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左心耳封堵术的新型输送鞘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75666发布日期:2018-07-07 06:00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左心耳封堵术的输送鞘管。



背景技术:

左心耳是胚胎时期原始左心房的残余,呈狭长、弯曲的管状形态,有一狭窄的尖顶部。房颤时,左心耳入口明显增宽,失去有效的规律收缩,心耳壁的内向运动难以引起足够的左心耳排空,导致血液在左心耳淤积,进而形成血栓的病理基础。左心耳自身的形态特点易使血流产生漩涡和流速减慢,也是促使血栓形成的条件。

左心耳封堵术则是通过封堵左心耳,预防房颤时在左心耳内血栓的形成,从而降低房颤患者由血栓栓塞引发长期残疾或死亡的风险。随着医疗器械的改良和医生操作经验的积累,左心耳封堵术为心房颤动患者的抗栓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可作为其预防心房颤动栓塞事件的重要补充。

目前,通过微创手术进行左心耳封堵在临床应用上取得了良好效果,即将左心耳封堵器通过导管技术利用介入的方法传送到左心耳内。现已研发了多种左心耳封堵器及其输送装置。传统的左心耳输送鞘管的近端和远端具有相同的材质,若保证输送鞘管管体的硬度,使其具有推动能力用来输送左心耳封堵器,则进入左心耳内部的鞘管管体极易损伤左心耳壁,甚至戳破左心耳壁引起心包填塞;若保证输送鞘管管体的柔软性能,使其进入左心耳内部的鞘管管体不损伤左心耳,则输送鞘管的推动力减弱,并且易折弯,严重影响左心耳封堵器的输送效果,操作性能差。同时,传统的左心耳封堵器输送鞘管远端普遍无造影侧孔,在临床应用中影响造影效果,增加手术难度和手术时间。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左心耳封堵术的新型输送鞘管,用于改善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安全可靠、操控性和抗折性好的用于左心耳封堵术的新型输送鞘管。同时,所述新型输送鞘管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润滑性和生物相容性。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左心耳封堵术的新型输送鞘管,包括鞘管管体,所述输送鞘管近端管体由三层材质组成,所述管体外层为尼龙层,中层为金属层,内层为聚四氟乙烯层;所述输送鞘管远端管体为单一尼龙层材质组成。所述输送鞘管远端管体的尼龙层材质硬度低于所述输送鞘管近端管体外层尼龙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提高输送鞘管近端管体的抗折性,所述鞘管近端管体中层为由金属丝编织而成的金属网,对管体具有支撑和保护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提高输送鞘管造影效果,所述新型输送鞘管远端管体带有3个造影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输送鞘管近端与远端的管体通过激光焊接连接。

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输送鞘管近端的管体由三层材质组成,所述管体内层为聚四氟乙烯层,中层为金属网编织层,外层为尼龙层。所述输送鞘管远端的管体由单一尼龙材料组成,其硬度低于鞘管近端管体外层尼龙层,并且管体设有3个造影孔。输送鞘管近端与远端的管体通过激光焊接连接。因所述输送鞘管近端管体内层为聚四氟乙烯层,中层为金属网编织层,外层为尼龙层,此种结构使得输送鞘管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润滑性和生物相容性;同时,相对于传统左心耳封堵术所用的输送鞘管为单一材质制造而成,本实用新型输送鞘管具有较高的抗折性能,提高了输送鞘管的操控性和使用寿命。进一步地,在左心耳封堵术中,输送鞘管远端进入左心耳内部,本实用新型所述输送鞘管远端的管体由单一尼龙材料组成,相对于传统的输送鞘管,其具有较高的柔软性和韧性,可以减少对左心耳的损伤,防止因刺破左心耳壁而造成心包填塞。同时,在左心耳封堵术中,医生需要通过造影剂确定输送鞘管远端及左心耳封堵器的位置,本实用新型输送鞘管远端管体设有3个造影孔,提高了手术的准确性,缩短了手术时间。本实用新型输送鞘管具有灵活的操作性、抗折性、可靠性及提高左心耳封堵术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左心耳封堵术的新型输送鞘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新型输送鞘管远端管体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新型输送鞘管远端管体的剖面图。

图4为图1中新型输送鞘管进端管体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说明书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本输送鞘管的主体为中空的鞘管管体,包括输送鞘管近端管体(1)和远端管体(2)。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所描述的新型输送鞘管的近端管体(1)由三层材质组成,所述近端管体(1)外层为尼龙层(11),中层为金属层(12),内层为聚四氟乙烯层(13);所述输送鞘管远端管体(2)为单一尼龙层(22)材质组成,所述输送鞘管远端管体(2)的尼龙层(22)材质硬度低于所述输送鞘管近端管体(1)外层尼龙层(11)。

本实施例中,所述输送鞘管近端管体(1)外层尼龙层(11)具有较高的硬度,可提高输送鞘管的推送能力。所述输送鞘管远端管体(2)的尼龙层(22)

具有较低的硬度,可提高输送鞘管的韧性、柔软性和生物相容性,减少对左心耳的损伤,防止因刺破左心耳壁而造成心包填塞。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输送鞘管近端管体(1)中层为由金属丝编织而成的金属网(12),提高管体的支撑力,保证了鞘管在极薄壁厚前提下,仍然具有较强的抗弯和抗压性能避免在输送左心耳封堵器过程中输送鞘管管体出现折弯、变形等情况。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输送鞘管近端管体(1)内层为聚四氟乙烯层(13),聚四氟乙烯材料具有优良的化学稳定性、耐腐蚀性、密封性、高润滑不粘性,并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同时具有其他高分子材料无可比拟的光滑性能。当其作为微创介入左心耳封堵术的输送鞘管时,可以减小左心耳封堵器与输送鞘管间的阻力,提高输送鞘管的操控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输送鞘管近端与远端的管体通过激光焊接连接。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所述输送鞘管远端管体(2)带有造影孔(21),用于增强造影效果。在左心耳封堵术中,医生需要通过造影剂确定输送鞘管远端及左心耳封堵器的位置。若输送鞘管不带有造影孔,在临床手术过程中,造影剂在扩散时保留的时间相对较短,对输送鞘管远端及左心耳封堵器的定位有一定困难;并且,较硬的外层材料难以制造造影孔。本实用新型中,输送鞘管远端管体(2)使用硬度较小的尼龙(22)材料,利于制造造影孔。所述造影孔(21)的数量为3个。

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左心耳封堵术的新型输送鞘管,具有灵活的操作性、抗折性、可靠性及提高左心耳封堵术的安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典型实例,不用于限制本实例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改进和扩展的实例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