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导管药物流体输注器件的制作方法_4

文档序号:8463989阅读:来源:国知局
热装置及身份识别标签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所述泵体12上固定有用于粘贴在患者皮肤上的医用胶布17。本发明无导管药物流体输注器件还包括用于加热输注部位的皮肤加热装置18。所述泵体12上还设有为NFC标签、RFID标签、或身份识别芯片的身份识别标签19。
[0106]于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无导管药物流体输注器件的通过医用胶布17粘贴在患者的皮肤上,由于泵体12部分相对于控制器11而言体积大且重量重,因此,只需要将医用胶布17预先固定在泵体12底壳上,就能够实现整个无导管药物流体输注器件在患者身上的可靠固定,在丢弃和更换新的泵体12时,医用胶布17也随之一起丢弃和更换,同时,新泵体12的粘贴位置可以变换,如此可以避免患者因同一个地方长时间粘贴胶布和因长期反复扎针而造成的身体不适。在医用胶布和泵体12底壳之间还可设有皮肤加热装置18和/或身份识别标签19,对患者进行糖尿病治疗输注胰岛素时,皮肤加热装置18可用于减少胰岛素高峰作用时间的延迟;身份识别标签19用于存储泵体12的个性化信息及身份识别,身份识别标签19可以是NFC标签、RFID标签或身份识别芯片。
[0107]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无导管药物流体输注器件采用可分离式结构设计以降低成本,即将有源的控制器部分作为主控机,将无源的耗材部分作为泵体,也就是说,将有源的部分作为可重复使用的装置,将无源的泵体部分作为一次性使用的装置,两者分别包装、配合使用、共同完成对患者的治疗。具体来说,使用时,患者先将控制器和泵体组装到一起,然后将整个无导管药物流体输注器件粘贴在皮肤上并正常使用,当泵体内的药液快用完的时候,控制器就会通过蜂鸣器自动提示病人将泵体部分自行拆分、丢弃,然后安装更换成新的泵体,重新粘贴在皮肤上继续使用。所以,本发明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0108]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主权项】
1.一种无导管药物流体输注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器,包括具有第一内置电路的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上开设有第一卡合部以及电性连接所述内置电路的第一插置部; 泵体,与所述控制器相结合,包括具有第二内置电路、储药筒、活塞、推动杆、驱动装置、以及电池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上具有对应卡合至所述第一卡合部的第二卡合部,以及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二内置电路的第二插置部,所述第二插置部对应插置于所述第一插置部中以实现所述第一内置电路与第二内置电路的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导管药物流体输注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合部为卡孔或卡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导管药物流体输注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合部为对应所述卡孔或卡槽的卡勾,所述卡勾与一卡勾手臂连接,藉由所述卡勾手臂的操作使所述卡勾卡合于所述卡孔或卡槽中或者自所述卡孔或卡槽中脱离。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导管药物流体输注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合部为对应所述卡孔或卡槽的卡勾,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使所述卡勾自所述卡孔或卡槽进行脱离的释放按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导管药物流体输注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置部为密封插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导管药物流体输注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插孔内设置一放置槽,所述放置槽中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内置电路电性连接的连接器,所述连接器与所述密封插孔的接触端面上设置有O型密封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导管药物流体输注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插置部为插头,所述插头包括环设有O型密封圈的插头主体及内嵌于所述插头主体中的插销,所述插头插置于所述密封插孔中时,所述插销插入所述连接器中并与其实现电性连接,所述插头主体上的O型密封圈与所述密封插孔进行挤压配合以实现密封防水。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无导管药物流体输注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内置有用于作为结构载体及第二内置电路载体的主框架,所述主框架上设置的第二内置电路为三维印刷电路,所述三维印刷电路与所述第二插置部电性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导管药物流体输注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插置部上的信号线属性组合包括位置检测、左到位检测、右到位检测、电池正极、堵塞检测、左侧驱动、右侧驱动和电池负极的第一种组合;或者所述第二插置部上的信号线属性组合包括参比电极、蜂鸣左到位检测、公共右到位检测、电池正极、工作电极、左侧驱动、右侧驱动和电池负极的第二种组合;或者所述第二插置部上的信号线属组合包括位置检测、左到位检测、右到位检测、电池正极、蜂鸣正极、左侧驱动、右侧驱动和电池负极的第三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导管药物流体输注器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信号线属性组合为第一种及第二种组合的情况下,所述第二插置部上的地线连接位置检测公共端、左到位检测公共端、右到位检测公共端、堵塞检测公共端和电池负极;在所述信号线属性组合为第三种组合的情况下,所述第二插置部上的地线连接位置检测公共端、左到位检测公共端、右到位检测公共端、堵塞检测公共端、蜂鸣负极和电池负极。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导管药物流体输注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为纽扣电池。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导管药物流体输注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的第一内置电路包括控制电路及程序处理模块。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导管药物流体输注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内设有第一蜂鸣腔,在所述第一蜂鸣腔内放置有第一蜂鸣器,所述第一蜂鸣器通过导线与所述控制器的第一内置电路导通工作。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导管药物流体输注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内设有第二蜂鸣腔,所述第二蜂鸣腔内放置有第二蜂鸣器,所述第二蜂鸣器通过触点与所述泵体的第二内置电路导通工作。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导管药物流体输注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还设有包括钢针、钢针基座、弹簧以及拨动开关的皮下管路安装机构。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无导管药物流体输注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内还设有配置有钢针的留置软管,所述钢针辅助所述置留软管植入皮下。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无导管药物流体输注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钢针为中空针,所述留置软管包覆所述中空针;或者所述钢针为剖口针,所述留置软管置于所述剖口针的凹槽内。
18.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无导管药物流体输注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留置软管的外表面还设有血糖传感器。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导管药物流体输注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上开设有药物流体出口,所述药物流体出口上设有由塑料底座、硅胶堵头及高分子薄膜组成的注药堵头,注药堵头通过卡扣与第二壳体连接,在抬起所述塑料底座时可将所述注药堵头从所述泵体上拆卸下来。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导管药物流体输注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上固定有用于粘贴在患者皮肤上的医用胶布。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导管药物流体输注器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加热输注部位的皮肤加热装置。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导管药物流体输注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上还设有为NFC标签、RFID标签、或身份识别芯片的身份识别标签。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无导管药物流体输注器件,包括控制器以及与所述控制器相结合的泵体,所述控制器包括具有第一内置电路的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上开设有第一卡合部以及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内置电路的第一插置部;所述泵体包括具有第二内置电路、储药筒、活塞、推动杆、驱动装置、以及电池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上具有对应卡合至所述第一卡合部的第二卡合部,以及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二内置电路的第二插置部,所述第二插置部对应插置于所述第一插置部中以实现所述第一内置电路与第二内置电路的电性连接。本发明的无导管药物流体输注器件采用可分离式结构设计以降低成本,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药物流体输注器件操作复杂、体积大、以及成本高的问题。
【IPC分类】A61M5-142
【公开号】CN104784777
【申请号】CN201410025209
【发明人】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人】上海移宇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22日
【申请日】2014年1月20日
【公告号】WO2015106489A1
当前第4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