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导管药物流体输注器件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463989阅读:来源:国知局
9]11 控制器
[0040]111 第一^^合部
[0041]1111凸缘结构
[0042]112第一插置部
[0043]1121 放置槽
[0044]113第一蜂鸣腔
[0045]12 泵体
[0046]121第二卡合部
[0047]122第二插置部
[0048]1221插头主体
[0049]1222O型密封圈
[0050]1223插销
[0051]123卡勾手臂
[0052]124主框架
[0053]1241地线
[0054]125电池槽内
[0055]1251电池负极弹簧
[0056]1252电池正极弹片
[0057]1253电池正极走线
[0058]1254导通弹片
[0059]126储药筒放置槽
[0060]127药物流体出口
[0061]128注药堵头
[0062]1281塑料底座
[0063]1282硅胶堵头
[0064]1283高分子薄膜
[0065]129注药口
[0066]13连接器
[0067]131O型密封圈
[0068]14第一、第二蜂鸣器
[0069]141触点
[0070]15纽扣电池
[0071]16皮下管路安装机构
[0072]161钢针
[0073]162钢针基座
[0074]163弹簧
[0075]164拨动开关
[0076]165辅助留置软管
[0077]166血糖传感器
[0078]17医用胶布
[0079]18皮肤加热装置
[0080]19身份识别标签
【具体实施方式】
[0081]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0082]请参阅图1至图20。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0083]本发明提供一种无导管药物流体输注器件,用于通过向患者体内持续注射药物以实现患者病症治疗,在实际的应用中,所述的药物流体输注器件广泛的用于糖尿病的治疗,按照人体需要的剂量将胰岛素持续地输注到患者的皮下,以此来模拟胰腺的分泌功能从而保持患者血糖的稳定。本发明的无导管药物流体输注器件,包括:控制器及泵体。其中,所述泵体与所述控制器相结合,具体地,所述泵体与所述控制器相结合藉由第一卡合部与第二卡合部的卡合连接实现二者的机械结合,藉由所述第一插置部与第二插置部的连接实现二者的电性连接。
[0084]所述控制器包括具有第一内置电路的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上开设有第一卡合部以及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内置电路的第一插置部。
[0085]所述泵体包括具有第二内置电路、储药筒、活塞、推动杆、驱动装置、以及电池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上具有对应卡合至所述第一卡合部的第二卡合部,以及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二内置电路的第二插置部,所述第二插置部对应插置于所述第一插置部中以实现所述第一内置电路与第二内置电路的电性连接。
[0086]请参阅图1,显示为本发明无导管药物流体输注器件的一种实施方式示意图,如图所示,于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合部111为卡孔,所述卡孔的内部具有凸缘结构1111,但并不局限于此,所述第一卡合部111亦可为例如卡槽等能够于卡勾相互卡合的结构。相应地,所述第二卡合部121为对应所述卡孔的卡勾,所述卡勾与一卡勾手臂123连接。请参阅图2及图3,图2显示为本发明中操作结构的一种实施方式示意图,图3显示为图2中A处放大示意图,如图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藉由所述卡勾手臂123的操作使所述卡勾从所述卡孔中脱离,具体为,所述卡勾手臂123内侧与泵体12底壳之间设有一定的间隙,按压所述卡勾手臂123时,所述卡勾手臂123抵触所述卡勾,以令其自所述卡孔中脱离。
[0087]于具体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及图5,图4显示为本发明中第一插置部的结构示意图,图5显示为图4中B处放大示意图,如图所示,所述第一插置部112为密封插孔,具体地,所述密封插孔内设置有放置槽1121,所述放置槽1121中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内置电路电性连接的连接器13,所述连接器13与所述密封插孔的接触端面上设置有O型密封圈131。
[0088]相应地,所述第二插置部122为插头,请参阅图6,显示为本发明中第二插置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所述插头包括环设有O型密封圈1222的插头主体1221及内嵌于所述插头主体1221中的插销1223,所述插销1223为楔形结构,以利于泵体12的装配,所述插头插置于所述密封插孔中时,所述插销插入所述连接器13中并与其实现电性连接,所述插头主体上的O型密封圈1222与所述密封插孔进行挤压配合以实现密封防水。
[0089]于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所示,所述泵体12的第二壳体包括泵体12底壳和泵体12上壳,在所述泵体12底壳设有两个卡勾和卡勾手臂123,在所述控制器11的第一壳体上对应设有两个卡勾的卡孔和密封插孔,密封插孔内设有连接器13,将所述泵体12与所述控制器11相结合时,所述卡勾插入卡孔的同时插头也插入密封插孔,卡勾通过前端斜边导向滑入卡孔中,与卡孔中的凸缘1111形成锁紧配合,将所述泵体12和所述控制器11将紧密的连接在一起,此时,外壳插头上的两个O型密封橡胶圈1222与密封插孔进行挤压以形成严密的防水结构,在卡勾手臂123内侧与泵体12底壳之间设有一定的间隙,向内按压所述卡勾手臂123即可分离所述泵体12和控制器11。由上描述可知,所述泵体12和所述控制器11通过卡勾插入卡孔实现结构连接,通过插头插入密封插孔内的连接器13实现信号连接。
[0090]请参阅图7及图8,图7显示为本发明中第一蜂鸣腔和蜂鸣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8显示为本发明中第一蜂鸣腔和蜂鸣器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所述第一壳体内设有第一蜂鸣腔113,在所述第一蜂鸣腔113内放置有第一蜂鸣器14,所述第一蜂鸣器14通过导线(未予以标号)与所述控制器11的第一内置电路导通工作,当泵体12内的药液快用完或器件出现故障等时候,控制器11就会通过第一蜂鸣器14自动提示病人将泵体12部分自行拆分、丢弃,然后安装更换成新的泵体12,重新粘贴在皮肤上继续使用。
[0091]请参阅图9及图10,显示为本发明于一种实施方式中的第二壳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所述泵体12内置有用于作为结构载体及第二内置电路载体的主框架124,所述主框架124布设的第二内置电路为三维印刷电路(未予以标号),所述三维印刷电路与所述第二插置部122电性连接。即所述泵体12内置有用于作为结构载体及电路载体的主框架124,所述主框架124上布设有三维印刷电路,所述三维印刷电路与所述第二插置部122电性连接,从而实现将来自所述控制器11密封插孔中的连接器13的信号传输至所述三维印刷电路中,为插头的所述第二插置部122上具有多根信号线,该些信号线的属性组合包括位置检测、左到位检测、右到位检测、电池正极、堵塞检测、左侧驱动、右侧驱动、及电池负极。需要特别声明的是,于本实施例呈现的图示中,并未针对各属性的信号线给予符号标注,换言之,本实施例中的信号线属性的排序方式并不局限于此,经调整排列顺序的且包含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信号线属性的其他实施方式应被上述揭露的情况所涵盖。
[0092]于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呈如图9及图10所示,在所述泵体12中内置有可同时作为结构载体和电路载体的主框架124,主框架124具有两个重要作用:一则为实施泵体12的所有功能零部件提供安插、固定的载体;再则为有源的控制器11部分对泵体12的控制提供三维印刷电路。所述主框架124选择能够满足手工焊接、甚至SMT中高温焊接的温度要求的基体材料。为防止泵体12的外壳和主框架124装配时的干涉,主框架124的插头采用楔形,于本实施例中所述主框架插头即为第二插置部122中的插销。在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