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机打纬行程传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6406阅读:4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织机打纬行程传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设置在织机上,利用各种传动轮配合连杆的驱动连接,以驱动钢扣进行打纬动件的传动装置。
背景技术
织机于编织布料或织带的过程,是将各方向的纱线经由纱线的交叉编织而成,一般织机于进行布料或织带的编织时,于每次编织行程后必须利用钢扣的摆动并进行纬纱的推移,即所谓进行打纬工作,如此的纱线的编织之下,即可完成布料或织带的编织;以现有使用的织机而言,其用以推移纬纱的钢扣,于编织中的移动速度均相等,亦即钢扣在推移纬纱进行打纬工作时,其速度与钢扣无作用的复位速度相同,因此,可适用在一般织带宽度有限的产品编织;然若所编织的织带其宽度相对较宽时,则在编织过程中纬纱针所需穿过各纱线的编织行程及时间均较长,此时若钢扣于复位无任何作用时,仍必须花费相同于纬纱针编织的时间,如此之下,将使得此类宽织带的编织时间明显的增加,及造成成本的增加,因而确有予以改良的需求。

发明内容
发明人有鉴于前述现有织机在编织过程所产生的问题,予以改良设计,使得宽织带在编织中,以使钢扣在打纬后的复位时间与提供纬纱针的编织时间不相同,藉以提升织机的编织速度为目的。
为了可达到前述的发明目的,本发明所运用的技术手段在于提供一种织机打纬行程传动装置,其中本体上设有数个相对的轴孔,于各轴孔内分别穿设有第一驱动轴、第二驱动轴及钢扣驱动轴等;于第二驱动轴与钢扣驱动轴的端头之间设有连杆组;又于第一、二驱动轴上相对设有相互啮合的第一、二作动轮,且第二作动轮呈椭圆形,前述第一驱动轴位在第一作动轮的偏心处,第二驱动轴位在长轴上且非圆心处。
所述的织机打纬行程传动装置,其中连杆组依序设有与第二驱动轴固定的曲柄,曲柄另端枢接有连杆,连杆另端与另一曲柄枢接,该曲柄的另端与钢扣驱动车由固定。
所述的织机打纬行程传动装置,其中本体由二壳体组成呈中空状。
所述的织机打纬行程传动装置,其中本体上另设有一驱动轴,其位于本体二侧的轴上分别设有驱动轮及小齿轮,另在第一驱动轴上设有可与小齿轮啮合的中间轮。
本发明通过前述技术手段的运用,将可提供钢扣进行打纬时间与停留在原位的时间不相同,亦即可使纬纱针在每一编织行程中,打纬所需时间较短,而提供纬纱针有较长的时间进行宽织带的编织时间,因此,可节省编织时间及降低成本;另若欲进行编织时间的调整控制时,亦仅需更换不同作动轮即可,操作极为简便容易。


图1是本发明的外观图。
图2是本发明安装在织机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另一外观图。
图4是本发明的组装后平面侧视图。
图5至图8是本发明的动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参看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所设计的织机打纬行程传动装置,其与设有数个钢扣3的作动杆2相互连接,作动杆2设置于织机机台1上,前述各钢扣3间隔安装于作动杆2上。
同时配合参看图3和图4所示,本发明的传动装置,由二壳体组成呈中空状的本体10,本体10上设有数个相对的轴孔,于各轴孔内分别穿设有动力轴20、第一驱动轴30、第二驱动轴40及钢扣驱动轴50等,其中驱动轴20,其位于本体10内部处设有小齿轮22,于外部连接有一驱动轮21,驱动轮21与设置在机台1的马达11相互连接带动,其连接方式可利用皮带;第一驱动轴30,其位于本体10内部处设有二相互并列的中间轮31及第一作动轮32,其中中间轮31与前述的小齿轮22相互啮合,又第一作动轮32以其偏心位置与第一驱动轴30相互结合;第二驱动轴30,其于本体10内部处设有第二作动轮41,该第二作动轮41呈椭圆形,且与第二驱动轴30的设置处位在长轴上且非圆心处,另于本体10外侧的第二驱动轴40端头设有一曲柄42,于曲柄42的另一端枢设有连杆43;钢扣驱动轴50,其外在本体10外部的端头上设有一曲柄51,曲柄51的另端与前述的连杆43相互枢接,如此,第二驱动轴40所产生的动力经曲柄42、连杆43及曲柄51等所组成的连杆组的驱动后,即可使钢扣驱动轴50驱动连动杆2使固定于其上的钢扣3产生摆动行程。
配合参看图5和图6所示,当中间轮31受驱动以顺时钟方向旋转九十度时,第一作动轮32亦同时转动九十度,与其相互啮合的第二作动轮41即呈逆时钟方向旋转,此时经由连杆组的连动作用,可使钢扣驱动轴50形成一定角度的摆动,此时即可令钢扣进行打纬行程如图6所示;当第一作动轮32再继续旋转九十度时,参看图7所示,并同时驱动相互啮合的第二作动轮41转动,此时经由连杆组的连动作用使钢扣驱动轴50反向旋转,使得钢扣于约九十度行程的较短时间内即回复至原位,于此同时纬纱针即进行编织作业;第一作动轮32若再继续旋转九十度时,如图8所示,并同时驱动相互啮合的第二作动轮41转动,进而驱动连杆组,然由于二相互啮合的作动轮设计,使得钢扣驱动轴50并没有明显的移动,以提供纬纱针的编织作业;若第一作动轮32继续旋转九十度并回至如图5所示位置时,虽同时驱动相互啮合的第二作动轮41转动及经连杆组传动,然此时的钢扣驱动轴50仍没有明显的移动,亦即提供可纬纱针的编织作业;前述通过第一作动轮32与第二作动轮41特殊构造设计之下的相对配合与啮合,即可提供纬纱针足够的编织时间,即钢扣停留在非打纬位置的时间较长,反之,钢扣于进行打纬后即在短时间内回至原位,因此,以不同的时程配合之下,确可形成较高的生产效率。
权利要求
1.一种织机打纬行程传动装置,其中本体上设有数个相对的轴孔,于各轴孔内分别穿设有第一驱动轴、第二驱动轴及钢扣驱动轴等;于第二驱动轴与钢扣驱动轴的端头之间设有连杆组;又于第一、二驱动轴上相对设有相互啮合的第一、二作动轮,且第二作动轮呈椭圆形,前述第一驱动轴位在第一作动轮的偏心处,第二驱动轴位在长轴上且非圆心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机打纬行程传动装置,其中连杆组依序设有与第二驱动轴固定的曲柄,曲柄另端枢接有连杆,连杆另端与另一曲柄枢接,该曲柄的另端与钢扣驱动轴固定。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织机打纬行程传动装置,其中本体由二壳体组成呈中空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织机打纬行程传动装置,其中本体上另设有一驱动轴,其位于本体二侧的轴上分别设有驱动轮及小齿轮,另在第一驱动轴上设有可与小齿轮啮合的中间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织机打纬行程传动装置,其在本体上设有数个驱动轴及设在轴上并依序啮合的齿轮,另用以驱动钢扣的驱动轴与前述一驱动轴间设有连杆组相互连接,又前述设在轴上的其中二相互啮合的作动轮,作动轮呈椭圆状且以其非圆心部分与驱动轴固定,藉此使钢扣停留在二移动端的时间不相等,以提供纬针进行宽织带编织所需的行程及时间。
文档编号D03D49/00GK101078151SQ20061008464
公开日2007年11月28日 申请日期2006年5月26日 优先权日2006年5月26日
发明者郑正雄 申请人:林贞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