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气囊模块的限动带及其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663141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用于气囊模块的限动带及其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气囊模块的长形的、编织的牵拉机构(10)包括多个纵向区段(12、14、16、18、20)。所述纵向区段(12、14、16、18、20)具有不同的经密。一种用于车辆安全系统的气囊模块包括气囊、联接到气囊上的牵拉机构(10)和与牵拉机构(10)联接的激活单元,该激活单元在被操作时释放牵拉机构(10)。牵拉机构(10)是具有不同经密的长形的、编织的牵拉机构(10),其以经密低的第一端部区段(12)优选通过缝合而紧固在气囊上并且以经密高的纵向区段(16)联接到激活单元上。一种用于制造这种牵拉机构(10)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在织机上以低的经密织出纵向区段(12;20);和在同一工序中在织机上以高的或渐增的经密织出另外的纵向区段(16;14、18)。为了编织而使用具有不同宽度的可调的筘。
【专利说明】用于气囊模块的限动带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气囊模块的牵拉机构。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车辆安全系统的气囊模块。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制造用于气囊模块的牵拉机构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在具有气囊模块的现代车辆安全系统中,追求的是使安全系统越来越有针对性地适配碰撞情况的各种参数。一种已知并且有利的可能性是使用牵拉机构、如限制带,通过将其释放可打开或关闭气囊排气口。备选地,也可以借助这种牵拉机构来影响气囊几何形状和/或释放附加的气囊体积。为了释放主动控制的限制带,需要具有激活单元的限制带释放装置,其也以缩写“TAU” (Tether-Activation-Unit)已知。具有这种激活单元的气囊模块例如由 DE 10 2008 028 921 Al 或 DE 10 2009 005 771 Al 已知。
[0003]气囊上的主动排气口与限制带释放装置之间的连接到目前为止通过环状绳(环线、眼状物)来实现。这种绳由高强度的聚乙烯纤维制成、尤其是由“迪尼玛”纤维制成,其端部通过手动过程而接合成环(锁眼)。但迄今所使用的绳不能直接缝合在气囊上。因此需要附加地将由纺织的气囊织物构成的环线缝合到气囊壁上,将绳环接到该环线中。
[0004]与此相反,已知将所谓的窄带直接缝合到气囊上,所述窄带例如用作头部气囊上的张力带。这种窄带是扁平的并且具有相同的宽度和厚度。但所述窄带因非常有限的安装空间而不适用于具有烟幕爆发式激活单元的限制带释放装置。对于当前激活单元中可提供的大约4毫米的通道而言窄带过宽。不考虑更窄的实施形式,因为如此的话断裂负荷将不够并且可用于缝合到气囊上的面积将过小。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牵拉机构或者具有牵拉机构的气囊模块,所述牵拉机构能直接缝合到气囊上并且满足应用在限制带释放装置中的范围中的要求。
[0006]该目的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用于气囊模块的牵拉机构、具有权利要求6的特征的用于车辆安全系统的气囊模块以及具有权利要求11的特征的用于制造牵拉机构的方法得以实现。根据本发明的牵拉机构的、根据本发明的气囊模块的和根据本发明的制造方法的有利和适宜的方案由从属权利要求给出。
[0007]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气囊模块的长形的、编织的牵拉机构包括多个纵向区段,其中,这些纵向区段具有不同的经密。
[0008]本发明基于下述认识:通过巧妙的措施可以在设置为用于制造窄带的织机上制成具有不同宽度的纵向区段的牵拉机构。不同宽度在此仅通过经密的变化(在牵拉机构的宽度方向上每单位长度的经线数量)来实现,因而可以在织机上在一个工序中且无需修整地制成根据本发明的牵拉机构。
[0009]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提供一种编织的牵拉机构、尤其是张力带和绳的组合。根据设计和应用,牵拉机构可以在一个或多个宽的位置上直接缝合到气囊的确定的织物区段上,使得用于控制主动的排气口或气囊的动态展开行为的力可以直接导入。该控制由此比同类解决方案更迅速且更精确。
[0010]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这样构造牵拉机构,使得在经密低的第一纵向区段、优选第一端部区段之后是经密渐增的第二纵向区段并且在第二纵向区段之后是经密高的第三纵向区段。经密低表示相应的区段比经密高的区段更宽。术语“经密低”和“经密高”在此情况下不应理解成绝对的,而仅应理解为相对的表述。
[0011]特别有利的是具有两个连接点的牵拉机构,也就是说,牵拉机构的两个端部分别与一个确定的气囊区段相连接,而牵拉机构的中间区段联接到限制带释放装置上。这借助这样的牵拉机构得以实现,在该牵拉机构中,在第三纵向区段之后是经密渐减的第四纵向区段并且在第四纵向区段之后是经密低的第五纵向区段、优选第二端部区段。在具有主动的排气口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设置两个连接点来进一步打开排气口,从而提高有效的排气横截面。
[0012]为了在牵拉机构的确定区域中、尤其是“绳区域”中在牵拉机构的宽度方向上“设置”尽可能多的经线,有利的是:使一个纵向区段、尤其是经密高的纵向区段通过多层编结、尤其是空心斜纹编结来构造。
[0013]与此相反,在牵拉机构的设置为用于连接到气囊上的那些区域中,适宜的是:将所述纵向区段中的至少一个纵向区段、尤其是经密低的纵向区段构造成平纹织物。
[0014]在两个区段之间的具有不同经密的过渡区段、尤其是经密渐增或渐减的纵向区段可以构造成斜纹编结织物(“通常的”斜纹织物)。
[0015]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车辆安全系统的气囊模块。该气囊模块包括:气囊、联接到该气囊上的牵拉机构和与该牵拉机构联接的激活单元,该激活单元在被操作时释放牵拉机构。所述牵拉机构是长形的、编织的根据本发明的牵拉机构,其以经密低的第一端部区段优选通过缝合而紧固在气囊上并且借助经密高的纵向区段联接到激活单元上。
[0016]如已经阐述的那样,根据本发明的牵拉机构将能良好地联接到限制带释放装置的激活单元上的绳的优点与能良好地缝合到气囊上的窄带的优点结合起来。
[0017]根据本发明的气囊模块的一种实施方式对于用于主动释放气囊的排气口尤为有利,在该实施方式中,牵拉机构也以经密低的第二端部区段优选通过缝合紧固在气囊上。
[0018]在这种应用中可以借助牵拉机构和激活单元来更好地控制气囊的排气口的有效流动横截面。
[0019]优选牵拉机构的经密低的端部区段紧固在直接邻接排气口的气囊区段上。由此与目前已知的具有间接连接到气囊上的牵拉机构的绳区段的解决方案相比确保了牵拉机构与邻接排气口的气囊区段之间的直接且由此更有效的力传递。
[0020]此外,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制造用于气囊模块的牵拉机构、尤其是根据本发明的牵拉机构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0021]一在织机上以低的经密织出纵向区段;和
[0022]一在同一工序中在织机上以高的或渐增的经密织出另外的纵向区段。
[0023]根据本发明,为了编织而使用具有不同宽度的可调的筘。
[0024]通过在编织时调节筘,使得经密和由此牵拉机构的宽度自动发生变化,而无需为此进行修整(裁剪、变形等)。[0025]优选将经密低的纵向区段编织成平纹织物。
[0026]与此相反,优选将经密高或经密渐增的纵向区段编织成斜纹织物或多层织物、尤其是空心斜纹织物。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7]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由下述说明和所参照的附图给出。附图中:
[0028]图1为联接到气囊上的根据本发明的牵拉机构在展开状态中的俯视图;
[0029]图2为牵拉机构的沿图1中的切割线A-A、B-B、C-C的横剖视图;和
[0030]图3为联接到气囊和激活单元上的牵拉机构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图1示出用于车辆安全系统的气囊模块的长形的牵拉机构10的结构。该牵拉机构10的纵向在下面亦称为X方向。牵拉机构10由纺织织物制成并且鉴于其变化的宽度(y方向)而可以分为多个纵向区段:
[0032]在宽度恒定的扁平的第一区段12 (在下面亦称为第一端部区段)上连接有宽度渐减的扁平的第二区段14(第一过渡区段)。然后是宽度恒定的中间的第三区段16,该第三区段与第一和第二区段12、14的基本上矩形的横截面相反具有在X方向上不变的圆形或椭圆形的横截面,如图2可见。与第三区段16邻接的宽度渐增的第四区段18 (第二过渡区段)过渡到宽度恒定的第五区段20 (第二端部区段)中。
[0033]牵拉机构10在针刺机上在一个工序中制成,这在后面还将详细说明。牵拉机构10在其整个长度上具有相同数量的经线。牵拉机构10的变化的宽度产生于各纵向区段中不同的经密(在y方向上每单位长度的经线数量)。因此牵拉机构10的形状并非、至少不主要通过织物局部的裁剪或事后变形来获得。两个端部区段12、20 (第一和第五区段)具有相对低的经密,中间的第三区段16与之相对地具有相对高的经密。两个过渡区段14、18 (第二和第四区段)具有在X方向上渐减或者渐增的经密。
[0034]牵拉机构10设置为应用在具有激活单元的气囊模块中,所述激活单元应在确定情况下释放牵拉机构10。两个扁平的端部区段12、20被直接缝合到气囊的两个区段22、24上、尤其是两个邻接排气口的区段上。绳状的中间区段16联接到激活单元上,从而限制牵拉机构10并且由此气囊区段22、24在其空间上的运动性。在根据图3的实施例中,中间区段缠绕爆炸螺柱26。在激活单元被操作后一一这导致爆炸螺柱26的毁坏或破碎一一牵拉装置10得以释放。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控制气囊的动态展开行为和/或气囊的排气口的有效横截面。
[0035]也可以将两个扁平的端部区段12、20上下叠置地与两个气囊区段22、24中的仅一个气囊区段缝合,并且所述气囊区段22、24自己彼此连接。同样,两个端部区段12、20也可以仅与一个气囊区段连接,而不必具备第二气囊区段。
[0036]下面说明牵拉机构10的制造,为此使用具有特殊的筘的针刺机。该筘在竖直方向(z方向)上可调并且具有不同的宽度,更具体地说,在成排设置的筘片之间在y方向上的距离随筘的高度的变化而变化。
[0037]牵拉机构10在针刺机上在一个工序中制成,其方式是,首先织出宽度恒定的第一区段12。然后在进一步的编织过程中这样在竖直方向上连续调节筘,使得筘片的距离不断减小。通过移动筘、但却使经线保持在相同的竖直位置中,将经线一起推入变得狭窄的筘隙中,使得织物宽度连续减小。通过这种方式形成宽度渐减的第二区段14。
[0038]然后将筘保持在确定的高度上,直到织出宽度恒定的第三区段16。为了织出渐增地变宽的第四区段18和宽度恒定的第五区段20,筘相应地沿与编织第二区段时相反的方向运动并且随后再次被固定在确定的高度上。
[0039]除了改变筘的高度位置外,还可以为纵向区段12、14、16、18、20使用不同的编结类型。宽的端部区段12、20借助紧编结、尤其是平纹编结而织成单层的。对过渡区段14、18使用编结点少的编结、尤其是斜纹编结。针刺机右侧上的网格行(Mascheinreihe)的织针必须在侧向上从右向左地跟随跟随织片的运动。
[0040]中间区段16的极小的宽度辅助地通过多层编结、尤其是空心斜纹编结来实现。这种编结允许将全部数量的经线设置在极窄的区域中。由此在该区域中由最初的扁平织物形成一种绳。
[0041]整个编织过程(B卩,从“宽”到“窄”并且从“窄”到“宽”)通过预先确定的受控的纬线供给和纬线张紧来辅助。 [0042]根据另一种实施方式,牵拉机构10没有第四和第五区段,也就是说,绳状的第三区段16构成第二端部区段。为了将该区段16适当地联接到激活单元上,可以在事后将第三区段16变形成环线。
[0043]附图标记列表
[0044]
【权利要求】
1.用于气囊模块的长形的、编织的牵拉机构(10),包括多个纵向区段(12、14、16、18、20),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区段(12、14、16、18、20)具有不同的经密。
2.根据权利要求1的牵拉机构(10),其特征在于,在经密低的第一纵向区段(12)、优选第一端部区段之后是经密渐增的第二纵向区段(14),并且在第二纵向区段(14)之后是经密高的第三纵向区段(16)。
3.根据权利要求2的牵拉机构(10),其特征在于,在第三纵向区段(16)之后是经密渐减的第四纵向区段(18),并且在第四纵向区段(18)之后是经密低的第五纵向区段(20)、优选第二端部区段。
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的牵拉机构(10),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区段中的至少一个纵向区段(16)、尤其是经密高的纵向区段通过多层编结、尤其是空心斜纹编结构成。
5.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的牵拉机构(10),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区段中的至少一个纵向区段(12、20)、尤其是经密低的纵向区段构造成平纹织物。
6.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的牵拉机构(10),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区段中的至少一个纵向区段(14、18)、尤其是经密渐增或渐减的纵向区段构造成斜纹织物。
7.用于车辆安全系统的气囊模块,该气囊模块包括:气囊、联接到该气囊上的牵拉机构(10)和与该牵拉机构(10)相联接的激活单元,该激活单元在被操作时释放牵拉机构(10),其特征在于,所述牵拉机构(10)是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的长形的、编织的牵拉机构(10),其以经密低的第一端部区段(12)优选通过缝合而紧固在气囊上并且以经密高的纵向区段(16)联接到激活单元上。
8.根据权利要求7的气囊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牵拉机构(10)以经密低的第二端部区段(20 )优选通过缝合而紧固在气囊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的气囊模块,其特征在于,借助牵拉机构(10)和激活单元来控制气囊排气口的有效的流动横截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的气囊模块,其特征在于,牵拉机构(10)的至少一个经密低的端部区段紧固在直接邻接排气口的气囊区段(22、24)上。
11.用于制造用于气囊模块的牵拉机构(10)、尤其是根据权利要求1至6之一的牵拉机构(10)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一在织机上以低的经密织出纵向区段(12 ;20);和 一在同一工序中在织机上以高的或渐增的经密织出另外的纵向区段(16 ;14、18); 其特征在于,为了编织而使用具有不同宽度的可调的筘。
12.根据权利要求1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经密低的纵向区段(12;20)织成平纹织物。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经密高或渐增的纵向区段(16;14、18)织成斜纹织物或多层织物、尤其是空心斜纹织物。
【文档编号】D03D13/00GK103764453SQ201280041841
【公开日】2014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6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25日
【发明者】D·阿兰祖拉, M·劳施 申请人:Trw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