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纱机纸管输送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672363阅读:400来源:国知局
纺纱机纸管输送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纺纱机纸管输送装置,包括与控制系统信号连接的纸管库和落筒小车,落筒小车上设有纸管储存腔,纺纱机侧面设有纸管输送带,纸管输送带的起点通过纸管推动装置与纸管库预设的纸管提取位置衔接,终点通过纸管拨盘装置与位于纺纱机正面的纸管握持装置的入口衔接,纸管握持装置的出口指向落筒小车上纸管储存腔等待储存纸管的位置。本实用新型由于设置了具有纸管储存腔的落筒小车,所以使得纸管得到中转备用,还可根据纺纱机的长度设置多个落筒小车,当多个锭位需要同时落筒时,多个落筒小车可同时分别向不同的锭位输送纸管。本装置减少纸管向锭位输送的距离和锭位的等待落筒时间,进而提高了纺纱机的络纱效率。
【专利说明】纺纱机纸管输送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纺纱机的纸管输送装置。【背景技术】
[0002]纺纱机在对棉条加捻形成纱线后,需要将纱线卷绕储存在不同形式的纸管上,以便为后续织造提供连续纱线,此工艺为络纱。目前,纺纱机的长度会长达几十米,相应络纱用的锭位也多达几十至上百个不等。在络纱过程中,当纸管上络满纱线后,需要将其取下并替换空纸管以便继续络纱。
[0003]现有纺纱机已配置的纸管输送装置,主要包括由控制系统控制的纸管库,纸管输送通道,以及具有机械手的落筒小车。其中,纸管库安装在纺纱机的一端,用于储存并向纸管输送通道提供纸管。纸管输送通道则安装在纺纱机的下方,与纺纱机等长,用于将纸管输送至等待落筒的锭位。其工作流程是:当纺纱机的某一锭位需要更换纸管时,控制系统给出相应信号使落筒小车抵达该锭位。同时,从纸管库提取一个纸管,由纸管输送通道将该纸管送至指定锭位。最后,再由落筒小车通过机械手抓取纸管进行落筒操作。
[0004]虽然现有的纸管输送装置可完成纸管输送工作,但是仍然存在以下问题:1、现有纸管输送通道与纺纱机等长,当远离纸管库的锭位等待落筒时,纸管甚至需要在纸管传输通道上经过整台纺纱机才能够到达该锭位。这样便造成锭位等待落筒的时间过长,进而影响纺纱机的络纱效率。2、由于纺纱机上锭位众多,所以可能出现多个锭位在同一时间需要落筒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纸管库会向纸管输送通道上同时放置多个纸管。以现有纸管输送装置的结构设置,只能在前一个锭位落筒完毕后,后一个纸管才能够被输送至下一个锭位。这样无疑又再次延长了落筒时间和降低了络纱效率。3、正因为纸管输送通道要将纸管输送到每一锭位,属于多点输送,所以每一输送点都需要精确定位,以确保主机从输送带上准确抓取纸管,这就造成装置装配、调试困难的问题。同时,又因为纸管输送通道较长,所以整个装置的制作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纺纱机纸管输送装置,通过装置中部件的设置,使纸管的输送距离缩短,以此减少锭位等待落筒的时间,进而提高纺纱机的络纱效率。
[0006]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纺纱机纸管输送装置,包括与控制系统信号连接的纸管库和落筒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落筒小车的车身上设有纸管储存腔;所述纸管库设置在纺纱机一端背面的框架上,纺纱机侧面的框架上设有纸管输送带,该纸管输送带的起点通过纸管推动装置与纸管库预设的纸管提取位置衔接,纸管输送带的终点通过纸管拨盘装置与位于纺纱机正面的纸管握持装置的入口衔接,该纸管握持装置的出口则指向落筒小车上纸管储存腔等待储存纸管的位置。
[0007]进一步,所述纸管库包括具有顶面和两个侧面的外架,外架的正面设有带窗口的护板,外架的背面与纺纱机背面的框架固定连接,外架内设有呈“S”形走向的链条传送带;链条上等间隔设置有纸管钉,纸管钉的一端与链条固定连接,另一端则指向护板的窗口,该窗口与链条传送带的走向一致,且宽度大于纸管的最大直径;在纸管库预设的纸管提取位置处设有与控制系统信号连接的纸管库传感器。
[0008]进一步,所述纸管推动装置通过一个安装板固定在纸管库外架的内侧,并与纸管库中预设的纸管提取位置相对应;纸管推动装置包括一个推板,推板的一侧垂直设有相互平行的推板导向杆和推板控制气缸,推板控制气缸固定在安装板上,推板导向杆则滑动套接在安装板的一个安装套中,该安装套的方向与纸管钉平行;其中,推板控制气缸的行程和推板导向杆的长度大于纸管钉的长度,推板的板面长度大于纸管的最大直径;推板的初设位置始终位于纸管的后方,且与纸管钉之间留有间隙。
[0009]进一步,所述纸管输送带与纸管库预设的纸管提取位置通过一个倾斜接板衔接,该倾斜接板的上端位于停留在预设纸管提取位置处纸管钉的前方,且低于停留该处的纸管钉。
[0010]进一步,所述纸管输送带的起点处设有与控制系统信号连接的输送带传感器。
[0011]进一步,所述纸管拨盘装置包括通过固定架固定的挡板和拨盘,其中,固定架开口向下扣接在输送带的终点和纸管握持装置的入口位置;与固定架宽度相同的挡板沿输送带的终点安装在固定架的一端;固定架靠近输送带的一侧贯通安装有相互平行的拨盘控制气缸和拨盘导向杆,拨盘导向杆滑动套接在位于固定架顶面下方的固定套中,拨盘导向杆的走向与输送带的传送方向垂直;拨盘为一个开口向下的构件,拨盘的顶面与拨盘导向杆固定连接,拨盘开口的深度以及宽度大于纸管的最大直径;固定架的一侧设有与控制系统信号连接的拨盘传感器。
[0012]进一步,所述纸管输送带与纸管握持装置之间通过一个倾斜向下的滑道装置连接,该滑道装置的起点与纸管输送带的终点衔接,滑道装置的终点则与纸管握持装置的入口衔接,该倾斜滑道的宽度小于纸管的长度。
[0013]进一步,所述纸管滑道装置上设有吹气部件,其中吹起喷头安装在滑道上。
[0014]进一步,所述纸管握持装置包括左握持板和右握持板,两个握持板的握持端构成卡爪结构,两个握持板的上端分别连接一组拉杆,拉杆与握持控制气缸连接,握持控制气缸带动拉杆使左右两个握持板进行开合;握持装置上设有与控制系统信号连接的握持传感器。
[0015]进一步,所述落筒小车的纸管储存腔储量大小为8-15个纸管。
[00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设置了具有纸管储存腔的落筒小车,所以使得纸管得到中转备用,当锭位需要落筒时,只需将落筒小车移动至该锭位处,通过已有的机械手对其进行抓取落筒操作即可。根据纺纱机的长度可设置多个落筒小车,当多个锭位需要同时落筒时,多个落筒小车可分别向不同的锭位输送纸管。由此可知,当锭位等待落筒时,本实用新型能够减少纸管向锭位输送的距离,以此减少锭位的等待落筒时间,进而提高了纺纱机的络纱效率。此外,由于缩短了纸管的输送距离,所以相应的降低了装置的制作成本。在附加技术特征中,纸管推动装置、纸管输送带、纸管拨盘装置以及纸管握持装置的设置,均是为了将纸管能够更准确的输送给落筒小车。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00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0018]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纸管库示意图;[0019]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0020]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纸管推动装置结构示意图;[0021]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纸管输送带结构示意图;[0022]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纸管拨盘装置结构示意图;[0023]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纸管滑道装置示意图;[0024]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纸管握持装置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25]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技术方案是,取消了设置在纺纱机上与其等长的纸管输送通
道。通过增加具有纸管储存腔的落筒小车,使纸管能够被落筒小车中转储备。当某一锭位需要落筒时,落筒小车可以直接向该锭位输送纸管,再由落筒小车上的机械手完成落筒操作,而无需等待纸管在原有输送通道上经过长距离输送后才能抵达该锭位。若纺纱机较长,出现多个锭位需要同时落筒时,可以配备两台以上的具有纸管储存腔的落筒小车,实现在同一时间分别向不同锭位输送纸管的目的。由此可以看出,通过落筒小车对纸管的中转储备,不仅可以减少落筒时纸管的输送距离,而且还缩短了锭位等待落筒的时间,进而提高了纺纱机的络纱效率。此外,由于减少了原有的纸管输送通道,所以整机装配调试难度降低,制作成本也相应减少。
[0026]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7]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为纺纱机纸管输送装置,主要包括纸管库2和落筒小车
11。落筒小车11上设有纸管储存腔10。纸管库2通过纸管推动装置5、纸管输送带6以及纸管握持装置9的共同配合,将纸管放置在落筒小车11的纸管储存腔10中。纸管库2、纸管推动装置5、纸管输送带6以及纸管握持装置9均由主机的控制系统通过信号控制。其中,纸管库2设置在纺纱机的一端的背面,即车头或车位的背面。这样设置的目的是方便工作人员随时将纸管存入纸管库2中,并且不影响纺纱机正面的络纱工作。纸管提取装置对应设置在纸管库2预设的纸管提取位置处。纸管输送带6则固定在纺纱机的侧面,其一端与纺纱机背面的纸管提取装置5连接,另一端则与纺纱机正面的纸管握持装置9连接。纸管握持装置9在接收到纸管后,将纸管提供给位于等待位置的落筒小车11。落筒小车11的纸管储存腔10储量大小为8-15个纸管。
[0028]现对上述各部件的结构进行详细的描述,具体如下:
[0029]如图2所示,纸管库2包括具有顶面和两个侧面的外架12,外架12的正面设有带窗口的护板13,外架12的背面与纺纱机背面的框架I固定连接。外架12内设有呈“S”形走向的链条传送带,链条传送带由链轮驱动电机19驱动,通过主动链轮15带动从动链轮14转动,进而使得附在链轮上的链条18做循环运动。
[0030]如图3所示,在链条18上等间隔设置有多个纸管钉16。纸管钉16的一端与链条18固定连接,另一端则指向护板13的窗口。护板13的窗口与链条18传送带的走向一致,且窗口的宽度大于纸管的最大直径。纸管库2对纸管的储量大小,可通过调节纸管钉16的个数来确定。外架12靠近纺纱机一端的侧壁上设有纸管库传感器17,该纸管库传感器17与控制系统信号连接,用于检测纸管钉16上的纸管是否抵达预定的提取位置。
[0031]启动链轮驱动电机19,纸管钉16上的纸管随着链条18进行循环运动。待纸管抵达预定的提取位置,纸管库传感器17将感知到的纸管抵达信号传送给控制系统。此时,控制系统会向链轮驱动电机19发出停机信号,纸管停留在预定的提取位置等待下一步的操作。
[0032]需要说明的是,当纸管为锥形纸管时,锥形纸管需从大端处插入纸管钉16上。
[0033]如图4所示,纸管推动装置5是第一个提取装置,其作用在于使纸管从纸管钉16上脱离。纸管推动装置5通过一个安装板4固定在纸管库2外架12上,并与纸管库2中预设的纸管提取位置相对应。纸管推动装置5包括一个推板20,推板20的一侧垂直设有相互平行的推板导向杆23和推板控制气缸22。其中,推板控制气缸22固定在安装板4上,推板导向杆23则滑动套接在安装板4的一个安装套21中。安装套21的方向与纸管钉16平行。推板控制气缸22的行程和推板导向杆23的长度大于纸管钉16的长度。推板20的板面长度大于纸管的最大直径,即锥形纸管的大端直径。推板20的初设位置始终位于纸管的后方,或锥形纸管大端的后方,且与纸管钉16之间留有间隙。
[0034]在纸管库2停机的同时,控制系统向推板控制气缸22发出启动信号。推板20的板面与纸管的后端或锥形纸管的大端处部分相抵,在推板控制气缸22推动以及推板导向杆23引导的作用下,使纸管从纸管钉16上脱离。脱离后的纸管会掉入位于纸管钉16前方的倾斜接板3,进而进入与倾斜接板3连接的纸管输送带6中。
[0035]如图5所示,纸管输送带6是将提取出的纸管从纺纱机的背面向正面输送的装置。包括一个设置在倾斜接板3下方通过带轮带动的输送带25。倾斜接板3的下端与输送带25的起点连接,且在该端输送带25上设有与控制系统信号连接的输送带传感器24。当纸管由倾斜接板3落入输送带25后,该传感器将感知到的信号发送给控制系统,再由控制系统向位于输送带25起点处的输送带驱动电机发出启动信号。该驱动电机带动输送带25转动,使得纸管从位于纺纱机背面的输送带25起点抵达纺纱机正面的终点。
[0036]由于纸管输送带6的位置较高,而纸管握持装置9为了能够将纸管准确放入落筒小车11,其位置相对较低。所以在输送带25的终点位置与纸管握持装置9之间设有纸管滑道装置8,以便将纸管从高处向低处输送。该纸管滑道装置8的起点与输送带25的终点并排设置。为了将纸管从输送带25上取下,故在输送带25的终点和纸管滑道装置8之间设有纸管拨盘装置7。
[0037]如图6所示,纸管拨盘装置7是第二提取装置,包括设置在固定架29上的挡板31和拨盘28。其中,固定架29开口向下扣接在并排设置的输送带25终点和滑道35起点位置,并且固定架29的两侧分别与输送带25以及滑道35的外侧相抵。与固定架29宽度相同的挡板31沿输送带25的终点安装在固定架29的一端。固定架29靠近输送带25的一侧贯通安装有相互平行的拨盘控制气缸26和拨盘导向杆32。其中,拨盘导向杆32滑动套接在位于固定架29顶面下方的固定套30中,拨盘导向杆32的走向与输送带25的传送方向垂直。拨盘28为一个开口向下的构件,拨盘28的顶面与拨盘导向杆32固定连接。拨盘28开口的深度以及宽度大于纸管的最大直径。拨盘28通过拨盘控制气缸26的带动以及拨盘导向杆32的引导下,在输送带25的终点和滑道35的起点之间做往复运动。[0038]为了使纸管拨盘装置7对纸管的抵达状态快速感知,以便进行提取操作。在固定架29的两侧分别安装有拨盘传感器27和反射板33。拨盘传感器27与控制系统信号连接。当纸管未抵达位于输送带25终点位置的拨盘28中时,反射板33能够将光线反射至拨盘传感器27,此时拨盘控制气缸26为停止工作的状态;当纸管抵达拨盘28中时,纸管将拨盘传感器27与反射板33之间的光线阻断,拨盘传感器27感知纸管抵达状态后,将信息发送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向拨盘控制气缸26发出启动信号,拨盘控制气缸26将带有纸管的拨盘28推向滑道35的起点。
[0039]需要说明的是,挡板31的设置不仅能截停纸管,还可与拨盘28共同作用,使纸管尤其是锥形纸管沿特定方式向滑道35中转移。
[0040]如图7所示,纸管滑道装置8为上端与输送带25并排连接,下端与纸管握持装置9连接的一个倾斜滑道35。该倾斜滑道35的宽度小于纸管的长度,避免纸管在滑道35中翻转,确保纸管可按照特定方式进入纸管握持装置9中。
[0041]由于纸管,尤其是锥形纸管在下滑过程中不会沿直线移动,所以纸管滑道装置8上设置有吹气部件,其中吹气喷头34安装在滑道35上,以此辅助纸管能够顺利滑入纸管握持装置9。
[0042]在滑道35的终点处,纸管由纸管握持装置9接纳。如图8所示,纸管握持装置9包括左握持板37和右握持板40,两个握持板的握持端构成卡爪结构。两个握持板的上端分别连接一组拉杆39,拉杆39与握持控制气缸38连接。握持装置的初始状态为左右两个握持板闭合的状态,当纸管落入握持装置的入口后,握持传感器36感知纸管,并将该信号传送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向握持控制气缸发送开启信号。在握持控制气缸的驱动下,拉杆39带动各自对应的握持板向两侧张开,纸管被放置在已在该点处等待落筒小车11的纸管储存腔10中;当纸管被放入落筒小车11后,左右握持板在握持控制气缸的带动下闭合,准备下次工作。
[0043]由于设置了具有纸管储存腔10的落筒小车11,所以使得纸管得到中转备用,当锭位需要落筒时,只需将落筒小车11移动至该锭位处,通过已有的机械手对其进行抓取落筒操作即可。根据纺纱机的长度可设置多个落筒小车11,当多个锭位需要同时落筒时,多个落筒小车11可分别向不同的锭位输送纸管。以此减少在锭位等待落筒时,纸管的输送距离,减少锭位等待落筒时间,进而提高纺纱机的络纱效率。由于取消了原有纸管输送装置中与纺纱机等长的输送通道,所以本实用新型的无论是制作成本,还是安装调试难度均得到降低。
【权利要求】
1.一种纺纱机纸管输送装置,包括与控制系统信号连接的纸管库和落筒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落筒小车的车身上设有纸管储存腔;所述纸管库设置在纺纱机一端背面的框架上,纺纱机侧面的框架上设有纸管输送带,该纸管输送带的起点通过纸管推动装置与纸管库预设的纸管提取位置衔接,纸管输送带的终点通过纸管拨盘装置与位于纺纱机正面的纸管握持装置的入口衔接,该纸管握持装置的出口则指向落筒小车上纸管储存腔等待储存纸管的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纱机纸管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纸管库包括具有顶面和两个侧面的外架,外架的正面设有带窗口的护板,外架的背面与纺纱机背面的框架固定连接,外架内设有呈“S”形走向的链条传送带;链条上等间隔设置有纸管钉,纸管钉的一端与链条固定连接,另一端则指向护板的窗口,该窗口与链条传送带的走向一致,且宽度大于纸管的最大直径;在纸管库预设的纸管提取位置处设有与控制系统信号连接的纸管库传感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纺纱机纸管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纸管推动装置通过一个安装板固定在纸管库外架的内侧,并与纸管库中预设的纸管提取位置相对应;纸管推动装置包括一个推板,推板的一侧垂直设有相互平行的推板导向杆和推板控制气缸,推板控制气缸固定在安装板上,推板导向杆则滑动套接在安装板的一个安装套中,该安装套的方向与纸管钉平行;其中,推板控制气缸的行程和推板导向杆的长度大于纸管钉的长度,推板的板面长度大于纸管的最大直径;推板的初设位置始终位于纸管的后方,且与纸管钉之间留有间隙。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纺纱机纸管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纸管输送带与纸管库预设的纸管提取位置通过一个倾斜接板衔接,该倾斜接板的上端位于停留在预设纸管提取位置处纸管钉的前方,且低于停留该处的纸管钉。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纱机纸管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纸管输送带的起点处设有与控制系统信号连接的输送带传感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纺纱机纸管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纸管拨盘装置包括通过固定架固定的挡板和拨盘,其中,固定架开口向下扣接在输送带的终点和纸管握持装置的入口位置;与固定架宽度相同的挡板沿输送带的终点安装在固定架的一端;固定架靠近输送带的一侧贯通安装有相互平行的拨盘控制气缸和拨盘导向杆,拨盘导向杆滑动套接在位于固定架顶面下方的固定套中,拨盘导向杆的走向与输送带的传送方向垂直;拨盘为一个开口向下的构件,拨盘的顶面与拨盘导向杆固定连接,拨盘开口的深度以及宽度大于纸管的最大直径;固定架的一侧设有与控制系统信号连接的拨盘传感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纱机纸管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纸管输送装置与纸管握持装置之间通过一个倾斜向下的滑道装置连接,该滑道装置的起点与纸管输送装置的终点衔接,滑道装置的终点则与纸管握持装置的入口衔接,该倾斜滑道的宽度小于纸管的长度。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纺纱机纸管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纸管滑道装置上设有吹气部件,其中吹起喷头安装在滑道上。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纱机纸管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纸管握持装置包括左握持板和右握持板,两个握持板的握持端构成卡爪结构,两个握持板的上端分别连接一组拉杆,拉杆与握持控制气缸连接,握持控制气缸带动拉杆使左右两个握持板进行开合;握持装置上设有与控制系统信号连接的握持传感器。
10.如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纺纱机纸管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落筒小车的纸管储存腔储量大小为8-15 个纸管。
【文档编号】D01H9/10GK203403191SQ201320475025
【公开日】2014年1月22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27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27日
【发明者】陈华, 张建, 陶定宝, 代明 申请人:陕西华燕航空仪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