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震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1573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减震枕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客车卧铺用品,具体涉及一种减震枕。
技术背景迄今为止,火车或汽车卧铺上的枕头都与普通枕头一样。这 种枕头不能减少行驶中车辆振动对躺着的人头部的影响。这种通过枕头传递到 头部的振动对大脑和视力是有害的,使人难以入睡,十分烦恼。为此,设计一 个能显著减少车子振动对头部影响的枕头是十分必要的。这种枕头可称之为减震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解决客车卧铺传统枕头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减小行驶 中车辆振动对平卧者头部影响的枕头。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减震枕由放 有普通枕头的、不与底面平板接触的悬空平台,位于其左、右两边,固定在同 一个底面平板上的减振器,及连结悬空平台及减振器的连结件构成,可有几种 实现方式。
减震枕的左、右减振器结构相同,其底面固定在同一个长方形平板的两端; 悬空平台是一个平板,位于左、右减振器中间,由连结件连结在左、右减振器 上,与底面平板有一定的距离、任何时候都不相接触。悬空平台的长度及宽度 由能放下一个普通、短而实用的枕头确定,其宽度与底面平板宽度及减振器的 长度相同。
本实用新型提出减振器四种实现方式。前三种减振器都是由减振体及压
在其上面的压力盖构成,减振体都是由具有弹性的泡沫海棉、充气袋、弹簧等 制成。这三种减振器的主要差别是压力盖不同,相应的连结件也不同。
第一种压力盖及连结件减振器由减振体、压力盖构成,与连结件相连, 固定在底面平板上。这种减振器的特征在于,减振器由减振体和上表面是中心 对称、光滑凹形的压力盖构成,压在压力盖上表面的是固定在连结件两个端点 下方的、可以在凹面上灵活转向滚动的滚轮。详细解释如下
减振体长为a、宽为b、高为h,其侧面可用弹性及韧性都好薄膜覆盖。压 力盖的上表面是中心对称、光滑的凹形,凹形的底部较平坦,而靠近边界部分 坡度较大;其侧面都是长方形;无底。压力盖可以扣在减振体的顶部并固定, 压力盖的内表面与减振体上部各面都密切吻合。
连结件由相互垂直、长度分别为d、 e、 f的三个杆构成(容易理解,没 画出相应的图)。d杆长小于压力盖长(例如可取为a/2),平行于压力盖的长 边,在其两个端点下方固定有可以在凹面上灵活转向滚动的滚轮(也可用在光 滑压力盖上能自由滑动的垂直于d杆的光滑金属杆代替),两个滚轮压在压力 盖的凹面上;e杆长与压力盖宽相近,e杆一端固定在d杆的中点,且垂直于 d杆,另一端与f杆的一个端点固定在一起;f杆垂直于d杆与e杆, 一端与 e杆端点固定在一起,另一端点固定在靠近悬空平台宽边的中部。适当地选取f 杆长度及减振体的弹性系数k,可使得减振体由于车子颠簸处于最短时,悬空 平台仍未接触底面平板,也能使得悬空平台与枕头的总高度仍是可接受的。压 力盖的宽度由正常行驶车子颠簸导致的最大水平振幅确定。当滚轮接近压力盖 的边界时,悬空平台能够与减振体接触、并压縮减振体。为此,将悬空平台四 边在垂直方向做成半圆形。可以看出,悬空平台的位置就由两个减振器上的四个滚轮确定。
将两个固定好压力盖的减振器分别固定在底面平板的两端,将固定了两 个小滚轮的连结件按上述方式固定在悬空平板上,再将这个两边固定了连结件 的悬空平板放在左、右减振器上,即将两组滚轮分别压在两个压力板的凹面上, 最后将枕头放到悬空平台上,就制做成了第一种减振枕。
减震机理如下按本设计,常规枕头放在悬空平台上。由于悬空平台不 接触底面平板,也就不接触卧铺,因此车的振动只能通过左、右两边的减振器 传过来。车的振动通过减振器后必将被显著的减弱。这是由于垂直于卧铺平面 的振动能的大部分被减震材料吸收,转化为减震材料的热能;而卧铺在水平方 向的振动导致滚轮在减震板上平衡位置附近的滚动和减振体的切向形变。这 样,卧铺的振动就不能对悬空平台上的枕头有较大影响。
第二种压力盖及连结件减振器由减振体、压力盖构成,与连结件相连。 这种减振器的特征在于,减振器上压力盖的上表面固定有滑轮,滑轮沿其轴可 滑动,有连结作用的带子压在滑轮上;压力盖的上表面也可以是光滑的半圆柱 面,有连结作用的、光滑的带子压在半圆柱面上。
这种减振器的压力盖是一个没有底的盒子,其上表面有两种形式。其一是 十分光滑的圆柱面;其二是水平面、在水平面上固定有滑轮,滑轮沿其轴可滑 动,其轴固定在压力盖的上表面上。压力盖严密地扣在减振体的上面并容易固 定。连结件是一条光滑且韧性很好的带子,其一端固定在底面平板的一端,然 后压在减振器上表面的圆柱面,或滑轮上,最后将另一端固定在悬空平台上, 固定处靠近悬空平台的宽边边界。悬空平台四边在垂直方向是半圆形且十分光 滑。为了减弱垂直于前进方向的水平振动,减振体的下部,即与悬空平台对应
的部分,做成'凹'形,而悬空平台做成相应的'凸'形。
将压力盖固定在减振体的上面;将两个这样扣有压力盖的减振体分别固 定在长方形底面平板的两端;每个压力盖上面安装好作为连结件的带子,并将 每个带子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悬空平台和底面平板上;调整减振器在底面平板的 位置,可使得悬空平台的两端恰好接触到减振体;最后将普通枕头放在悬空平 台上,就制成了减震枕。
第三种压力盖及连结件减振器由减振体、压力盖构成,与连结件相连, 这减振器的特征在于,减振器的压力盖的上表面是平面,其中心部位与连结件 的端点固定在一起。
这种减振器的压力盖是一个没有底的长方体形盒子,其容积大小与减振 体的顶部匹配,这样的压力盖可以严密地扣在减振体的上面并固定,其上表面 的中部固定有连结件。连结件是刚性连杆,其一端固定在压力盖上表面的中部, 另一端固定在悬空平台一宽边的中部。
将悬空平台两个宽边的中部分别与两个连结件按上述方式固定好;将压 力盖固定在减振体的上面;将两个这样扣有压力盖的减振体分别固定在长方形 底面平板的两端;将连结件的另一端在压力盖上表面的中部固定,最后将普通 枕头放在悬空平台上,就制成了第三种减震枕。
这种减震枕中减振体的伸縮及剪切形变减弱了车辆行驶产生的垂直及水 平振动对头部的影响。
第四种减震器及连结件减振体也可以是有弹性且能吸收、辐射振动能量 的带子,带子还有连结作用,这减振器的特征在于,减振器由固定在底面平板 两端的垂直平板和有弹性且能吸收、辐射振动能量的带子组成,带子的一端固 定在垂直平板的上边,另一端固定在悬空平台上。
这种减振器的结构是,在底面平板的两边固定有垂直的长方形平板,其长 边与底面平板的宽边相同,在这个垂直平板的上边固定几条等长、有弹性且能 吸收振动能量的带子,带子另一端固定在悬空平台与垂直平板相对应的边上。 在与悬空平台相对应的垂直平板部位固定有减振体。调整带子长度,使悬空平 台与垂直平板上的减振体靠得很近,但不接触;然后将普通枕头放在悬空平台 上,就制成了第四种减震枕。
这种减震枕的减震机理是带子吸收部分振动能量,并能将部分振动能量通 过空气传播出去。
由于减震枕减少了行驶中车辆对躺着的人头部的振动,因而睡卧铺的人 能够休息的更好,有利于健康和工作。因此开发结构简单、价格低廉、易于推 广减震枕是十分必要的。


图1是第一、二、三种减震枕的正面纵向结构示意图。
图2是第一种减震枕的正面纵向剖面示意图。
图3是第二种减震枕的正面纵向剖面示意图。
图4是第二种减震枕中悬空平台及其对应的减振体部分横向截面、即图3 中A-A截面的俯视示意图。
图5是第三种减震枕的正面纵向剖面示意图。
图6是第四种减震枕的正面纵向剖面示意图。
图中,l是底面平板;2是悬空平台;3是减振器;4是连结件;5是第
一种减震枕的减振器中的减振体;6是第一种减振器的连结件,其下端有能灵 活转向滚动的小滚轮;7是第一种减振器中的压在减振体上表面为凹形的压力 盖;8是第一种减震枕的固定在连结件下端能灵活转向滚动的小滚轮;9是第 二种减震枕上减振器的连结件,即带子;10是第二种减震枕减振器的上表面 固定有滑轮的压力盖;11是固定在第二种减震枕的减振器压力盖上表面的滑 轮;12是第三种减震枕的连接件;13是第三种减震枕上压在减振体上的压力 盖;14是第四种减震枕上减振器的固定弹性带子的垂直平板;15是第四种减 震枕上减振器的连结件,即弹性带子;16是第四种减震枕上垂直平板下部的 减振体。
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第一种减震枕可按如下方式制做。固定左、右减振器的底面平 板长1为62cm、宽20cm、厚0. 6cm。减振体5由有弹性的泡沬海棉制做,其 弹性系数k=4kg/cm,长20cm、高18cm、宽10cm。压力盖7由表面镀铬的铁板 制作,壁厚0.2cm,长20.4cra、宽10. 4cm,侧面高4cm,凹形上表面的底部深 2cm。放枕头的悬空平台2长30cm、宽20cm、厚0. 6cm。压在压力盖7上的能 灵活转向并滚动的小滚轮8用金属材料及橡胶制作,其余的部件(悬空平台2、 底面平板l、连结杆6)都用硬塑料制作。连结件6中d杆长10cm、厚lcm、 宽lcm, e杆长10. 5cm、厚lcm、宽2cm、 f杆长18cm、厚lcm、宽2cm。连结 在d杆两端的小滚轮及d杆厚度总和3cm。
将两个减振体5固定在底面平板1的两端,使减振体5的一个长边与底面 平板1的一个宽边重合。将小滚轮8固定在d杆的两端,将两个连结件6分别 固定到悬空平台2左、右两边的中部,再将左、右两边连结件6的小滚轮8
分别放到左、右两边的压力盖7上,最后将普通枕头放在悬空平台2上,就制 做成了第一种减震枕。
实施例2第二种减震枕可按如下方式制做。减震枕的底面平板1长为
58cm、宽20cm、厚0. 5cm。减振体5由弹性好的泡沫海棉制做,其弹性系数 k=4kg/cm,长20cm、高18cm、宽10cm,在其与悬空平台2相对的下部两边再 分别粘结厚3cm、宽5cm、高7cm的海绵。悬空平台2凸出部分长3cm、宽5cm, 去除凸出部分长32cm、宽20cm、总长38,厚lcm。连结悬空平台2、并压在 滑轮11上的带子9宽5cm、长度可调,约47cm,由薄皮带制做。压力盖10 侧壁厚O. 3cm、外部大小是,高3cm、宽10. 6cmc、长20. 6cm,顶盖厚0. 6cm, 由硬塑料制做,在上表面两端、平行于压力盖10长边固定两个滑轮11,滑轮 ll直径lcm、长6cm、滑轮轴长20. 6cm、滑轮轴固定在压力盖10上表面上, 滑轮ll能沿其轴滑动。
将压力盖10固定在减振体5的上面;每个压力盖10上面安装好带子9, 并将每个带子9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悬空平台2和底面平板1上;将这样扣有压 力盖10的减振器固定在底面平板1两端,并调整其在底面平板1上的位置, 使得悬空平台2的两端距减振体O. 5cm左右,然后在底面平板1上固定减振器; 最后将普通枕头放在悬空平台2上,就制成了第二种减震枕。
实施例3第三种减震枕可按如下方式制做减震枕的底面平板1长为 54cm、宽20cm、厚0. 5cm。减振体5长20cm、高18cm、宽10cm,压力盖13 壁厚O. 5cm。悬空平台2长32cm、宽20cm、厚0. 6cm。减振体5用弹性很好的 海绵制作,其弹性系数k=4kg/cm。连结件中三个杆分别用r、 s、 t标记。其 中r杆长3cm、宽2cm、厚lcm, s杆长6cm、厚lcm、宽2cm, t杆长17cm、
厚lcm、宽2cm。这里的部件都可以用塑料制做。
将压力盖13固定在减振体5的上面;将连结件12各部分首尾依次连结牢 固;将做好的连结件12中r杆下端固定在压力盖13上表面中部,t杆的F端
固定在悬空平台2宽边的中部;将两个减振体5分别固定在底面平板1的两端;
最后将普通枕头放在悬空平台2上,就制成了第三种减震枕。
实施例4第四种减震枕可按如下方式制做。减震枕的底面平板1长为 40cm、宽20cm、厚lcm。在底面平板1的两端、平行其宽边垂直固定长20cm、 高20cm、厚lcm的平板14。在这垂直平板14的上边固定两条有弹性且能吸收 振动能量的带子15,带子15用橡胶制做,弹性系数k二5kg/cm,长度可调,约 为17. 5cm。将这些带子15另一端固定到悬空平台2上。在垂直平板14的下 部粘结一块长20cm、高6cm、厚2cm的泡沫海绵制做的减振体16。悬空平台2 长33cm、宽20cm、厚lcm。悬空平台2、底面平板1、垂直平板14都用硬塑 料制做。调整带子15长度,使在平衡状态时,悬空平台2与减振体16相距 0.5cm。将普通枕头放到悬空平台2上后,就制做成了第四种减震枕。
权利要求1.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震枕,属客车卧铺用品,其特征在于,减震枕由放有普通枕头的、不与底面平板接触的悬空平台,位于其左、右两边,固定在同一个底面平板上的减振器,及连结悬空平台及减振器的连结件构成。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枕,其特征在于,减振器由减振体和上表 面是中心对称、光滑凹形的压力盖构成,压在压力盖上表面的是固定在连结件 两个端点下方的、能够在凹面上转向、滚动的滚轮。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枕,其特征在于,减振器的压力盖的上表面 固定有滑轮,滑轮沿其轴可滑动,作为连结件的带子压在滑轮上。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枕,其特征在于,其减振器的压力盖上表面 是光滑的半圆柱面,作为连结件的、光滑的带子压在半圆柱面上。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枕,其特征在于,其减振器的压力盖上表面 是平面,其中心部位与连结件的端点固定在一起。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枕,其特征在于,其减振器由固定在底面平 板两端的垂直平板和有弹性的带子组成,带子的一端固定在垂直平板的上边, 另一端固定在悬空平台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震枕,属客车卧铺用品。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减少车辆振动对睡卧铺乘客头部的影响。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方案是,减震枕由放有普通枕头的、不与底面平板接触的悬空平台,位于其左、右两边,固定在同一个底面平板上的减振器,及连结悬空平台及减振器的连结件构成。其作用是减小行驶中车辆振动对平卧者头部的影响。附图是减震枕正面纵向结构示意图。
文档编号A47G9/00GK201070182SQ200620142470
公开日2008年6月11日 申请日期2006年12月25日 优先权日2006年12月25日
发明者陈紫微 申请人:陈紫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