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u合成革的后处理方法

文档序号:1758807阅读:13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pu合成革的后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ro合成革的后处理方法,属于合成革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合成革产品其外观及内在性能与天然皮革十分相似,质轻而坚韧,具有弹性好、强力高、耐热和耐寒及耐化学性好、易于着色、色彩丰富、加工方便等优点。一般来说,PU合成革产品包括表面涂饰层、着色层、微多孔层、底布和仿廐皮结构层。合成革具广泛的用途,由于其具有品种繁多的基布,各种颜色的纹路,同时具有 批次稳定、整体加工性能好的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制鞋业、箱包制造业、服装制造业、家具装饰业以及体育用品、军工、医药、航空等各个领域。目前国内合成革预测总的需求量年需求量15亿m2以上,其中服装革5. 16亿m2,鞋革5. 64亿m2,箱包革4. 16亿m2。预计未来5到10年内,需求量将保持10%的增长速度。目前,合成革的生产工艺主要以湿法、干法生产工艺为主。湿法工艺的原理是将水性树脂涂到专用湿法分离布上,剥开PU (聚氨酯)层并贴到无纺布上,经烘干得到半成品(贝斯)。干法工艺的原理是用水性树脂涂布于各种纹路的离型纸上,把纸上的膜取下来后,再用高温烫到半成品(贝斯)上面。PU合成革的生产工艺则是采用先湿法后干法的复合式生产工艺。该工艺生产的合成革的外观及内在性能与天然皮革十分相似,比单纯的湿法或干法生产的PU合成革产品的质量更好、更稳定。后处理工序,也称为表面处理工序,在合成革生产中是一项越来越受到重视的工艺技术。其部分处理技术是从纺织工业引入,更多的是由真皮处理技术引入;目的是为了使合成革从外观、花纹、颜色等方面更像天然皮革。在合成革制造领域,并不是所有的成品革都需要经过后处理工序。根据对产品质量及性能要求的不同,可对部分合成革进行选择性后处理,从而提升其成品的附加值。例如,可根据具体对外观、花纹或颜色的要求,针对性的选择一种、两种或三种后处理工序进行组合,其后处理组合工序并没有严格的顺序安排,后处理后的合成革经检验即可入库。
PU合成革由于受离型纸表面结构的限制,其颜色效果有时不尽人意。为了增加PU合成革色彩的鲜艳度以及提高色彩的表现力,通常通过对其表面进行单一的印花、压纹、喷涂或磨毛等方法来进行后处理。总而言之,在目前已有的这些PU合成革的生产工艺中,有些有后处理工艺,有些没有后处理工艺。有后处理工艺的也只是以很简单的后处理技术为主,既不能满足产品后处理多样化的需求,也不能达到现有市场的要求。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提高了合成革后处理多样化的后处理生产方法。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对合成革的后处理工序进行多样化处理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样化的合成革的后处理方法。该方法是在干法、湿法工艺的基础上增加了多样化的后处理工艺,旨在提高产品的柔性、垂感、挺感、纹路、花样等,从而使得PU合成革的使用效果更接近真皮,甚至效果更好。本发明的合成革的后处理方法是通过将多种后处理工序相结合的方法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具体地,本发明的PU合成革的后处理方法包括以下五种工序喷涂工序、磨皮工序、揉纹工序、表面印花工序、表面抛光工序以及印刷工序。①喷涂工序也称作喷光工序,它是从真皮处理的技术中引进的。在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中,喷涂工序是在电脑控制的喷浆干燥机中进行。具体地,将树脂、颜料以及溶剂组成的喷涂剂调配后,通过液体泵输送到喷涂室内;然后通过电脑自动控制对PU合成革表面进行喷涂,喷涂速度为12 m/min ;将喷涂后的I3U合成革放入烘箱烘干,烘箱温度控制在80°C左右。优选地,喷涂工序还设有与喷浆干燥机配套的废气水喷淋吸收系统,用以收集、 处理烘箱烘干过程中的溶剂废气。经过喷涂工序后处理过的PU合成革能产生很特殊的表面颜色效果和表面触感。喷涂剂的配方优选为水性树脂、水性色膏和蒸馏水,而三者的较佳组合为体积比为100 1 2的水性树脂、水性色膏和蒸馏水。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中,将喷浆干燥机设立单独工作间,并保持工作间微负压,这样可有效地确保PU合成革生产车间的空气环境。②磨皮工序也称作磨纹工序。本发明的后处理方法通过对PU合成革的背面磨毛来实现磨皮工序,该工序不涉及任何溶剂的使用。PU合成革经过磨皮工序处理后可使其在外观上更接近真皮革,同时还可生产出许多高附加值的产品如牛巴革、磨绒革等。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中,该磨皮工序中还设有与磨皮机配套的布袋除尘器,用以除去磨皮过程中产生的磨皮粉尘。③揉纹工序将磨皮后的合成革在干揉机、拉软机中直接摔纹(干揉),不使用任何溶剂;或在转鼓中加水进行鞣制,水鞣再放到干揉机揉干从而使PU合成革的手感柔软。经摔纹后的PU合成革的表面花纹更趋自然,并具有天然皮革表面的不规则花纹,明显提闻了广品的附加值。一般情况下水鞣直接使用清水,但是若待处理的合成革质量较差时,则需要在水中适当添加(Tl0%重量百分比的柔软剂,作为优选,可在水中添加2 %重量百分比的柔软剂。④表面印花工序该工序在压花机、抛光机上进行。其中,压花工序有冷式压花、热式压花两种工序。所述热式压花为通入蒸汽的热式压花。⑤表面抛光工序抛光工序是通过高速转动的布辊与I3U合成革表面接触、摩擦从而使PU合成革表面光亮的过程,不涉及任何溶剂的使用。该抛光工序类似于日常生活中的擦皮鞋过程。本发明的表面印花工序、表面抛光工序除对合成革进行表面压花、表面改色、改变光泽外,还可提高I3U合成革的手感和观感,使其表面触感更象天然皮革。⑥印刷工序是通过网纹辊筒进行合成革表面处理的一种最常用工艺,在二版、三版印刷处理机上进行。具体地,PU合成革表面通过滚杆与装有油墨、涂料等工作浆的浆料槽相接触,将工作浆料缓慢涂在PU合成革的表面,然后将PU合成革置入烘箱进行烘干,烘箱温度控制在130°c左右。该工序除可使I3U合成革表面改色、改变光泽外,还可提高I3U合成革的手感和观感如油蜡感、滑爽感等,使I3U合成革表面触感更象真皮。印刷工序中的工作浆料涂在I3U合成革表面之前,先采用有机溶剂对工作浆料进行稀释,所述有机溶剂优选丁酮、二甲基甲酰胺、丙酮、醋酸甲酯、乙酸丁酯及环己酮中的其中一种或其中数种的组合。在将不同颜色的工作浆料涂在所述合成革表面之前,对滚杆进行清洗,清洗采用丙酮、丁酮或二甲基甲酰胺等溶剂,清洗后的有机溶剂可储存后重复使用。本发明所选用的喷浆干燥机、磨皮机、干揉机、拉软机、压花机、抛光机、印刷处理机均为本技术领域常用的设备,对此没有特别限制。
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合成革的无后处理工艺或者后处理工艺很简单而言,本发明的PU合成革的后处理方法,将多种后处理工序相结合,实现了合成革后处理的多样化。经本发明方法后处理过的PU合成革,其产品既能满足产品处理多样化的需求,也能达到现有市场的要求。并且,发明人还发现,采取将多种后处理工序相结合的后处理方法后,PU合成革的使用效果远远好于仅经单一的处理工序处理后的合成革,并且,其使用效果更接近真皮,甚至比真皮效果更好。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实施例采用的合成革为采用先湿法后干法的复合式生产工艺生产的PU合成革。所用的喷浆干燥机、磨皮机、干揉机、拉软机、压花机、抛光机、印刷处理机均为本技术领域常用的设备。一种PU合成革的后处理方法,包括以下工序
①喷涂工序也称作喷光工序,它是从真皮处理的技术中引进的。在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中,喷涂工序是在电脑控制的喷浆干燥机中进行。具体地,将树脂、颜料以及溶剂组成的喷涂剂按一定比例调配好后,通过液体泵输送到喷浆干燥机的喷涂室内;然后通过电脑自动控制对PU合成革表面进行喷涂,喷涂速度为12 m/min ;将喷涂后的I3U合成革放入烘箱烘干,烘箱温度控制在80°C左右。优选地,喷涂工序还设有与喷浆干燥机配套的废气水喷淋吸收系统,用以收集、处理烘箱烘干过程中的溶剂废气。经过喷涂工序后处理过的PU合成革能产生很特殊的表面颜色效果和表面触感。喷涂剂的配方优选为水性树脂、水性色膏和蒸馏水,而三者的较佳组合为体积比为100 1 2的水性树脂、水性色膏和蒸馏水。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中,将喷浆干燥机设立单独工作间,并保持工作间微负压,这样可有效地确保PU合成革生产车间的空气环境。②磨皮工序也称作磨纹工序。本发明的后处理方法通过对PU合成革的背面磨毛来实现磨皮工序,该工序不涉及任何溶剂的使用。PU合成革经过磨皮工序处理后可使其在外观上更接近真皮革,同时还可生产出许多高附加值的产品如牛巴革、磨绒革等。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中,该磨皮工序中还设有与磨皮机配套的布袋除尘器,用以除去磨皮过程中产生的磨皮粉尘。③揉纹工序将磨皮后的PU合成革在干揉机、拉软机中直接摔纹(干揉),不使用任何溶剂;或在转鼓中加水进行鞣制,水鞣再放到干揉机揉干从而使PU合成革的手感柔软。经摔纹后的PU合成革的表面花纹更趋自然,并具有天然皮革表面的不规则花纹,明显提闻了广品的附加值。一般情况下水鞣直接使用清水,但是若待处理的合成革质量较差时,则需要在水中适当添加(Tl0%重量百分比的柔软剂,作为优选,可在水中添加2 %重量百分比的柔软剂。④表面印花工序该工序在压花机、抛光机上进行。其中,压花工序有冷式压花、热式压花两种工序。所述热式压花为通入蒸汽的热式压花。⑤表面抛光工序抛光工序是通过高速转动的布辊与I3U合成革表面接触、摩擦从而使PU合成革表面光亮的过程,不涉及任何溶剂的使用。该抛光工序类似于日常生活中的擦皮鞋过程。本发明的表面印花工序、表面抛光工序除对合成革进行表面压花、表面改色、改变光泽外,还可提高I3U合成革的手感和观感,使其表面触感更象天然皮革。⑥印刷工序是通过网纹辊筒进行合成革表面处理的一种最常用工艺,在二版、三版印刷处理机上进行。具体地,PU合成革表面通过滚杆与装有油墨、涂料等工作浆的浆料槽相接触,将工作浆料缓慢涂在PU合成革的表面,然后将合成革置入烘箱进行烘干,烘箱温度控制在130°c左右。该工序除可使I3U合成革表面改色、改变光泽外,还可提高I3U合成革的手感和观感如油蜡感、滑爽感等,使I3U合成革表面触感更象真皮。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中,印刷工序中的工作浆料涂在I3U合成革表面之前,先采用有机溶剂对工作浆料进行稀释,所述有机溶剂优选丁酮、二甲基甲酰胺、丙酮、醋酸甲酯、乙酸丁酯及环己酮中的其中一种或其中数种的组合。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中,在将不同颜色的工作浆料涂在所述合成革表面之前,对滚杆进行清洗,清洗采用丙酮、丁酮或二甲基甲酰胺等溶剂,清洗后的有机溶剂可储存后重复使用。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
1.一种PU合成革的后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序 ①喷涂工序在待处理的PU合成革的表面喷涂能使I3U合成革表面产生特殊的颜色效果和触感的喷涂剂,将喷涂后的PU合成革送入烘箱中烘干; ②磨皮工序将上述烘干的PU合成革置于磨皮机中,对其背面进行磨毛; ③揉纹工序将上述经磨毛处理的PU合成革顺序经过干揉机和拉软机进行摔纹;或 将经磨毛处理的PU合成革放入转鼓中进行水鞣,再经干揉机揉干; ④表面印花工序将上述经揉纹的PU合成革用压花机进行压花; ⑤表面抛光工序将上述经压花的PU合成革置于抛光机中,通过高速转动的布辊与所述I3U合成革的表面接触、摩擦从而使其表面光亮; ⑥印刷工序将上述经抛光的PU合成革放在印刷处理机上,通过印刷处理机将工作浆料缓慢涂在PU合成革表面,再经烘箱进行烘干。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后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涂剂为水性树脂、水性色膏与蒸馏水的混合物。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PU合成革的后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涂工序中,通过电脑自动控制喷浆干燥机对PU合成革表面进行喷涂,并设置有用于收集、处理烘箱烘干过程中的喷涂剂废气的水喷淋吸收系统;所述喷浆干燥机置于负压的工作环境中进行喷涂作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合成革的后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浆干燥机的喷涂速度为12 m/min ;喷涂工序中的烘箱的温度控制在80°C。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PU合成革的后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磨皮工序中,还设置有与所述磨皮机配套的布袋除尘器。
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PU合成革的后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揉纹工序中,在转鼓中进行水鞣时,转鼓内的水中添加有2 %重量百分比的柔软剂。
7.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PU合成革的后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工序中的工作浆料为经有机溶剂稀释的涂料。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合成革的后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为丁酮、二甲基甲酰胺、丙酮、醋酸甲酯、乙酸丁酯及环己酮中的一种或其中数种的组合。
9.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PU合成革的后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工序中,需先采用丙酮、丁酮或二甲基甲酰胺对印刷处理机的滚杆进行清洗。
10.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合成革的后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工序中的烘箱的温度控制在130°C。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U合成革的后处理方法,该方法是在现有技术的干法、湿法工艺的基础上增加了多样化的后处理工艺,具体包括喷涂工序、磨皮工序、揉纹工序、表面印花工序、表面抛光工序和印刷工序。经该方法后处理过的PU合成革产品的柔性、垂感、挺感、纹路、花样都得到很大提高,其PU合成革的使用效果更接近真皮,甚至效果更好。
文档编号D06N3/00GK102747608SQ201210203968
公开日2012年10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0日
发明者周志刚 申请人:浙江正瑞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