支架包括支架主体1和位于该支架主体1同一侧的三个 支架侧支2,各个支架侧支2分别通过连接部3与支架主体1连接在一起。其中,支架主体 1由第一覆膜102和第一骨架101构成,该支架主体1整体呈直圆筒形(即沿圆筒形的长度 方向直径保持一致)或呈沿其长度方向由近端至远端逐渐变细的渐细圆筒形,它的长度为 30?160mm,其直径为20?40mm。在支架主体1的近端(图1中支架主体1的左端部)设 有裸支架4。
[0020] 支架侧支2由第二覆膜202和第二骨架201构成,该支架侧支2亦整体呈直圆筒 形,它的长度为10?60mm,其直径为5?20mm。上述第一覆膜102和第二覆膜202均由医 用高分子材料制成,如聚酯纤维纺织物、聚四氟乙烯、聚酰胺纺织物、聚丙烯纺织物。上述第 一骨架101和第二骨架201均呈"Z"形结构或编织结构,它们均由医用合金材料制成,如镍 钛形状记忆合金、镍钛超弹合金、钴铬镍钥铁合金、316L医用不锈钢合金等。
[0021] 连接部3为由柔性高分子材料制成的管状部件,该柔性高分子材料可为聚酯纤维 纺织物、聚四氟乙烯、聚酰胺纺织物、聚丙烯纺织物等。连接部3的长度为3?10mm,其直径 为5?20mm,在本实施例中,连接部3的直径与支架侧支2的直径相同。
[0022] 如图2和图3所示,侧支型覆膜支架的输送系统包括鞘管11、侧支套管5、与鞘管 11相配合的推杆17以及配置在推杆17上的手柄16,在鞘管11的近端(图2中鞘管11的 上端部)设有锥形头10,在鞘管11的远端(图3中鞘管11的下端部)设有排气管14。其中, 鞘管11用以容置收装图1所示的整个覆膜支架,在覆膜支架的输送过程及未被释放前,经 束缚的覆膜支架的支架主体1和支架侧支2以可移动方式置入鞘管11内。侧支套管5用 以收装支架侧支2,通过该侧支套管5对支架侧支2进行束缚。锥形头10可在X射线下显 影。
[0023] 侧支型覆膜支架的输送系统还包括将覆膜支架从鞘管11中牵引并释放的牵引释 放机构,该牵引释放机构包括主体导引部件和侧支导引部件。主体导引部件与支架主体1 以可拆卸方式连接并将其牵引释放,该主体导引部件包括主体导丝13和相应的第一控制 机构15,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控制机构15为设置在推杆17远端并用以释放主体导丝13 的手柄。在支架主体1置入鞘管11内并未被释放之前,支架主体1被主体线圈12以可拆 卸方式束缚,主体导丝13穿过各个主体线圈12并与其可拆卸连接,该主体导丝13的一端 从覆膜支架的近端伸出,它的另一端与第一控制机构15连接。侧支导引部件与支架侧支2 以可拆卸方式连接并将其牵引释放,该侧支导引部件包括与各个支架侧支2相对应的侧支 导丝6和相应的第二控制机构(未示出)。在支架侧支2未被释放之前,该支架侧支2以可 拆卸方式置于与侧支导丝6连接的侧支套管5内,该侧支导丝6的一端与侧支套管5连接, 其另一端与第二控制机构连接。另外,牵引释放机构还包括头端导引部件,该头端导引部件 包括位于锥形头10末端的头端束缚部件、位于推杆17远端并靠近第一控制机构15设置的 头端后释放装置23以及连接两者的头端导丝,通过操作头端后释放装置23收紧或松开头 端导丝进而操控对支架主体1近端的束缚状态。
[0024] 下面,结合图4和图5简单描述将图1所示覆膜支架应用于主动脉疾病的腔内修 复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
[0025] 预先,当需要将上述侧支型覆膜支架植入动脉时,手术前测量CT(计算机X射线断 层造影)或磁共振影像,明确主动脉弓21、降主动脉22、左锁骨下动脉20、左颈总动脉19以 及无名动脉18的直径,测量三个主动脉弓三侧支之间的距离,根据测量结果个体化定制侧 支型覆膜支架或选定相应尺寸的侧支型覆膜支架。
[0026] 手术前,显露、游离单侧股总动脉,插入动脉鞘管,将加硬导丝7送入升主动脉8。 切开股总动脉,将三个侧支导丝6送入主动脉。左、右肱动脉及左颈总动脉19穿入动脉鞘, 送入抓捕器,依次将三根侧支导丝6引导入无名动脉18、左颈总动脉19和左锁骨下动脉20 中。
[0027] 被主体线圈12以可拆卸方式束缚的覆膜支架整体地置于输送系统的鞘管11内; 沿加硬导丝7将输送系统送至降主动脉22,然后撤下鞘管11的一部分,则三个支架侧支2 与支架主体1分开;继续向主动脉弓21推进输送系统,同时,三个支架侧支2在侧支导丝6 的引导下进入主动脉弓21的三个侧支,具体如图4所示。
[0028] 将鞘管11撤下至支架主体1的远端,打开第一控制机构15,拉出主体导丝13使主 体线圈12松开,则支架主体1被释放;通过第二控制机构牵拉侧支导丝6,使侧支套管5与 支架侧支2分离,依次释放三个支架侧支2 ;打开头端后释放装置23,将支架主体1的头端 释放。
[0029] 最后,撤除输送系统及各种导丝、导管,完成释放。图5所示为侧支型覆膜支架处 于完全释放状态的示意图。
[0030] 由上,由于连接支架侧支2与支架主体1的连接部3为由柔性高分子材料制成的 管状部件,形变能力较强,可使支架侧支2与支架主体1呈任意角度,这样,使覆膜支架在具 体应用中不受患者的主动脉弓三个侧支与主动脉弓所成的角度个体差异较大这种情况的 限制,提高了覆膜支架与不同患者的适应性。
[0031]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 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 的保护范围之内。
[0032] 例如,在上述实施例中,在支架主体1的近端设有裸支架4,然而并非局限于此,也 可省略裸支架4。
【权利要求】
1. 一种侧支型覆膜支架,包括支架主体(1)和支架侧支(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侧 支(2)通过连接部(3)与所述支架主体(1)连接,其中,所述连接部(3)为由柔性高分子材 料制成的管状部件。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支型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主体(1)的长度为 30?160mm,其直径为20?40mm ;所述支架侧支(2)的长度为10?60mm,其直径为5? 20mm ;所述连接部(3)的长度为3?10mm,其直径为5?20mm。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支型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3)的直径与所述 支架侧支(2)的直径相同。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支型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侧支(2)为三个,且 这三个支架侧支(2)位于所述支架主体(1)的同一侧。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支型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主体(1)由第一覆膜 (102)和第一骨架(101)构成,所述支架侧支(2)由第二覆膜(202)和第二骨架(201)构成, 其中,第一覆膜(102)和第二覆膜(202)由医用高分子材料制成,所述第一骨架(101)和第 二骨架(201)由呈"Z"形结构或编制结构的医用合金材料制成。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支型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架主体(1)的近端设 有裸支架(4)。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支型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主体(1)呈直圆筒形 或沿其长度方向由近端至远端逐渐变细的渐细圆筒形,所述支架侧支(2)呈直圆筒形。
【文档编号】A61F2/07GK203841851SQ201420076832
【公开日】2014年9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2月21日 优先权日:2014年2月21日
【发明者】许尚栋, 黄连军, 孙立忠 申请人:许尚栋, 黄连军, 孙立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