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进给一胶合边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5561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进给一胶合边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用于在一连续移动的条形或板形工件的侧面上进给一胶合边的装置,它用于将胶合边与工件胶合在一起,该装置有一用于至少一个胶合边的接纳部分,并有一用于沿一运输路径沿工件的方向运输胶合边的运输单元。
这类进给装置如同例如在EP 0 750 536 B1中描述的那样,可特别用于边缘胶合机中。这类机器沿一运输平面连续移动一板形工件,而且可借助一进给装置将多数称为“包胶件”的胶合边送至工件的一个平行于工件的运输方向取向的侧面上,以便包胶件与工件胶合在一起。接着,通常将工件连同包胶件送往后续加工,此时,沿垂直方向铣削包胶件的上部和下部边缘区,以便按此方式在工件与包胶件的上侧与下侧之间得到一连续的过渡。为此目的,也可以用一抛光设备进行其它的后续加工。按此方式,可以补偿要胶合的包胶件或胶合边沿垂直取向的不精确度。
要胶合的包胶件或胶合边通常沿纵向越过工件的端面伸出,并且借助一切边装置在包胶件或胶合边完成胶合以后切去伸出部分。
本发明的目的为,如此改进前述类型的装置,以使胶合边可确定地送至条形或板形工件,以致可以不用特别是沿工件的运输方向切断伸出部分。
按照本发明,此目的在按照该类型的装置中将如此实现,即装置包括一定位单元,以将胶合边定位在一预先给定的起始位置上,并根据工件的位置将胶合边从起始位置送至工件的侧面。这种布置使之能够在一起始位置上将胶合边与连续移动的工件的端面准确地对齐,并接着根据工件的移动如此进给胶合边,以使胶合边在胶合时与工件的相应的侧面准确地对齐,而且不管沿工件的运输方向还是沿垂直于它的垂直方向都不会越过侧面伸出。由此,胶合边在与工件的上侧和下侧相邻的边缘区的后续加工,可以如同沿工件的运输方向切去伸出部一样,同样被省掉。
如果定位单元包括一优选的可移动的停止件,以在到达起始位置并根据工件的移动松开胶合边时将胶合边停在其运输路径上,则将是有利的。这就使之有可能,将胶合边定位在起始位置上,而与工件的移动无关。一旦胶合边到达此位置,则它就借助停止件被停住。如果工件到达一预定的位置,则停止件就再次松开胶合边。这时,胶合边可根据工件的移动被确定地进给。
此时,如果有一优选的无接触地工作的传感器与停止件相配,以在到达停止件时记录胶合边,将是有利的。该停止件将借助传感器如此行走, 以致一旦靠近停止件的胶合边被传感器记录,则停止件就占据预定的位置。由此,可以保证,当胶合边靠近停止件时,停止件就采取其停止所需要的位置。
在一优选的实施形式中,预先规定,停止件包括一可在运输路径中可被定位并被控制的挡块,胶合边可放在其上并可根据工件的移动松开胶合边。
挡块可例如构造成可控制的摆动杠杆的形式,它可在一松开胶合边的运输路径的松开位置和一停止胶合件的停止位置之间摆动。证明特别有利的当然是挡块的结构有一可往复移动的滑板的形状。滑板可夹持成垂直于挡块的运输路径取向并在一停止胶合边的停止位置和一松开胶合边的松开位置之间往复滑动。当挡块可借助一活塞缸体机组移动时,将证明是有利的。这使之有可能用气动或液压走行可定位的挡块。
胶合边的特别精确的进给可如此达到,即定位单元包括一记录并且与工件的移动同步地朝工件进给胶合边的运输装置。在这种布置中,胶合边从起始位置出发对应于工件的移动同步地被进给。由此,可以用在结构上简单的方式保证,胶合边如此与工件的侧面接触,以致不论是沿工件的运输方向还是与其垂直,它都不会伸出。因此,胶合边不需要后续加工。
为了与工件的移动同步地朝工件进给胶合边,如果运输装置包括一可控制的运输辊,在其上可对胶合边加压,则将是有利的。此时,如果运输装置包括一可沿运输辊的方向并从其移开的加压辊,将是有益的。运输辊与加压辊可彼此如此结合,以使胶合边可在其间被接纳,并在胶合边到达起始位置时被在其间夹紧。如果胶合边接着被松开,则它可借助运输辊和由加压辊作用的压力同步地被朝工件进给。
在一特别优选的实施形式中规定,定位单元有至少一个传感器,它在到达一与胶合边的起始位置对应的位置时记录工件。优选的无接触地工作的传感器,例如其形式为光栅的传感器,准备提供一信号,以用于控制定位单元。传感器可例如沿工件的运输方向在胶合边的起始位置的高度处布置。当工件到达传感器的位置因而是起始位置的高度时,则胶合边如此被松开,以致它从现在开始就可与工件同步地输送给与之相配的侧面。
胶合边的垂直于工件的运输方向的确定的对齐可优先如此达到,即装置包括一支承件,以用于在工作的高度处支承胶合边。此时,如果支承件既支承胶合边,又支承工件,将是有利的。借助支承件,胶合边可在工件的高度处如此对齐,以使胶合边的上侧和下侧与工件的相应的上侧和下侧齐平。
如果支承件包括两个彼此共轴线地对齐的支承辊,它们支承胶合边和工件,将是有利的。此时,如果两个支承辊通过一直径较小的中间辊优先彼此连接成一体,将证明特别有益。借助中间辊,在胶合边与工件的接触区中可划出一自由空间,以使在胶合边与工件胶合时,在接触区,可能出来的胶不会造成支承件的污染,因而可以防止胶合边的误调整。
特别有利的是,装置包括一水平面调节件,以用于使胶合边和工件彼此垂直对齐,此时,水平面调节件既可放在工件上,也可放在胶合边上。对此,可以规定,水平面调节件包括两个彼此共轴线地对齐并且彼此按一间距相配的调节辊,它可放在胶合边或工件上。
有利的是,两个调节辊通过一直径较小的中间辊优选地彼此连接成一体。这是因为,由此,在胶合边与工件之间的直接接触区可预先给出一自由空间,它可以接纳在胶合边的接触区中可能出来的胶,而不致弄脏调节辊,因而不会造成误调整。
胶合边垂直于工件的运输方向的特殊准确的对齐可如此达到,即支承件与水平面调节件在其间接纳工件与胶合边。由此,支承件与水平面调节件共同形成一导向,它在垂直于工件的运输方向准确地对齐胶合边并将其送到工件的与之相配的侧面。由此,不需要为了水平面调节而进行胶合边的上、下边缘区的后续加工。
为了在工件与胶合边的彼此相配的侧面的至少一个上涂以胶,通常为胶料,可以采用一胶料辊,它在相配的侧面的至少一个上涂以胶层。当然,在一特别有利的实施形式中要规定,装置包括一涂胶喷嘴, 以用于在胶合边与工件的彼此相对地放置的侧面的至少一个上按带形涂胶。借助涂胶喷嘴,可在侧面的至少一个上如此按带形涂胶,以使在胶合边与工件胶合时,不会有胶料从胶缝中出来。由此可以保证,在胶缝区可以去掉工件与胶合边的后续加工。此时,有利的是,用涂胶喷嘴涂抹的胶带的数目能与工件和胶合边的厚度相适应。如果采用非常薄的材料,则为了保证胶合边与工件的可靠的连接,一个胶条已经足够。工件与胶合边越厚,则用涂胶喷嘴涂抹的彼此平行的胶条越多。
按照本发明的进给装置优选在用于将胶合边与一连续移动的条形或板形工件胶合的机器中使用,此时,机器包括一支架和一个在该支架上的用于运输工件的动输装置,并且,进给装置此时也夹持在机架上。此时,有利的是,工件的运输速度要与胶合边的运输速度耦合。
证明特别有利的是,采用按照本发明的进给装置,以用于沿两个镶嵌木板的相配的侧面胶合此两个木板。此时,可以用一第一镶嵌木板作为工件,它沿运输方向连续移动。在第一镶嵌木板的平行于运输方向取向的侧面上,可借助按照本发明的进给装置胶合其形式为第二镶嵌木板的胶合边。此第二镶嵌木板可做成特别比第一镶嵌木板狭。例如可以规定,第一镶嵌木板有一大致为10mm的宽度,而二镶嵌木板则有较小的宽度,例如约为0.5~2mm,最好约为1mm的宽度。此时,两个镶嵌木板可用不同的木材制造和/或有不同颜色。由此,通过用本发明的进给装置胶合镶嵌木板可以生产用于包装的、外观上令人注目的复式木板,此时,第二镶嵌木板在第一镶嵌木板上的胶合不需要进行后续加工。
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形式的下列描述,联系附图,有利于详细说明。在附图中

图1示出按照本发明的进给装置的示意俯视图;图2示出与图1相当的俯视图,有一处于开始位置的胶合边;图3示出与图1相当的俯视图,有一胶合边正在与一工件胶合;图4示出沿图3的4-4线的剖视图;图5示出工件的侧面在与胶合边胶合之前的放大的剖视图;以及图6示出与图5相当的放大的剖视图,它具有已胶合的胶合边。
在附图中示出整个配以参考符号10的进给装置,它与一作为机器的一部分的运输装置12联合,以将一胶合边与一条形或板形工件胶合在一起。采用这种运输装置12,条形或板形工件14可以沿运输方向16连续移动。为此,运输装置12包括一在图4中示意地示出的运输链18,该链条支承该工件14并通过一熟知的并在图中未示出的夹持工具夹持在一机架20上。在运输链18的上方,通过在图中未示出的紧固工具夹持一U字形导向架22,该架有两个平行地排齐的导向支腿23、24和一将两个导向支腿23、24彼此连在一起的导向横梁25。导向支腿23、24接纳导向辊28、29,该辊沿运输方向16以均匀的间距彼此以每两个相互共轴线地对齐,并且可绕一共同的转轴27自由旋转,该辊靠在工件14的上侧31上。
采用运输链18和导向辊28、29,工件14可沿运输方向16连续移动。
进给装置10包括一支承板33,该板沿运输方向16在侧面在导向架22的旁边通过一在图中未示出的熟知的支承元件保持在机架20上。支承板33接纳多个条形胶合边35至39,它们在侧面并排地布置。此时,第一胶合边35用一气动驱动的加压靴40压靠在运输带42上,该运输带以无端带的形式绕一驱动辊44和一导向辊46循环行走。驱动辊44与一在图中未示出的可控制的电驱动装置或运输链18的主驱动件结合。采用运输带42,则直接靠在其上的胶合边35可沿进给方向48在工件14上被运输。此处,借助一与运输带42隔开一段距离布置的挡铁50,可以保证,只有直接靠在运输带42上的胶合边35被运输,而其余的胶合边36至39则被挡铁50挡住。为此,挡铁50与运输带42保持一段距离,它小于胶合边35至39的两倍宽度,以使胶合边35只能通过在挡铁50与运输带42之间形成的间隙。由此,运输带42与挡铁50和加压靴40一起,联合形成一用于进给装置的分级站,用它可以保证,依次地只有胶合边35~39中的一个从由运输带42、挡铁50和加压靴40界定的接纳区或储存区(接纳部分)出发,被送至工件14上。
离开运输带42一段距离,支承板33载有一可借助一活塞缸体机组52垂直于进给方向往复移动的滑动挡板54,该挡板特别可以从图2看出,形成一用于沿进给方向48被运输的胶合边35的挡块。与滑动挡板54相配的是一无接触地工作的传感器,其形式为一光栅56。它通过一信号线57与一在图中未示出的控制单元连接,该控制单元如此控制活塞缸体机组52,以致当胶合边35接近光栅56时,滑动挡板54采取其在图2中示出的停止位置,在该位置,它阻止胶合边35的运输路径。
在运输带42与滑动挡板54之间,在支承板33上,可旋转地把持一可借助一驱动链59由驱动辊44驱动的运输辊61。与运输辊相配的是一可垂直于进给方向48借助另一活塞缸体机组63往复移动的加压辊65,该加压辊可借助活塞缸体机组63朝运输辊61的方向移动并可离开运输辊移动。
胶合边35的进给方向48通过运输带42的取向预先给定,由此,该运输带形成一用于胶合边35的导向单元。进给方向48要如此选择,以使如同从图3可以清楚地看出的那样,针对工件的运输方向16,在一夹持在机架20上的支承辊67的高度处,胶合边35碰上工件14的朝向胶合边35的侧面69,胶合边35将被胶合在该侧面上。为此,在夹持滑板54的高度上夹持一涂胶喷嘴71,借助它,可将胶73涂在工件14的侧面69上。另外,或作为补充,也可以在胶合边35上涂以胶73。
在支承辊67的范围内以及当工件14紧接着进一步被运输时,为了使胶合边35垂直于运输方向16相对于工件14对齐,进给装置10包括一其形状为两个彼此共轴线地对齐的、直径相同的支承辊75、76的支承件,该支承辊通过一直径较小的间距辊77彼此连接成一体并被夹持在机架20上。在支承辊75和76的上方,在导向架22的导向支腿24上,调节辊79和80彼此共轴线地对齐并且有同样的直径,并且可旋转地被夹持,该调节辊通过一直径较小的中间辊81彼此连接成一体。间距辊77和中间辊81此处垂直于运输方向16在工件14的侧面69的高度上如此对齐,以使它们在胶合边35的接触区,在工件14上,在其上侧31及其下侧各自限定一自由空间,而支承辊75、76和调节辊79、80则直接靠在工件14或胶合边35上。
为了胶合,胶合边35将首先从运输带42沿进给方向48运输至这样的程度,直至胶合边35碰上滑动挡板54,为此目的,如同图2所示的那样,该挡板处于其滑出的位置(停止位置)。当胶合边35朝滑动挡板54的方向运输时,加压辊65最初处于其在图1中所示的缩回位置。一旦胶合边35碰上滑动挡板54,则加压辊65就根据光栅56的延时信号被送至其在图2中所示的前面的位置,在该位置,它将被停住的胶合边35压靠在运输辊61上。胶合边现在就处于其起始位置上并停留在该处,直至工件14到达图2所示的位置,此时,工件的沿运输方向16的前端面84与胶合边35齐平。为了记录这个位置,在导向架22上,在滑动挡板54的高度处夹持两个无接触地工作的传感器86、87,在所示例子中为两个光栅。当由传感器86、87记录工件14的前端面83时,则活塞缸体机组52就如此动作,以使滑动挡板54处于其图3所示的缩回位置,并在此时松开胶合边35。与此同时,驱动辊44动作,以使运输带42以及附加的运输辊61,与加压辊65联合,将胶合边35从图2所示的起始位置沿进给方向48送至工件14的侧面69上。此时,胶合边35的运输速度要如此与工件14的运输速度一致,以使当胶合边35碰上工件14的侧面69时,工件与胶合边的端面83和84彼此齐平。也可以不借助传感器86、87记录工件14的位置,而是另外设置一用软件控制的通过线段点的记录。此时,可以借助检测器记录工件14的端面83的位置作为开始,以后用软件表示工件14沿运输方向16的紧跟的移动,这时,可采用一线段点光栅。如果胶合边35的起始位置到达相应的线段点,则如同前面所说明的那样,滑动挡板54和驱动辊44就动作。
随着驱动辊44的动作(在所示实施例中根据传感器86和87的信号),涂胶喷嘴71也另外如此动作,以使在工件14的侧面69上施以两个胶带89、90。当胶合边35碰上工件14的侧面69时,则胶合边35就借助支承辊67被压靠在侧面69上。这造成这样的结果,即涂上的胶73沿侧面69均匀地分布,此时,由于胶73按带形涂在侧面69上,肯定可以保证,不会有多余的胶料越过工件14和胶合边35的上侧或下侧出来。这特别可以从图6清楚地看出。
由此,借助按照本发明的进给装置10,可以确定地将胶合边35送至工件14,此时可以保证,胶合边35的端面84与工件14的相应的端面83齐平,此时,还可同时借助支承辊75和76和调节器79和80保证,胶合边35的上侧和下侧与工件14的相应的上侧与下侧对齐。
按照本发明的进给装置10不仅如同图1至3所示出的那样适用于条形胶合边35至39,而是也可以同样的方式适用于进给卷筒形胶合边。相应的卷筒件可在所示的胶合边35至39的接纳区布置在支承板33上。为了切断卷筒件,可以在加压辊65和滑动挡板54之间在支承板上采用一可垂直于进给方向往复移动的切边刀92,它可用一附加的活塞缸体机组94动作。
进给装置特别适合于精确地进给镶嵌木板。为此,一第一镶嵌木板作为工件14沿运输方向16连续移动。以后可采用第二镶嵌木板作为胶合边35,它将被胶合在第一镶嵌木板的侧面69上。此时,可特别规定,第二镶嵌木板有一小于5cm的宽度,最好小于2cm,例如只有1cm的宽度,而第一镶嵌木板的宽度则大于5cm,例如至少为10cm。采用该进给装置10,各镶嵌木板将如此彼此胶合,以致可以同样去掉如同特别是磨削第二镶嵌木板那样的用于去掉残余的胶的后续加工,以便该第二镶嵌木板不论是沿运输方向16还是垂直于运输方向16都能与第一运输板对齐。
权利要求
1.用于在一连续移动的条形或板形工件的侧面上进给一胶合边的装置,它用于将胶合边与工件胶合在一起,该装置有一用于至少一个胶合边的接纳部分,并有一用于沿一运输路径沿工件的方向运输胶合边的运输单元,其特征为,装置(10)包括一定位单元(42、54、61、65),以将胶合边(35)定位在一预先给定的起始位置上,并根据工件(14)的移动将胶合边从起始位置送至工件(14)的侧面(69)。
2.如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特征为,定位单元包括一停止件(54),以在到达起始位置并根据工件(14)的移动松开胶合边(35)时将胶合边(35)停在其运输路径上。
3.如权利要求2的装置,其特征为,一传感器(56)与停止件(54)相配,以用于在到达停止件(54)时记录胶合边(35)。
4.如权利要求2或3的装置,其特征为,停止件包括一可在运输路径中可被定位并被控制的挡块(54),胶合边(35)可放在其上并可根据工件(14)的移动松开胶合边(35)。
5.如权利要求4的装置,其特征为,挡块包括一可往复移动的滑板(54)。
6.如权利要求4或5的装置,其特征为,挡块(54)可借助一活塞缸体机组(52)移动。
7.如前述权利要求的任一项的装置,其特征为,定位单元包括一记录并且与工件(14)的移动同步地朝工件(14)进给胶合边(35)的运输装置(61、65)。
8.如权利要求7的装置,其特征为,运输装置包括一可控制的运输辊(61),在其上可对胶合边(35)加压。
9.如权利要求8的装置,其特征为,运输装置包括一可沿运输辊(61)的方向移动并从其移开的加压辊(65)。
10.如前述权利要求的任一项的装置,其特征为,定位单元包括至少一传感器(86、87),它在到达一与胶合边(35)的起始位置对应的位置时记录工件(14)。
11.如前述权利要求的任一项的装置,其特征为,装置(10)包括一支承件(75、76、77),以用于在工件(14)的高度处支承胶合边(35)。
12.如权利要求11的装置,其特征为,支承件(75、76、77)既支承胶合边(35),又支承工件(14)。
13.如权利要求11或12的装置,其特征为,支承件包括两个彼此共轴线地对齐的支承辊(76、75),它们支承胶合边(35)和工件(14)。
14.如权利要求13的装置,其特征为,支承辊(75、76)通过一直径较小的中间辊(77)彼此连接。
15.如前述权利要求的任一项的装置,其特征为,装置(10)包括一水平面调节件(79、80、81),以用于胶合边(35)与工件(14)的垂直对齐,此时,水平面调节件(79、80、81)既可放在工件(14)上,也可放在胶合边(35)上。
16.如权利要求15的装置,其特征为,水平面调节件包括两个相互共轴线地对齐并且彼此按一间距布置的调节辊(80、79),它们可放在胶合边(35)和工件(14)上。
17.如权利要求16的装置,其特征为,两个调节辊(80、79)通过一直径较小的中间辊(81)彼此连接。
18.如权利要求15、16或17的装置,其特征为,支承件(75、76、77)和水平面调节件(79、80、81)在其间接纳工件(14)和胶合边(35)。
19.如前述权利要求的任一项的装置,其特征为,装置(10)包括一涂胶喷嘴(71),以用于在胶合边(35)与工件(14)的彼此相对地放置的侧面的至少一个上按带形涂以胶(73)。
20.用于将胶合边(35)与一连续移动的条形或板形工件(14)胶合的机器,它有一机架(20),在其上保持有用于运输工件(14)的运输装置(12)以及如前述权利要求的任一项的装置(10)。
21.如权利要求20的机器,其特征为,胶合边(35)的运输速度与工件(14)的运输速度耦合。
22.将如权利要求1至19的任一项的装置用于沿两个镶嵌木板的相配的侧面胶合此两木板。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用于在一连续移动的条形或板形工件的侧面上进给一胶合边的装置,它用于将胶合边与工件胶合在一起,该装置有一用于至少一个胶合边的接纳部分,并有一用于沿一运输路径沿工件的方向运输胶合边的运输单元。为了如此改进该装置,以使胶合边可确定地被进给至工件的侧面,从而不需要切去伸出部分,按照本发明推荐:该装置包括一定位单元,以用于将胶合边定位在一预先给定的起始位置上,并用于根据工件的移动将胶合边从起始位置进给至工件的侧面。此外,还建议一用于用这种进给装置将胶合边与工件胶合的机器,以及将进给装置用于沿两个镶嵌木板的相配的侧面胶合此两木板。
文档编号B27M3/06GK1337301SQ0112487
公开日2002年2月27日 申请日期2001年8月3日 优先权日2000年8月4日
发明者罗兰·亨茨勒 申请人:莱希专用机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