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浮垫适配调整装置的棒球手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4407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具有浮垫适配调整装置的棒球手套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接收人手的背部封闭式运动手套。该手套包括外部手套,该外部手套具有近似地与使用者的手背部适合使用者手腕的区域相符合的手腕背部部分。腕带在第一附接点处连接至外部手套壳体的内表面。腕带沿着手腕背部部分的内表面的部分从第一附接点伸向第二附接点。调整垫连接至腕带,使得当使用者佩戴手套时,调整垫在腕带与使用者的手之间,并且使得当扎紧腕带时,腕带对调整垫施加靠着使用者的手扎紧调整垫的力。
【专利说明】
具有浮垫适配调整装置的棒球手套发明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运动手套。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具有用于增强的、可调整的适配的浮垫的背部封闭式棒球和垒球手套。
[0002]发明背景
[0003]各种类型的运动手套广泛应用于体育运动中以改善性能。在体育运动如棒球和垒球等中,运动员通常在非传球的手上佩戴手套,以用于捕接飞球、传球和平直球以及用于守接地滚球的。手套通常由耐用材料如皮革制成。棒球和垒球手套可以具有“背部开放”或者“背部封闭(closed back)”二者任一。在背部开放的设计中,使用者的手的背部的相当大部分常常是可见的,而且当解开手套的腕带时,在腕带处集合的手套的部分通常会被分开。在背部封闭的设计中,围绕使用者的手的背部的手套的部分通常要么是一个实心件要么是在正常使用过程中不会被分开的连接在一起的若干个件。对使用者而言常常包括指孔,使得使用者若需要则可以令食指处于手套外部。
[0004]背部开放式手套上的腕带通常使手套的两个部分彼此更接近,以实现使用者手部的周围的紧贴的适配。因为手腕区域周围的手套的背部通常由两个件构成,该两个件各自具有运动自由度使得它们可以集合在一起并且重叠,所以褶皱是有限的。
[0005]然而,在背部封闭的设计中,传统腕带难以实施。在背部封闭的设计中,手腕周围的手套背部部分不具有移动自由度,而且为了实现紧密适配而系紧手套的该区域导致不舒服的褶皱。此外,需要相当大的力来使皮革打褶,使得在快速调整适配方面难于背部开放的设计。
[0006]发明概述
[0007]提供本概述以简化的形式介绍构思的选择,这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进一步描述。本概述既不意图识别所要求主题的关键特征或者基本特征,也不意图用于帮助确定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
[0008]提供了能够接收人手的背部封闭式运动手套。该手套包括外部手套壳体,该外部手套壳体具有手掌侧部分、主体背部部分、和手腕背部部分,所述手掌侧部分、主体背部部分、和手腕背部部分形成了食指护套、中指护套、无名指护套和小指护套、拇指护套、以及能够接收人手的开口。当使用者佩戴该手套同时使用者的手指在四个手指护套内延伸且使用者的拇指在拇指护套内延伸时,该开口与四个手指护套相对地定位并且近似地与使用者的手腕相符合。手腕背部部分近似地与使用者的手背部接合使用者的手腕的区域相符合。手套织带连接至拇指护套和食指护套并且在拇指护套与食指护套之间延伸。腕带在第一附接点处连接至外部手套壳体的内表面。腕带沿着手腕背部部分的内表面的部分从第一附接点伸向第二附接点。调整垫连接至腕带,使得当使用者佩戴该手套时,调整垫在腕带与使用者的手之间,并且使得当扎紧腕带时,腕带对调整垫施加抵靠使用者的手扎紧调整垫的力。
[0009]附图简述
[0010]下面参照所附绘制图形具体描述本发明,其中:
[0011]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示例的具有连接至腕带的调整垫的示例性运动手套的背部部分的透视图;
[0012]图2是图1的示例性运动手套的手掌侧部分的透视图;
[0013]图3是图1的示例性运动手套的局部剖视图;
[0014]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示例的具有连接至腕带的调整垫的示例性运动手套的手掌侧部分的透视图,其中腕带在手掌侧部分上穿过外部手套壳体伸出。
[0015]图5是图4的示例性运动手套的局部剖视图;
[0016]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示例的具有连接至腕带的调整垫的示例性运动手套的背部部分的透视图,其中腕带未穿过外部手套壳体伸出;
[0017]图7是图6的示例性运动手套的局部剖视图;
[0018]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示例的具有连接至腕带的调整垫的示例性运动手套的背部部分的透视图,其中腕带在背部部分上的两个地方穿过外部手套壳体伸出;和
[0019]图9是图8的示例性运动手套的局部剖视图。
[0020]发明的详细描述
[0021]在棒球和垒球中所使用的背部封闭式手套中,传统腕带在不具有不舒服的褶皱的情况下难以实施,该褶皱可能负面影响运动员的表现。本发明提供一种包括新颖的腕带和调整垫的背部封闭式运动手套,该腕带和调整垫在不打褶手套的外部壳体的情况下允许手套抵靠使用者的手扎紧。图1-9中示出本发明的示例。
[0022]图1示出背部封闭式运动手套100。手套100包括外部手套壳体102。外部手套壳体102由耐用材料如皮革或者合成皮革制成。外部手套壳体102具有手掌侧部分(图1未示出)、主体背部部分104、以及手腕背部部分106,这些部分形成了食指护套108、中指护套110、无名指护套112、小指护套114、拇指护套116、以及能够接收人手的开口(图1中未示出)。图2示出手掌侧部分202和图1中不可见的能够接收人手的开口 204。当使用者佩戴手套100同时使用者的手指在手指护套108、110、112和114内延伸且使用者的拇指在拇指护套116内延伸时,开口 204被相反于手指护套108、110、112和114并且邻近于手腕背部部分106而定位。
[0023]现在返回至图1,手腕背部部分106近似地与这样的区域相符合,在该区域,使用者的手背接合使用者的手腕。手腕背部部分106涵盖腕带在背部开放式手套中通常被定位的区域。手套织带118连接至食指护套108和拇指护套116并且在食指护套108与拇指护套116之间延伸。手套织带118可以包括连接成大体上实心的、编织的或者以其他方式联锁的或重叠的一个或多个材料的件。手套织带118在手套100中创造出用于捕球、守球和/或持球的“袋”。
[0024]腕带120大部分在手套100的内部上(如图1中虚线所表示的)。图3中更具体地示出腕带120。图3示出手套100的简化剖面300。外部手套壳体102是可见的,但是应当认识到,为了清楚起见,图3中省略了可能存在于特定示例中的其它中层和/或内层。腕带120在第一附接点304处连接至外部手套壳体102的内表面302。如本申请中所使用的,对附接点的连接可以通过包括但不限于搭扣或紧固件、粘合剂、缝纫或缝合等各种技术来实现。腕带120沿着手腕背部部分106的内表面302的部分从第一附接点304伸向第二附接点306。如图5、7和9的示例中所示出的,第一附接点304和第二附接点306可以是各种定位。
[0025]在图3中,第一附接点304在手腕背部部分106的内表面302上,且第二附接点306在外部手套壳体102的外表面上,使得腕带120从外部手套壳体102的内表面302沿着手腕背部部分106的内表面302的部分延伸,并且在手套100的拇指护套侧上穿过外部手套壳体102伸出。如图3所示,第二附接点306在搭扣308处。带端部310延伸穿过搭扣308。使用者可以通过在带端部310上拖拽来扎紧带120。搭扣308可以是各种搭扣或者相似的五金件。搭扣308的可视化表现形式意图表示某些类型的紧固五金件(fasteninghardware)是存在的。此外,搭扣308可以是允许带端部310被拖拽远离第一附接点304以扎紧并保持手套100的适配的任何结构。
[0026]在一个示例中,搭扣308包含在搭扣308内部并且从搭扣308的顶部或底部向带端部310对角延伸的成角度件,使得当使用者拖拽带端部310以扎紧时,带120容易移动,但是当使用者尝试松开带120时,带120从搭扣308脱出并且朝向第一附接点304的移动致使带120卡滞在内部成角度件上并且防止带120松动。
[0027]调整垫312被连接至腕带120,使得当使用者佩戴手套100时,调整垫312在腕带120与使用者的手之间,并且使得当扎紧腕带120时,腕带120对调整垫312施加抵靠使用者的手扎紧调整垫312的力。在图3中,腕带120穿过调整垫312延伸(如虚线所示),使得腕带120可以穿过调整垫312滑动。因此,由于腕带120穿过调整垫312延伸,当扎紧腕带120时,腕带120独立于调整垫312移动。
[0028]如图3可见,调整垫312是“浮动的”并且不直接附接至外部手套壳体102。带端部310上的拖拽导致带120在调整垫312上被推下并且抵靠使用者的手扎紧而不同时使外部手套壳体102打褶。因此,与使外部手套壳体的两个部分移动在一起以扎紧手套的背部开放式手套相比,背部封闭式手套100可以在使用者的手周围扎紧而在不扎紧外部手套壳体102并引起可能负面影响性能的不舒服的褶皱。
[0029]尽管图3示出了腕带120穿过调整垫312延伸,但是调整垫312可以以其它方式连接至腕带120。例如,调整垫312可以利用粘合剂、缝纫、缝合或其它技术非可移动地固定至腕带120。在其它示例中,调整垫312可以在顶部具有套筒或者环状物,腕带120滑动通过该套筒或者环状物。在一个示例中,调整垫312由皮革或者合成皮革制成。在其它示例中,调整垫312在中心较厚且朝向小指护套114和拇指护套116逐渐变薄。当使用者佩戴手套100时,调整垫312可以直接与使用者的手背部接触。在其它示例中,在调整垫312和使用者的手背部之间可以存在内部衬垫。
[0030]手套100被设计以接收左手。被设计以接收右手的手套也是可预见的并且在本发明的范围内。为了简便起见,附图中仅示出了被设计以接收左手的手套。在一些示例中,手套100是连指手套如棒球或垒球捕手或者一垒手的连指手套。手套通常具有手指护套如护套108、110、112和114,它们作为不同的手指护套是清晰可见的并且在一个或几个点处连接在一起。相比之下,连指手套可能不具有清晰可见的不同的手指护套。
[0031]用于本申请中所描述的背部封闭式手套的新颖的腕带和调整垫可以通过使用不同的附接点、垫的几何结构、带端部位置、和其它变形而以各种方式来实现。图4-9中示出了一些可替换的示例。
[0032]图4示出了一种背部封闭式运动手套400。带端部402从手套400的手掌侧部分404的拇指护套侧延伸。在手套400中,腕带从手套400的手掌侧部分404是可接近的,而非如图1-3中所示的手套100那样从手腕背部部分是可接近的。不同运动员可能具有扎紧手套的优选动作,而且本发明的示例包括位于各种位置的带端部,从而为运动员提供最符合他们需求的手套。
[0033]图5是手套400的简化剖面500。外部手套壳体502为可见的,但是应当认识到,为了清楚起见,图5中省略了可能存在于特定示例中的其它中层和/或内层。在手套400中,第一附接点504在手掌侧部分404的内表面上。腕带506从第一附接点504沿着手腕背部部分508的内表面延伸,穿出外部手套壳体502并且伸向第二附接点510。因此,第二附接点510在手套400的外部手套壳体502的拇指护套侧上。在某些示例中,第二附接点510可以位于手掌侧部分404的内表面上。
[0034]与图3的第二附接点306相似,第二附接点510在搭扣512处。带端部402延伸穿过搭扣512。使用者可以通过在带端部402上拖拽来扎紧腕带506。调整垫514被连接至腕带506,使得当使用者佩戴手套400时,调整垫514在腕带506与使用者的手之间,并且使得当扎紧腕带506时,腕带506对调整垫514施加抵靠使用者的手扎紧调整垫514的力。与图3中的腕带120和调整垫312相似,腕带506穿过调整垫514延伸(如虚线所示),使得腕带506可以沿着调整垫514滑动并且从调整垫514独立地移动。带端部402上的拖拽导致腕带506在调整垫514上被推下并且抵靠使用者的手扎紧而在不同时使外部手套壳体502打褶。
[0035]图6和7示出了一种背部封闭式运动手套600,其中腕带在外部手套壳体602的外部表面上不可见。图7示出手套600的简化剖面700。腕带702在第一附接点708处被连接至外部手套壳体706的内表面704。腕带702沿着手腕背部部分710的内表面704的部分从第一附接点708伸向外部手套壳体706的内表面704上的第二附接点712。带端部714延伸穿过搭扣716。调整垫718连接至腕带702,使得当使用者佩戴手套600时,调整垫718在腕带702与使用者的手之间,并且使得当扎紧腕带702时,腕带702独立于调整垫718移动并且对调整垫718施加抵靠使用者的手扎紧调整垫718的力。因此,手套600提供包含于手套600内部的带和调整垫。此安排确保了带端部714是不碍事的并且不干扰运动员的表现。
[0036]图8和9示出了一种背部封闭式运动手套800,其具有可见地相似于背部开放式带的带802。图9示出了手套800的简化剖面。尽管带802包括主体带部分902和带扣904,但是与外部手套壳体的两个件被移动在一起的传统背部开放式带部不同,在扎紧手套800的带802代替地在调整垫906上被推下而不使外部手套壳体908打褶。
[0037]本发明涵盖棒球手套、垒球手套、乐乐棒球(tee-ball)手套、以及用于守接或者捕接物体的其它手套。
[0038]已关于特定示例描述了本发明,这些示例在所有方面都意在为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替换的示例将变得明显,在不背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它们均属于本发明。
[0039]依据前述内容,将可见本发明很好地适合于达到上述的所有目的和目标、以及对该系统和方法而言明显的和内在的其它优势。应当理解的是,特定特征和子组合是实用的,并且在不参照其它特征和子组合的情况下可以被采用。这是被权利要求书所预期的并且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能够接收人手的背部封闭式运动手套,所述运动手套包括:外部手套壳体,所述外部手套壳体具有手掌侧部分、主体背部部分、和手腕背部部分,所述手掌侧部分、主体背部部分、和手腕背部部分形成了食指护套、中指护套、无名指护套和小指护套、拇指护套、以及能够接收人手的开口,当使用者佩戴所述手套同时使用者的手指在四个手指护套内延伸且使用者的拇指在所述拇指护套内延伸时,所述开口与四个手指护套相对地并且邻近于所述手腕背部部分而定位,所述手腕背部部分近似地与使用者的手背部接合使用者的手腕的区域相符合;手套织带,所述手套织带连接至所述拇指护套和所述食指护套并且在所述拇指护套与所述食指护套之间延伸;腕带,所述腕带在第一附接点处连接至所述外部手套壳体的内表面,所述腕带沿着所述手腕背部部分的内表面的部分从所述第一附接点伸向第二附接点;和调整垫,所述调整垫连接至所述腕带,使得当使用者佩戴所述手套时,所述调整垫在所述腕带和使用者的手之间,并且使得当扎紧所述腕带时,所述腕带对所述调整垫施加抵靠使用者的手扎紧所述调整垫的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部封闭式运动手套,其中所述调整垫被连接至所述腕带,使得当扎紧所述腕带时,所述腕带独立于所述调整垫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部封闭式运动手套,其中所述第一附接点在所述手腕背部部分的内表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部封闭式运动手套,其中所述第一附接点在所述手掌侧部分的内表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部封闭式运动手套,其中所述第二附接点在所述手腕背部部分的内表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部封闭式运动手套,其中所述第二附接点在所述手掌侧部分的内表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部封闭式运动手套,其中所述第二附接点在所述外部手套壳体的外表面上,使得所述腕带从所述外部手套壳体的内表面沿着所述手腕背部部分的内表面的部分延伸,并且穿出所述外部手套壳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部封闭式运动手套,其中所述腕带在所述手套的小指护套侧上穿过所述外部手套壳体伸出。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部封闭式运动手套,其中所述腕带在所述手套的拇指护套侧上穿过所述外部手套壳体伸出。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部封闭式运动手套,其中所述调整垫在所述垫的中心较厚且朝向所述小指护套和所述拇指护套逐渐变薄。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部封闭式运动手套,其中所述调整垫永久地附接至所述腕带。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部封闭式运动手套,其中所述调整垫大体上由皮革制成。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部封闭式运动手套,其中当使用者佩戴所述手套时,所述调整垫直接与使用者的手的背部接触。
14.一种能够接收人手的背部封闭式运动手套,所述运动手套包括:外部手套壳体,其具有手掌侧部分、主体背部部分、和手腕背部部分,所述手掌侧部分、主体背部部分、和手腕背部部分形成了食指护套、中指护套、无名指护套和小指护套、拇指护套、以及能够接收人手的开口,当使用者佩戴所述手套同时使用者的手指在四个手指护套内延伸且使用者的拇指在所述拇指护套内延伸时,所述开口与四个手指护套相对地并且邻近于所述手腕背部部分而定位,所述手腕背部部分近似地与使用者的手背部接合使用者的手腕的区域相符合;手套织带,所述手套织带连接至所述拇指护套和所述食指护套并且在所述拇指护套与所述食指护套之间延伸;腕带,所述腕带在第一附接点处连接至所述外部手套壳体的内表面,所述腕带从所述第一附接点沿着所述手腕背部部分的内表面的部分延伸,穿过所述外部手套壳体伸出,并且伸向所述外部手套壳体的外表面上的第二附接点;和调整垫,所述调整带连接至所述腕带,使得当使用者佩戴所述手套时,所述调整垫在所述腕带与使用者的手之间,并且使得当扎紧所述腕带时,所述腕带独立于所述调整垫移动并且对所述调整垫施加抵靠使用者的手扎紧所述调整垫的力。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背部封闭式运动手套,其中所述腕带在所述手套的小指护套侧上穿过所述外部手套壳体伸出。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背部封闭式运动手套,其中所述腕带在所述手套的拇指护套侧上穿过所述外部手套壳体伸出。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背部封闭式运动手套,其中所述第一附接点在所述手腕背部部分的内表面或者所述手掌侧部分的内表面中的一个上。
18.—种能够接收人手的背部封闭式棒球手套,所述棒球手套包括:外部手套壳体,所述外部手套壳体具有手掌侧部分、主体背部部分、和手腕背部部分,所述手掌侧部分、主体背部部分、和手腕背部部分形成了食指护套、中指护套、无名指护套和小指护套、拇指护套、以及能够接收人手的开口,当使用者佩戴所述手套同时使用者的手指在四个手指护套内延伸且使用者的拇指在所述拇指护套内延伸时,所述开口与四个手指护套相对地并且邻近于所述手腕背部部分而定位,所述手腕背部部分近似地与使用者的手背部接合使用者的手腕的区域相符合;手套织带,所述手套织带连接至所述拇指护套和所述食指护套并且在所述拇指护套与所述食指护套之间延伸;腕带,所述腕带在第一附接点处连接至所述外部手套壳体的内表面,所述腕带沿着所述手腕背部部分的内表面的部分从所述第一附接点伸向所述外部手套壳体的内表面上的第二附接点;和调整垫,所述调整垫连接至所述腕带,使得当使用者佩戴所述手套时,所述调整垫在所述腕带与使用者的手之间,并且使得当扎紧所述腕带时,所述腕带独立于所述调整垫移动并且对所述调整垫施加抵靠使用者的手扎紧所述调整垫的力。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背部封闭式运动手套,其中所述第一附接点和第二附接点二者都在所述手腕背部部分的内表面上。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背部封闭式运动手套,其中所述第一附接点和第二附接点二者都在所述手掌侧部分的内表面上。
【文档编号】A63B71/14GK104321114SQ201380027412
【公开日】2015年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28日
【发明者】加思·罗伊·吉比 申请人:耐克创新有限合伙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