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材外圆除锈内孔除铁屑机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9425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管材外圆除锈内孔除铁屑机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床,尤其是一种管材外圆除锈 内孔除铁屑机床。
技术背景目前在工业生产中,对于金属管材的除锈和除铁屑工 作,主要还是依靠人手工操作,不但耗时耗力,效果也不是很好。
发明内容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管 材外圆除锈内孔除铁屑机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管材外圆除锈 内孔除铁屑机床,包括左主轴箱体(1)、除锈刷架(2)、右主轴箱(3)、 左数调支架(4)、右数调支架(5)和床身(6)。左主轴箱体(1)和 右主轴箱(3)分别固定在床身(6)的左右两端,除锈刷架(2)位 于固定与两者之间。左数调支架(4)固定在左主轴箱体(1)的内侧, 右数调支架(5)固定在右主轴箱(3)的内侧。除锈刷架润滑泵(7) 固定在床身(6),与除锈刷架(2)连接。主轴润滑泵(8)固定在床 身(6),与左主轴箱体(1)和右主轴箱(3)连接。左顶针(9)固 定在左主轴箱体(1)上,右顶针(10)和油缸(11)固定在右主轴 箱(3)上。吸尘器(13)固定在床身(6)的一侧,与除锈刷架(2) 相连。除锈刷子(12)固定在除锈刷架(2)上。除铁屑刷子(13) 固定在右顶针(10)上。
本实用新型即具有管材内部的除铁屑,又具有管材外表面除锈的功能。针对不同规格的管材,通过调整机床的尾座来保证左右两个顶 针的距离,来适应不同长度的管材;通过调整数调支架的高度来适应 不同直径的管材。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左视图。
图4是左主轴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右主轴箱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5所示管材外圆除锈内孔除铁屑机床,包括左主轴 箱体l、除锈刷架2、右主轴箱3、左数调支架4、右数调支架5和床 身6。左主轴箱体1和右主轴箱3分别固定在床身6的左右两端,除 锈刷架2位于固定与两者之间。左数调支架4固定在左主轴箱体1的 内侧,右数调支架5固定在右主轴箱3的内侧。除锈刷架润滑泵7固 定在床身6,与除锈刷架2连接。主轴润滑泵8固定在床身6,与左 主轴箱体1和右主轴箱3连接。左顶针9固定在左主轴箱体1上,右 顶针10和油缸11固定在右主轴箱3上。吸尘器13固定在床身6的 一侧,与除锈刷架2相连。除锈刷子12固定在除锈刷架2上。除铁 屑刷子13固定在右顶针10上。
工作原理将待除锈的管材放置左、右数调支架上,数调支架自 动升起,根据管材的直径保证管材的内径下边缘和置于右顶针内的除铁屑刷子的下边缘对齐,此时油缸伸出,除铁屑刷子进入管材内部, 将管材内部的铁屑全部推出。完成铁屑的去除后,数调支架继续升高, 保证工件的中心线在与左、右顶针中心线重合,左、右顶针动作,并 顶夹住管材,主轴带动管材旋转,此时安装在床身上可做横向和纵向 进给运动的除锈刷架开始旋转,同时与除锈刷架相连的吸尘器工作, 然后除锈刷子进给,并保证除锈刷子靠近管材的外圆,除锈刷子沿着 管材的轴向作横向进给运动,完成整个工件表面的除锈后,除锈刷子 退回离开管材的外表面,吸尘停止,除锈刷架复位,主轴停止,数调 支架升起支撑工件,左右顶针复位,取走工件,可成管材的内部除铁 屑和外表面的除锈。
权利要求1、管材外圆除锈内孔除铁屑机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左主轴箱体(1)、除锈刷架(2)、右主轴箱(3)、左数调支架(4)、右数调支架(5)和床身(6);左主轴箱体(1)和右主轴箱(3)分别固定在床身(6)的左右两端,除锈刷架(2)位于固定与两者之间;左数调支架(4)固定在左主轴箱体(1)的内侧,右数调支架(5)固定在右主轴箱(3)的内侧;除锈刷架润滑泵(7)固定在床身(6),与除锈刷架(2)连接;主轴润滑泵(8)固定在床身(6),与左主轴箱体(1)和右主轴箱(3)连接;左顶针(9)固定在左主轴箱体(1)上,右顶针(10)和油缸(11)固定在右主轴箱(3)上;吸尘器(13)固定在床身(6)的一侧,与除锈刷架(2)相连;除锈刷子(12)固定在除锈刷架(2)上;除铁屑刷子(13)固定在右顶针(10)上。
专利摘要管材外圆除锈内孔除铁屑机床,包括左主轴箱体1、除锈刷架2、右主轴箱3、左数调支架4、右数调支架5和床身6。左主轴箱体1和右主轴箱3分别固定在床身6的左右两端,除锈刷架2位于固定于两者之间。左数调支架4固定在左主轴箱体1的内侧,右数调支架5固定在右主轴箱3的内侧。除锈刷架润滑泵7固定在床身6,与除锈刷架2连接。本实用新型既具有管材内部的除铁屑,又具有管材外表面除锈的功能。针对不同规格的管材,通过调整机床的尾座来保证左右两个顶针的距离,来适应不同长度的管材;通过调整数调支架的高度来适应不同直径的管材。
文档编号B08B9/02GK201227639SQ200820013598
公开日2009年4月29日 申请日期2008年6月20日 优先权日2008年6月20日
发明者李景魁, 王明海, 郭建烨 申请人:沈阳航空工业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