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35382阅读:3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病,临床上西医主要是应用胰岛素和口服磺脲类降糖药来治疗,并能取得暂时降低血糖的疗效,但从中医角度来分析,认为这些药物只能治标,不能治本,最终将导致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近年来,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不断上升,特别是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已成为糖尿病恶化死亡的主要原因这一事实,也从临床方面验证了上述中医之见的正确性。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能治标治本,又能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治疗糖尿病的药物。
这种药物的主要组分和含量(重量%)是大黄10-17丹皮9-17桃仁8-13赤芍13-23玄参23-38在上述药物中,还可以含有下列一味或数味中药材生地10-14丹参11-13山药2-5制备方法将桃仁粉碎,加入已经过浸泡的其它多味中药中,加水煎煮,然后提取煎煮液,将其过滤、离心、浓缩和沉淀,取其上清液即为浓缩液,并以此为原料,再通过相应的工艺处理,可制备成胶囊、口服液及其它口服剂型。
药物分析中医认为糖尿病的基本病机是阴津亏耗,燥热偏盛,且阴虚为本,燥热为标,由于津血同源,津亏则血燥,血液粘滞运行不畅而致瘀,血瘀则导致气虚,气虚则运血无力,致气虚血瘀,因此,糖尿病无论阴虚或气虚,均与瘀血互为因果。本药以具有泻热破瘀功效的大黄和丹皮为主药,以具有活血凉血去瘀功效的桃仁、赤芍和丹参为辅药,使主药善清血中瘀热,并以具有护阴清热功效的玄参、生地为佐药,制约主、辅两药在去瘀过程中的耗散劫阴之过,使本药成为活血去瘀、凉血滋阴之方剂,对糖尿病可起到标本共治之效果。
毒性试验大鼠口服急性毒性试验采取一次灌胃给药的方法,结果表明本药对大鼠的经口急性LD50大于20ml/kg(3040mg/kg)。大鼠腹腔注射急性毒性试验采取一次腹腔注射给药的方法,结果表明本药对大鼠的经腹急性LD50为11.669ml/kg(1773.688mg/kg)。大鼠长期口喂,剂量分别是临床剂量的六、十二、十八倍,六个月长期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各剂量组大鼠均未出现明显中毒症状,血尿常规,血液生化指标及组织病理学检查均没有明显异常,因此,本药既无急性毒性,长期服用也不呈现长期毒性。
药效研究通过本药对化学试剂诱发的高血糖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本药具有保护动物胰岛β细胞不受四氧嘧啶破坏的作用;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大鼠具有降低血糖的明显作用;同时,还能明显抑制其血小板聚集性的增高,改善血流状态;这一点提示本药能改善临床病人的血瘀状况,具有防止糖尿病并发症发生、发展的功能。
临床观察温州市糖尿病研究所将本药应用于临床,治疗了400多例糖尿病病人,总有效率为90.5%。其中可分为四种情况一、病情较轻或病史较短者,自觉症状改善,相当一部分病人3逐步停服降糖药物后仍能维持正常餐后血糖水平;二、病情较重或病史较长者,用本药可较理想地维持血糖水平;三、对各阶段糖尿病患者,本药起到了预防糖尿病并发症(尤其是血管并发症)发生的作用;四、对已存在糖尿病并发症患者(尤其是血管并发症),本药不仅可防止其发展、恶化,而且对多种病变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述的治疗糖尿病的药物配方科学,治则明确,服用安全,疗效显著。
下面介绍本药物的几个实施例。
例一大黄16% 丹皮15% 桃仁11.5%赤芍21.5%玄参36%例二大黄12.5%丹皮12.5%桃仁10.5%赤芍20% 玄参31.5%生地13%例三大黄13.5%丹皮11.5%桃仁8.5%赤芍14.5%玄参28% 丹参12.5%生地11.5%例四大黄13% 丹皮11% 桃仁8.5%赤芍14% 玄参27% 丹参12%生地11% 山药3.5%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其特征是组分和含量(重量%)为大黄10-17丹皮9-17桃仁8-13赤芍13-23玄参23-3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其特征是还含有生地10-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其特征是还含有丹参11-13。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药物,其特征是还含有山药2-5。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药物,其特征是还含有丹参11-1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药物,其特征是还含有山药2-5。
全文摘要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根据中医对糖尿病病机的分析和辨证施治的理论,采用泻热破瘀的大黄和丹皮为主药,活血凉血去瘀的桃仁、赤芍和丹参为辅药,护阴清热的玄参和生地为佐药,具有活血去瘀、凉血滋阴之功效,对糖尿病能起到标本共治的效果,毒性试验,药效研究和临床观察表明,本药物无急性和长期毒性反应,具有保护动物胰岛β细胞、降低血糖、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流状态的作用,临床治疗400多例,总有效率达90.5%。
文档编号A61P3/10GK1116543SQ95106300
公开日1996年2月14日 申请日期1995年5月16日 优先权日1995年5月16日
发明者周筱云 申请人:周筱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