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纺织行业用导纱针,具体涉及一种导纱针组件。更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铆接导纱针组件。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在机械纺织行业,根据工艺要求,控制针的运行方式可以缝制花样。传统机械纺织行业用导纱针片包括两侧的针片和夹在两侧的针片之间的芯片,两侧的针片和芯片通过边缘焊接连接在一起。
将导纱针头插入导纱针片形成导纱针组件。导纱针组件安装在贾卡,如压电陶瓷贾卡上。贾卡在摆动过程中,在纱线的拉力作用下,传统的导纱针片容易出现开裂,造成设备故障,影响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本领域仍需要对导纱针组件的结构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导纱针组件,以克服现有导纱针组件存在的上述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导纱针组件,所述导纱针组件由导纱针头插入导纱针片构成,所述导纱针片包括两侧的针片和夹在两侧的针片之间的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侧的针片和夹在两侧的针片之间的芯片通过铆接连接在一起。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在所述两侧的针片和芯片上设置有对应的铆接孔,铆接金属棒插入所述铆接孔中形成铆接连接,所述铆接孔的直径的范围为0.4mm-0.8mm。
优选地,所述铆接孔的直径为0.6mm。
优选地,在所述两侧的针片和芯片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有多个对应的铆接孔。
优选地,所述两侧的针片和芯片还通过边缘焊接连接。
本申请中,两侧的针片和芯片的后端指与贾卡,如压电陶瓷贾卡连接的一端,而两侧的针片和芯片的后端则指与所述后端相对的一端,即导纱针头从其中伸出的一端。
将铆接的位置设置在所述两侧的针片和芯片的前端和后端主要是出于在所述位置导纱针片受力较大的考虑。
本实用新型将两侧的针片和芯片通过铆接进行连接,结合力高,特别是在配合边缘焊接的情况下,结合力更高。在导纱针摆动过程中可有效降低针片开裂的情况。另外,本实用新型可以省略激光焊接,简化生产工艺,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铆接导纱针组件的顶视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铆接导纱针组件的左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应该理解,附图中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用,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进行限定。
应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附图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用,并非按比例和实际形状精确绘制,因此这些附图不应成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见图1、2,本实用新型的导纱针组件已安装导纱针头60,导纱针片包括两侧的针片10、30和夹在两侧的针片之间的芯片20。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所述两侧的针片10、30和夹在两侧的针片之间的芯片20通过铆接50连接在一起。
对铆接50的位置不做特别限定,但考虑到两侧的针片10、30和芯片20的前端(即导纱针60中伸出的一端)和后端(即与贾卡连接的一端)在工作的过程中受力较大,优选在两侧的针片10、30和芯片20的前端和后端设置多个铆接50,而其它地方可以不设或设置少量铆接。
为实现铆接,如图2所示,在两侧的针片10、30和芯片20上分别设置对应的铆接孔70。在图2示出的实施例中,在两侧的针片10、30和芯片20的前端设置有三个对应的铆接孔,后端设置有两个对应的铆接孔。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其它数量和位置的铆接孔也是可行的。
铆接孔70的直径的范围应在0.4m-0.8mm之间,优选为0.8mm。
铆接用金属棒所采用的材料和尺寸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容易知道的,在此不再赘述。
为了进一步增加导纱针片的结合强度,还可以将两侧的针片10、30和芯片20通过边缘焊接连接。
基于对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的描述,应该清楚,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并不仅仅局限于上面说明书中所阐述的特定细节,未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或范围的对本实用新型的许多显而易见的改变同样可能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