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从银杏叶中获得银杏黄酮、银杏内酯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97255阅读:133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天然药物提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使用低醇循环方式从银杏叶中获得银杏黄酮、银杏内酯的方法。



背景技术:

银杏叶提取物(黄酮和内酯)(Limlclis)是存在于银杏植物叶片中的一类黄酮类和萜类化合物。2015年国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对银杏叶提取物进行相应整顿,原来由盐酸提取银杏黄酮的工艺被淘汰,使用传统的甲醇提取工艺,成本很大,这已经成为阻碍企业发展的瓶颈。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一种用低醇提取银杏黄酮的生产工艺应运而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银杏叶提取物的开发利用提供一条简单方便、节能、环保的途径,对降低试剂耗量、降低环境污染,减少生产周期提供一种高效提取分离银杏叶提取物的工艺。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从银杏叶中获得银杏黄酮、银杏内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低醇循环方式,以银杏叶为原料,采用20%甲醇热回流提取,直接层析并收集流出液,再对流出液进行澄清除杂处理、得到的澄清流出液,用于下一批原料的提取,完成循环提取。

具体来说,本发明包括如下步骤:

1)获取原料,其中,原料含量检测按2010版药典方法进行检测,原料含量要求银杏黄酮(Flavone)≥0.6%、银杏内酯(Lactone)≥0.25%;

2)对原料进行粉碎处理,原料粗粉至直径≤3cm;

3)对原料使用20%甲醇热浸法提取三次,提取温度80o C,每次1小时,料液比1:10:10:7,并最终控制渣中有效成份占原料总目标物不得高于10%;

4)提取液板框压滤,得到清液;清液上层析柱,控制流速为1-1.5bv/h,收集流出液;

5)用2-3bv的纯水洗脱层析柱,至颜色透亮,不再有浑浊即可,再用80%甲醇洗脱2.5-3bv;

6)收集80%醇洗脱液并浓缩,浓缩温度小于80摄氏度,浓缩比重为1.02即可喷粉;

7)用1-1.5bv新甲醇对层析柱进行冲洗,浓缩水沉,清液继续上柱;层析柱再用1-1.5bv纯水冲至无醇味;

8)收集的流出液进行澄清处理,使用10%氢氧化钠的澄清石灰水,调流出液ph11-12,过滤得到清液,清液再用草酸调ph至7,产生钙盐沉淀和其他沉淀,静置30min;

9)过滤处理液,对清液进行适当的补充甲醇至醇度为20%;

10)处理后的清液继续进行提取,完成循环。

本发明采取了上述方法以后,能够充分地降低对甲醇的消耗,减少了环境污染,减少原料有效物质损失和生产周期,是一种高效提取分离银杏叶提取物的方法,具有很好的技术效果。

此工艺与传统工艺相比生产成本大幅下降,生产周期有所减少,原料利用率有所增加,生产污水几乎没有产生,而且生产过程没有使用到盐酸,产品标准符合新的规定是银杏叶生产厂家的不二之选。

降低成本是生产企业核心目标,使用低醇循环方式从银杏叶中获得银杏黄酮、银杏内酯的生产工艺满足目前银杏叶提取物的生产需求。与传统工艺相比,提取溶剂采用醇度与醇秏都大幅降低,节约原料成本。低醇不用浓缩直接层析,在洗脱过程中不用低醇洗脱减少生产周期,同时吸附后的流出液经澄清处理后又用于生产提取,减少了处理废水的费用,并且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发明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需要说明的是,只要不构成冲突,本发明中的各个实施例以及各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可以相互结合,所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从银杏叶中获得银杏黄酮、银杏内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获取原料,其中,原料含量检测按2010版药典方法进行检测,原料含量要求银杏黄酮(Flavone)≥0.6%、银杏内酯(Lactone)≥0.25%;

2)对原料进行粉碎处理,原料粗粉至直径≤3cm;

3)对原料使用20%甲醇热浸法提取三次,提取温度80o C,每次1小时,料液比1:10:10:7,并最终控制渣中有效成份占原料总目标物不得高于10%;

4)提取液板框压滤,得到清液;清液上层析柱,控制流速为1-1.5bv/h,收集流出液;

5)用2-3bv的纯水洗脱层析柱,至颜色透亮,不再有浑浊即可,再用80%甲醇洗脱2.5-3bv;

6)收集80%醇洗脱液并浓缩,浓缩温度小于80摄氏度,浓缩比重为1.02即可喷粉;

7)用1-1.5bv新甲醇对层析柱进行冲洗,浓缩水沉,清液继续上柱;层析柱再用1-1.5bv纯水冲至无醇味;

8)收集的流出液进行澄清处理,使用10%氢氧化钠的澄清石灰水,调流出液ph11-12,过滤得到清液,清液再用草酸调ph至7,产生钙盐沉淀和其他沉淀,静置30min;

9)过滤处理液,对清液进行适当的补充甲醇至醇度为20%;

10)处理后的清液继续进行提取,完成循环。

所述步骤(6)中,在操作严格的条件下,水冲完直接用80%洗脱,节约生产周期。最终得到银杏黄酮含量≥24%,银杏内酯≥6%的银杏提取物产品。

所述步骤(8)中,流出液澄清处理过程,要边加试剂边搅拌。

本发明采取了上述方法以后,能够充分地降低对甲醇的消耗,减少了环境污染,减少原料有效物质损失和生产周期,是一种高效提取分离银杏叶提取物的方法,具有很好的技术效果。

为了确定本发明的最佳工艺步骤,发明人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工作,具体实验情况如下:

1、提取甲醇的醇度

银杏原料分别采用醇度为80%,60%,40%,20%,0%甲醇热浸法提取,确定提取环节为20%甲醇热浸法提取1小时,重复3次。虽然20%提取率不高,但是醇耗相对较低,在提取三次的情况下,20%醇提取率可以达到90%。而水的提取率只有65%。

2、不同种类醇对提取和层析的影响

对比20%甲醇和20%乙醇提取率,以及分别层析,树脂对有效物质的吸附率,20%乙醇由于成本高,吸附率较底,故被淘汰。依据该实验,20%甲醇提取银杏叶并层析为最佳条件。

3、不同百分含量的甲醇对提取和层析的影响

对比10%,20%,40%的甲醇对银杏叶提取率和树脂吸附率,10%的甲醇提取率最低,吸附率最大,而40%甲醇提取率与20%甲醇提取率相当,且吸附率最小,但层析后有效物质含量20%醇最多。因此20%甲醇为最佳提取醇度。

4、流出液澄清处理条件,过程注意事项

流出液理论上依然是20%醇液,但由于提取过程和层析过程中有损失,通常流出液的醇度只有15%左右,因此提取前要补充甲醇。其次,由于流出液含有叶绿素,蛋白质糖,银杏酸类等杂质,以及含有少量的被包裹的银杏黄酮和银杏内酯,因此使用碱液调ph可以使包裹的银杏黄酮和银杏内酯分散出来,并且银杏酸和Ca2+可以产生沉淀。由于澄清石灰水难以让浑浊液变澄清,所以必须加入氢氧化钠,ph分别为7-8、9-10、11、12、13-14时,ph=7-8没有沉淀,ph=9-10有沉淀,液体颜色加深乳浊液存在,有效成分未分散开,ph=11-12有沉淀,不浑浊。Ph=13-14有沉淀,不浑浊。所以调ph=11-12最佳。过滤后清液调酸会使叶绿素,蛋白质等析出,多余的ca2+和草酸结合沉淀,并且能与其他杂质絮凝。考虑到提取,因此调ph=7,静置一小时后,过滤液进行下一批次提取。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