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耳鼻喉科用耳道清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35485阅读:543来源:国知局
一种耳鼻喉科用耳道清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清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耳鼻喉科用耳道清理装置。



背景技术:

外耳道及中耳手术,需要在显微镜下操作,要求良好的照明、充分显露术野,术前准备非常重要,由于外耳道、中耳病变时,外耳道有分泌物或其它病变组织,因此,在了解病变的前提下,进行术前准备,对防止因牵拉、刺激病变组织导致出血或病变组织脱落引起不良后果,尤为关键,因此,在术前准备中,耳道清理,特别是对耳道内的耳垢清理是极其重要的一个部分,现有的耳垢清理器,只能依靠医护人员人工手动对患者耳道进行清理,清理麻烦,效果较差,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一种耳鼻喉科用耳道清理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耳鼻喉科用耳道清理装置,来解决目前传统的耳道清理方式过于简单,降低了医护人员工作效率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耳鼻喉科用耳道清理装置,包括手柄、电机、旋转轴、连接棒、连接环、摄像头、弹簧、海绵、显示器,所述的电机位于手柄内部中端,所述的电机与手柄螺纹相连,所述的旋转轴位于电机左侧,所述的旋转轴与电机紧配相连,所述的连接棒位于旋转轴左侧,所述的连接棒与旋转轴螺纹相连,所述的连接环位于连接棒左侧,所述的连接环与连接棒螺纹相连,所述的摄像头位于连接环内部左侧中端,所述的摄像头与连接环螺纹相连,所述的弹簧数量为若干件,所述的弹簧均匀分布于连接棒外壁,所述的弹簧一端与连接棒胶水相连,所述的海绵位于弹簧另一端,所述的海绵与弹簧胶水相连,所述的显示器位于手柄前端左侧,所述的显示器与手柄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手柄顶部左侧还设有第一开关,所述的第一开关与手柄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手柄顶部左侧还设有第二开关,所述的第二开关与手柄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手柄内部右侧还设有蓄电池,所述的蓄电池与手柄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连接环内部左侧四周还均设有LED灯,所述的LED灯与连接环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手柄顶部左侧还设有第三开关,所述的第三开关与手柄螺纹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耳鼻喉科用耳道清理装置,使用时,首先医护人员手握手柄,并用手打开第一开关,通过第一开关,开启LED灯和摄像头,此时,医护人员可将LED灯指向患者的耳道处,通过LED灯的照明,使得摄像头将患者耳道内的具体画面传输至显示器上,方便医护人员清晰的观察患者耳道内的具体情况,医护人员再将连接棒连同连接环以及海绵缓慢的插入患者的耳道内,在插入的过程中,通过摄像头所传递的画面并由显示器显示出来,此时医护人员可知晓连接棒插入患者耳道内的具体深度,当连接棒插入患者耳道内的深度达到医护人员所需要的深度后,医护人员再用手打开第二开关,通过第二开关,开启电机,电机驱动旋转轴带动连接棒连同海绵做旋转运动,在海绵旋转运动的作用下,使得患者耳道内的耳垢脱离耳道,且脱离后的耳垢被海绵吸附,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医护人员可使用第三开关,所述的第三开关为调速开关,通过对第三开关的使用,医护人员可对电机的转速进行控制即对海绵的旋转运动进行控制,提高了患者治疗的舒适性,当该装置使用完毕后,医护人员只需将连接棒连同海绵从患者的耳道内取出,因连接棒分别与旋转轴和连接环为螺纹连接,所以医护人员可将连接棒连同海绵与该装置进行分离,并对连接棒和海绵进行更换,确保了该装置的清洁性,方便下一位患者使用,该耳鼻喉科用耳道清理装置,结构巧妙,功能强大,操作简单,价格低廉,通过使用该装置,可对患者耳道内的耳垢进行彻底的清理,不仅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还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弹簧不仅是为了让海绵与患者耳道实行软接触,还可让海绵跟随患者耳道的走向变形而变形即海绵始终与患者耳道内壁相贴合,确保了该装置对患者耳道内耳垢清理的清洁性,蓄电池是为了给该装置提供能量供应,该装置无需外界电源即可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耳鼻喉科用耳道清理装置的内部局部主视剖视图;

图2是耳鼻喉科用耳道清理装置的局部主视图;

图3是连接环的内部局部主视图。

手柄 1 电机 2

旋转轴 3 连接棒 4

连接环 5 摄像头 6

弹簧 7 海绵 8

显示器 9 第一开关 101

第二开关 102 蓄电池 103

第三开关 104 LED灯 501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阐述了多种特定细节,以便提供对构成所描述实施例基础的概念的透彻理解。然而,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中的一些或者全部的情况下来实践。在其他情况下,没有具体描述众所周知的处理步骤。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耳鼻喉科用耳道清理装置,包括手柄1、电机2、旋转轴3、连接棒4、连接环5、摄像头6、弹簧7、海绵8、显示器9,所述的电机2位于手柄1内部中端,所述的电机2与手柄1螺纹相连,所述的旋转轴3位于电机2左侧,所述的旋转轴3与电机2紧配相连,所述的连接棒4位于旋转轴3左侧,所述的连接棒4与旋转轴3螺纹相连,所述的连接环5位于连接棒4左侧,所述的连接环5与连接棒4螺纹相连,所述的摄像头6位于连接环5内部左侧中端,所述的摄像头6与连接环5螺纹相连,所述的弹簧7数量为若干件,所述的弹簧7均匀分布于连接棒4外壁,所述的弹簧7一端与连接棒4胶水相连,所述的海绵8位于弹簧7另一端,所述的海绵8与弹簧7胶水相连,所述的显示器9位于手柄1前端左侧,所述的显示器9与手柄1螺纹相连,所述的手柄1顶部左侧还设有第一开关101,所述的第一开关101与手柄1螺纹相连,所述的手柄1顶部左侧还设有第二开关102,所述的第二开关102与手柄1螺纹相连,所述的手柄1内部右侧还设有蓄电池103,所述的蓄电池103与手柄1螺纹相连,所述的连接环5内部左侧四周还均设有LED灯501,所述的LED灯501与连接环5螺纹相连,所述的手柄1顶部左侧还设有第三开关104,所述的第三开关104与手柄1螺纹相连。

该耳鼻喉科用耳道清理装置,使用时,首先医护人员手握手柄1,并用手打开第一开关101,通过第一开关101,开启LED灯501和摄像头6,此时,医护人员可将LED灯501指向患者的耳道处,通过LED灯501的照明,使得摄像头6将患者耳道内的具体画面传输至显示器9上,方便医护人员清晰的观察患者耳道内的具体情况,医护人员再将连接棒4连同连接环5以及海绵8缓慢的插入患者的耳道内,在插入的过程中,通过摄像头6所传递的画面并由显示器9显示出来,此时医护人员可知晓连接棒4插入患者耳道内的具体深度,当连接棒4插入患者耳道内的深度达到医护人员所需要的深度后,医护人员再用手打开第二开关102,通过第二开关102,开启电机2,电机2驱动旋转轴3带动连接棒4连同海绵8做旋转运动,在海绵8旋转运动的作用下,使得患者耳道内的耳垢脱离耳道,且脱离后的耳垢被海绵8吸附,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医护人员可使用第三开关104,所述的第三开关104为调速开关,通过对第三开关104的使用,医护人员可对电机2的转速进行控制即对海绵8的旋转运动进行控制,提高了患者治疗的舒适性,当该装置使用完毕后,医护人员只需将连接棒4连同海绵8从患者的耳道内取出,因连接棒4分别与旋转轴3和连接环5为螺纹连接,所以医护人员可将连接棒4连同海绵8与该装置进行分离,并对连接棒4和海绵8进行更换,确保了该装置的清洁性,方便下一位患者使用,同时,弹簧7不仅是为了让海绵8与患者耳道实行软接触,还可让海绵8跟随患者耳道的走向变形而变形即海绵8始终与患者耳道内壁相贴合,确保了该装置对患者耳道内耳垢清理的清洁性,蓄电池103是为了给该装置提供能量供应,该装置无需外界电源即可正常使用。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做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