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小儿腹泻中药颗粒剂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716232阅读:532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小儿腹泻中药颗粒剂的制备方法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小儿腹泻中药颗粒剂的制备方法
[0001]
技术领域
[0002]本发明涉及医药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小儿腹泻中药颗粒剂的制备方法。
[0003]
【背景技术】
[0004]腹泻是一种常见症状,是一组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的胃肠道疾病,发病率高,危害严重。全世界每年发病数十亿人次,成人与儿童均有较高的发病率。据WHO统计全球五岁以下每年就有几亿小儿患腹泻,导致五百万小儿死亡。据国内资料统计,因腹泻而导致小儿死亡的原因在小儿常见死亡原因中排第四位,已引起世界卫生组织及国内卫生界的重视。现代对腹泻的病因、诊断、感染途径、检测方法研究很多,但治疗特别是对病毒性腹泻无特殊有效药物,而且致泻病原菌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其耐药性越来越严重,虽然不断有新抗生素出现,但价格昂贵,使用也不普遍。目前,病毒性腹泻(主要为轮状病毒所致)在感染性腹泻中占有重要的比例,国内尚无特异性治疗病毒性腹泻的中成药,也没有对细菌及病毒性腹泻都产生良好治疗效果的西药。由于腹泻病因复杂,主要靠综合性防御,各国正在开展疫苗工程,但应用于临床还存在很多问题。中药治疗感染性腹泻副作用小,价格便宜,配伍得当可发挥广泛的药理效应。如果同时具有抗腹泻、杀菌、抗病毒作用,将对感染性腹泻产生很好的疗效,而且致泻病原菌很少对中药产生耐药性。因而中药在治疗感染性腹泻尤其是病毒感染性腹泻中将显现独特的优势。葛根黄芩黄连汤、黄芩汤、白头翁汤、芍药汤等是治疗腹泻的古方《伤寒论》,广东民间也有使用番石榴叶治疗泄泻的经验。
[0005]轮状病毒感染常见于婴幼儿,但目前市面上尚无针对婴幼儿开发的有效治疗轮状病毒感染的药物;本申请人之前申请专利《一种治疗腹泻病的中药组合物》(专利号:200510086806.8)虽具有治疗轮状病毒感染的功效,但其原有胶囊剂型不便于婴幼儿的服用,故本方法将连番止泻胶囊开发成方便婴幼儿服用的颗粒剂,改善服用顺应性。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治疗小儿腹泻中药颗粒剂的制备方法。
[0007]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治疗小儿腹泻中药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1)取黄连,每次加入按质量比为5~15倍的50~85%乙醇溶液,在6(T80°C加热回流提取1~4次,每次1~4小时,过滤,合并滤液,将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在6(T80°C下干燥,粉碎成细粉A备用;
(2)取黄芩、白芍、广藿香、番石榴叶、茯苓加入按质量比为5~15倍的水,6(TlO(rC煎煮Γ4小时,共煎煮1~3次,合并煎液,过滤,滤液减压浓缩后干燥,粉碎成细粉B备用;
(3)按以下重量百分比取8~16%酸味剂、16~32%甜味剂、18~42%稀释剂粉碎,然后加入6~10%的细粉A、20~30%的细粉Β,混合均匀,干法制粒,即得所述颗粒剂。
[0008]进一步的,其中步骤(2)中滤液减压浓缩是在3(T80°C温度下浓缩至滤液相对密度为 1.10-1.16。
[0009]进一步的,所述甜味剂为蔗糖、甜菊素、阿斯帕坦、三氯蔗糖中的至少一种。
[0010]进一步的,所述酸味剂为酒石酸、柠檬酸、碳酸氢钠、碳酸钠中的至少一种。
[0011]进一步的,所述稀释剂为糊精、乳糖、淀粉中的至少一种。
[0012]本发明颗粒剂以黄连为君药,黄连味苦性寒,苦能燥湿,寒能清热解毒,为治湿热泄泻之主药;苦燥湿,寒胜热,能泄降一切有余之湿火。黄芩、广藿香为臣药,黄芩,其性清肃,所以除邪,味苦所以燥湿,阴寒所以胜热,故主诸热。诸热者,邪热与温热也。苦寒能除湿热,所以小肠利而水自逐,源清而流洁也。黄连与黄芩,皆为治湿泄泻之要药。广藿香芳香化湿,醒脾和胃,恢复脾土动化功能,两药合用,共为治湿热泄泻之辅药。白芍、番石榴叶为佐药,白芍缓急止痛,治泄泻之腹痛,白芍:止下痢腹痛后重;番石榴叶收敛涩肠以治标,可加强连芩治泻之效。茯苓为使药,茯苓入脾、小肠经,引诸药入脾与小肠。且能健脾和胃,利水渗湿,分利小便以实大便。
[0013]以上诸药合用,可奏清热燥湿,解毒止泻,标本兼治之效,善治急性湿热泄泻。
[0014]本发明所述的黄连为毛茛科植物三角叶黄连del to idea C.Y.Cheng etHsial的干燥根莖。
[0015]本发明所述的黄萃为唇形科植物黄萃baicalensis Georgi的干燥根。
[0016]本发明所述的白巧为毛茛科植物巧药lactiflora Pall.的干燥根。
[0017]本发明所述的广藿香为唇形科植物广藿香cablin (Blanco)Benth.的干燥地上部分。
[0018]本发明所述的番石槽叶为桃金娘科植物番石槽Psidii Guajavae Psidiumguajava L.的干燥叶。
[0019]甜味剂,包括天然和合成两大类,研究表明甜味剂的矫味机理是与苦味竞争味蕾感受器上的G蛋白,影响大脑反射中心对味觉的判断,因此,甜味剂均可在一定程度上对苦味有抑制作用,甚至对于微苦或微有不良味感的制剂,选用甜味剂可明显改变制剂的服用顺应性。因此,添加甜味剂,增加对甜味的感应,争夺味蕾感受器的G蛋白感应靶点,能在一定程度上掩盖药物的苦味。
[0020]本发明所用的酸味剂遇水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具有麻痹味蕾、掩盖苦味的作用,常用有机酸如柠檬酸或酒石酸和碳酸氢钠或碳酸钠混合加入颗粒中制备而成。这是一种适合于中药的矫味技术。某些苦味的中药,采用泡腾技术制成颗粒,可显著改善中药的口感。
[0021]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制备方法所得的中药颗粒剂具有清热解毒、燥湿止泻的功效,而且为改善小儿连番止泻颗粒的服用顺应性,本方法筛选了不同的甜味剂与酸味剂等辅料,优化出一种适合于小儿服用的中药颗粒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制备方法所得的颗粒剂,服用方便,疗效显著,适合于小儿服用,味酸、微苦。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
[0023]本发明中,黄连、黄芩、白芍、广藿香、番石榴叶、茯苓所用含量如ZL200510086806.8专利所述,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中不再详细描述。
[0024]实施例1
取黄连,每次加入按体积质量比为5倍量的85%乙醇溶液,70°C加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滤液减压回收乙醇,60°C下干燥,粉碎成细粉A,备用;取黄芩,白芍,广藿香,番石榴叶,茯苓加入按体积质量比为10倍的水,80°C煎煮4小时,共煎煮2次,合并煎液,过滤,滤液减压浓缩到相对密度1.10,50°C干燥,粉碎成细粉B,备用;按重量份计的下列原料组成一种适合小儿服用的治疗腹泻疾病的颗粒剂制造处方:取16%酒石酸、9%甜菊苷、3%阿斯帕坦、20%蔗糖、18%乳糖粉碎,加入8%的A物料、26%的B物料,混合均匀,干法制粒,即得。
[0025]实施例2
取黄连,每次加入按体积质量比为8倍量的55%乙醇溶液,65°C加热回流提取1次,每次4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滤液减压回收乙醇,80°C下干燥,粉碎成细粉A,备用;取黄芩,白芍,广藿香,番石榴叶,茯苓加入按体积质量比为14倍的水,90°C煎煮3小时,共煎煮3次,合并煎液,过滤,滤液减压浓缩到相对密度1.16,50°C干燥,粉碎成细粉B,备用;按重量份计的下列原料组成一种适合小儿服用的治疗腹泻疾病的颗粒剂制造处方:取8%柠檬酸、
4.5%甜菊苷、1%阿斯帕坦、0.5%三氯蔗糖、10%蔗糖、42%淀粉粉碎,加入8%的A物料、26%的B物料,混合均匀,干法制粒,即得。
[0026]实施例3
取黄连,每次加入按体积质量比为5倍量的65%乙醇溶液,70°C加热回流提取4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滤液减压回收乙醇,75°C下干燥,粉碎成细粉A,备用;取黄芩,白芍,广藿香,番石榴叶,茯苓加入按体积质量比为12倍的水,85°C煎煮4时,共煎煮1次,合并煎液,过滤,滤液减压浓缩到相对密度1.13,50°C干燥,粉碎成细粉B,备用;按重量份计的下列原料组成一种适合小儿服用的治疗腹泻疾病的颗粒剂制造处方:取12%碳酸氢钠、9%甜菊苷、2%阿斯帕坦、15%蔗糖、28%糊精粉碎,加入8%的A物料、26%的B物料,混合均匀,干法制粒,即得。
[0027]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但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形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应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治疗小儿腹泻中药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1)取黄连,每次加入按质量比为5~15倍的50~85%乙醇溶液,在6(T80°C加热回流提取1~4次,每次1~4小时,过滤,合并滤液,将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在6(T80°C下干燥,粉碎成细粉A备用; (2)取黄芩、白芍、广藿香、番石榴叶、茯苓加入按质量比为5~15倍的水,6(TlO(rC煎煮Γ4小时,共煎煮1~3次,合并煎液,过滤,滤液减压浓缩后干燥,粉碎成细粉B备用; (3)按以下重量百分比取8~16%酸味剂、16~32%甜味剂、18~42%稀释剂粉碎,然后加入6~10%的细粉A、20~30%的细粉Β,混合均匀,干法制粒,即得所述颗粒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小儿腹泻中药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步骤(2)中滤液减压浓缩是在3(T80°C温度下浓缩至滤液相对密度为1.10-1.1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小儿腹泻中药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甜味剂为蔗糖、甜菊素、阿斯帕坦、三氯蔗糖中的至少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小儿腹泻中药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酸味剂为酒石酸、柠檬酸、碳酸氢钠、碳酸钠中的至少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小儿腹泻中药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稀释剂为糊精、乳糖、淀粉中的至少一种。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医药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小儿腹泻中药颗粒剂的制备方法。一种治疗小儿腹泻中药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1)取黄连,将其提取浓缩干燥后,粉碎成细粉A备用;(2)取黄芩、白芍、广藿香、番石榴叶、茯苓,也将其提取浓缩干燥后,粉碎成细粉B备用;(3)然后按以下重量百分比取8~16%酸味剂、16~32%甜味剂、18~42%稀释剂粉碎,然后加入6~10%的细粉A、20~30%的细粉B,混合均匀,干法制粒,即得所述颗粒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有效药物,不但能有效掩盖原料药中黄连的苦味,提高婴幼儿服药顺应性,而且生产工艺简单、可靠,适合于工业化大生产。
【IPC分类】A61K36/718, A61K9/16, A61P1/12
【公开号】CN105477094
【申请号】CN201410480460
【发明人】刘强, 黄辉球
【申请人】惠州市九惠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4月13日
【申请日】2014年9月1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