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抗力带自锁可伸缩退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1710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抗力带自锁可伸缩退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高抗力带自锁可伸縮退出装置涉及一种训练器材的装填和退出机构,适用于各种训练器材的装填和退出。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及部队现代化的进程,训练器材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训练中不仅要模拟真实状况,更需要满足训练的要求。在许多情况下,要实现训练器材的自动装填和便捷退出,且要快速、省功、省力。而现行的许多训练器材中带有的自动填装系统中产生较大的动能,经常导致训练器材可自动装填却无法便捷退出的问题。这样不仅影响训练效率,也会对训练器材产生造成损坏。
现有训练器材的退出机构一般采用重缍式,训练器材退出机构的主要组成部分是采用在器材内的压縮弹簧元件产生的弹力带动重锤元件,继而产生冲击训练器材的力,由此产生的振动达到使训练器材退出训练装备的作用。在实践中, 一般要进行多次反复压縮弹簧,也就是多次反复冲击训练器材才能把训练器材从训练装备里退出,因而退出的速度慢,同时训练人员劳动强度也大。 一般运用此训练器材的训练装备空间狭小,训练人员使不上劲,因此需要三个人同时相互配合才能实现所有的退出操作,此外,从组装训练器材的元件到把训练器材从训练装备中退出大
约3-5分钟,退出杆需要的杆件较长,在狭小的训练装备中操作极为不方便,稍有不慎,极可能损坏训练装备的其他器件。
此外,研究发现,由于训练器材在1.2米每秒的速度下机械填装到训练装备中,训练器材内的重锤在惯性的作用下,压縮了弹簧元件,当训练器材处在训练装备紧致位置时,重锤又被反弹而冲击训练器材,造成训练器材有因振动而滑出训练装备的危险。所以需要安装一套反惯性反弹机构以弥补这一缺憾,但是如此一来重锤式退出机构就会变得非常复杂,不利于维修,且使用寿命也不高。发明目的
本发明高抗力带自锁可伸縮退出装置针对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设计简单、合理、高效的训练器材的高抗力带自锁可伸縮退出装置,运用
现代先进的加工技术进行加工,使包含该发明装置的的训练器材不仅满足于训练的基本要求,同时也使训练器材的退出的操作更加快捷方便和安全,达到减轻训练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训练效率及有效保护训练装备器械的目的。
本发明高抗力带自锁可伸縮退出装置是采取以下方案实现的高抗力带自锁可伸縮退出装置包括弹簧座、基座、可拆换件、伸縮体、伸縮弹簧、防松螺母、连接法兰盘、楔形导柱、回位弹簧和螺母。整个装置底部为基座,弹簧座一侧设有中心轴,回位弹簧同轴心套装在弹簧座底部,并一同设置在基座内下部;楔形导柱设置在伸縮体中间的空隙中,伸縮体外侧套有可拆换件,楔形导柱、伸縮体和可拆换件装配后同轴心安装在弹簧座上端中心轴上;伸縮体的圆柱形外沿上套装有伸縮弹簧,以固定伸縮体,伸縮体由四瓣胀縮式元件构成;伸縮体的上部装有连接法兰盘,通过螺母将连接法兰盘、伸縮体和基座连接紧固,在楔形导柱端面外的中心轴顶端装有防松螺母,伸縮体可以在楔形导柱的沿弹簧座的中心轴轴线移动中完成膨胀与压縮的动作;所述的可拆换件的直径可随着伸縮体的膨胀而变大,随着伸縮体的压縮而变小,达到将训练器材填装时伸縮装置与训练装备器材夹紧,退出时伸縮装置与训练装备器材分离的目的,从而实现退出机构的功能。所述的防松螺母可以控制弹簧座和楔形导柱之间的距离,防止该装置多次使用后,楔形导柱存在位置上的松动现象;所述的连接法兰盘用于连接伸縮体和装置使用环境中的其他部件,意在定位伸縮体和使用环境其他部件位置的作用。楔形导柱的移动是依靠碟型弹簧的变形量变化而实现。
所述的伸縮弹簧为环形弹簧,所述的楔形导柱的圆锥度设计为4° ,在其滑行过程中能形成良好的自锁,以确保整个机构的自锁性。
所述的可拆换件采用尼龙制成,所述的回位弹簧为碟形弹簧。
本发明高抗力带自锁可伸縮退出装置的设计原理为
1、训练器材装填过程中的受力分析
训练器材由自动填装机构把训练器材送入训练装备中,填装的速度为V,训练器材的质量为M,因而产生的动能和-<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6</formula>
训练器材从开始填装到停止于训练装备的紧致部位之间,根据材料
变形情况,依据有关公式K(Z^ F,d V gQl d A d d可计算出训练器材的伸縮装置在垂直于轴线方向所受的力为F伸縮体=62725N根据伸縮装置、楔形导柱和弹簧的相互作用关系及摩擦因素的考虑 可以推算出弹簧在训练器材被填装时受到的预紧力约为F弹簧=9300N即退出训练器材时必需使用退出杆作用在楔形导柱上,使楔形导柱 产生轴向移动,回位弹簧作用使伸縮装置进行收縮,从而使训练器材成 功从训练装备中退出。工作原理本发明装置安装在训练器材的尾部。在训练器材填装时, 由于惯性冲击,楔形导柱对回位弹簧产生预紧力。伸縮体处于伸展状态, 可拆换件直径变大,致使可拆换件与训练装备器材紧密接触并固定于训 练装备内。退出时,压动液压泵退出杆的手动泵给退出杆内杆增加压力 并作用在弹簧座上,压縮回位弹簧,使得楔形导柱向防松螺母方向移动, 此刻伸縮体在伸縮弹簧的作用下收縮,带动可拆换件的收縮使直径变小, 使可拆换件与训练装备器材分离,从而将训练器材从训练装备中退出。本发明高抗力带自锁可伸縮退出装置在结构上有所创新,退出轻便 快捷,操作极为简单,设计具有人性化;机构简单,装配方便,实用可罪,便于训练员在现场维修;伸縮装置的设计为装置提供可更换性,可现场更换可拆换件,更换方便快捷,从而提高训练器材的使用寿命,并 且伸縮装置可拆换件设计为尼龙材质可有效保护训练装备器材,节约钢 材。训练器材退出机构工艺简单,采用先进制造工艺,加工精度高,节 约原材料。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高抗力带自锁可伸縮退出装置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高抗力带自锁可伸縮退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高抗力带自锁可伸縮退出装置的分散结构示意图。图3是高抗力带自锁可伸縮退出装置的可拆换件结构示意图。图4是高抗力带自锁可伸縮退出装置的可拆换件结构左视图。图中1、弹簧座,2、基座,3、可拆换件,4、伸縮体,5、伸縮弹
簧,6、防松螺母,7、连接法兰盘,8、楔形导柱,9、回位弹簧,10、
弹簧调整螺母
具体实施例方式
参照附图1 4,本发明高抗力带自锁可伸縮退出装置包括弹簧座1、基座2、可拆换件3、伸縮体4、伸縮弹簧5、防松螺母6、连接法兰盘7、楔形导柱8、回位弹簧9和弹簧调整螺母10。整个装置底部为基座2,弹簧座的中心轴ll,五个回位弹簧9同轴心套装在弹簧座1上,并一同设置在基座2内下部;楔形导柱8设置在伸縮体4中间的空隙中,伸縮体4外侧套有可拆换件3,楔形导柱8、伸縮体4和可拆换件3装配后同轴心安装在弹簧座的中心轴上端11上;伸縮体4的圆柱形外沿上套装有伸縮弹簧5,以固定伸縮体4,伸縮体4由四瓣胀縮式元件构成;伸縮体4的上部装有连接法兰盘7,通过螺母将连接法兰盘7、伸縮体4和基座2连接紧固,在楔形导柱8端面外的中心轴11上装有防松螺母6。伸縮体4可以在楔形导柱8的沿弹簧座的中心轴11轴线移动中完成膨胀与压縮的动作;所述的可拆换件3的直径可随着伸縮体4的膨胀而变大,随着伸縮体4的压縮而变小,达到将训练器材填装时伸縮装置与训练装备器材夹紧,退出时伸縮装置与训练装备器材分离的目的,从而实现退出机构的功能。所述的防松螺母6可以控制弹簧座1和楔形导柱8之间的距离,防止该装置多次使用后,楔形导柱8存在位置上的松动现象;所述的连接法兰盘7用于连接伸縮体4和装置使用环境中的其他部件,意在定位伸縮体4和使用环境其他部件位置的作用。楔形导柱8的移动是依靠碟型弹簧的变形量变化而实现。
所述的伸縮弹簧5为环形弹簧,所述的楔形导柱8的圆锥度设计为4°,在其滑行过程中能形成良好的自锁,以确保整个机构的自锁性。所述的可拆换件3采用尼龙制成,所述的回位弹簧9为碟形弹簧。所述的弹簧座1上装有弹簧调整螺母10,用于调整回位弹簧9的位置。
权利要求
1、一种高抗力带自锁可伸缩退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弹簧座、基座、可拆换件、伸缩体、伸缩弹簧、防松螺母、连接法兰盘、楔形导柱、回位弹簧和螺母;整个装置底部为基座,弹簧座一侧设有中心轴,回位弹簧同轴心套装在弹簧座底部,并一同设置在基座内下部;楔形导柱设置在伸缩体中间的空隙中,伸缩体外侧套有可拆换件,楔形导柱、伸缩体和可拆换件装配后同轴心安装在弹簧座上端中心轴上;伸缩体的圆柱形外沿上套装有伸缩弹簧,伸缩体由四瓣胀缩式元件构成;伸缩体的上部装有连接法兰盘,通过螺母将连接法兰盘、伸缩体和基座连接紧固,在楔形导柱端面外的中心轴顶端装有防松螺母。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高抗力带自锁可伸縮退出装置,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伸縮体在楔形导柱的沿弹簧座中心轴轴线移动中完成膨胀与压 縮的动作。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高抗力带自锁可伸缩退出装置,其特征在 于所述所述的可拆换件的直径可随着伸縮体的膨胀而变大,随着伸縮体 的压縮而变小。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高抗力带自锁可伸縮退出装置,其特征在 -f所述的伸縮弹簧为环形弹簧。
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高抗力带自锁可伸縮退出装置,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楔形导柱的圆锥度为4。。
6、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高抗力带自锁可伸缩退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拆换件采用尼龙制成。
7、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高抗力带自锁可伸縮退出装置,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回位弹簧为碟形弹簧。
8、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高抗力带自锁可伸縮退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伸縮体由四瓣胀縮式元件构成。
9、 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高抗力带自锁可伸缩退出装置,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弹簧座上装有弹簧调整螺母。
全文摘要
本发明高抗力带自锁可伸缩退出装置涉及一种训练器材的装填和退出机构,适用于各种训练器材的装填和退出。包括弹簧座、基座、可拆换件、伸缩体、伸缩弹簧、防松螺母、连接法兰盘、楔形导柱、回位弹簧和螺母;整个装置底部为基座,弹簧座一侧设有中心轴,回位弹簧同轴心套装在弹簧座底部,并一同设置在基座内下部;楔形导柱设置在伸缩体中间的空隙中,伸缩体外侧套有可拆换件,楔形导柱、伸缩体和可拆换件装配后同轴心安装在弹簧座上端中心轴上;伸缩体的圆柱形外沿上套装有伸缩弹簧,伸缩体由四瓣胀缩式元件构成;伸缩体的上部装有连接法兰盘,通过螺母将连接法兰盘、伸缩体和基座连接紧固,在楔形导柱端面外的中心轴顶端装有防松螺母。
文档编号A63B26/00GK101623550SQ200910184099
公开日2010年1月13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14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14日
发明者范志中 申请人:范志中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