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载药聚苯胺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459062发布日期:2019-08-17 01:51阅读:35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载药和组织工程生物医用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载药聚苯胺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纳米粒子递送系统可以通过肿瘤细胞的高通透性和滞留效应(即epr效应)使得药物在病灶部位聚集,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化疗药物的靶向输送.其中磁性纳米粒子被认为是非常理想的药物靶向输送纳米粒子,其比表面积大、化学性质稳定、生物相容性高。传统的fe3o4磁性纳米粒子属于金属氧化物基材料,作为药物载体需要对纳米粒子表面进行化学修饰有利于提高其表面活性,改善其生物相容性.,而且fe3o4纳米粒子容易聚集成团,引发一系列炎症反应。

大分子量的聚苯胺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外界电磁场作用下可促进细胞分化、增值和生长,但其溶解性较差,体液环境下不易排出体外。合成一种低聚体苯胺-可降解共聚物作为药物载体材料既具有传统磁性纳米材料的优势也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良好的药物释放效率,在载药和组织工程生物医用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力。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和缺点,本发明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载药聚苯胺纳米粒。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载药聚苯胺纳米粒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载药聚苯胺纳米粒,所述载药聚苯胺纳米粒是在惰性气氛下,将苯胺低聚体加入到溶解有被载药物的有机溶剂中反应ⅰ,接枝上被载药物,生成苯胺低聚体-被载药物溶液;再加入溶于相同有机溶液的可降解高分子混合液,搅拌均匀,在30~80℃下加入催化剂脂肪酶或辛酸亚锡进行反应ⅱ,经过滤、洗涤、干燥制得。

优选地,所述的惰性气氛为氮气、氩气或氦气中的一种以上。

优选地,所述的苯胺低聚体为苯胺三聚体、苯胺四聚体、苯胺五聚体、苯胺六聚体、苯胺七聚体或苯胺八聚体。

优选地,所述的有机溶剂为乙醇、乙醚、丙酮、二氯甲烷、氯仿、二硫化碳、甲苯、四氢呋喃、n,n-二甲基甲酰胺、苯甲酸或n-甲基吡咯烷酮中的一种以上。优选地,所述的被载药物为阿霉素、两性霉素、柔红霉素、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地塞米松、前列腺素e1或氟比咯芬乙氧基乙酯中的一种以上。

优选地,所述的溶解有被载药物的有机溶剂中被载药物的浓度为0.01~50wt%。

优选地,所述的苯胺低聚体与被载药物的质量比为(1~100):1。

优选地,所述的可降解高分子为聚己内酯、聚乳酸、聚羟基乙酸、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聚乙二醇或上述材料的衍生物。

优选地,所述的苯胺低聚体和可降解高分子的质量比为1:(1~100)。

优选地,所述催化剂为苯胺低聚体质量的0.1~10wt%。

所述的载药聚苯胺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s1.将苯胺低聚体溶于有机溶剂中,向其中加入溶解有被载药物的有机溶剂混合液,搅拌,生苯胺低聚体-被载药物溶液;

s2.向被载药物溶液中加入溶于有机溶液的可降解高分子混合液,30~80℃下加入催化剂反应,搅拌,反应完成后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真空干燥处理后,制得载药聚苯胺纳米粒。

本发明中采用脂肪酶或辛酸亚锡作为催化剂,其中,辛酸亚锡与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开环聚合机理为:可降解高分子材料中的氧原子与能够与辛酸亚锡催化剂中锡原子的空轨道配位结合,发生开环反应,从而进一步与苯胺低聚体发生链引发和链增长。脂肪酶是一类具有多种催化能力的酶,在不同的反应体系中可以发挥不同的活性,在油水界面促进酯水解,而在有机相中可以酶促合成和酯交换。可降解高分子材料本身具有酯基基团,在有机溶剂分散作用下,在脂肪酶的表面发生酯解反应,进一步与苯胺低聚体发生链引发和链增长反应,整个过程中反应条件比较温和,效率高,与传统的催化剂相比,具有极大的优势。反应过程时如式(1)所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以苯胺低聚体作为药物载体材料基体,在持续稳定高效催化剂作用下,与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合成一种高产率、粒度分布均匀稳定、具有可导电、可降解的共聚物载药纳米粒。

2.本发明中载药聚苯胺纳米粒具有双亲性,在外界电磁环境下,能够控制药物持续稳定释放,并且具有生物降解性能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3.本发明选用了催化效率高、稳定持续的催化剂,能够高效的合成粒度分布均匀稳定的共聚物材料。

4.本发明合成过程简单、副产物少,反应效率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内容,但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

1.在n2下,将8g苯胺三聚体溶于100mldmf中完全溶解,向其中加入50ml已充分溶剂10g阿霉素的dmf混合液,搅拌2h,生成苯胺三聚体-阿霉素溶液。

2.向苯胺三聚体-阿霉素溶液中加入30ml已充分溶解的8g聚己内酯(pcl)的dmf混合液,30℃下加入0.1g脂肪酶反应10h,搅拌转速为300r/min,反应完成后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真空干燥箱50℃干燥24h处理后,制得载药聚苯胺纳米粒。

将所得载药聚苯胺纳米粒用于培养乳腺癌细胞(mcf-7),包封率达到25.8%,表面亲水性良好,在合适的电磁场作用下,阿霉素累计释放效率药物释放稳定持久,可达到80%,培养14天后纳米粒质量损失为38.1%。

实施例2

1.在he下,将4g苯胺五聚体溶于100ml二氯甲烷中完全溶解,向其中加入100ml已充分溶剂10g庆大霉素的二氯甲烷混合液,搅拌1.5h,生成苯胺五聚体-庆大霉素溶液。

2.向苯胺五聚体-庆大霉素溶液中加入50ml已充分溶解10g聚乙二醇(peg)的二氯甲烷混合液,50℃下加入0.5g脂肪酶反应24h,搅拌转速为300r/min,反应完成后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真空干燥箱40℃干燥24h处理后,制得载药聚苯胺纳米粒。

将得到的载药聚苯胺纳米粒用于培养人骨肉瘤细胞(hos),包封率达到28.7%,表面亲水性良好,在合适的电磁场作用下,庆大霉素药物累积释放率为78.8%,培养3天后,纳米粒质量损失量为27.8%。

实施例3

1.在ar下,将8g苯胺八聚体溶于500mldmf中完全溶解,向其中加入100ml已充分溶剂2.4g阿霉素的甲苯混合液,搅拌0.5h,生成苯胺八聚体-阿霉素溶液。

2.向苯胺八聚体-阿霉素溶液中加入100ml已充分溶解2.4g聚乙烯醇(pva)甲苯混合液,50℃下加入0.05g辛酸亚锡反应40h,搅拌转速为450r/min,反应完成后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真空干燥箱50℃干燥24h处理后,制得载药聚苯胺纳米粒。

将得到的载药聚苯胺纳米粒用于培养成骨细胞,包封率达到34.2%,表面亲水性良好,在合适的电磁场作用下,阿霉素药物累计释放率为83.9%,释放稳定持久,培养28天后,纳米粒质量损失量为56.8%。

实施例4

1.在ar下,将0.4g苯胺四聚体溶于50mlnmp中完全溶解,向其中加入100ml已充分溶剂10g柔红霉素的二氯甲烷混合液,搅拌1.0h,生成苯胺四聚体-柔红霉素溶液。

2.向苯胺四聚体-柔红霉素溶液中加入50ml已充分溶剂1.0g的聚乳酸(pla)nmp混合液,50℃下加入0.25g辛酸亚锡反应35h,搅拌转速为400r/min,反应完成后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真空干燥箱60℃干燥24h处理后,制得载药聚苯胺纳米粒。

将得到的载药聚苯胺纳米粒用于培养人骨肉瘤细胞,包封率达到33.2%,表面亲水性良好,在合适的电磁场作用下,柔红霉素药物累计释放率达到78.5%,稳定持久,培养7天后,纳米粒质量损失量为33.8%。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和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