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皮肤修复保湿组合物及其在制备化妆品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74689阅读:431来源:国知局
一种皮肤修复保湿组合物及其在制备化妆品中的应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化妆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保湿组合物及其在制备化妆品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皮肤保湿能力的好坏,能够反应出皮肤屏障功能的正常与否。皮肤保湿能力降低导致皮肤屏障功能下降,皮肤屏障功能下降又进一步降低皮肤保湿能力,造成恶性循环。所以保湿是皮肤护理的基础,也是关键,皮肤保湿功能下降会导致多种皮肤问题,它是护肤金字塔的最底一层,是护肤的基础。当肌肤缺水时,细胞代谢和信息传递等受到影响,甚至出现障碍,皮肤的生理结构发生变化如干燥,粗糙,失去光泽,弹性降低,皱纹增多或加深,色素增多,最糟糕的是缺水引起皮肤屏障功能障碍,不但增加了皮肤病的易感性,而且可诱发和加重一些皮肤病例如,皮炎,湿疹,银屑病及痤疮。

角质层是皮肤表皮的四层组织(基底层、棘层、颗粒层、角质层)的最外层,由约30μm宽,0.8μm厚的扁平六角形的角质细胞组成,一般为10-20层细胞,厚度为10-15μm。表皮的最上层还有双层脂质形成皮脂膜,它是由汗液和皮脂混合而形成的一层保护膜。角质层的吸水能力和屏障功能使其维持一定的水含量且有一定的保水能力。皮肤保湿主要取决于表皮的含水量,特别是角质层含水量,角质层含水量对皮肤的外观起着决定性作用。当角质层水分充足的时候,皮肤柔软,光滑,细腻,富有弹性。

表皮下层,占有大部分结构的是真皮层,厚度为0.2毫米左右,又可分为三层,即乳头层、乳头下层及网状层等,大部分由蛋白质所构成,此部分蛋白质是同胶原蛋白及弹性蛋白(elastin)组成,其他则是神经、毛细血管、汗腺及皮脂腺、淋巴管及毛根等组织构成。

传统化妆品领域提及的修复皮肤屏障,通常局限于角质层屏障的修复,主要基于天然保湿因子修复,往往不能从内源性解决肌肤缺水问题。因此,应进一步开发具有保湿效果的产品。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保湿组合物及其在制备化妆品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的保湿组合物作用于表皮层和真皮层,让真皮层水分能按照生理需要快速补给角质层,而角质层则具有良好的保湿能力

本发明提供的保湿组合物由如下质量份的组分组成:

一些实施例中,该组合物由如下质量份的组分组成:

一些实施例中,该组合物由如下质量份的组分组成:

一些实施例中,该组合物由如下质量份的组分组成:

甜菜碱天然存在于多种植物中,分子式为c5h11no2,分子量为117.15。甜菜碱具有高度生物兼容性,极易溶于水,非常耐热,耐酸,耐碱。。

尿囊素可以增强肌肤最外层的吸水能力,改善角质层蛋白质的亲水力,使遭受损害的角质层得以修复,恢复其天然的亲水能力。

神经酰胺是皮肤角质层细胞间脂质的主要成分,它与胆固醇,胆固醇脂和脂肪酸物质构成细胞间质,对形成脂质双层结构起重要作用,对角质层细胞间的相互粘连或屏障功能十分重要,对于修复受损的保护功能起很重要的作用。

透明质酸(ha)是由乙酰氨基葡糖糖与葡萄糖醛酸通过糖苷键以1:1(摩尔比)组层的双糖直链大分子酸性粘多糖,分子量在几万到几百万道尔顿之间,ha分子中存在大量羟基(-oh),使它产生强大的亲水性,能够结合大量的水,表现出良好的保湿性能。本发明组合物种采用的寡聚透明质酸由透明质酸降解获得,分子量不高于1万。

燕麦β-葡聚糖是一种粘性多糖,通过β(1-3)和β(1-4)糖苷键把β-d-吡喃葡萄糖单位连接起来,形成一种高分子聚合物,其中约有70%的β(1-4)糖苷键和30%的β(1-3)糖苷键。分子量变化范围5300-257200。本发明采用的是水溶性β-葡聚糖,其中β(1-3)糖苷键与β(1-4)糖苷键含量之比为1:2.5~1:2.6。

烟酰胺,也称维生素b3,具有调节表皮细胞分化节律,促进皮肤屏障脂质和天然保湿因子的自身合成,强化肌肤屏障功能,同时减少皮肤色素沉淀,促进胶原蛋白合成。长期使用能改善皮肤质地,均匀肤色,增强皮肤屏障的功能。

d-泛醇,也称维生素b5,长期使用被肌肤吸收后,可以转化成泛酸,被组织合成辅酶a可存在于组织中,对细胞物质代谢是必须的,因此长期使用维他命b5能提高细胞活力,修复受损皮肤,增强皮肤屏障功能,从而使得tewl明显降低。

氨基酸时含有氨基和羧基的一类有机化合物的通称,是生物功能大分子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构成动物营养所需蛋白质的基本物质。本发明采用的氨基酸中包括赖氨酸、组氨酸、精氨酸、天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谷氨酸,脯氨酸、甘氨酸、丙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

修复活性肽由市场购得,包括六肽-9、三肽-1、棕榈酰四肽-7、棕榈酰五肽-4、棕榈酰三肽-1和棕榈酰三肽-5。其中,六肽-9的浓度为150~250ppm、三肽-1的浓度为900~1100ppm、棕榈酰四肽-7的浓度为45~55ppm、棕榈酰五肽-4的浓度为90~110ppm、棕榈酰三肽-1的浓度为90~110ppm和棕榈酰三肽-5的浓度为250~350ppm。本发明采用的修复活性肽由深圳维琪购得。

本发明组合物将上述组分进行合理复配,其中,寡聚透明质酸能够深入补充到真皮层;添加燕麦β葡聚糖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从而能够有效抑制皮肤内的透明质酸降解,促进透明质酸合成。修复活性肽能够促进表皮和真皮层细胞(特别是成纤维细胞,上皮细胞,内皮细胞)增殖,分裂,分化,使得新生细胞增多,皮肤增厚。氨基酸,尿囊素,透明质酸对皮肤角质层天然保湿因子外源性修复,通过添加神经酰胺针对细胞间质进行外源性修复;通过添加烟酰胺,d-泛醇提高细胞活力,修复受损皮肤,增强皮肤屏障功能。因此,本发明提供的组合物能够通过针对皮肤真皮层、基底膜,皮肤角质屏障三重修复,从而具有良好的提高皮肤水分含量,降低皮肤水分散失的的作用。该效果与单独使用各组分相比或使用传统的保湿组合物相比,皆具有显著性的提高。说明在适当的配比下,各组分复配产生了增效作用,从而提高了保湿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保湿组合物在制备化妆品中的应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化妆品,包括本发明所述的保湿组合物。

本发明提供的化妆品中,保湿组合物的质量分数为0.58%~27%。

本发明提供的化妆品中还包括卡波940、精氨酸和防腐剂。

所述防腐剂为phl。

本发明提供的化妆品为护肤用化妆品。

所述肤用化妆品为洁面乳,水,乳,精华,霜或面膜。

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组合物由以下质量分数的组分组成:

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组合物由以下质量分数的组分组成:

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组合物由以下质量分数的组分组成:

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组合物由以下质量分数的组分组成:

本发明提供的化妆品的制备方法包括:

将甜菜碱、氨基酸、尿囊素、燕麦β-葡聚糖、寡聚透明质酸烟酰胺、d-泛醇与卡波940、精氨酸、水混合,80~85℃,200~250rpm,搅拌30min;

降温至55℃,加入神经酰胺、修复活性肽,150~200rpm,搅拌20min;

降温至40℃,加入防腐剂,80~100rpm,搅拌10min,冷却到室温,制得化妆品。

所述室温为10~30℃。

本发明组合物将甜菜碱、氨基酸、尿囊素、燕麦β-葡聚糖、寡聚透明质酸、烟酰胺、神经酰胺、修复活性肽和d-泛醇进行合理复配,该组合物能够通过针对皮肤真皮层、基底膜,皮肤角质屏障三重修复,从而具有良好的提高皮肤水分含量,降低皮肤水分散失的的作用。该效果与单独使用各组分相比或使用传统的保湿组合物相比,皆具有显著性的提高。说明在适当的配比下,各组分复配产生了增效作用,从而提高了保湿效果。实验表明,本发明提供保湿组合物能够在30min内,使皮肤水分含量提高至98.19%,且2h后还能保持皮肤水分含量70%以上的增长。

附图说明

图1示不同实验样品对皮肤水分含量增长比率随时间变化的影响;

图2示不同实验样品对皮肤水分散失降低比率随时间变化的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保湿组合物及其在制备化妆品中的应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借鉴本文内容,适当改进工艺参数实现。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所有类似的替换和改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它们都被视为包括在本发明。本发明的方法及应用已经通过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相关人员明显能在不脱离本发明内容、精神和范围内对本文的方法和应用进行改动或适当变更与组合,来实现和应用本发明技术。

本发明采用的试材皆为普通市售品,皆可于市场购得。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3

组方如表1:

表1实施例1~3组方

1、按照组方称取甜菜碱、氨基酸、尿囊素、燕麦β-葡聚糖、酶切寡聚透明质酸,烟酰胺,d-泛醇与0.1g卡波940,0.1g精氨酸混合;

2、加入去离子水至99ml,升温至于80-85℃,搅拌200-250rpm,搅拌30min.

3、降温至55℃,按照配比依次加入神经酰胺、修复活性肽,搅拌150-200rpm,搅拌20min;

4、降温至40℃,加入1g防腐剂phl,搅拌80-100rpm,搅拌10min,冷却到室温即可。

对比例1~4

组方如表2:

表2对比例1~4组方

1、按照组方称取甜菜碱、氨基酸、尿囊素、燕麦β-葡聚糖、酶切寡聚透明质酸,烟酰胺,d-泛醇、与0.1g卡波940,0.1g精氨酸混合;

2、加入去离子水至99ml,升温至于80-85℃,搅拌200-250rpm,搅拌30min.

3、降温至55℃,按照配比依次加入神经酰胺、修复活性肽,搅拌150-200rpm,搅拌20min;

4、降温至40℃,加入1g防腐剂phl,搅拌80-100rpm,搅拌10min,冷却到室温即可。

功效评测

1测试仪器

德国ck公司多功能皮肤测试仪,型号cutometerdualmpa580,本专利选用皮肤水分含量测试探头和皮肤水分散失tewl测试探头。

2测试方法

2.1皮肤水分含量mmv测试方法

2.1.1测试原理

此方法采用电容法测试人体皮肤角质层的水分含量,它的原理是基于水和其他物质的介电常数差异显著,按照皮肤含水量不同,测得皮肤的电容值不同,其观测参数可代表皮肤水分值。

2.1.2试验条件和志愿者要求

测试环境条件:测试环境温度为22±1℃,湿度为50±5%,并且进行实时动态检测;

志愿者要求:有效志愿者至少30人,年龄在16-65岁之间(妊娠或浦乳期妇女除外):前臂测试区域电容法皮肤水分测定意义的基础值在15-100之间:无严重系统疾病,无免疫缺陷或自身免疫性疾病者;无活动性过敏疾病者;既往对护肤类化妆品无严重过敏史者;近一个月内未曾使用激素类药物及免疫抑制剂者:为参加其他临床试验者;按规定使用受试药物且资料齐全;测试前所有自愿者应填写知情同意书;

2.1.3测试前准备

受试部位前2-3天不能使用任何产品(化妆品或外用药品)。实验前,受试者需要同意清洁双手前臂内测,用干的面巾纸擦拭干净。清洁后受试者双手前臂内测做好测量区域标记。正式测试前应在符合标准房间内静坐至少30min,不能喝水,前臂暴露,呈测试状态放置,保持放松。

2.1.4测试步骤

实验中左右手臂内侧标记3*3cm2试验区域,同一手臂可以标记多个区域,区域间隔1cm。测试产品和空白对照均随机分布在左右手臂上。使用电容法皮肤测定仪进行受试区域和对照区域的测量。每个区域依照平行测定15次。先测量各测试区域的空白纸,然后按2.0±0.1mg样品/cm2的用量,使用乳胶指套将试验均匀涂布于试验区内。涂抹分别测量1小时,2小时,4小时,受试区域和空白对照区域的皮肤含水量(验证时按此时间测定),同一个志愿者的测试由同一个测量人员完成。

2.1.5测试数据

按实验的设计分贝测得各时间段的mmv值。

计算公式为:

w%=(w1-w0)/w0×100%

注:w%=皮肤水分含量增长百分比(mmv)

w0=皮肤使用样品前水分含量

w1=皮肤使用样品后水分含量

结果如表3和图1:

表3各时间段的mmv值

2.2经皮水分散失tewl测试方法

2.2.1测试原理

该试验仪器的测量原理来源于fick菲克扩散定律:dm/dt=d.a.dp/dx。通过两组温度、湿度传感器测定近表皮(约1cm内)由角质层水分散失在不同亮点形成的水蒸气压梯度,直接测出经皮散发的水分量。tewl值是皮肤屏障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志,皮肤的tewl值越低,说明皮肤的屏障功能越好,反之越差。

2.2.2试验条件和志愿者要求

测试环境条件:测试环境温度为22±1℃,湿度为50±5%,并且进行实时动态检测;

志愿者要求:有效志愿者至少30人,年龄在16-65岁之间(妊娠或浦乳期妇女除外):前臂测试区域电容法皮肤水分测定意义的基础值在15-100之间:无严重系统疾病,无免疫缺陷或自身免疫性疾病者;无活动性过敏疾病者;既往对护肤类化妆品无严重过敏史者;近一个月内未曾使用激素类药物及免疫抑制剂者:为参加其他临床试验者;按规定使用受试药物且资料齐全;测试前所有自愿者应填写知情同意书;

2.2.3测试前准备

受试部位前2-3天不能使用任何产品(化妆品或外用药品)。实验前,受试者需要同意清洁双手前臂内测,用干的面巾纸擦拭干净。清洁后受试者双手前臂内测做好测量区域标记。正式测试前应在符合标准房间内静坐至少30min,不能喝水,前臂暴露,呈测试状态放置,保持放松。

2.2.4测试步骤

实验中左右手臂内侧标记3×3cm2试验区域,同一手臂可以标记多个区域,区域间隔1cm。测试产品和空白对照均随机分布在左右手臂上。使用电容法皮肤测定仪进行受试区域和对照区域的测量。每个区域依照平行测定15次。先测量各测试区域的空白纸,然后按2.0±0.1mg样品/cm2的用量,使用乳胶指套将试验均匀涂布于试验区内。涂抹分别测量1,2小时,4小时,受试区域和空白对照区域的皮肤含水量(验证时按此时间测定),同一个志愿者的测试由同一个测量人员完成。

2.2.5测试数据

按实验设计分别测得各时段的tewl值。

计算公式为:

t%=(t1-t0)/t0×100%

注:t%=皮肤水分经皮散失降低百分比(tewl);

t0=皮肤使用样品水分经皮散失值;

t1=皮肤使用样品后水分经皮散失值;

结果如表4和图2

表4各时间段的tewl值

结合图1~2及表3~4,本发明提供的组合物,各组分配比科学,皮肤及时水分含量增加98.19%,2h还能保持皮肤水分含量70%增长。其降低皮肤水分散失tewl的能力大大提升,有利于肌肤的充分保湿。与对比例1~5相比,实施例1~3提供的组方在提高水分含量、抑制水分散失的效果方面皆表现出显著性提高(p<0.05),说明各组分复配起到了显著的增效作用。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