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镶板和连接元件的组件及其支承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7193阅读: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包括镶板和连接元件的组件及其支承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镶板(panel)连接元件及锒板组件的支承组、镶 板连接元件和用于镶板连接元件的支承组.
特别是,这种组件和这种支承组可被用于建筑业,例如用于屋顶 结构、幕墙、防护墙等等。
术语"镶板"的意思既指实际镶板,又指就象在实例中在这种结 构的构造中配合使用的任何其他类似元件的平板(slab)或壁。
这些沿两者的边缘彼此邻近成对设置的镶板通过"连接元件"连 接并整体接合,"连接元件"在一侧联接共有边而在另一侧直接连接 到提供系统支承结构的框架上。
镶板和平板以及连接元件都可由不同材料制成,例如聚碳酸酯、 铝或其它特定树脂。
背景技术
在建筑业中,直到今日已经制成和已知有各种型式的不同镶板和 连接元件,为了提供相当有价值的组件,这些元件被制成彼此之间配 合。
事实上,近几年来,在建筑业中,曾试图得到一种组件和连接元 件,使其能够使用最简单的可能结构而结合轻质、负荷承栽能力连同 水密性和气密性的特征。
已知的这种镶板连接元件组件中的 一些没有在各部件之间提供直
接简单的可联接性;亊实上,可能笫一镶板容易地插入到连接元件中, 而在存在的第 一插入镶板的情况下第二镶板较难插入.
另一个可能的缺点与以下亊实有关,即一旦镶板和连接元件已经
被连接,就在零件之间缺少良好的密封,因此导致一方面存在脱离的 可能性和另一方面存在通过该组件的泄漏。
在一些已知的镶板/连接元件中发现的另一种可能的缺点与以下
事实有关,即由于形成齿状连接部分,构成它们是相当困难的并且设 置它们是相当复杂的,而且没有保证整体安全性,有时由于存在齿的 锋利部分造成操作危害。
另一个缺点还在于镶板系统的可能分离,甚至导致漏水,这是由 于当今更经常发生的相当大强度的大气活动的频繁出现而造成的。
因此,不利的是,当前没有能够满足存在于上述"极端,,大气现象 中的不同负荷状态(有时是差别非常大的负荷状态)要求的镶板系统。
另外,在镶板连接元件直接连接到通常由完全不同于镶板和连接 元件本身的材料制成的框架上的情况下,目前存在涉及由于在组件本 身和框架之间的热膨胀而造成的组件破坏的问题和危险,这种破坏完 全未得到解决或基本上非常有限地得到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能够以非常简单、低廉和特别实用的方式提供克 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的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用于镶板连接元件及镶板组件的支承 组、镶板连接元件和用于镶板连接元件的支承组,其总体上具有良好 的阻力特性并在接合区具有良好的阻力特性。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用于镶板连接元件及镶板组件的支承 组、镶板连接元件和用于镶板连接元件的支承组,其具有根据要求而 灵活适应的机械阻力。
还有,本发明的另 一个目的是提供用于镶板连接元件及镶板组件 的支承组、镶板连接元件和用于镶板连接元件的支承组,其能够保证 部件之间稳定定位,并且良好地密封以防水、防空气和防泄漏。在任 何情况下,本发明的组件和组必须能够杜绝由于偶然或疏忽原因而造 成的可能泄漏。
另一个目的是提供用于镶板连接元件及镶板组件的支承组、镶板 连接元件和用于镶板连接元件的支承组,其能够解决涉及由于框架和 组件本身之间的热膨胀而造成的破坏问题。
根据本发明,这些目的可以通过提供分别如权利要求17和1所述的 用于镶板连接元件及镶板组件的支承组、镶板连接元件和用于镶板连 接元件的支承组来实现。
本发明的更多特征在其余权利要求中略述。
参考示意性的附图,根据例证性而非限制性的下迷描述,根据本 发明的用于镶板连接元件及镶板组件的支承组,镶板连接元件和用于 镶板连接元件的支承组的特征和优点将会更清楚,其中
图l是根据本发明的用于镶板连接元件的支承组的 一个实施例的 透视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用于镶板连接元件的支承组的另一个实施例 的透视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用于镶板连接元件的支承组的另 一个实施例 的透视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用于镶板连接元件的支承组的一个实施例的 透视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镶板连接元件和

图1中支承组的组件的透视图5A是图5中组件的截面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镶板连接元件和图1中两个支承组的另 一个 组件的透视图5'A是图5'中组件的截面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镶板连接元件和图3中支承组的另 一个组件的 透视图6A是图6中组件的截面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镶板连接元件和图3中两个支承组的另 一个 组件的透视图6'A是图6'中组件的截面图7和8是根据本发明的用于镶板连接元件的其他两个支承组的两 个透视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镶板连接元件和图7中支承组的另 一个组件 的透视图7'A是图7'中组件的截面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镶板连接元件和图8中支承组的另 一个组件 的透视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镶板连接元件和图2中支承组的另 一 个组件的 透视图9A是图9中组件的截面图IO是根据本发明的、用来形成空心墙的两个镶板连接元件和图4 中支承组的另 一个组件的透视图; 图10A是图10中组件的截面图10'是根据本发明的、用来形成具有高机械阻力的组件的两个图 4中支承组的镶板连接元件和图3中两个支承组的另 一个组件的截面
图ll是两个镶板和一个连接元件的组件的截面图; 图12和13是图11中组件的细节;
图14是两个镶板和另 一个连接元件的另 一个组件的截面图; 图15和16是图14中组件的细节;
具体实施例方式
参考附图,显示了用于镶板连接元件及镶板组件的支承组、镶板 连接元件和用于镶板连接元件的支承组。
根据本发明的这种组件包括至少两个镶板11和12,至少一个连接 元件13、 113和至少一个支承组100、 200、 300、 400,连接元件适合于 在上部容纳和保持两个相邻镶板11和12中每一个的端部,从而将它们 以稳定的方式结合,并在下部具有至少一个成形部分49。
在所有显示的实施例中,连接元件13、 113的至少一个成形部分49 是鳩尾榫形部分,但是可替换地,可以是提供稳定联接、优选为滑动 的任何一种几何形状,具有与其互补的形状。
根据本发明的支承组100、 200、 300、 400在上部设有以与连接元 件13、113的至少一个成形部分49互补的方式成形的至少一个第一部分 149'、 249'、 349'、 449',并且设有将其下部103、 203、 303、 403中的 一个与另 一个元件(例如另 一个支承组或框架)连接的约束装置149"、 203、 204、 349"、 449"。
还是根据显示的实施例,在连接元件13、 113的至少一个成形部分 49是鳩尾榫形部分的情况下,至少一个第一个部分149'、 249'、 349'、 449'应该是至少一个纵向反向导向装置(counter-guide)以l更按纵向 滑动方式连接两个元件并且同时防止它们以横向正交的方式分离。
参考图11-13,显示的是两个镶板11和12和一个连接元件13的组件 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尤其是用于建筑业,根据本发明与此有关的可 以是如上所述的支承组100、 200、 300、 400。
镶板11和12由聚碳酸酯制成并且它们具有由多个设置在两个主要 外表面10、 28、 29之间的任意类型的肋14提供的蜂窝结构。在该实施 例中,这种蜂窝结构具有矩形几何形状因此提供更好的热绝缘、对载 荷的更高阻力以及高柔性。可以看到的是,在组件的第一个实施例中, 连接元件13也优选为由聚碳酸酯、合成树脂或其它类似材料制成。
图示部分显示了联接类型,该联接沿要被连接的两个镶板11和12 的整个长度以及具有相同的延伸长度并用作支承元件的连接元件13延 伸。
在设置的每个镶板11和12的两个相对端部是加宽的头部延伸部15 和16 (对于每个镶板只显示一个),其主体朝加宽端逐渐变细。两个 延伸部15和16设置成几乎相对于镶板11或12的底部形成正方形。
关于逐渐变细的主体,这些延伸部15和16分别具有镶板11的外侧 面17,该外侧面与另一个镶板12的表面18相对地设置,两者都向镶板 本身内部略微倾斜。
这样的目的在于便于当U形的、在连接元件13内部在中央延伸的 压力元件设置为以联接方式限制不同镶板11和12的两个延伸部15和16 时,将两个延伸部15和16与压力元件19的相对表面联接。
在延伸部15和16的主体的向内面向每个镶板11和12的部分中,延 伸部15和16具有在逐渐变细的同一方向带有倾斜表面20和21的一对区 域。具有倾斜表面20的第一区域设置在加宽头部的下方,而具有倾斜 表面21的第二区域直接设置在加宽头部本身的一侧上。
带有倾斜表面20和21的这两个区域联合提供外壳22以及凸出部 23。具有倾斜表面20和21的两个区域便于将单个延伸部15和16插入到 连接元件13中,与具有倾斜表面24的区域配合,所述倾斜表面20和21 设置在两个延伸部15和16中的每一个上并向内和朝向组件的连接元件 13的中心底部25会聚。
设有圆形端部、径向向连接元件13内部凸出的凸出部或加宽部件 26邻接在外壳22中。这种圆形端部还由一对具有从两个U形的翼部向 内延伸的倾斜表面24和27的会聚区域提供。
具有倾斜表面24的区域是便于将延伸部15和16插入到连接元件13 中的区域,连接元件13在具有同样延伸的倾斜表面21的区域上滑动。
正如所提到的,连接元件13具有U形截面,也将其制为具有蜂窝 结构并且提供了在其内部在中央延伸的压力元件19。
压力元件19是朝向尖部的锥形,因此便于其插入到要被连接的两 个相邻镶板11和12的两个延伸部15和16之间。由于镶板11和12的外侧 表面17和18的配合,这种锥形引导两个镶板的联接和定位。
连接元件13的内部形状已经在前描述过。
压力元件19配合来设置和接合第 一插入镶板l 1 ,便于第二镶板12 的精确插入操作。
还应当考虑的是,当镶板11和12都插入时,压力元件19施加将镶 板的内表面28和29压到连接元件13的两个翼部的外表面30的力。在这 种方式下,便于利用多接触表面(镶板/连接元件,镶板/压力元件) 密封。200810108569.4
说明书第7/10页
另外,通过两个摩擦面来保证镶板和压力元件之间的这种密封,
由压力元件本身的存在而提供两个摩擦面的垂直力,这在图12中看得 更清楚。
此外,以下事实是不可忽略的细节,通过具有倾斜表面的两个区 域来保证镶板ll、 12和连接元件13之间的密封,第一区域通过联接镶 板11或12实现而第二区域通过连接元件的倾斜区域实现,如图13所示。
在屋顶或其他类似应用中,该压力联接不允许水进入这样形成的 组件中,因此使该组件与在其表面上流动的水完全水密封隔离。
图14-16显示了具有连接元件13的两个镶板11和12的组件的另外 的第二实施例,才艮据本发明,如上所述的支承组IOO、 200、 300、 400 可与其相关联,其中相同的参考数字用于可互换的零件或者可能为功 能相似的部件添加"1"。
两个镶板11和12与在先的相同,而连接元件113由铝、铝合金或其 它类似材料组成,例如通过挤压制造。
在连接元件113的两个侧翼的自由端处是向内弯曲的延伸部40,该 延伸部的邻接在外壳22中的端部41用于镶板11和12的延伸部15和16。 甚至这种弯曲延伸部40提供了适合于促进部件之间滑动的圆形端部 41。此外,这些弯曲延伸部40以与倾斜表面24类似的方式提供了倾斜 度并配合在具有延伸部15和16的倾斜表面21的区域上滑动。
甚至在这种情况下,设置了锥形并朝向尖部逐渐变细的压力元件 19,因此便于其插入两个镶板11和12的两个延伸部15和16之间,并提 供镶板11和12的外侧面17和18之间的联接。
在两种情况下,在连接元件13或113的侧面外壁上可设置凹座或壳 体座45。
正如说明书开始时提到的,连接元件13和113设置有成形部分49。 根据本发明,在连接元件13和113下部连接的是至少一个支承元件
100、 200、 300和400。
根据图l中所示的第一实施例,这种支承组IOO、 200、 300、 400
是具有矩形截面的平行六面体元件IOO,优选为中空的,具有四个主要
外表面IOI、 102、 103、 104。
根据本发明,设置在上表面101上的是至少一个以与提到的连接元 件13、113的至少一个成形部分49互补的方式成形的至少一个第一部分 149',而设置在下表面102上的是大体上以与连接元件13、 113的成形 部分49相同的方式成形的第二部分149"。
第二成形元件149 "用作将平行六面体元件100的下表面102连接 到可能是框架或任何其他元件的另一个元件的约束装置。
优选地,如果平行六面体元件100是中空的,其进一步包括两个完 整表面105、 106,具有增加组件刚度的功能,平行于两个侧表面102、 104,并将元件100的内体积分成三个分离的部分。
正如在图5和5A中看到的,该平行六面体元件100纵向地以滑动方 式在其上部和在其下部连接到相关连接元件13、 113,正如在图6和6A 中看到的,它可以联接到另一个平行六面体元件100;这允许获得组件 的高机械阻力。
此外,根据图示于图7、 7'、 8和8'的其他优选实施例,平行六面 体元件100在上表面101上包括优选为相对于第一成形部分149'在相对 侧设置的孔703、 704、 801、 802以^f更于使用工具紧固元件。
在如上所述的组件中以及在如下所提到的组件中,没有显示镶板 元件11和12。然而,这些镶板元件将被设置为在上部连接到如图11-16 所示的至少一个连接元件13、 113。
在该图中显示的是根据本发明的支承组IOO、 200、 300、 400的另 一个实施例。
这种支承组IOO、 200、 300、 400包括至少一个具有薄截面的薄片 状元件200以允许最小化框架和镶板之间的间距。这种薄片状元件200 具有两个平行的主要外表面201、 202,其中设置在上表面201上的是至 少一个以与连接元件13、113的至少一个成形部分49互补的方式形成的 第一部分249'。
在这个实施例中,设置为将薄片状元件200的下部连接到另 一个元 件的约束装置149"、 203、 204、 349"、 449"是相对于第一成形部分249,
设置在相对侧的至少两个通孔203、 204,其有利地用作用来连接元件 200和另 一个元件的螺钉或插塞元件的座。
带有这种薄片状元件200和相关连接元件13、113的组件图示于图9 和9A中。
图3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支承组100、 200、 300、 400的另一个实施 例,包括具有大体上正方形截面的平行六面体元件300,该方形截面优 选为具有与有关连接元件13、 113相同的宽度。
优选为中空的这种元件300具有四个主要外表面301、 302、 303、 304,其中设置在上表面301上的是以与连接元件13、 113的至少一个成 形部分49互补的方式成形的至少一个第一部分349',并且设置在下表 面302上的是大体上以与连接元件13 、 113的成形部分49相同的方式形 成的第二部分349"。
这种成形的第二部分349 "用作将至少一个大体上正方形的元件 300的下部与另 一个元件连接的约束装置。
具有相关连接元件13、113的这种薄片状元件200的组件图示于图6 和6A中,而在图示于图6'和6'A的实施例中,在大体上正方形元件300 的下部上连接着与第一大体上正方形元件相同的第二大体上正方形元 件300。
具有相对连接元件13、113的这种薄片状元件200的组件图示于图6 和6A中,而图示于图6'和6'A的是这样的实施例,在连接的大体上正方 形元件300的下部上设置与第一大体上正方形元件相同的第二大体上 正方形元件300。
根据图4中所示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支承组IOO、 200、 300、 400 为大体上矩形的元件400,优选为中空的,设有四个主要外表面401、 402、 403、 404,其中上表面401具有以与所述连接元件13、 113的至少 一个成形部分49互补的方式成形的至少一个第一部分449',下表面402 具有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部分449'大体上相同的方式成形的至少一个 第二部分449"。
因此,根据本发明,通过使用这种大体上矩形元件400,可能构成
对称的组件,其中可设置有如图10和10A中可见的支承组400和两个连 接元件13、 113,或者构成将如上所述的几个支承组外部连接到将成为 有关连接元件13、 113的实施例。
具有几个支承组的这种对称组件的示例性实施例如图10'所示。
非常容易理解本发明的支承组的操作。
相对于已知组件,由于彼此之间纵向滑动的本发明元件的模块化, 根据本发明的包括镶板、连接元件和支承组的组件允许提供允许以完 全容易的方式满足现今建筑业中遇到的不同负荷条件要求的特别有效 的结构。
实际上,根据本发明,连接元件不再与框架直接接触而是与特定 的支承组接触,该支承组随后将被相对于上述框架或相对于其他元件 (例如其他支承组或其他连接元件)约束。
在这种方式下,该组件明显且有利地增加了其可弯曲刚性,允许 根据要求紧固连续型或点型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组件减少了由于框架和组件本身之间的热膨胀造成 破坏的可能性,显著增加了框架和镶板之间的热绝缘。
最后,根据本发明的组件允许构成空心墙系统,提供对称的建筑 构造和形成较大的热绝缘室。
因此可以看到,根据本发明的用于镶板连接元件的支承组、镶板 组件、镶板连接元件和用于镶板连接元件的支承组可实现先前略述的 目的。
如此构思的本发明的用于镶板连接元件及镶板组件的支承组、镶 板连接元件和用于镶板连接元件的支承组容许进行所有落入同一发明 构思的若干改进和变化;此外,所有细节都可以由其他技术上等效的 元件替换。实际上,使用的材料及其尺寸可以根据技术要求改变。
权利要求
1.一种组件,包括至少两个镶板(11、12)和至少一个连接元件(13、113),所述至少一个连接元件(13、113)适合于在上部容纳和保持所述至少两个相邻镶板(11、12)中每一个的端部,从而将它们以稳定的方式结合,并在下部包括至少一个成形部分(49),其特征在于,所述组件进一步包括用于所述至少一个连接元件(13、113)的至少一个支承组(100,200,300,400),所述至少一个支承组(100、200、300、400)在上部设置有至少一个以与所述至少一个连接元件(13、113)的所述至少一个成形部分(49)互补的方式成形的第一部分(149’、249’、349’、449’),所述至少一个支承组(100、200、300、400)进一步设有用于将所述至少一个支承组(100、200、300、400)的下部与另一个元件连接的约束装置(149”、203、204、349”、449”)。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支承 组(100、 200、 300、 400)是设有四个主要外表面(101、 102、 103、 104)的、具有矩形截面的至少一个平行六面体元件(100),其中上表 面(101)包括以与所述至少一个连接元件(13、 113)的所述至少一 个成形部分(49)互补的方式成形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部分(149,), 下表面(102)具有与所述至少一个连接元件(13、 113)的所述至少 一个成形部分(49)大体上相同形状的至少一个第二部分(149"),用 于将所述具有矩形截面的至少一个平行六面体元件(100 )的所述下表 面(102)与另一个元件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矩形截面 的平行六面体元件(100)是中空的并且包括平行于所述两个侧表面(104、 102)的两个内表面(105, 105),以便将所述具有矩形截面的 平行六面体元件(100)的内体积分为三个分离的部分。
4.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至少两 个彼此串联连接的所述具有矩形截面的平行六面体元件(100)。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矩形截面 的至少一个平行六面体元件(100)在所述上表面(101)中包括至少 两个相对于所述第一成形部分(149,)设置在相对侧的孔(703、 704、 801、 802)。
6.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支承 组(IOO、 200、 300、 400)是至少一个带有两个平行的主要表面(201, 202)的、具有薄截面的薄片状元件(200),其中上表面(201)包括 以与所述至少一个连接元件(13、 113 )的至少一个所述成形部分(49 ) 互补的方式成形的至少一个第一部分(249,),所述薄片状元件(200) 进一步包括相对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成形部分(249,)设置在相对侧 的至少两个通孔(203、 204),用于将所述至少一个薄片状元件(200) 的所述下部(202)与另一个元件连接。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组(100、 200、 300、 400)是设有四个主要外表面(301、 302、 303、 304)的、 具有大体上正方形截面的平行六面体元件(300 ),其中一个上表面(301) 包括至少一个以与所述至少一个连接元件(13、 113)的所述 至少一个成形部分(49)互补的方式成形的第一部分(349,),下表面(302) 具有至少一个大体上以与所述至少一个连接元件(13、 113) 的所述至少一个成形部分(49)相同的方式成形的第二部分(349"), 用于将所述具有大体上正方形截面的至少一个平行六面体元件(300 ) 的所述下表面(303)与另一个元件连接。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组(100、 200、 300、 400)是设有四个主要外表面(401、 402、 403、 404)的、 具有大体上矩形截面的平行六面体元件(400),其中上表面(401)包 括至少一个以所述至少一个连接元件(13、 113)的所述至少一个成形 部分(49)互补的方式成形的第一部分(449,),下表面(403)具有 至少一个大体上以与所述第一成形部分(449,)相同的方式成形的第 二部分(449"),用于将所述具有大体上矩形截面的至少一个平行六面 体元件(400)与另一个元件连接。
9.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至 少一个支承元件(100、 200、 300、 400)和所述至少一个连接元件(13、 113)纵向地以滑动方式彼此连接。
10.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 两个镶板(11、 12)在横截面具有设置在两个主要外表面(10、 28、 29)之间的蜂窝结构,具有设置在每个镶板(11、 12)相对端部的延 伸部(15、 16),并且所述连接元件(113)适合于容纳所述两个相邻 镶板(11、 12)中每一个的延伸部(15、 16)从而将它们以稳定方式 结合,其中所述延伸部(15、 16)中的每一个和所述连接元件(13、 113)都具有向内突出和朝向彼此的、用于相互联接的倾斜表面(20、 21; 24、 25),所述连接元件(13、 113 )是U形的并且具有在其内部 在中央延伸的压力元件(19),该压力元件(19)设置为楔形接合在所 述两个延伸部(15、 16)的相向外墙(17、 18)之间。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元件 (13 )的翼端分别具有径向向内突出的圆形凸出部(26),该凸出部(26)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部(26) 由一对具有朝向彼此会聚的倾斜表面(24、 27)的区域提供,所述区 域从所述U形连接元件(13)的两翼向其内延伸。
13.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凸出部 (26)由一对具有大体上平行并连接以为所述圆形凸出部(23)提供壳体(22)的倾斜表面(20、 21)的区域提供。
14.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 镶板(11、 12)和所述连接元件(13)由具有蜂窝结构的聚碳酸酯制 成。
15.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 镶板(11、 12 )由具有蜂窝结构的聚碳酸酯制成,而所述连接元件(113 ) 是铝挤压件或类似的合金挤压件。
16.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迷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元件(113)的翼端通过金属材料的挤压件形成,其继续延伸为向内弯曲的 延伸部(40 ),该延伸部(40 )的端部(41)邻接在设置于所述镶板(11、 12)的所述延伸部(15、 16)上的壳体(22)中。
17. —种用于两个镶板(ll、 12)的至少一个连接元件(13、 113) 的支承组(100、 200、 300、 400),所述至少一个连接元件(13、 113) 适合于在上部容纳和保持所述两个相邻镶板(11、 12)中每一个的端 部,从而将它们以稳定的方式结合,并在下部包括至少一个成形部分(49),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组(100、 200、 300、 400)在上部包括 以与所述至少一个连接元件(13、 113 )的所述至少一个成形部分(49 ) 互补的方式成形的第一部分(149,、 249,、 349,、 449,)和用于将所述 支承组(100、 200、 300、 400)的下部与另 一个元件连接的约束装置(149"、 202、 204、 349"、 449")。
18.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支承组(100、 200、 300、 400),其 特征在于,该支承组包括设有四个主要外表面(101、 102、 103、 104) 的、具有矩形截面的平行六面体元件(100),其中上表面(101)具有 以与所述至少一个连接元件(13、 113)的所述至少一个成形部分(149) 互补的方式成形的至少一个第一部分(149,),其中所述用于将所述具 有矩形截面的平行六面体元件(100)的下表面(102)与另一个元件 连接的约束装置(149"、 202、 204、 349"、 449")是所述下表面(102) 的大体上以与所述至少一个连接元件(13、 113)的所述至少一个成形 部分(49)相同的方式成形的至少一个笫二部分(149")。
19. 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支承组(100、 200、 300、 400),其 特征在于,所述具有矩形截面的平行六面体元件(100 )是中空的并且 包括平行于所述两个侧表面(104、 102)的两个完整表面(105、 106), 以便将所述元件(100)的内体积分为三个分离的部分。
20. 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支承组(100、 200、 300、 400),其 特征在于,所述具有矩形截面的平行六面体元件(IOO)在所述上表面(101)中包括至少两个相对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成形部分(149,)设 置在相对侧的孔(703、 704、 801、 802)。
21. 根据权利要求17的支承组(100、 200、 300、 400),其特征 在于,该支承组包括至少一个带有两个平行的主要表面(201、 202) 的、具有薄截面的薄片状元件(200),其中一个上表面(201)具有至 少一个以与所述至少一个连接元件(13、113)的至少一个成形部分(49) 互补的方式成形的第一部分(249,),用于将所述薄片状元件(200) 的下部(202)与另一个元件连接的所述约束装置(149"、 202、 204、 349"、 449")是相对于所述第一成形部分(249,)设置在相对侧的至 少两个通孔(203、 204)。
22.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支承组(100、 200、 300、 400),其 特征在于,该支承组包括设有四个主要外表面(301、 302、 303、 304) 的、具有大体上正方形截面的平行六面体元件(300 ),其中上表面(301) 具有以与所述连接元件(13、 113)的至少一个成形部分(49)互补的 方式成形的所述第一部分(349,),下表面(303)具有大体上以与所 述至少一个连接元件(13、 113)的所述至少一个成形部分(49)相同 的方式成形的至少一个第二部分(349")。
23.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支承组(100、 200、 300、 400),其 特征在于,该支承组包括设有四个主要外表面(401、 402、 403、 404) 的、具有大体上矩形截面的平行六面体元件(400),其中上表面(401) 具有以与所述连接元件(13、 113)的所述至少一个成形部分(49)互 补的方式成形的至少一个第一部分(449,),下部(403)具有与所述 具有大体上矩形截面的平行六面体元件(400)的所述第一成形部分(449,)大体上相同的至少一个第二成形部分(449")。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件,包括至少两个镶板(11、12)和至少一个连接元件(13、113),所述至少一个连接元件适合于在上部容纳和保持所述至少两个相邻镶板中每一个的端部,从而将它们以稳定的方式结合,并在下部包括至少一个成形部分(49),其中,所述组件进一步包括用于所述至少一个连接元件的至少一个支承组(100,200,300,400),所述至少一个支承组在上部设置有至少一个以与所述至少一个连接元件的所述至少一个成形部分(49)互补的方式成形的第一部分(149’、249’、349’、449’),所述至少一个支承组进一步设有用于将其一个下部(103、203、303、403)与另一个元件连接的约束装置(149”、203、204、349”、449”)。
文档编号E04D3/36GK101338584SQ200810108569
公开日2009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08年5月27日 优先权日2007年5月28日
发明者C·孔泰尔诺 申请人:普利泰克聚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