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织设计方法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2852阅读: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针织设计方法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设计由计算机控制的横编机编织的针织物的针织设计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以来,在用于针织产品的生产的横编机中,以根据预先作成的编织数据进行织针的选针、滑架的行走、针织纱的切换等的方式通过计算机进行控制。关于编织数据的作成,使用针织设计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图5表示关于专利文献I公开的针织设计方法及其装置的基本思路和应用该基本 思路的花纹的设计方法的概要。图5 (a)表示成为针织物产品设计的基础的线圈图案I。 线圈图案I作为图像显示在针织设计装置的显示装置,并且用户对每个线圈输入并生成数据。画面的网格表示线圈,代替由手工编织或手动编织机进行的编织所使用的线圈标记,以特定的颜色显示线圈的种类,利用与颜色对应的色标输入线圈的数据。在横编机中,在横向的线圈横列方向上依次形成线圈,依次形成的线圈横列与纵向的线圈纵行相连而成为针织物。专利文献I的方法的目的是,线圈横列方向的线圈数沿线圈纵行方向变化,在针织物的端部等,外缘Ia成为相对于线圈纵行方向倾斜的折线或曲线的情况下,使设计变得容易。在该方法中,首先,将设置在外缘Ia侧的带状的前襟(前立 )设定作为指定区域2。指定区域2经由连接边界Ib被连接在线圈图案I的剩余部分即基底区域3。图5 (b)表示为使设计变得容易,使指定区域2滑动而变形成矩形等简单形状的对象区域2a的状态。当对于对象区域2a进行设计时,通过返回滑动变形,而在指定区域2的前襟上反映出设计。如图5 (C)所示,作为花纹4假设了例如以每2个线圈横列的外针脚4a及内针脚4b、和设置在其两侧的侧缘4c、4d为单位反复地进行2X2的双反面花纹的设计的情况。如图5 (d)所示,对于对象区域2a设计花纹4是容易的。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I再公表专利W02004/088022号公报当在线圈图案I上,在指定区域2和基底区域3,线圈的圈长度或组织等的线圈结构存在不同时,因该不同会在连接边界Ib发生变形。指定区域2具有沿着外缘Ia的长度,与基底区域3的线圈纵行方向的长度之间存在差值,从而以相同的线圈横列数进行编织时,发生变形。另外,即使在针织物的组织不同的情况下,由于向线圈纵行方向的收缩方式也不同,所以发生变形。为减小变形,对于接合长度短的区域,实施附加与长度的不足的量相当的线圈横列的增圈。增圈通过试编织针织物来反映出结果的同时,调整插入位置和数量。但是,若是平针织物等,则附加的线圈横列是外针脚、内针脚等的相同的组织即可,但若是组织花纹针织物,则决定附加的线圈横列变得困难。图6表示基于使图5 (d)的对象区域2a的滑动变形返回原样而作成的设计数据,在前襟即指定区域2附加了增圈5的花纹附加线圈图案6。花纹4e通过附加增圈5而产生外针脚或内针脚的线圈横列数增加的部分,会有损2X2的双反面花纹的规律性。这样,在设计了花纹4的对象区域2a附加增圈5时,会影响花纹的设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能够容易地进行增圈的附加并在附加了增圈的状态下不影响花纹设计的针织设计方法及装置。本发明的针织设计方法,根据对每个线圈表示要编织的针织物的设计的线圈图案的显示和来自用户的输入生成横编机所使用的编织数据,在线圈图案中由用户指定的指定区域能够基于预先确定的对应关系沿线圈横列方向滑动而变形成简单形状的对象区域并作为设计的对象,其特征在于,接受来自用户的指定,在线圈图案中,将包含显示花纹的范围在内的区域设定作为指定区域,在除了指定区域以外的线圈图案中,划分出成为指定区域所连接的区域的基 底区域,基于指定区域和基底区域之间的线圈结构的不同,在对象区域附加使因该不同产生的变形减少的增圈,对于附加了增圈的对象区域,进行花纹的设计,对于进行了花纹设计的对象区域,返回基于所述对应关系的变形,并使其与基底区域连接,对于进行了花纹设计的对象区域的变形被返回并与基底区域连接的状态下的针织物,生成所述编织数据。而且,本发明的针织设计装置具有数据生成构件,该数据生成构件根据对每个线圈表示要编织的针织物的设计的线圈图案的显示和来自用户的输入生成横编机所使用的编织数据,在线圈图案中由用户指定的指定区域能够基于预先确定的对应关系沿线圈横列方向滑动而变形成简单形状的对象区域并作为设计的对象,其特征在于,该针织设计装置包括区域划分构件,其接受用户的指定,在线圈图案中,将包含显示花纹的范围在内的区域设定作为指定区域,在除了指定区域以外的线圈图案中,划分出成为指定区域所连接的区域的基底区域;增圈附加构件,其基于指定区域和基底区域之间的线圈结构的不同,在对象区域附加使因该不同产生的变形减少的增圈;花纹设计构件,其对于通过增圈附加构件附加了增圈的对象区域,进行花纹的设计;区域连接构件,其对于通过花纹设计构件进行了花纹设计的对象区域,返回基于所述对应关系的变形,并使其与基底区域连接,所述数据生成构件通过区域连接构件,对于进行了花纹设计的对象区域的变形被返回并与基底区域连接的状态下的针织物,生成所述编织数据。另外,在本发明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圈附加构件将所述指定区域的外缘的长度和所述基底区域中的指定区域被连接的部分的线圈纵行方向的长度之间的差异作为所述线圈结构的不同。另外,在本发明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圈附加构件将所述指定区域的线圈的向线圈纵行方向的收缩方式和所述基底区域中的指定区域被连接的部分的线圈的向线圈纵行方向的收缩方式之间的差异作为所述线圈结构的不同。另外,在本发明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圈附加构件从所述指定区域的线圈纵行方向的一端侧向另一端侧,累积所述差异,当差异的累积值超 过预先确定的基准值时,追加作为所述增圈的线圈横列。根据本发明,基于指定区域和基底区域的线圈结构的不同,将减小因不同产生的变形的增圈附加在使指定区域沿线圈横列方向滑动变形的简单形状的对象区域,从而能够容易地进行增圈的追加。花纹设计对于附加了增圈的简单形状的对象区域进行,从而即使追加增圈,也不影响花纹的设计。而且,根据本发明,通过增圈附加构件,在使指定区域沿线圈横列方向滑动变形的简单形状的对象区域中,能够附加使因指定区域和基底区域的线圈结构的不同产生的变形减小的增圈。能够通过花纹设计构件,在附加了增圈的简单形状的对象区域中进行花纹的设计。另外,根据本发明,在指定区域的外缘相对于线圈纵行方向倾斜的情况下,为消除长度的差异,能够附加增圈。另外,根据本发明,在指定区域和基底区域中在线圈的大小等的线圈结构方面存在不同的情况下,为消除因不同产生的变形,能够附加增圈。另外,根据本发明,从指定区域的线圈纵行方向的一端侧到另一端侧,累积线圈结构的不同,当累积值超过基准值时,附加作为增圈的线圈横列,从而能够容易地决定附加增圈的位置。


图I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针织设计方法的基本思路的图。图2是表示通过图I的思路形成的花纹附加线圈图案7的图,以及采用设计的编织产品8的局部主视图。图3是表示图I及图2所示的方法的概要的流程图。图4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的针织设计装置10的大致结构的框图。图5是表示以往的针织设计方法的基本思路的图。图6是表示通过图5的思路进行花纹设计时的花纹附加线圈图案6的图。附图标记的说明I线圈图案Ia 外缘lc、Id 长度2指定区域2a、2b对象区域3基底区域4 花纹
4f开始位置5 增圈8编织产品9 前襟10针织设计装置21数据生成构件22区域划分构件23增圈附加构件
24花纹设计构件25区域连接构件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图I 图3说明作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针织设计方法。图4说明作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的针织设计装置10。在各图的说明中,有时使用该图中不存在而在先前说明的图中存在的附图标记进行说明,或者与先前说明的图中所示的部分对应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实施例I在图I (a)中,线圈图案I中的双反面编织的指定区域2例如以从端部起的10圈的恒定的编织宽度设定。根据该指定,线圈图案I被划分成指定区域2,和从线圈图案I除了指定区域2以外的部分中的、与指定区域2连接的基底区域3。在图I (b)中,使指定区域2沿线圈横列方向滑动而变形成简单形状例如矩形的对象区域2a。这样的划分和变形在图5 (a)及图5 (b)也分别同样地进行。但是,在图I (a)中,考虑了指定区域2的外缘Ia的长度Ic和线圈纵行方向的长度Id。在设计图5 (c)所示的花纹4的情况下,预先在图I(b)中设定开始位置4f,如图I (c)所示,在基于外缘Ia的长度Ic和线圈纵行方向的长度Id之间的差异附加了增圈5的对象区域2b中,从开始位置4f展开花纹4。图2将如图I (C)那样地进行了设计的结果分别作为图2 (a)的花纹附加线圈图案7和图2 (b)的编织产品8表示。图2 (a)的花纹附加线圈图案7是对于图I (c)的对象区域2b通过相反的滑动变形而获得的,该相反的滑动变形对从图I (a)的指定区域2向图I (b)的对象区域2a的滑动变形进行返回。从指定区域2向对象区域2a的滑动变形是从下的线圈横列到上的线圈横列,根据形成在外缘Ia上的段阶,阶梯性地增大移动量而进行的。使图I (c)的对象区域2b与基底区域3连接地进行返回的滑动变形是通过包含增圈5在内地返回各段阶的移动来进行的,能够不影响双反面花纹等的花纹4的设计。图2 (b)所示的编织产品8的前襟9的设计能够作为其一部分在设计部分9a设定指定区域2,根据以上的说明进行实施。若组合这样的局部设计,则能够容易地设计前襟9的整体,即使附加增圈5,也不会影响花纹设计。在本实施例中,对于像这样对领子的前襟9进行设计的情况进行说明,但与专利文献I同样地,在袖孔的周围、还有不包含针织物的外缘的衣襟内部,也能够设定指定区域2,并包含增圈在内地进行设计。如图3所示,针织设计方法是从步骤Si开始,在步骤s2中,用户将针织物编织信息输入针织设计装置10等。在针织物编织信息中还包括线圈的种类等的每个线圈的信息。在步骤s3中,显示图I (a)所示的线圈图案I。在步骤s4中,根据用户的指定来设定指定区域2。在步骤s5中,在阶梯状的外缘Ia上段阶变化的每个位置,作为减圈位置被收集。在步骤s6中,显示使指定区域2进行了滑动变形的简单形状的对象区域2a。在步骤s7中,由用户对于对象区域2a指定开始位置4f。以下的增圈5的附加,关于指定区域2的线圈纵行方向,从接近开始位置4f的一端侧向远离的另一端侧,一边累积线圈的种类等的线圈结构的不同产生的误差一边进行的,这里是累积对于每个线圈横列基于长度lc、ld的差异的误差。在步骤s8中,算出指定区域2的外缘Ia的长度Ic和线圈纵行方向的长度Id之间的差异。关于指定区域2a的外缘la,在对于每2个线圈横列减少2圈的情况下,设线圈I圈的大小为纵N [mm]、横M [mmM,2个线圈横列量的外缘Ia的长度Ic成为如下的第I式。
长度=V {(2[线圈横列]xN ) X (2 [线圈横列]xN ) + ( 2 [圈]xM) X (2 [圈]xM )} ... (I)相对于该长度Ic和线圈纵行方向的长度Id之间的差异的误差成为如下的第2式。误差=(长度一(2[线圈横列]XN)) +N··· (2)前襟9不仅是双反面花纹,还可以通过双罗纹编织、抽针的筒状编织等编织而成,基底区域3大多数情况下基本通过平针编织编织而成。前襟9的线圈结构中的线圈的大小被第I式及第2式所使用的M、N反映,从而能够包含线圈结构的不同在内地适当地进行评估。在步骤s8中,例如,将长度lc、ld的差异作为误差,以线圈横列单位求出并累积。在步骤s9中,判断差异的累积值是否超过基准值。将差异作为以线圈横列为单位的误差算出的情况下,基准值成为2个线圈横列。差异累积值超过基准值时,在步骤SlO中,增圈5被附加在对象区域2a。增圈5是以基准值即2个线圈横列为单位被附加的。由于需要往复地返回到原来的位置,所以增圈5的线圈横列数必须为偶数。当附加增圈5时,在步骤sll中,差异累积值被修正。修正是与附加了增圈5的线圈横列数对应地进行的。在步骤s9中,判断为差异累积值未超过基准值时,或步骤sll结束时,在步骤sl2中,判断是否达到指定区域2a的另一端侧的线圈横列,指定区域2a是否结束。判断为没有结束时,返回步骤s8,对于下一线圈横列求出差异。判断为在步骤s9中指定区域2a结束时,在步骤sl3中,对于附加了图1(c)所示的增圈5的对象区域2b进行花纹4的设计。在下一步骤sl4中,返回滑动变形,生成与图2 (a)所示的花纹附加线圈图案7相当的图像数据,并生成编织数据,在步骤sl5中结束。若用户要求,则将花纹附加线圈图案7作为图像显示。在对象区域2a中附加了增圈5的部分的基底区域3作为空白行显示,但通过显示切换,也能够压缩地显示空白行。在以上的说明中,通过算出指定区域2的外缘Ia的长度Ic和线圈纵行方向的长度Id之间的差异来求出因线圈结构的不同产生的误差。即使在指定区域2和基底区域3中编织组织相同且线圈的圈长度相同,该差异也会在使指定区域2的线圈相对于基底区域3的线圈倾斜的限度内产生。当累积该差异,累积值超过基准值时,附加增圈5,从而大多数情况下在外缘Ia等的指定区域2的形状大幅度变化的位置进行增圈5。因线圈结构的不同产生的误差也会在指定区域2和基底区域3中编织组织不同的情况下产生。例如,在双反面花纹的针织物和平针编织的针织物中,由于作为组织花纹的编织组织的不同,编织后的线圈的向线圈纵行方向的收缩方式不同。即使外缘Ia等的指定区域2的形状没有大幅度变化,因编织组织的不同产生的误差也累积,累积值超过基准值时,通过附加增圈5,能够缓和在指定区域2和基底区域3之间产生的变形。因此,优选增圈5不仅考虑长度的差异,还考虑编织组织的不同,即使仅考虑一方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增圈5的附加来减小变形。实施例2图4示出了作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的针织设计装置10的概略的结构。针织设计装置10是将执行图I 图3所示的针织设计方法的程序安装到包含处理装置11、输入装置12、显示装置13及存储装置14的广泛使用的计算机而实现的。处理装置11包括数据生成构件21、区域划分构件22、增圈附加构件23、花纹设计构件24及区域连接构件25。数 据生成构件21、区域划分构件22、增圈附加构件23及花纹设计构件24分别对应于图3的步骤sl4、步骤s4、步骤SlO及步骤sl3。另外,与区域连接构件25对应的动作也包含于步骤sl4。在存储装置14中包括包含对于指定区域2的各种信息在内的指定区域信息26、包含对于对象区域2a、2b的各种信息在内的对象区域信息27及将第2式的误差作为差异进行累积的差异累积值28。输入装置12还包括键盘、手写板等、向通信线路的连接。显示装置13包括图像显示装置、印刷装置等。存储装置14包括硬盘等的大容量存储装置、能够拆装的存储介质。
权利要求
1.一种针织设计方法,其根据对每个线圈表示要编织的针织物的设计的线圈图案的显示和来自用户的输入生成横编机所使用的编织数据, 在线圈图案中由用户指定的指定区域能够基于预先确定的对应关系,沿线圈横列方向滑动而变形成简单形状的对象区域并作为设计的对象,其特征在于, 接受来自用户的指定,在线圈图案中,将包含显示花纹的范围在内的区域设定作为指定区域,在除了指定区域以外的线圈图案中,划分出成为指定区域所连接的区域的基底区域, 基于指定区域和基底区域之间的线圈结构的不同,在对象区域附加使因该不同产生的变形减少的增圈, 对于附加了增圈的对象区域,进行花纹设计, 对于进行了花纹设计的对象区域,返回基于所述对应关系的变形,并使其与基底区域连接, 对于进行了花纹设计的对象区域的变形被返回并与基底区域连接的状态下的针织物,生成所述编织数据。
2.—种针织设计装置,其具有数据生成构件,该数据生成构件根据对每个线圈表示要编织的针织物的设计的线圈图案的显示和来自用户的输入生成横编机所使用的编织数据, 在线圈图案中由用户指定的指定区域能够基于预先确定的对应关系沿线圈横列方向滑动而变形成简单形状的对象区域并作为设计的对象,其特征在于,该针织设计装置包括 区域划分构件,其接受用户的指定,在线圈图案中,将包含显示花纹的范围在内的区域设定作为指定区域,在除了指定区域以外的线圈图案中,划分出成为指定区域所连接的区域的基底区域; 增圈附加构件,其基于指定区域和基底区域之间的线圈结构的不同,在对象区域附加使因该不同产生的变形减少的增圈; 花纹设计构件,其对于通过增圈附加构件附加了增圈的对象区域,进行花纹的设计; 区域连接构件,其对于通过花纹设计构件进行了花纹设计的对象区域,返回基于所述对应关系的变形,并使其与基底区域连接, 所述数据生成构件通过区域连接构件,对于进行了花纹设计的对象区域的变形被返回并与基底区域连接的状态下的针织物,生成所述编织数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针织设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圈附加构件将所述指定区域的外缘的长度和所述基底区域中的指定区域被连接的部分的线圈纵行方向的长度之间的差异作为所述线圈结构的不同。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针织设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圈附加构件将所述指定区域的线圈的向线圈纵行方向的收缩方式和所述基底区域中的指定区域被连接的部分的线圈的向线圈纵行方向的收缩方式之间的差异作为所述线圈结构的不同。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针织设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圈附加构件从所述指定区域的线圈纵行方向的一端侧向另一端侧,累积所述差异, 当差异的累积值超过预先确定的基准值时,追加作为所述增圈的线圈横列。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能够容易进行增圈的附加并不影响附加了增圈的状态下的设计的针织设计方法及装置。在(a)中,线圈图案(1)中的双反面编织的指定区域(2)例如以从端部起的10圈的恒定的编织宽度设定。在(b)中,设定开始位置(4f),使指定区域(2)沿线圈横列方向滑动而变形成简单形状的对象区域(2a)。在(c)中,基于(a)的外缘(1a)的长度(1c)和线圈纵行方向的长度(1d)之间的差异,在为减小因差异产生的变形而附加了增圈(5)的对象区域(2b)中,从开始位置(4f)展开花纹(4)。由于使展开了花纹(4)的对象区域(2b)与基底区域(3)连接地返回,所以能够不影响双反面花纹等的花纹(4)的设计。
文档编号D04B35/00GK102817174SQ20121017605
公开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31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8日
发明者冈崎弘幸, 岛崎宜纪 申请人: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