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可控导向肠梗阻治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45533发布日期:2018-12-11 23:32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可控导向肠梗阻治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可控导向肠梗阻治疗装置。

背景技术

急性小肠梗阻是外科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而非手术治疗方法相对于手术手段会对患者产生更小的创伤。因此,经鼻肠梗阻导管的研究受到了广大医疗器械研究人员的青睐。经鼻肠梗阻导管装置首先通过患者鼻孔进入患者体内,进而穿过患者胃部幽门进入肠道,在肠道内继续深入到达梗阻位置,进而达到对梗阻患者肠减压达到疏通梗阻的作用。目前,肠梗阻治疗装置已在临床上得到了应用,但在使用过程中仍旧存在很多不便之处,例如肠梗阻导管在穿过患者胃部幽门或在患者曲折的肠道内深入时,经常遇到肠梗阻导管头部位置方向难以灵活控制的问题,影响肠梗阻导管的进一步深入而不能进行更好的减压治疗。并且会增加治疗时间、住院天数、医疗费用,同时加大了对患者和医生的放射危害,也将对患者带来很大的不舒适度和降低了治疗的成功率。针对本难题,本发明装置对肠梗阻导管头端进行了改进,可更灵活的控制其在患者体内变化方向,缩短了肠梗阻导管头端到达肠管梗阻部位的时间,减少了患者和医生手术时承受的放射量,降低了并发症产生的概率,提高了肠梗阻导管的治疗效果,缩短了患者住院天数,节省了医疗费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可控导向肠梗阻治疗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可控导向肠梗阻治疗装置,包括肠梗阻导管9、支撑导丝10和导向气囊16,所述肠梗阻导管9具有头端15和尾端2,两端均开放,靠近所述头端15处的肠梗阻导管内壁设有导向头段14,所述导向头段14的一侧设有通气孔二13,所述通气孔二13的一侧设有前环状气囊12,所述前环状气囊12的一侧设有通气孔一11,所述通气孔一11的一侧设有后环状气囊17,靠近所述尾端2处的肠梗阻导管9侧面依次设有第一导向气囊进气口3、第二导向气囊进气口4和第三导向气囊进气口5,其对称位置依次设置有后环状气囊进气口6、进液口7和前环状气囊进气口8;所述支撑导丝10穿入肠梗阻导管9内;所述导向气囊16设置在肠梗阻导管9的导向头段14内壁,三条导向气囊16沿轴向各隔120度布置,每条气囊相互独立,包含多个连通的小气囊,三个导向气囊16分别与条形气囊管14-1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念珠状空心不锈钢球14-3,所述念珠状空心不锈钢球14-3为多个,每一个念珠状空心不锈钢球14-3等间距置于三条导向气囊16之间,与三条导向气囊16充分接触,所述念珠状空心不锈钢球14-3之间有由导向气囊16形成的气囊14-4。

优选的,所述条形气囊管14-1为三条,粘附于肠梗阻导管9内壁,在靠近肠梗阻导管9尾端2侧面引出形成所述第一导向气囊进气口3、第二导向气囊进气口4和第三导向气囊进气口5。

优选的,所述后环状气囊17与后环状气囊进气口6通过气囊管连接,前环状气囊12与前环状气囊进气口8通过气囊管连接,所述进液口7与气囊管连接,气囊管的一端为开口,置于靠近肠梗阻导管通气孔二13处。

优选的,所述肠梗阻导管9的长度为3-4米,直径为4-6mm。

优选的,所述支撑导丝10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从肠梗阻导管9的尾端2穿入直至穿出肠梗阻导管9的头端15,第一端设有过滤头,第二端设有密封塞1。

优选的,所述支撑导丝10采用钢丝或ni-ti记忆合金丝,其长度大于肠梗阻导管9总长。

优选的,所述气孔一11为六个。

优选的,所述导向头段14长为30-60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肠梗阻导管的导向头段内布置的三条导向气囊,在肠梗阻导管的头端进入幽门时,幽门不容易通过,向肠梗阻导管尾端或进液口注入造影剂,造影剂可经过通气孔二或通气孔一流出肠梗阻导管进入胃腔内,在x线下可以显露幽门确切部位及方向,三条导向气囊管分别于粘附于肠梗阻导管内壁的条形气囊管连接,在靠近肠梗阻导管尾端侧面引出形成所述第一导向气囊进气口、第二导向气囊进气口和第三导向气囊进气口,当肠梗阻头端在患者体内深入时,可通过向第一导向气囊进气口、第二导向气囊进气口和第三导向气囊进气口注入空气控制导向气囊的膨胀和收缩量来调整头端的角度,进而使头端顺利通过幽门进入十二指肠,同时如果达到肠梗阻位置,也可以通过向第一导向气囊进气口、第二导向气囊进气口和第三导向气囊进气口注入空气控制导向气囊的膨胀和收缩量来调整头端的角度,尽量使肠梗阻导管头端通过肠管梗阻部位以达到治疗的目的,本申请使得肠梗阻导管操作人员更好的操控肠梗阻导管到达患者体内梗阻位置,可极大地缩短了肠梗阻导管到达单纯粘结性肠梗阻患者肠梗阻位置的时间;

如果导向头段未到达梗阻部位近端,但无法继续向前推送,可以通过向前环状气囊进气口注入灭菌蒸馏水10-15ml,使其膨胀,注入灭菌蒸馏水后的气囊直径在10-20mm左右,在肠管的蠕动下有利于肠梗阻导管头端深入至梗阻位置处,若肠梗阻导管在肠道内前进过程中遇到曲折肠壁或到达梗阻部位后,向后环状气囊注入30-40ml空气使其扩张,将亲水性肠梗阻导管固定于肠管内,这样可防止造影剂的逆流和亲水性肠梗阻导管的回返。吸出前环状气囊的灭菌蒸馏水,收缩前环状气囊。由肠梗阻导管尾端或进液口注入造影剂,造影剂可经通气孔二或通气孔一流出肠梗阻导管进入肠腔内,借助x射线可以显示远端肠管的走形方向,根据远端肠管的走形方向来调节导向头段的方向和角度,促进肠梗阻导管头端更快的到达梗阻部位;

本申请使得肠梗阻导管操作人员更好的操控肠梗阻导管到达患者体内梗阻位置,可极大地缩短了肠梗阻导管到达单纯粘结性肠梗阻患者肠梗阻位置的时间;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极大地减少了患者和医生手术时承受的放射量,减轻了肠梗阻导管头端对患者的伤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一种新型可控导向肠梗阻治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肠梗阻导管上导向头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肠梗阻导管上导向头段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导向气囊内部局部示意图。

图中:1、密封塞,2、尾端,3、第一导向气囊进气口,4、第二向气囊进气口,5、第三向气囊进气口,6、后环状气囊进气口,7、进液口,8、前环状气囊进气口,9、肠梗阻导管,10、支撑导丝,11、通气孔一,12、环状气囊,13、通气孔二,14、导向头段,15、头端,14-1、条状气囊气管,14-3、念珠状空心不锈钢球,14-4、气囊,16、导向气囊,17、后环状气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参考图1-4,一种新型可控导向肠梗阻治疗装置,包括肠梗阻导管9、支撑导丝10和导向气囊16,所述肠梗阻导管9选用硅胶材质制成,肠梗阻导管9的长度为3-4米,直径为4-6mm,其具有头端15和尾端2,两端均开放,靠近所述尾端2处的肠梗阻导管9侧面依次设有第一导向气囊进气口3、第二导向气囊进气口4和第三导向气囊进气口5,其对称位置依次设置有后环状气囊进气口6、进液口7和前环状气囊进气口8;靠近头端15的肠梗阻导管9内壁设有导向头段14,导向头段14长为30-60mm,所述导向头段14的一侧设有通气孔二13,进液口7与气囊管连接,气囊管的一端为开口,置于靠近肠梗阻导管通气孔二13处,向进液口7注入造影剂,通过通气孔二13流出,所述通气孔二13的一侧设有前环状气囊12,前环状气囊12与前环状气囊进气口8通过气囊管连接,所述前环状气囊12的一侧设有通气孔一11,通气孔一11为六个,在前环状气囊12穿过胃部幽门进入十二指肠或进入小肠后,通过前环状气囊进气口8向前环状气囊12注灭菌蒸馏水10-15ml,使其膨胀,注入灭菌蒸馏水后的气囊直径在10-20mm左右,在小肠的蠕动下有利于肠梗阻导管9头端15向肠梗阻位置前进;通气孔一11的一侧设有后环状气囊17,后环状气囊17与后环状气囊进气口6通过气囊管连接,在肠梗阻导管9停止前进时,在收缩前环状气囊12前,向后环状气囊17注入30-40ml空气使其扩张,将亲水性肠梗阻导管固定于肠管内,这样可防止造影剂的逆流和亲水性肠梗阻导管的回返,吸出前环状气囊12的灭菌蒸馏水,收缩前环状气囊12,由肠梗阻导管9尾端2或进液口7注入造影剂,造影剂进入导向头段14后通过通气孔二13流出肠梗阻导管9进入肠腔内,在放射线下可以显示远端肠管的走形方向,根据远端肠管的走形方向来调节导向头段14的方向和角度,促进肠梗阻导管9头端15更快的到达梗阻部位;所述导向气囊16设置在肠梗阻导管9的导向头段14内壁,三条导向气囊16沿轴向各隔120度布置,每条气囊相互独立,包含多个连通的小气囊,三个导向气囊16分别于条形气囊管14-1连接,三个条形气囊管14-1粘附于肠梗阻导管9内壁,在靠近肠梗阻导管9尾端2侧面引出形成所述第一导向气囊进气口3、第二导向气囊进气口4和第三导向气囊进气口5;所述支撑导丝10采用钢丝,其长度大于肠梗阻导管9总长,支撑导丝10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先从肠梗阻导管9的尾端2穿入至导向头段14附近,然后再穿出肠梗阻导管9的头端15,起到支撑肠梗阻导管9的作用,第一端设有过滤头,第二端设有密封塞1。

上述还包括念珠状空心不锈钢球14-3,所述念珠状空心不锈钢球14-3为多个,每一个念珠状空心不锈钢球14-3与3条条形气囊管14-1充分接触,所述念珠状空心不锈钢球14-3之间有由导向气囊16形成的气囊14-4。

实施例2:参考图1-4,在本实施例中仅改为支撑导丝10采用ni-ti记忆合金丝,其余部分均与实施例1相同。

具体的:操作前用灭菌注射,分别冲洗肠梗阻导管9内壁、支撑导丝10,支撑导丝10第一端先从肠梗阻导管9的尾端2穿入至导向头段14附近,患者侧躺在x射线下,将肠梗阻导管9经患者鼻腔、食管插入胃内,将肠梗阻导管9头端15对准胃部幽门口,将头端15穿过幽门,如果幽门不容易通过,由肠梗阻导管9尾端2或进液口7注入造影剂,造影剂可经过通气孔二13或通气孔一11流出肠梗阻导管9进入胃腔内,在x线下可以显露幽门确切部位及方向,通过向第一导向气囊进气口3、第二导向气囊进气口4和第三导向气囊进气口5注入空气控制导向气囊16的膨胀和收缩量来调整头端15的角度,进而使头端15顺利通过幽门进入十二指肠;在肠梗阻导管9导向头段14进入患者十二指肠后,可以继续推送肠梗阻导管9进入小肠,如到达肠梗阻部位附近,则通过向第一导向气囊进气口3、第二导向气囊进气口4和第三导向气囊进气口5注入空气控制导向气囊16的膨胀和收缩量来调整头端15的角度,尽量使肠梗阻导管9头端15通过肠管梗阻部位以达到治疗的目的;如果导向头段14未到达梗阻部位近端,但无法继续向前推送,则通过向前环状气囊进气口8注入灭菌蒸馏水10-15ml,使其膨胀,注入灭菌蒸馏水后的气囊直径在10-20mm左右,在肠管的蠕动下有利于肠梗阻导管9头端15深入至梗阻位置处,若肠梗阻导管9在肠道内前进过程中遇到曲折肠壁或到达梗阻部位后,向后环状气囊注入30-40ml空气使其扩张,将亲水性肠梗阻导管固定于肠管内,这样可防止造影剂的逆流和亲水性肠梗阻导管的回返。吸出前环状气囊的灭菌蒸馏水,收缩前环状气囊。由肠梗阻导管9尾端2或进液口7注入造影剂,造影剂可经通气孔二13或通气孔一11流出肠梗阻导管进入肠腔内,借助x射线可以显示远端肠管的走形方向,根据远端肠管的走形方向来调节导向头段14的方向和角度,促进肠梗阻导管9头端15更快的到达梗阻部位。

通过向第一导向气囊进气口3、第二导向气囊进气口4或第三导向气囊进气口5注入空气控制导向气囊16的膨胀和收缩量来调整头端的角度,进而使头端顺利通过弯曲段甚至通过梗阻部位以达到治疗的目的。通常肠梗阻导管9会留置患者体内3-10天,将肠梗阻导管9的尾端2连接负压吸引,经肠梗阻导管9上通气孔一11进行吸引减压治疗,如果液平消失、结肠气体增加,可判断肠梗阻已经解除,最好的效果是导管头端进入结肠甚至从肛门排出,若在患者体内留置3-10天后症状未减轻,甚至加重应转为手术治疗。

可极大地缩短肠梗阻导管头端到达肠管梗阻部位的时间,减少了患者和医生手术时承受的放射量,提高了肠梗阻导管的治疗效果,缩短了患者住院天数,节省了医疗费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