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洗瓶子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8069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冲洗瓶子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玻璃瓶子的清洗冲刷装置。
盛装液体的瓶子,在使用前都要进行冲洗,一般都是手工操作,劳动强度和条件都较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冲洗过程基本自动进行的冲洗瓶子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下结构实现的。
在底座上固定一个具有分水孔和泄水环的下分配阀,在下分配阀的上面是一个与下分配阀配合的上分配阀,上分配阀通过键与传动轴固定定位,上、下分配阀通过中间套和传动轴的螺母压紧配合。在螺母和中间套之间还固定一个托瓶盘,在托瓶盘上设置若干上个,一般12~36个与上分配阀相通的喷水嘴。或者说,上分配阀上有多少个分水孔,托瓶盘上就有多少个喷水嘴,并分别由管道连通。喷水嘴的上面是一个固定的锥形瓶托,瓶托是倒锥形,小口向下,以应不同形状的玻璃瓶的冲洗,锥口下面设置分水口,以使冲刷后的水沿该口流出,为简化结构,在托瓶盘上设置内外两排喷嘴。即每条半径上设置两个喷水嘴和两个瓶托,这样可以减少装置的空间。在两个喷嘴的上面相对应的位置设置两个喷淋喷头,从该喷头喷出的水冲淋瓶子的外壁。喷头和喷嘴的水都是经过管道和分配阀进行分配,装置的传动轴与动力部分使用密封盘根密封。冲洗和喷淋的水落入蓄水桶内自落排水口排出。
为了增加冲洗的洁净度,在下分配阀上设有另外一个分水孔,两个分水孔相通,相差60~90度。使每一对瓶子在第一次冲洗之后,经过60或90度后可以再冲洗一次内部。也可以将分水孔增加至4个,使瓶子内部在一个工作循环中冲洗4次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托瓶盘采用内外两层托瓶,结构紧凑,同时冲洗内外两层的两个瓶子的内部和外部,减轻洗刷瓶子的劳动程度和条件。
以下对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由于结构对称,只画出了一侧的一个瓶子的位置。附图2是附图1中的A-A刨面图的放大图。
在附图中,1架体,2进水开关,3落水口,4底座,5下分配阀,6上分配阀,7喷水嘴,8托瓶,9瓶子,10喷淋开关,11喷头,12中间套,13螺母,14传动轴,15托瓶盘,16蓄水桶,17键,18压紧螺母,19填料,20泄水环。
以下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详细说明。
参照附图1,架体[1]支承整个装置,电动机及减速装置在架体内,底座[4]固定在架体[1]上,底座上固定着下分配阀[5]与进水管的进水开关[2]连通,压力水自进水管进入至下分配阀内,通过阀孔进入上分配阀[6]的阀孔,然后进入喷水嘴[7]内,喷水嘴是一个缩径的内孔喷嘴,水在此增压后喷射到倒装在瓶托[8]内的瓶子[9]的内腔中,实现冲洗内部的目的。同时喷头[11]喷出的水喷淋瓶子的外部,使瓶子的内外都能得到冲洗。冲洗后的水自瓶托[8]下面的开口流入至储水桶[16],由落水口[3]排出。上分配阀[6]通过键[17]与传动轴[14]配合,传动轴自底座和下分配阀的中心孔伸出,上端配中间套[12],由螺母[13]将托盘[15]固定,同时也对上分配阀定位。考虑到上下分配阀配合面的加工误差,在上下分配阀的相应处设置了泄水环[20],阀孔在两阀结合面上泄漏的水自泄水环中泄出。为防止水进入至下分配阀和底座的中心孔流入传动和动力部分,在轴的与下分配阀的配合处由压紧螺母[18]压住密封填料[19]将水隔离。
如附图2中,下分配阀上设置了另外的分水阀孔,相隔60度。上分配阀和传动轴的带动下,转动60度,下阀孔又和在起始位置的上分配阀孔通,压力水对瓶子进行第二次冲洗内部。
托瓶盘上设置内外两圈瓶托,两个瓶子同时冲洗。也可以在下分配阀的周围上设置二到四个进水管。使得在同一时刻有二或四对瓶子同时冲洗。
传动轴[14]带动上分配阀[6],托瓶盘[15]及喷水嘴[7],瓶托[8]和瓶子[9]同步转动。每当转到上分配阀与下分配阀上的阀孔相重合通路时,对瓶子内部冲洗一次。而喷淋头[11]则一直开启淋,瓶子转到该位置则冲洗外部。
权利要求1.一种固定在架体[1]上的底座[4]上的具有传动轴[14]和固定在传动轴上的托盘[15],蓄水桶[16],进水管及进水开关[2]和喷淋开关[10]及喷头[11]的冲洗瓶子的装置,其特征是底座[4]上固定一个与进水管连通的下分配阀[5],传动轴[14]上是一个下分配阀配合的与喷水嘴[7]连通的上分配阀[6],喷水嘴[7]上是固定在托瓶盘上的瓶托[8]。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冲洗瓶子的位置,其主要特征是在架体上的底座[4]上固定的下分配阀[5]和与之配合的上分配阀[6],上分配阀由传动轴[14]传动,下分配阀由进水开管与进水开关[2]连通,上分配阀的出水孔通过管道与喷水[7]相通,喷水嘴上面是瓶托[8],上分配阀、瓶托、喷水嘴及托瓶盘[15]在传动轴[14]带动下同步旋转。每当上下分配阀的阀孔相通时,冲洗瓶子内部一次。同时喷头[11]对瓶子外壁喷淋洗涤。
文档编号B08B9/20GK2137992SQ92219459
公开日1993年7月14日 申请日期1992年8月10日 优先权日1992年8月10日
发明者燕连深 申请人:燕连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