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件保持装置及切削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401515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工件保持装置及切削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说明】工件保持装置及切削装置
[0001]本申请主张基于2013年12月24日提出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特愿2013-265656的优先权,且该申请的全部的内容作为参照而援引于此。
技术领域
[0002]本发明涉及对由加工工具加工的工件进行保持的工件保持装置、及具备该工件保持装置的切削装置。
【背景技术】
[0003]以往,已知有通过由微型计算机等进行的数值控制,基于规定的数据对工件进行切削加工的切削装置。在这样的切削装置中,使用保持工件的工件保持装置。这样的切削装置及工件保持装置例如在欧洲专利第2247405号说明书中被公开。
[0004]图7是以往的切削装置300的立体图。切削装置300具备能够沿X轴方向移动的滑架312、能够沿Y轴方向移动的工作台322、能够沿Z轴方向移动的主轴314。在主轴314安装有加工工具332。
[0005]工件保持装置310配置在工作台322上。如图8所示,工件保持装置310具备:对圆板形状的工件200进行保持的框体328 ;及对框体328进行支承的框体326。框体326能够绕着与X轴平行的中心轴Ol旋转,框体328能够绕着与Y轴平行的中心轴02旋转。
[0006]如图9A及图9B所示,框体328由基座构件150和帽构件152构成。在基座构件150的外周面形成有螺纹槽150a,在帽构件152的内周面形成有与上述螺纹槽150a卡合的螺纹槽152a。帽构件152构成为相对于基座构件150拆装自如。
[0007]在使框体328保持工件200时,将帽构件152从基座构件150拆下,将帽构件152放置在切削装置300的外部。接着,向基座构件150载置工件200。接着,将帽构件152向基座构件150装配,使帽构件152旋转。由此,工件构件200由帽构件152和基座构件150夹持,而保持于框体328。
[0008]在从框体328回收加工完的工件200时,将帽构件152从基座构件150拆下,将帽构件152放置在切削装置300的外部。接着,从基座构件150取出工件200。
[0009]这样,在工件保持装置310中,在使框体328保持工件200时及从框体328回收工件200时,将帽构件152放置在切削装置300的外部,因此可能在作业中丢失帽构件152。
[0010]另外,框体328配置在大致矩形形状的框体326的内侧。在作业者使帽构件152旋转时,作业者的手指容易接触到框体326。因此,将帽构件152从基座构件150拆下的作业、将帽构件152向基座构件150安装的作业难以进行。

【发明内容】

[001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件保持装置的构成构件不会成为干扰而能够容易地进行基于作业者的保持工件的处理(以下,称为“工件的保持处理”)及基于作业者的回收工件的处理(以下,称为“工件的回收处理”)的工件保持装置。
[0012]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用将工件保持装置的构成构件拆下而能够进行工件的保持处理及回收处理的工件保持装置。
[0013]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所述工件保持装置的切削装置。
[0014]本发明的工件保持装置是对由加工工具加工的工件进行保持的工件保持装置,具备大致C字形状的第一框体和大致C字形状的第二框体。所述第一框体具有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所述第一框体配置成能够以位于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端部之间的第一中心轴为中心进行旋转。所述第二框体具有位于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一中心轴之间的第三端部、位于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第一中心轴之间的第四端部。所述第二框体配置成能够以通过所述第三端部及所述第四端部且与所述第一中心轴正交的第二中心轴为中心进行旋转。在所述第二框体形成有供所述工件的缘部插入的槽。
[0015]本发明的切削装置具备所述工件保持装置和作为所述加工工具的切削用工具。
[0016]发明效果
[0017]根据上述工件保持装置,构成构件不会成为干扰而能够容易地进行工件的保持处理及回收处理。而且,不用拆下构成构件而能够进行工件的保持处理及回收处理。根据上述切削装置,能够实现具备这样的工件保持装置的切削装置。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切削装置的立体图。
[0019]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工件保持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0020]图3是图2的III向视图。
[0021]图4A是表示向工件保持装置插入工件的情况的说明图。图4B是插入有工件的状态的工件保持装置的主要部分的主视图。
[0022]图5A是表示向工件保持装置插入其他的工件的情况的说明图。图5B是插入有其他的工件的状态的工件保持装置的主要部分的主视图。
[0023]图6是本发明的其他的实施方式的工件保持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0024]图7是具备以往的工件保持装置的切削装置的立体图。
[0025]图8是以往的工件保持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0026]图9A是以往的工件保持装置的框体的分解立体图。图9B是图9A的IXB-1XB线剖视图。
[0027]标号说明
[0028]10工件保持装置
[0029]16第一框体
[0030]18第二框体
[0031]22第一马达
[0032]28第二马达
[0033]100切削装置
[0034]181上方构件(第一构件)
[0035]182下方构件(第二构件)
[0036]200 工件
[0037]Ol第一中心轴
[0038]02第二中心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工件保持装置及切削装置的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工件保持装置10设于切削装置100。首先说明切削装置100的结构,然后说明工件保持装置10的结构。
[0040]切削装置100具备基体构件102、在基体构件102的左端部组装的左侧壁104L、在基体构件102的右端部组装的右侧壁104R。左侧壁104L及右侧壁104R与基体构件102正交。在左侧壁104L及右侧壁104R的后方配置有后壁106。后壁106将左侧壁104L与右侧壁104R连结。在本实施方式中,左侧壁104L、后壁106、右侧壁104R —体形成,但它们也可以为分体。
[0041]切削装置100具备导轨108和轴110。导轨108的左端部支承于左侧壁104L,导轨108的右端部支承于右侧壁104R。导轨108沿着XYZ正交坐标系中的X轴方向延伸。以下,将从处于切削装置100的正面的人观察到的上、下、左、右分别设为上、下、左、右。而且,从处于切削装置100的正面的人观察下,距切削装置100远的一方、近的一方分别设为前方、后方。附图中的U、D、L、R、F、Re分别表示上、下、左、右、前、后。轴110与导轨108平行地配置。轴110沿X轴方向延伸。轴110的左端部支承于左侧壁104L,轴110的右端部支承于右侧壁104R。
[0042]切削装置100还具有滑架112、主轴114、工件保持装置10。滑架112在导轨108及轴I1装配成滑动自如。滑架112以沿X轴方向移动自如的方式支承于导轨108及轴110。在主轴114上安装有加工工具132。加工工具132形成为棒状。在本实施方式中,加工工具132是切削用工具。主轴114以沿Z轴方向移动自如的方式支承于滑架112。工件保持装置10配置在沿Y轴方向移动自如的工作台122上。
[0043]虽然图示省略,但是切削装置100具备:使滑架112沿X轴方向移动的马达;使工作台122沿Y轴方向移动的马达;使主轴114沿Z轴方向移动的马达;及对这些马达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控制装置由微型计算机构成。
[0044]在基体构件102设有一对导轨116。工作台122滑动自如地与导轨116卡合。通过工作台122在导轨116上滑动而工件保持装置10沿Y轴方向移动。工件保持装置10具备能够在保持圆板形状的工件200的状态下旋转的旋转构件12。
[0045]在工作台122配置有支承构件14。支承构件14固定在工作台122的上表面122a。如图2所示,旋转构件12具有大致C字形状的第一框体16和大致C字形状的第二框体18。第一框体16以绕着与Y轴平行的第一中心轴01旋转自如的方式支承于支承构件14。第二框体18配置在第一框体16的内侧。第二框体18构成为保持工件200。第二框体18以绕着与X轴平行的第二中心轴02旋转自如的方式支承于框体16。
[0046]第一框体16及第二框体18的形状没有限定为图2所示的形状。第一框体16及第二框体18可以形成为曲率恒定的曲线状,也可以形成为曲率不恒定的曲线状。第一框体16及第二框体18可以包含直线状的部分。第一框体16及第二框体18并不局限于弯曲的形状,也可以具有弯折的形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