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消腹水作用的药物组合物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819227阅读:来源:国知局
00g、泽泻1000g、水红花子1500g、白茯苓1500g、八月札1500g、姜黄100g,水煎I小时,过滤,取水煎液,干燥,得浸膏;按照投料药物总质量:辅料总质量=1:
0.025的比例,将浸膏与辅料混合,辅料为微晶纤维素、淀粉和蔗糖(以质量比计,微晶纤维素:淀粉:蔗糖= 1:1:1)过100目筛制粒,干燥,装入2000粒药用胶囊,得胶囊剂。
[0032]实施例五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制备
[0033]取黄芪50g、枳犋子18g、马槟榔24g、鳖甲30g、紫河车6g、红参10g、石见穿15g、莪术10g、泽泻15g、水红花子15g、白茯苓15g、八月札15g、姜黄12g,干燥,粉碎,过100目筛,得药物原粉剂。
[0034]实验例
[0035]实验例一消腹水对比实验
[0036]1.1病例选择按照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2000年西安会议《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学分会.肝脏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0,18(8): 324-329)肝硬变的诊断标准,同时超声检查证实有腹水,腹水程度按《肝脏病学》(梁扩寰主编,肝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686)标准,即轻度腹水:仅在盆腔出现无回声区;中度腹水:肝肾间隙出现无回声区;重度腹水:肝前出现无回声区),并排除结核性、心源性、肾源性、癌性等其它性质腹水。
[0037]1.2中医辨证标准中医辨证分型按1993年11月洛阳会议《肝硬化临床诊断、中医辨证和疗效评定标准(试行方案)(张育轩,肝硬化临床诊断,中医辨证和疗效评定标准(试行方案)[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4,14(4):237-238)执行。
[0038]1.3—般资料能坚持治疗和随访I年以上的门诊或住院11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
[0039]治疗组76例,男61例,女15例;年龄30?68岁,平均(46.2± 18.5)岁;单纯乙型肝炎肝硬化68例。乙、丙重叠感染肝炎肝硬化5例,甲、乙重叠感染肝炎肝硬化3例;其中中等量以上腹水者46例,少量腹水者30例;同时存在有出血倾向(如皮肤瘀点、鼻衄、齿衄、经期延长等)者4例,中度以下上消化道出血者4例,胸水3例,自发性腹膜炎4例,肝源性(消化性)溃疡5例。
[0040]对照组42例,其中男35例,女7例;年龄31?67岁,平均(45.7 ±17.8)岁;单纯乙型肝炎肝硬化37例,乙、丙重叠感染肝炎肝硬化3例,甲、乙重叠感染肝炎肝硬化2例;其中中等量以上腹水者24例,少量腹水者18例;同时存在有出血倾向者3例,中度以下上消化道出血者2例,胸水2例,自发性腹膜炎2例,肝源性(消化性)溃疡3例。按中医辨证分型,所有病例均符合脾虚湿盛、血瘀水停。兼湿热内蕴证76例、肝郁脾虚证12例、脾肾阳虚证8例、肝肾阴虚证8例。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Child-pugh分级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0041 ] 2治疗方法
[0042]2.1治疗方法
[0043]两组在合理饮食、适当休息、适量限钠及参照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和2001年拉米夫定临床应用共识(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学分会、肝病学分会,2001年拉米夫定临床应用专家共识[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2,10(2):157-158)及2005年版《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感染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J].中华肝脏杂志,2005,13(12):881-891)、2010年版《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杨晴,2010年版《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J].2011)的适应证进行抗病毒治疗的基础上,采取以下治疗措施:
[0044](I)对照组:西医综合治疗,①支持疗法:根据肝功能情况,分别给予肝细胞生长素、甘草酸二铵、普奈洛尔等。②利尿剂的使用:螺内酯50?10mg,每日I次;呋塞米20?40mg,每日I次,与螺内酯的比例按1:2.5联合使用。③合并腹水感染者,选用头孢曲松或喹诺酮类。
[0045](2)治疗组:在对照组支持疗法的基础上,口服实施例四制备的胶囊剂5至7粒,每日3次。两组均以3个月为I个疗程。
[0046]2.2观察指标及方法观察记录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包括腹围)、尿量及并发症或不良反应等。根据病情定期或不定期检查血常规、尿液、粪便(含潜血)、肝功能、肾功能、凝血酶原时间、电解质、血糖及病原学(如乙肝标志物、乙肝DNA)或腹水检查:B超:肝、胆、脾、门静脉主干内径、腹水程度等。3个月疗程结束后作统计分析并随访3?24个月。腹水减退不佳者按难治性腹水继续治疗。
[0047]3治疗结果
[0048]3.1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于1993年11月制定的肝硬化临床疗效判定标准(张育轩,肝硬化临床诊断,中医辨证和疗效评定标准(试行方案)[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4,14(4):237-238)执行。显效:疗程结束时,(I)症状完全消失,一般情况良好;(2)腹水消失,肝脾肿大稳定不变,无叩痛及压痛;(3)肝功能(AST、ALT、胆红素、A/G或蛋白电泳)恢复正常。以上3项指标保持稳定3个月。有效:疗程结束时,(I)主要症状消失或明显好转;(2)腹水减少至轻度而未完全消失,肝脾肿大稳定不变,无明显叩痛及压痛;(3)肝功能指标下降幅度在50%以上而未完全正常。无效:未达有效标准或恶化者。
[0049]3.2两组患者总体疗效比较
[0050]治疗组76例,显效58例(76.32%),有效13例(17.10%),无效5例(6.58%),总有效率93.42%。
[0051 ] 对照组42例,显效19例(45.24%),有效11例(26.19%),无效12例(28.57%),总有效率71.42%。两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值均<0.05)。
[0052]3.3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比较治疗后两组食欲不振、乏力、黄疸、腹胀、尿少等主要症状均有明显改善,但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0053]3.4两组患者治疗后腹水消退时间比较治疗组腹水完全消退者共60例,其中48例于14天内腹水消失:而对照组腹水完全消退20例,其中7例为14天内消退。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 值 <0.01)。
[0054]3.5两组患者不同程度腹水疗效比较治疗组对重度腹水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织(P值<0.01),提示加用实施例四制备的药物组合物后明显促进腹水的消退。
[0055]3.6随访情况比较治疗组共随访72例,其中6个月内复发I例,6?12个月复发2例,一年以上复发共5例,复发率为11.11 %。对照组共随访40例,复发例数分别为5例、9例、15例,复发率为72.5%,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值<0.01)。提示治疗组疗效稳定,远期疗效明显。
[0056]以上临床试验表明,本发明药物组合物与支持治疗疗法的药物,如肝细胞生长素、甘草酸二铵、普奈洛尔的联用,对于治疗腹水患者,在总有效率和显效率、重度腹水患者治愈率、腹水消退时间、腹水复发率等方面,显著优于支持疗法药物与利尿剂,以及支持疗法药物与利尿剂和头孢曲松/喹诺酮类药物联用的治疗效果。
[0057]此外,本发明药物组合物与支持治疗疗法的药物的联用,较支持疗法药物与利尿剂,以及支持疗法药物与利尿剂和头孢曲松/喹诺酮类药物联用,对食欲不振、乏力、黄疸、腹胀、尿少等主要症状的改善更为改善。
【主权项】
1.一种药物组合物,含有10-50重量份的黄芪、6-18重量份的枳犋子、10-25重量份的马槟榔、15-35重量份的鳖甲、1.5-9重量份的紫河车、3-15重量份的红参、6-15重量份的石见穿、6-15重量份的莪术、6-18重量份的泽泻、6-30重量份的水红花子、10-25重量份的白茯苳、6-18重量份的八月札、3-12重量份的姜黄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40重量份的黄芪、15重量份的枳犋子、20重量份的马槟榔、30重量份的鳖甲、3重量份的紫河车、10重量份的红参、12重量份的石见穿、10重量份的莪术、10重量份的泽泻、15重量份的水红花子、15重量份的白茯苓、15重量份的八月札、10重量份的姜黄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30重量份的黄芪、10重量份的枳犋子、20重量份的马槟榔、20重量份的鳖甲、3重量份的紫河车、5重量份的红参、12重量份的石见穿、10重量份的莪术、10重量份的泽泻、15重量份的水红花子、15重量份的白茯苓、10重量份的八月札、10重量份的姜黄组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50重量份的黄芪、18重量份的枳犋子、24重量份的马槟榔、35重量份的鳖甲、9重量份的紫河车、10重量份的红参、15重量份的石见穿、10重量份的莪术、18重量份的泽泻、15重量份的水红花子、15重量份的白茯苓、15重量份的八月札、12重量份的姜黄组成。5.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制备治疗腹水药物的用途。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腹水为肝病所致的腹水,优选为重度肝腹水。7.—种治疗肝腹水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由10-50重量份的黄芪、6-18重量份的枳犋子、10-25重量份的马槟榔、15-35重量份的鳖甲、1.5-9重量份的紫河车、3-15重量份的红参、6-15重量份的石见穿、6-15重量份的莪术、6-18重量份的泽泻、6-30重量份的水红花子、10-25重量份的白茯苓、6-18重量份的八月札、3-12重量份的姜黄,加上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备而成。8.—种联合用药物,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1-4、权利要求7任一项所述的药物组合物与选自肝细胞生长素、甘草酸二铵或普奈洛尔中的一种或两种的药物联合组成。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联合用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合用药物治疗腹水的用途。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腹水为肝病所致的腹水,优选为重度肝腹水。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肝腹水的药物组合物,该药物组合用对肝炎、肝硬化引起的腹水疗效确切,腹水消退快、安全,且远期疗效较好。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联合用药物,该联合用药物对肝腹水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IPC分类】A61K36/9066, A61K35/50, A61P1/16, A61K31/138, A61K35/586, A61K31/704, A61P7/10
【公开号】CN105582481
【申请号】CN201610121633
【发明人】何立荣, 何刚, 李兵, 杨敏, 肖成东
【申请人】何立荣
【公开日】2016年5月18日
【申请日】2016年3月4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