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3927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夹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木工机械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夹具。
背景技术
传统的台虎钳安装在钳工台上,用来装夹被加工工件,便于钳工对工件进行锉、锯等手工或机械加工。但是其夹紧大都采用丝杠螺母结构,不能快速夹紧和锁紧。针对上述问题,该领域的技术人员也做了很多改进。设计了一种夹具,但该夹具可夹持的工件尺寸较小,无法满足市场上较宽的板材尺寸,使用范围很窄。另外上述夹具能夹持工件的最大尺寸为880mm,整机的最小重量约17. ^(g,该夹具能夹持工件的尺寸较小,而且重量较重,该夹具能夹持工件的最大尺寸与夹具重量的比值约为50. 3。因此该夹具能夹持工件的最大尺寸与夹具重量的比值较小。另外该夹具在工作时经常需要搬运,有时需要在室外使用,整机重量很重,非常不方便搬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夹具,该夹具能夹持工件的最大尺寸与夹具重量的比值较大。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夹具,包括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基架;折叠的与所述基架配接并用于支撑基架的支杆组件;设于所述基架上的定导轨;设于所述第一端部上的定钳口 ;与所述定导轨配接且一端设置有动钳口的动导轨,所述夹具能夹持工件的最大尺寸与夹具重量的比值不小于阳。优选的,所述比值等于55。优选的,所述比值不小于57。优选的,所述比值等于57。优选的,所述夹具能夹持工件的最大尺寸不小于940m。优选的,所述比值不小于61。优选的,所述比值等于61。优选的,所述夹具能夹持工件的最大尺寸不小于1244mm。优选的,所述基架上设有复数个三角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所述夹具能夹持工件的最大尺寸与夹具重量的比值不小于55,因此该夹具能夹持工件的最大尺寸与重量比较大,也就是说夹持同样宽度的工件,该夹具的重量较轻,方便操作者搬运。再者同样重量的夹具可以夹持更宽工件。


以上所述的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以及有益效果可以通过下面的能够实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同时结合附图描述而清楚地获得。
3
附图以及说明书中的相同的标号和符号用于代表相同的或者等同的元件。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夹具的工作状态的示意图。图2是图1中夹具的部分分解图。图3是图1中夹具的动导轨处于第二工作状态的示意图。图4是图1中夹具的动导轨处于第一工作状态的示意图,此时动钳口至定钳口处于最大距离处。图5是图1中夹具的动导轨处于第二工作状态的示意图,此时动钳口至定钳口处于最大距离处。图6是图1中夹具的局部剖示图。图7是图6中A位置的局部放大图。图8是图6中B位置的局部放大图。图9是图6中C位置的局部放大图。图10是沿图6中D-D方向的夹具的剖视放大图。图11是图1中夹具的左视图。图12是沿图11中E-E方向的夹具的剖视放大图。图13是图1中夹具处于运输状态的示意图。图14是图1中夹具处于收藏、包装或搬运状态时的示意图。图15是图1中夹具处于收藏、包装或搬运状态时的主视图。1.基架11.第一端部 12.第二端部13.档板14.收容槽15.限位销16.三角孔 161.侧边162.顶角2.支杆组件 21.第一支杆 211.止挡部212.支撑装置213,214支撑件 215.底板216.收容槽217.支撑垫218.螺钉219.螺孔22.第二支杆23.第三支杆231.长槽232.第一端部 233.第二端部234.支撑装置235,236支撑件 237.底板238.收容槽239.支撑垫M0.螺钉24.第一枢轴25.第二枢轴26.第三枢轴3.定导轨31.定钳口32.第一夹持面4.动导轨41.动钳口42.凹槽43.第二夹持面44.第三夹持面 51.轮子52.滚动轴53.安装部54.卡槽55.螺母6.装夹机构61.杠杆62.脚踏板63.杠杆枢轴631.轴心64.第五枢轴65.推进臂66.拉簧661.拉簧轴线662.连接点663.螺栓67.凸块68.扭簧69.推进臂枢轴691.轴心7.锁紧装置71.导柱
72.锁紧钮73.连杆74.滑块75.摆动座8.固定装置81.连接件82.滑动件83.弹性元件84.螺钉85.盖体86.长孔87.接触面88.斜面9.第三固定装置92.螺杆93.按钮94.夹紧件Llmax、L2max.最大距离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夹具,现以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夹具,包括基架1、可折叠的设置在基架1上的支杆组件2、分别固定在基架1两侧的定导轨3、动导轨4、定钳口 31、动钳口 41和安装在基架1上用于驱动动导轨4运动的装夹机构6,其中动导轨4沿着G方向滑动的设置在定导轨3上,基架1具有第一端部11和第二端部12,且第一端部11上还设有档板13。定钳口 31固定设置在基架1的第一端部11上,定钳口 31具有第一夹持面32。动导轨4沿纵长方向延伸且具有相对的两端,动导轨4的一端上设置有动钳口 41,动钳口 41具有相背对的第二夹持面43和第三夹持面44。另外,基架1上设有多个三角形孔16。基架1具有两侧壁,侧壁Ia沿基架 1的纵长方向延伸直至接近基架1的端部,两侧壁上均设置有多个三角孔,现对其中一侧壁 Ia的三角形孔16的设置做详细介绍,本实施例中,侧壁Ia上设有沿纵向交错嵌合的多个三角形孔16,倒置及正置的三角形孔16交错排列,即两相邻三角形孔16的侧边161和顶角 162邻近定导轨3。当然,三角形孔16也可以采用其它排布方式设置,如三角形孔均沿基架 1的纵长方向设置为倒置或正置,即两相邻三角形孔的对应侧边邻近定导轨,或两相邻三角形孔的对应顶角邻近定导轨。三角形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和刚性,采用这种特殊设计,在减轻整机重量的同时,能够使得整机还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和强度。因此该夹具整机重量一定的情况下,可夹持更宽的工件,从而使得该夹具能夹持工件的最大尺寸与夹具重量的比值较大。夹持能力指夹具所能夹持工件的最大尺寸,重量指夹具整机的重量。再者,基架1采用高强度轻型的材料,比如选用低碳合金钢、铝材等强度与重量比较高的材料,这样基架在满足支撑强度要求的同时,重量较轻,进一步使该夹具整机重量一定的情况下,可夹持更宽的工件,从而使得该夹具能夹持工件的最大尺寸与夹具重量的比值较大。夹具在工作的时候经常需要搬运,有时候甚至需要在室外使用,若是整机重量很重,非常不方便搬运。本实施例中,夹具由于采用了特殊设计和特殊材料,使整机重量很轻, 非常方便操作者搬运。如图1、图2所示,支杆组件2包括第一支杆21、第二支杆22及第三支杆23,第一支杆21、第二支杆22及第三支杆23分别通过第一枢轴M、第二枢轴25及第三枢轴沈与基架1连接。第一支杆21、第二支杆22均设置在该第一端部11上,第三支杆23设置在基架1的第二端部12上。第一支杆21、第二支杆22、第三支杆23均采用中空结构,进一步减轻了夹具的整机重量,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该夹具能夹持工件的最大尺寸与重量的比值。另夕卜,第一支杆21、第二支杆22、第三支杆23也采用高强度轻型的材料,如选用低碳合金钢、 铝材等强度与重量比较高的材料,保证第一支杆21、第二支杆22、第三支杆23具有高强度,
5实现稳定支撑夹具的同时,重量较轻,而夹具本身重量较轻且稳定。再者,该夹具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对整机进行拓扑优化设计,从而实现了采用最少材料,而强度最强。因此采用该种优化结构设计方案,使得该夹具具有较大夹持能力的同时,重量也很轻,从而使得该夹具能夹持工件的最大尺寸与夹具重量的比值较大。该夹具的定导轨3、动导轨4、装夹机构6等其它元件均采用低碳合金钢、铝材等强度与重量比较高的材料,保证夹具具有较高强度,能稳定夹持较宽工件的同时,整机重量也很轻,从而使该夹具能夹持工件的最大尺寸与夹具重量的比值较大。动导轨4具有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如图1所示,动导轨4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此时第二夹持面43面对定钳口 31的第一夹持面32,即动导轨4处于正装位置。动导轨4还可以完全拉出后换一下方向插入定导轨3上,这样可以扩大该夹具的夹持范围,如图3所示,动导轨4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此时第三夹持面44面对定钳口 31的第一夹持面32,即动导轨4处于反装位置。如图4所示,动导轨4处于第一工作状态,为夹持较宽工件,此时动钳口 41被调节到远离定钳口 31的最大距离处。动钳口 41的第二夹持面43至定钳口 31的第一夹持面32 的最大距离为Llmax。如图5所示,动导轨4处于第二工作状态,为夹持更宽工件,动钳口 41被调节到远离定钳口 31的最大距离处,动钳口 41的第三夹持面44至定钳口 31的第一夹持面32的最大距离为L2maX,为适应市场上被夹持工件尺寸的需要,动钳口 41的第三夹持面44至定钳口 31的第一夹持面32的最大距离L2max不小于880mm。优选的,该最大距离L2max位于 880mm与2000mm之间。更优选的,该最大距离L2max取自940mm,1100mm,lM4mm或1600mm 其中之一。该夹具可以夹持较宽工件,具有更广的使用范围,且能更稳定牢固地夹持工件。 在此动钳口 41的第三夹持面44至定钳口 31的第一夹持面32的最大距离L2maX为夹具所能夹持工件的最大尺寸。综上所述,该夹具能夹持较大尺寸工件的同时,重量也很轻,从而使得该夹具能夹持工件的最大尺寸与夹具重量的比值较大。具体见下表所示
权利要求
1.一种夹具,包括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基架;可折叠的与所述基架配接并用于支撑基架的支杆组件;设于所述基架上的定导轨;设于所述第一端部上的定钳口;与所述定导轨配接且一端设置有动钳口的动导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能夹持工件的最大尺寸与夹具重量的比值不小于5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比值等于5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比值不小于5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比值等于5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能夹持工件的最大尺寸不小于 940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比值不小于6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比值等于61。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能夹持工件的最大尺寸不小于U44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架上设有复数个三角孔。
全文摘要
一种夹具,包括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基架;折叠的与所述基架配接并用于支撑基架的支杆组件;设于所述基架上的定导轨;设于所述第一端部上的定钳口;与所述定导轨配接且一端设置有动钳口的动导轨,所述夹具能夹持工件的最大尺寸与夹具重量的比值不小于55。因此该夹具能夹持工件的最大尺寸与夹具重量的比值较大,也就是说夹持同样宽度的工件,该夹具的重量较轻,再者同样重量的夹具可以夹持更宽工件。
文档编号B27B29/00GK102476395SQ201010569048
公开日2012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30日
发明者何明明 申请人: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