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电机驱动行走按摩机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27770阅读:342来源:国知局
一种单电机驱动行走按摩机芯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按摩装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单电机驱动行走按摩机芯,尤其是利用一电机既能驱动按摩组件和行走,又能驱动颈垫的方案。



背景技术:

现有单电机驱动行走按摩机芯,往复运动需借助行程开关与电机配合,实现折返换向,驱动方式有丝母丝杆驱动和齿轮齿条两类;按摩机芯折返时,按摩手法也随之改变,这也是此类按摩机芯不足之处。为此,制造业者又开发出一种利用按摩机芯中行走齿轮链上的摆动式行走齿轮与齿条环配合,实现循环行走的按摩机芯,解决了使用行程开关结构的缺陷,丰富按摩设备的选择。如何利用单一电机,实现同步驱动颈垫的想法,即成为本实用新型研究的对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利用附加有行走功能的行走机芯,通过一长轴同步驱动一颈垫机芯的单电机驱动行走按摩机芯。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单电机驱动行走按摩机芯,具有行走机芯和颈垫机芯两部分;行走机芯包括有底板、机芯上盖、机芯底盖、电机、蜗轮变速器、齿轮传动链和处于机芯上盖上方的按摩组件;所述电机、蜗轮变速器和齿轮传动链均安装在机芯底盖与机芯上盖之间;齿轮传动链中伸出机芯上盖的齿轮轴端部驱动按摩组件动作;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一对导轨和齿条,机芯底盖借助滑槽滑动定位在底板上,所述齿轮传动链中的一行走齿轮与底板上的齿条啮合,驱动按摩机芯往复运动;其特征是:颈垫机芯包括有齿轮箱和按摩组件,齿轮箱中安装有齿轮链和交错轴齿轮副B,齿轮链中部分穿过齿轮箱的齿轮轴端部安装有按摩组件,交错轴齿轮副B中一交错齿轮与齿轮链中的齿轮传动连接,另一交错齿轮轴上设置有输入插口;行走机芯中设置有一交错轴齿轮副A,交错轴齿轮副A中的一交错齿轮与齿轮传动链中的齿轮传动连接,另一交错齿轮滑动套设在一传动轴上,该传动轴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座定位在底板上;在该传动轴靠近颈垫机芯一端设置有一过度齿轮副,该过度齿轮副之一齿轮固定在传动轴上,另一齿轮轴定位在底板上,且该齿轮轴设置有输出插口;所述输入插口与输出插口之间通过一长轴传动连接,借助长轴将动力传输给颈垫机芯。

所述交错轴齿轮副A中的一交错齿轮滑动套设在传动轴上是指:交错齿轮具有空心轴段,该空心轴段与传动轴具有相吻合的花键或正六角结构截面;在空心轴段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定位在机芯底盖的两轴座上,既保持交错轴齿轮副A的啮合,又可沿着传动轴往复滑动。

所述底板设置的齿条为闭合齿条环;所述齿轮传动链中的末级齿轮的轮轴活动定位在机芯上盖和机芯底盖的弧形轴座上,既保持其与前级齿轮的啮合,又可沿弧形轴座摆动,该轮轴穿过机芯底盖弧形轴座的端部固定有行走齿轮,该行走齿轮与所述齿条环啮合,借助所述弧形轴座迎合齿条环的折返位置变化。

所述齿轮传动链中的末级齿轮的轮轴与前级齿轮轴之间套设有一轴座摆臂。

所述电机具有双头输出轴,第一输出轴经蜗轮变速器驱动齿轮传动链,带动按摩组件作业;第二输出轴经皮带轮传动变速,皮带轮轴直接通过轴承定位在所述机芯底盖上,所述皮带轮轴同轴固定有一偏心轮,偏心轮外套设有一牵引环,该牵引环通过橡胶柱铰接在一揉捶头的底部;所述揉捶头有两个,固定在翘板两端,翘板中部通过一橡胶座锁固在机芯上盖上,由电机驱动两揉捶头起伏揉捶拍打动作。

所述长轴为刚性轴或软轴,端部加工有与输入插口和输出插口对应的花键或六角结构。

本实用新型借助一长轴将行走机芯上的动力传递给颈垫机芯,简化颈垫机芯内部结构和体积;而且利用行走机芯上齿轮传动链中交错轴齿轮副的交错齿轮与传动轴滑动配合,既满足传递动力,又不妨碍行走功能,实现单电机驱动按摩机芯行走按摩和颈垫机芯同步按摩动作;在传动轴另一端再增加一交错轴齿轮副,还可附加驱动一类似颈垫机芯结构的坐垫机芯,实现一台电机驱动三节按摩垫的功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具体图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行走按摩机芯立体示意图

图2行走按摩机芯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行走按摩机芯行走齿轮链关系分解图

其中

1—行走机芯 11—机芯上盖 12—机芯底盖 121—轴座

13—弧形轴座 2—颈垫机芯 21—齿轮箱 22—齿轮链

23—交错轴齿轮副B 231—输入插口 3—底板 31—导轨

32—齿条环 4—电机 41—第一输出轴 42—第二输出轴

43—皮带轮 44—牵引环 45—橡胶柱 5—蜗轮变速器

6—齿轮传动链 61—交错轴齿轮副A 611—空心轴段 62—传动轴

63—轴承座 64—过度齿轮副 641—输出插口 65—末级齿轮

651—轮轴 66—行走齿轮 67—轴座摆臂 7—按摩组件

8—长轴 9—揉捶头 91—翘板 92—橡胶座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和图2,单电机驱动行走按摩机芯,具有行走机芯1和颈垫机芯2两部分;行走机芯1包括有底板3、机芯上盖11、机芯底盖12、电机4、蜗轮变速器5、齿轮传动链6和处于机芯上盖11上方的按摩组件7;电机4、蜗轮变速器5和齿轮传动链6均安装在机芯底盖12与机芯上盖11之间;齿轮传动链6中伸出机芯上盖11的齿轮轴端部驱动按摩组件7动作;行走机芯1中设置有一交错轴齿轮副A61,交错轴齿轮副A61中的一交错齿轮与齿轮传动链6中的齿轮传动连接,另一交错齿轮滑动套设在一传动轴62上,该传动轴62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座63定位在底板3上;更具体地说,该交错齿轮具有空心轴段611,该空心轴段611与传动轴62具有相吻合的花键或正六角结构截面,使得该交错齿轮既可沿传动轴62滑动,又能将扭力传递给传动轴62;在空心轴段611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定位在机芯底盖12的两轴座121上,既保持交错轴齿轮副A61的啮合,又可沿着传动轴62往复滑动。在该传动轴62靠近颈垫机芯2一端设置有一过度齿轮副64,该过度齿轮副64之一齿轮固定在传动轴62上,另一齿轮轴定位在底板3上,且该齿轮轴设置有输出插口641。

所述颈垫机芯2包括有齿轮箱21和按摩组件7,齿轮箱21中安装有齿轮链22和交错轴齿轮副B23,齿轮链22中部分穿过齿轮箱21的齿轮轴端部安装有按摩组件7,交错轴齿轮副B23中一交错齿轮与齿轮链22中的齿轮传动连接,另一交错齿轮轴上设置有输入插口231;在输入插口231与输出插口641之间通过一长轴8传动连接,借助长轴8将动力传输给颈垫机芯2,实现行走机芯1与颈垫机芯2只需一台电机的目的。

所述长轴8可以是刚性轴,也可选择软轴或橡胶轴棒,使得颈垫机芯2与行走机芯1之间的夹角可在适当范围内任意调节;长轴8端部加工有与输入插口和输出插口对应的花键或六角结构,延长长轴8端部的花键段或六角结构段,可实现颈垫机芯高度的适当调节。

参照图2和图3,底板3上设置有一对导轨31和齿条,更准确地说该齿条为闭合的齿条环32,既可以是内齿结构,也可如图的外齿结构;机芯底盖12借助滑槽滑动定位在底板3上,或者采用导轨在机芯底盖一侧,而滑槽在底板一侧的相反结构也行。所述齿轮传动链6中的末级齿轮65的轮轴651活动定位在机芯上盖11和机芯底盖12的弧形轴座13上,既保持其与前级齿轮的啮合,又可沿弧形轴座13摆动,该轮轴651穿过机芯底盖弧形轴座13的端部固定有行走齿轮66,该行走齿轮66与齿条环32啮合,借助弧形轴座13迎合齿条环32的折返位置变化。齿轮传动链6中的末级齿轮的轮轴651与前级齿轮轴之间套设有一轴座摆臂67,进一步保证啮合的可靠性。

如图1、图2和图3,所述电机4具有双头输出轴,第一输出轴41经蜗轮变速器5驱动齿轮传动链6,带动按摩组件7作业;第二输出轴42经皮带轮43传动变速,皮带轮轴直接通过轴承定位在机芯底盖12上,皮带轮轴同轴固定有一偏心轮,偏心轮外套设有一牵引环44,该牵引环44通过橡胶柱45铰接在一揉捶头9的底部;而揉捶头9有两个一个主动一个从动,分别固定在翘板91两端,翘板91中部通过一橡胶座92锁固在机芯上盖11上,由电机4驱动两揉捶头9起伏揉捶拍打动作。

综上所述,本实例提供的双节按摩垫机芯的图示,在行走机芯的传动轴另一端,也即远离颈垫机芯一端,再增加一交错轴齿轮副,还可附加驱动一类似颈垫机芯结构的坐垫机芯,实现一台电机驱动三节按摩垫的功能。由于坐垫机芯与颈垫机芯一样,均无电机,直接由长轴传递动力,且可加工的更加轻薄。

上述涉及的交错轴齿轮副,也可以是相交轴齿轮副;齿轮传动既可以是交错轴斜齿轮传动,也可采用锥齿轮传动或蜗杆传动等类似的传动。

另外,涉及的按摩组件7为常规技术,诸如旋转形式的揉捏盘,由旋转转换成往复摆动的开背臂,以及上下运动的拍打头等,均适用于本结构。背垫机芯中的电机,可以选择双头输出,也可以采用单头输出电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