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T机及其后罩的锁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28628发布日期:2018-07-27 18:34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ct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ct机及其后罩的锁紧装置。



背景技术:

请参考图16,图16为现有技术中ct机的后罩一种典型设置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6所示,现有技术中,ct机包括主体框架以及安装于该主体框架后部的后罩,主体框架的上部设有滑轨,后罩在与滑轨对应的位置设有与滑轨滑动连接的挂钩。后罩打开时,可以沿滑轨在前后方向滑移,此时,主要是靠上部的滑轨承担后罩的主要重量(约30kg);安装时,使用四处不脱螺钉1'将后罩2'拧紧到主体框架的支柱上,从而实现后罩2'的锁紧。

采用不脱螺钉1'进行安装,需要在后罩2'上开设孔位,且拆装过程繁琐,不利于拆卸后罩对ct机进行维护;尤其是,采用不脱螺钉1'还存在因螺钉滑丝而造成的换件、锁紧不牢固等问题。

因此,亟需设计一种ct机及其后罩的锁紧装置,以提高锁紧的可靠性和便捷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ct机及其后罩的锁紧装置,采用了一种新颖的锁紧方式,减少了螺钉数量,简化了操作步骤,还提高了锁紧的可靠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ct机后罩的锁紧装置,包括设于后罩的内面的安装框、由左至右延伸的锁紧件以及由前至后延伸的支撑件,所述锁紧件上下可移动地安装于所述安装框,所述支撑件的前端与ct机的主体框架连接,所述支撑件的上部向下凹陷形成锁紧槽,所述锁紧件相对所述安装框向下移动而置于所述锁紧槽内,并与所述锁紧槽在上下方向锁紧配合。

本发明的锁紧装置,包括安装于主体框架的支撑件,该支撑件由前至后延伸,以伸向后罩的方向,在该支撑件的上部设有向下凹陷形成的锁紧槽;同时,锁紧装置还包括设于后罩的背面的安装框,该安装框安装有可相对该安装框上下移动的锁紧件,安装后罩时,可以将锁紧件置于支撑件上部的锁紧槽内,并将该锁紧件限制在锁紧槽内,以实现锁紧件与锁紧槽在上下方向的锁紧配合,实现后罩与主体框架的锁紧。

采用上述锁紧方式,完全可以取代现有技术中的螺钉连接,从而减少了螺钉的数量;更为重要的是,这种锁紧方式只需要在向前推动后罩的过程中将后罩提升至以锁紧件置于锁紧槽上方的位置,即可将锁紧件置入锁紧槽,实现锁紧件与锁紧槽在上下方向的锁紧,进而通过支撑件承托后罩,将后罩锁紧定位于主体框架,整个安装过程中无需拆装螺钉等零部件,操作简单便捷,尤其有利于提高对ct机的检修维护的效率;再者,由于不采用螺钉等零部件进行连接,也就减少了因螺钉滑丝等造成的换件,避免因螺钉滑丝而导致锁紧不牢固,提高了锁紧的可靠性;尤其是,由于不采用螺钉进行锁紧,安装框设于后罩的背面,无需在后罩上开设多余的孔位,使得后罩具有良好的保型性,更好地满足使用需求。

可选地,所述支撑件的上部以处于所述锁紧槽后端的至少一部分由后至前向上倾斜,以形成引导所述锁紧件上移至所述锁紧槽的上端口处的导向部。

可选地,所述支撑件为支柱,所述支柱的后端至所述锁紧槽之间为外径由后至前渐增的锥体段,所述锥体段以处于上方的锥面作为所述导向部。

可选地,所述支柱的前端至所述锁紧槽之间为由前至后等外径设置的圆柱段,所述锥体段的大径端的外径等于或小于所述圆柱段的外径。

可选地,所述锁紧槽为在所述支撑件的周向延展的环形槽。

可选地,所述支柱的前端设有与所述主体框架连接用的螺纹部,所述圆柱段设有径向延伸的安装用孔,以便拧紧件插入所述安装用孔而作用于所述支撑件,将所述螺纹部与所述主体框架拧紧固定。

可选地,还包括限位件,用于将所述锁紧件限制在所述锁紧槽内。

可选地,所述安装框包括由前至后延伸的左端板和右端板,所述左端板和所述右端板均具有由上至下延伸的滑槽,所述锁紧件置于所述左端板和所述右端板之间,并以其左右两端分别与各自同端的所述滑槽滑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限位件包括限位杆和缠绕于所述限位杆的扭簧,所述限位杆由左至右延伸,并以其左端与所述左端板周向可转动连接,右端与所述右端板周向可转动连接;所述扭簧的前端与所述锁紧件连接,后端抵靠于所述后罩,所述后罩向上抵顶所述扭簧的后端,以使得所述扭簧产生向下牵拉所述锁紧件的限位力。

可选地,所述扭簧包括处于前端的第一分支和第二分支,所述第一分支和所述第二分支分别与所述锁紧件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所述扭簧在左右方向相对所述安装框固定。

可选地,还包括由左至右延伸的引导杆,所述引导杆的左端与所述左端板周向可转动连接,右端与所述右端板周向可转动连接;所述引导杆处于所述锁紧件的前方并高于所述锁紧件,所述后罩向下偏移时,所述引导杆沿所述导向部上移,以带动所述锁紧件上移至能够作用于所述导向部的位置。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ct机,包括主体框架和安装于所述主体框架后端的后罩,所述后罩与所述主体框架的三个以上连接点中,至少以处于上部的连接点采用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锁紧装置进行连接。

可选地,处于下部的连接点采用不脱螺钉进行连接,所述不脱螺钉安装于所述主体框架,包括由前至后依次连接的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所述第一柱体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柱体的外径,所述后罩设有供所述第二柱体穿过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与所述第二柱体之间的配合间隙大于或等于5.5mm。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ct机的主体框架在一种设置方式中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提供ct机的后罩在一种设置方式中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提供ct机在锁紧部位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提供锁紧装置的支撑件连接于主体框架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所提供锁紧装置中除去支撑件部分的第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所提供锁紧装置中除去支撑件部分的第二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所提供锁紧装置中除去支撑件部分的俯视图;

图8为本发明所提供锁紧装置中支撑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所提供锁紧装置处于锁紧状态的侧视图;

图10为本发明所提供锁紧装置处于拆卸状态的侧视图;

图11为本发明所提供锁紧装置在后罩处于合适安装高度时的安装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所提供锁紧装置在后罩向下偏移时的安装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所提供ct机处于下部的锁紧部位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所采用不脱螺钉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ct机的后罩的后视图;

图16为现有技术中ct机的后罩一种典型设置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图15中:

后罩1、连接孔11、安装框2、左端板21、右端板22、滑槽23、锁紧件3、支撑件4、锁紧槽41、导向部42、圆柱段43、螺纹部44、安装用孔45、主体框架5、限位件6、限位杆61、扭簧62、第一分支621、第二分支622、引导杆7、不脱螺钉8、第一柱体81、第二柱体82;

图16中:

不脱螺钉1'、后罩2'。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ct机及其后罩的锁紧装置,采用了一种新颖的锁紧方式,减少了螺钉数量,简化了操作步骤,还提高了锁紧的可靠性。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具体介绍,以便本领域技术人员准确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本文所述的上下、左右等方位以ct机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照,ct机使用时,以垂直于地面的方向为上下方向,以垂直地指向地面的方向为下,垂直地背离地面的方向为上;ct机的正面朝向的方向为前,背面朝向的方向为后;在平行于地面的水平面内,垂直于前后的方向为左右方向,由ct机的正面看,处于左手边的方向为左,处于右手边的方向为右。

本文所述的第一、第二等词仅用于区分结构相同或类似的两个以上部件,或者相同或类似的两个以上的结构,不表示对顺序的特殊限定。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ct机,包括主体框架5和安装于该主体框架5的后端的后罩1,后罩1与主体框架5具有三个以上的连接点,本实施例中具体可以包括四个连接点,其中三个连接点处于上部,一个连接点处于下部,如图2所示;在后罩1与主体框架5的多个连接点中,部分连接点或者所有的连接点均可以采用本发明的锁紧装置进行连接,或者说,至少将处于上部的连接点采用本发明的锁紧装置进行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处于上部的三个连接点采用本发明的锁紧装置连接。

诚如背景技术所述,现有技术的ct机,后罩1与主体框架5的连接点采用不脱螺钉锁紧固定,此时存在锁紧不可靠、安装孔位外露等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ct机后罩的锁紧装置,用于实现后罩1与主体框架5的锁紧连接。

如图3-图12所示,本发明的锁紧装置包括安装框2、支撑件4和锁紧件3,其中,安装框2设于后罩1的前面,锁紧件3由左至右延伸,并安装于安装框2,锁紧件3与安装框2在上下方向存在一定的运动自由度,使得锁紧件3能够相对安装框2在上下方向上移动,即锁紧件3上下可移动地安装于安装框2;支撑件4由前至后延伸,且其前端与主体框架5连接,由前至后地伸向锁紧件3,支撑件4的上部向下凹陷形成锁紧槽41,锁紧件3相对安装框2向下移动而置于锁紧槽41内,并与该锁紧槽41在上下方向锁紧配合。

本发明的锁紧装置,包括设于后罩1背面的安装框2和安装于主体框架5的支撑件4,安装框2连接有锁紧件3,锁紧件3与支撑件4在上下方向锁紧配合,进而实现了后罩1和主体框架5的连接。与现有技术中采用不脱螺钉进行锁紧的方式相比,本发明通过锁紧件3和支撑件4实现后罩1的锁紧定位,同时设有用于安装锁紧件3的安装框2,然后借助安装框2将锁紧件3安装于后罩1的背面,无需在后罩1开设孔位,使得后罩1更好地保有原有的结构和形状。

并且,对于采用不脱螺钉进行安装的后罩1,需要在后罩1上开设孔位,尤其是处于后罩1上部的孔位在ct机较为明显的部位,如图16所示;然而,采用本发明的锁紧装置,可以将锁紧件3和安装框2等隐藏在ct机内部,实现“隐藏式”安装,如图15所示。

安装时,向前推动后罩1,使得后罩1带动锁紧件3置于锁紧槽41的正上方,此时,后罩1下沉,将锁紧件3置于锁紧槽41内,进而通过支撑件4承托后罩1,在后罩1的自重作用下,将锁紧件3压紧于锁紧槽41内,实现锁紧件3与支撑件4在上下方向的锁紧,进而将后罩1与主体框架5上下锁紧定位。拆卸时,向上提拉后罩1,即可接触锁紧件3与支撑件4的锁紧,然后向后拉动后罩1,将后罩1从主体框架5上拆除。

可见,与现有技术中采用不脱螺钉进行定位的方式相比,采用本发明的锁紧装置,无需拆装螺钉即可实现后罩1的安装和拆卸,简化了操作步骤,在较大程度上提高了操作便捷性和操作效率,尤其有利于实现对ct机的及时检修和维护。

再者,由于采用锁紧件3和支撑件4进行锁紧定位,与现有技术中采用不脱螺钉8进行定位相比,不会因螺钉滑丝、损坏等影响锁紧的可靠性,这种方式可以将锁紧件3牢固地限位在锁紧槽41内,从而保证了后罩1的锁紧可靠性,避免后罩1掉落。

此外,后罩1与主体框架5在上下方向上通过本发明的锁紧装置进行定位,当后罩1安装于主体框架5时,后罩1的边沿卡紧于主体框架5,进而通过卡接实现后罩1在左右和前后方向上的定位。

如图3所示,安装框2可以大致为u型,以该u型结构中的两侧壁支撑锁紧件3,并与锁紧件3在上下方向上可移动连接;该u型结构的底板作为连接板,与后罩1贴合,并可以通过螺钉、铆钉、销钉等连接件将安装框2与后罩1连接。

其中,u型结构的安装框2中,与后罩1贴合的底板结构可以由上至下延伸,用于支撑锁紧件3的两侧壁可以由前至后延伸,并且,这两侧壁在上下方向的尺寸可以小于底板结构在上下方向的尺寸,具体可以将两侧壁设置在底板结构靠近下部的位置,如图3所示。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后罩1包括内板和外板,并且内板和外板之间具有间隙,安装框2与内板连接,那么,即使安装框2与内板之间采用螺钉等连接件进行连接,这些连接件也不会突出显示于外板,即实现安装框2连接的连接件隐藏在后罩1内,不会暴露在后罩1的外板。当后罩1与主体框架5安装完成后,在外部观察,本领域技术人员看不到安装框2的连接点。

如图4所示,支撑件4的后端可以设置螺纹孔等连接位,然后将支撑件4螺纹连接于主体框架5。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支撑件4在前后方向的长度,如果加工或者安装公差较大,可以采用前后方向尺寸较小的支撑件4,然后通过在支撑件4的后端与主体框架5之间增减垫片的形式调节支撑件4与锁紧件3在前后方向的相对位置,最终将锁紧件3置于支撑件4的锁紧槽41的正上方,实现锁紧定位。

如图5-图7所示,安装框2可以包括左端板21和右端板22,左端板21和右端板22均可以由前至后延伸,且均可以设置由上至下延伸的滑槽23;锁紧件3具体可以连接在左端板21和右端板22之间,锁紧件3的左端与左端板21的滑槽23相对应,该左端滑动连接在左端板21的滑槽23内,可沿该滑槽23上下移动;锁紧件3的右端与右端板22相对应,该右端滑动连接在右端板22的滑槽23内,并可以沿该滑槽23上下移动。如此,便可将锁紧件3上下可移动地连接于安装框2。

如上所述,安装框2可以大致呈u型,此时,u型结构中的两侧壁分别形成左端板21和右端板22,左端板21和右端板22相对设置,将锁紧件3置于两者之间。

锁紧件3可以沿左端板21和右端板22的滑槽23上下移动,则锁紧件3的上下尺寸小于滑槽23的上下尺寸,并且,锁紧件3与滑槽23在前后方向上存有间隙,以便于锁紧件3的上下移动。

如上所述,后罩1安装时,借助后罩1的自重实现了对锁紧件3与支撑件4在上下方向的锁紧定位。相应地,拆卸后罩1时,可以向上提拉后罩1,进而带动锁紧件3上移而脱离锁紧槽41,解除锁紧件3与锁紧槽41在上下方向的锁紧配合,然后向后拉动后罩1,使得锁紧件3后移出锁紧槽41的区域,再进一步向后拉动后罩1,使得后罩1与主体框架5完全脱离接触,进而将主体框架5暴露在外,方便对主体框架5上所安装的部件进行检修和维护。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上述后罩1的安装和拆卸需求设置滑槽23的尺寸,在上下方向上,滑槽23的尺寸要能够满足锁紧件3向上移出锁紧槽41的要求,还要兼顾安装时锁紧件3向下沉入锁紧槽41的锁紧可靠性;在前后方向上,锁紧件3与滑槽23之间形成间隙配合,避免影响锁紧件3在上下方向的移动。

为进一步提高锁紧件3与锁紧槽41的定位可靠性,本发明还可以包括限位件6,用于将锁紧件3限制在锁紧槽41内。

如图6和图7所示,本发明的限位件6具体包括限位杆61和缠绕于限位杆61的扭簧62,限位杆61由左至右延伸,并且,限位杆61的左端与左端板21在周向可转动连接,右端与右端板22周向可转动连接;扭簧62的前端与锁紧件3连接,后端抵靠于后罩1,具体可以抵靠于安装框2的底板结构,而安装框2的底板结构与后罩1贴合连接,则扭簧62通过安装框2而抵靠于后罩1。此时,后罩1向上抵顶扭簧62的后端,使得扭簧62产生绕限位杆61由后至前向下环绕的扭力,在该扭力的作用下,扭簧62向下拉动连接于其前端的锁紧件3,即扭簧62产生向下牵拉锁紧件3的限位力,将锁紧件3限位在锁紧槽41内,防止锁紧件3向上移出锁紧槽41。

一方面,扭簧62的后端直接抵靠于后罩1,无需在后罩1开设相应的连接用孔位,提高了拆装便捷性,也简化了安装结构。另一方面,扭簧62的前端与锁紧件3连接,扭簧62的扭力不仅可以将锁紧件3限定在锁紧槽41内,还能够允许锁紧件3沿导向部42向上移动;具体而言,在锁紧件3未进入锁紧槽41内时,这种结构形式赋予了锁紧件3在上下方向的运动自由度,使得锁紧件3能够沿导向部42向上移动到锁紧槽41的正上方,进而顺利地进入锁紧槽41内。再者,当锁紧件3沿导向部42向前向上运动时,会带动与其连接的扭簧62的前端向上运动,进而带动限位杆61由前至后向上转动,使得扭簧62的后端向下抵压后罩1,扭簧62进一步的扭转变形;当锁紧件3沿导向部42运动到锁紧槽41的正上方,并向下置入锁紧槽41内时,扭簧62的后端产生使得限位杆61由后至前向下转动的回复力,进而驱动限位杆61向下运动,并带动扭簧62转动,扭簧62的前端也相应地向下牵拉锁紧件3,将锁紧件3更好地限位于锁紧槽41内。并且,当后罩1拆卸后,扭簧62还能够带动锁紧件3回位。

与此同时,由于扭簧62紧固地缠绕于限位杆61,使得扭簧62与限位杆61在左右方向的位置固定,而限位杆61与安装框2在左右方向上相对固定,扭簧62的前端与锁紧件3固定连接,则扭簧62与锁紧件3在左右方向上相对固定,因此,扭簧62和限位杆61的设置还可以对锁紧件3的左右方向进行定位,防止锁紧件3相对安装框2的左右运动,避免锁紧件3脱离安装框2,进而限定锁紧件3的左右位置。

如图6和图7所示,扭簧62包括处于前端的第一分支621和第二分支622,第一分支621和第二分支622分别处于锁紧件3的左右两端,其中,第一分支621可以与锁紧件3的左端固定连接,第二分支622可以与锁紧件3的右端固定连接,并且,扭簧62紧固地缠绕于限位杆61,限位杆61与安装框2在左右方向相对固定,则扭簧62与安装框2在左右方向相对固定,如此,实现了锁紧件3与安装框2在左右方向的固定。

采用这种结构形式,扭簧62以第一分支621和第二分支622从左右两端对锁紧件3进行承托,提高了对锁紧件3的支撑和定位稳定性;并且,由于扭簧62以第一分支621和第二分支622连接于锁紧件3的左右两端,第一分支621和第二分支622由后至前延伸,可以隔挡在锁紧件3的左右两端,进而防止锁紧件3由左端板21和右端板22的滑槽23向外滑出。

扭簧62具体可以为两个双臂扭簧连接形成的组合簧,其中一个双臂扭簧处于左侧,另一个双臂扭簧处于右侧,左侧的双臂扭簧的前端臂形成所述第一分支621,右侧的双臂扭簧的前端臂形成所述第二分支622,左右两侧的双臂扭簧以两者的后端臂连接为一体,从而抵靠于安装框2的底板结构。

如图5和图6所示,锁紧件3具体可以为滑块,该滑块可以由左至右延伸,大致呈左右方向延伸的条块状,如长方体状;相应地,滑槽23可以为上下延伸的条形槽,如长方形槽,并锁紧件3的两端可以沿滑槽23在上下方向滑动。

如图8所示,支撑件4的上部可以处于锁紧槽41后端的至少一部分由后至前向上倾斜,以形成引导锁紧件3上移的导向部42,安装时,向前推动后罩1,锁紧件3首先与处于锁紧槽41后端的导向部42接触,在后罩1向前推动的过程中,锁紧件3沿导向部42向上向前移动;随着后罩1的前移,锁紧件3也随之前移,最终运动至与锁紧槽41处于同一前后方向的位置,此时,锁紧件3正好处于锁紧槽41的正上方,解除对后罩1的提拉,在后罩1的重力作用下,锁紧件3向下移入锁紧槽41内,并锁紧定位在该锁紧槽41内。

支撑件4具体可以为支柱,该支柱的前端与主体框架5连接,支柱的后端向前直至锁紧槽41之间的区域可以设置为锥体段,该锥体段的外径由后至前渐增,此时,锥体段处于上方的锥面作为引导锁紧件3朝向锁紧槽41运动的导向部42。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由于锁紧件3由上至下置入锁紧槽41内,而锁紧槽41是由支撑件4的上部向下凹陷形成的,因此,需要设置导向部42将锁紧件3平稳可靠地引导至锁紧槽41。为实现对锁紧件3的导向,支撑件4至少要以其上部的一部分设置为导向部42,以使得该导向部42能够与锁紧件3形成引导配合。但是,导向部42不限于支撑件4上部的一部分,支撑件4甚至可以其整个上部结构作为导向部42,以提高导向的可靠性。具体到本实施例中,支撑件4的上部具体可以支撑件4的中轴线为参照,以过支撑件4的中轴线的水平面以上的部分定义为支撑件4的上部。也就是说,支撑件4可以其上部的半个锥面作为导向部42。为便于加工,本实施例中将支撑件4的后端至锁紧槽41之间的区域均加工为锥体段。并且,采用这种整体加工为锥体段的结构形式,与仅将上部加工为锥面相比,锥体段在周向环绕方向的结构是相同的,不管支撑件4如何旋转,都不影响导向部42在周向的位置;或者说,支撑件4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安装于主体框架5后,处于上方的锥面可以直接作为导向部42,无需对支撑件4的周向位置进行调整,提高了安装便捷性。

当支撑件4设置为支柱时,锁紧槽41具体可以为在支撑件4的周向延展环绕的环形槽。采用环形槽的结构形式,一方面便于加工,另一方面,由于支撑件4与主体框架5采用螺纹连接,支撑件4在安装时存在周向旋转,这种环形槽使得支撑件4的旋转安装不会影响锁紧槽41的周向位置,提高了安装便捷性;再者,锁紧件3由左至右延伸,环形槽的设置可以避免与锁紧件3在左右方向上产生干涉。

支撑件4的前端至锁紧槽41之间可以为由前至后等外径设置的圆柱段43,锥体段的外径由后至前渐增,则锥体段的前端为大径端,后端为小径端,此时,锥体段的大径端的外径可以等于或者略小于圆柱段43的外径。如此,圆柱段43处于锁紧槽41的前端,锥体段处于锁紧槽41的后端,圆柱段43的后端面作为锁紧槽41的前槽壁,锥体段的前端面作为锁紧槽41的后槽壁,当锥体段的大径端的外径略小于圆柱段43的外径时,对应锁紧槽41的前槽壁略高于后槽壁;其中,锥体段上方的锥面作为导向部42,也就是说,锁紧件3由锁紧槽41的后方进入,那么,高度略低的后槽壁可以便于锁紧件3的进入,而前槽壁的高度大于后槽壁,也能够保证对锁紧件3的限位;当锥体段的大径端的外径等于圆柱段43的外径时,对应锁紧槽41的前槽壁与后槽壁同高,则锁紧件3的前后两端均能够得到可靠定位,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直接在圆柱体的基础上加工出一个周向环绕的沟槽作为锁紧槽41,然后在圆柱体的后端加工出锥体段即可,也就是说,作为加工基础的圆柱体无需进行变径处理,简化了加工步骤,提高了加工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当锥体段的大径端的外径略小于圆柱段43的外径时,需要将差值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保证对锁紧件3的约束为准,也就是说,锥体段的大径端的外径与锁紧槽41的深度相关,外径的设置要使得锁紧槽41具有足够的深度,将锁紧件3容纳在锁紧槽41内。

为实现支撑件4与主体框架5的连接,设置为支柱的支撑件4可以在其前端设置螺纹部44,用于与主体框架5连接;在圆柱段43还可以设置径向延伸的安装用孔45,该安装用孔45可以径向贯穿圆柱段43,也可以在为径向上延伸一定距离的盲孔,该安装用孔45用于插入扳手等拧紧件,以便作用于支撑件4,将支撑件4的螺纹部44拧紧固定于主体框架5。

如图9所示,采用本发明的锁紧装置,在后罩1和主体框架5上分别固定安装框2和支撑件4,当后罩1沿滑轨(如背景技术所述,主体框架5设有与后罩1配合的滑轨)推向主体框架5时,扭簧62带动锁紧件3沿支撑件4的导向部42上移并滑入锁紧槽41内,利用后罩1自身的重量使得后罩1不能够向上移动,从而将锁紧件3限位于锁紧槽41内。

如图10所示,拆卸后罩1时,从后罩1底部的左右两侧分别向上抬举,将锁紧件3从支撑件4的锁紧槽41内脱离,然后向后拖拽后罩1,从而实现后罩1的拆卸。

如图11所示,安装时,锁紧件3要沿着支撑件4的导向部42上移,必须处于与锥体段的上部锥面相对应的区域,此时才能够通过在锥面形成的导向部42的导向下顺利安装;如图12所示,当滑轨拉出,后罩1处于悬臂状态时,其位置向下偏移,此时,锁紧件3脱离支撑件4的上部锥面,或者说与该锥面所在的区域不相对应,锁紧件3以其前端面正对支撑件4的后端面,锁紧件3与支撑件4在前后方向上相碰撞,无法进行顺利安装。

针对上述图12所示的情况,本发明还可以设置引导杆7,该引导杆7由左至右延伸,引导杆7的左端与左端板21周向可转动连接,右端与右端板22周向可转动连接,并且,引导杆7处于锁紧件3的前方并高于锁紧件3;当后罩1向下偏移时,安装框2以引导杆7与导向部42接触,使得引导杆7首先沿导向部42向上移动,进而带动安装框2和后罩1上移,从而纠正后罩1的上下位置,带动锁紧件3上移至能够与导向部42相接触的位置,使得锁紧件3能够作用于导向部42,进而沿导向部42运动至锁紧槽41内。

该引导杆7具体可以为m8螺钉,用于来纠正后罩1向下偏移造成的位置偏差。当后罩1向下偏移时,作为引导杆7的m8螺钉首先沿支撑件4的导向部42上移,将后罩1的重量承担,并向上纠正位置。

如图13和图14所示,本发明的ct机,后罩1与主体框架5的多个连接点中,处于下部的连接点可以采用不脱螺钉8进行连接。具体可以将不脱螺钉8安装于主体框架5,该不脱螺钉8可以包括由前至后依次连接的第一柱体81和第二柱体82,其中,第一柱体81的外径大于第二柱体82的外径,后罩1设有供第二柱体82穿过的连接孔11,该连接孔11与第二柱体82之间的配合间隙大于或等于5.5mm。

为实现不脱螺钉8的安装,不脱螺钉8在前后方向上采用变径设置,包括一段外径较大的第一柱体81和一段外径较小的第二柱体82,第二柱体82能够插入后罩1的连接孔11内,实现与后罩1的连接,第一柱体81的前端可以采用螺纹连接等方式连接于主体框架5。

需要说明的是,支撑件4安装在主体框架5上,位置与锁紧件3相对应,后罩1作为可拆卸部件,主体框架5就是固定部件,是后罩1安装定位的依靠。主体框架5上部安装的三处支撑件4的长度,要满足后罩1的安装需求,同时保证后罩1安装后能够与主体框架5的上罩和下罩贴合,因此,支撑件4的长度需要明确计算得到。当后罩1或主体框架5的加工公差大时,可以适当地缩短支撑件4的长度,依靠增加垫片的方式调整支撑件4在前后方向上的位置。

在支撑件4中,锁紧槽41的宽度要比锁紧件3宽,保证锁紧件3可以顺利滑落;锁紧槽41的深度可以设置为5.5mm,考虑到后罩1中心孔可抬升的高度受到主体框架5的中心孔的限制,同时,锁紧件3不能随便从锁紧槽41内脱出,综合考虑后,将锁紧槽41的深度确定为5.5mm。

此时,由于拆下后罩1需要将其抬升5.5mm,即将锁紧件3上移出锁紧槽41,所以需将下部连接点处采用的不脱螺钉8的后端的外径缩小11mm,以保证后罩1抬升时不脱螺钉8与后罩1的连接孔11不干涉。

需要说明的是,鉴于ct机的结构较为复杂,本文仅对其后罩的锁紧装置进行了说明,ct机的其他结构烦请参照现有技术,此处不再一一列举。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ct机及其后罩的锁紧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